|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01
    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02
    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乡村或小镇是熟人社会的代表,现代都市是陌生人社会的代表。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办事是找某个人。某个人是具体的、与办事者有特定关系的人。如果所找的不是熟人,那就要托关系。通过多次打交道,陌生人也会变成熟人。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通过某类人办事。某类人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警察、医生、售货员、司机、邮递员等。在陌生人社会,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系统都是由被服务者不认识的陌生人操作的。所以,舒尔茨说这些服务者是“匿名”的。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这意味着这两种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伦理也不一样。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在熟人圈子里活动,关系亲近或疏远。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追求高效和公平。能高效,是因为降低了交易成本;能公平,是因为把参与者当作平等的人,不必顾及年龄、性别、贫富、职位、种族、宗教等因素。齐美尔认为,陌生人之间没有具体的私人关系,因而他们更容易超脱利害盘算,公正地处理事务。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则也有差异。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中,交易关系占比较低,更多的是求助与帮助关系。从较长时间来看,求助与帮助关系是互惠的,具有交易功能。但如果把求助与帮助当成交易,那么就不能确定帮助者什么时候能获得回报,也无法保证求助者未来有回报的意愿及能力。这导致帮助行为往往是在帮助者所花代价不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另外,熟人社会强调仁义观念,对可能没回报或根本不考虑回报的助人行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或补偿。这会导致另一个后果,就是这种帮助行为如果与经济活动相关,一定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陌生人社会中,服务关系以交易关系为主。由于可以直接计算成本与收益,服务效率自然更高。而且平等的关系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交易系统,从而令社会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陌生人社会中,交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商品贸易,可以是劳动力与工薪的交换,也可以是通过缴税以获得政府的服务。最后这种交易方式不是市场行为,其效率相对低一些。
    (摘编自陈少明《面对陌生人的世界——儒家伦理的现代调适》)
    材料二:
    在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我们身边的人大多是陌生人,我们无法离开陌生人而孤立生存。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传统的伦理规范,还要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
    我们应该将传统的熟人社会中的温情向陌生人传递。我们应该敲碎自己坚硬的心灵壁垒,去亲近陌生人,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接纳陌生人,逐渐消除与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树立“为他者”的道德意识,在生活中做到“为他者存在”和“为他者负责”。“为他者存在”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乐意去做的而不需要对方回报的意识。“为他者负责”是一种道德自律意识,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一种表现。
    在银行存款时,我们尽管对银行的管理一无所知,却敢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给素不相识的出纳员,只保留一张纸质账单;在医院看病时,我们敢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也许从未谋面的医生,信任并接受他们开出的药物。事实上,我们信任的并不是这些人本身,而是受制于体制的职业。更准确地说,我们信任的是相关制度。道德制度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各种道德制度对陌生人行为的控制和约束可大大增加人们对陌生人行为的预见性,从而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因此,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其一,将道德要求写入法律条文。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道德只能靠人们的自觉性来维持,法律才是权威。现在,我们应该为道德立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其二,建立道德奖惩制度。建立了道德奖惩制度,我们就能根据制度奖励道德楷模,让道德楷模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风向标;也能根据制度惩罚违背社会道德的人,引导人们避恶向善。其三,建立道德监督制度。道德在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体,建立良好的道德他律制度,需要将大众监督、组织监督和法律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环境,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促使道德准则有效施行。
    在陌生人社会,强化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道德责任教育。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具体而言,需要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首先,要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道德责任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家长应该在道德责任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同时也应该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其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使其养成对他人、对自己负责的好习惯。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良好品行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老师应该将道德责任教育贯串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承担道德责任的良好习惯。再次,要加强社会教育。社会应该增强对公民的人文关怀,通过宣传教育,榜样示范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同时通过加强督导,使公民敢于承担责任。
    (摘编自张明琴、肖祥《陌生人社会伦理风险及其规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乡镇,人们在熟人圈子里活动,要办某事的时候,往往会去找熟人,所找的熟人对于要办事的人来说,可能也曾是陌生人。
    B.在传统乡镇,熟人之间的求助与帮助关系具有互惠性,帮助者在提供帮助前会考虑能否得到回报、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等。
    C.熟人社会对可能没回报或不考虑回报的助人行为给予精神鼓励,这虽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但也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D.完善的道德制度有益于化解社会信任危机,为道德立法,建立道德奖惩、监督制度等是推动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的重要措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都市,人们要办某事的时候,所找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这种找陌生人办事的方式往往比找熟人办事的方式更有效率。
    B.相对而言,陌生人社会服务的交易方式比熟人社会服务的交易方式丰富,陌生人社会的服务者比熟人社会的服务者更能公平地对待被服务者。
    C.在当下社会,对于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来监督,大众、组织参与监督是全方位道德监督环境形成的必要条件。
    D.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比对小学生的高,因此中学老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道德责任教育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每一段都使用了对比论证法,材料一除了使用对比论证法,还使用了举例、假设、引用等论证法。
    B.材料一末段在阐述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后,接着阐述陌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C.材料二举到银行存款和到医院看病这两个例子,直接而有力地论证道德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
    D.材料二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本论部分从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4.下列选项,与材料二中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陌生人社会,信任往往缺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
    B.城市文化的成功不在于让陌生人变成熟人,而在于建立了让陌生人可以借以互信的制度。
    C.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意识。
    D.在当代社会,公民应重视自身隐私保护,相关部门应重视不断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
    5.非连续性文本会根据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编排各则材料。命题人在编排以上两则材料时,为什么将材料二的内容放在后面?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早晨
    王愿坚
    列车再过十五分钟就要进站了,耳边传来列车员的声音:“各位旅客,前方停车站是……”列车员报出的那个城市的名字,一下子冲进了我的耳朵,我眼前顿时浮起一张苍白的脸和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那是属于班长傅传广的。十年前,他就是用这双眼睛盯着我说:“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该有多好啊!”这个愿望,傅传广同志是不能实现了。我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下车去看看。
    天快亮了,城市的轮廓渐渐显现出来。我抓起行李便下车了。
    我在车站把行李存妥,便往市内走去。要从千万座大大小小的房子中找到那座并不显眼的房子,实在是难。幸好,那座古塔还在,它标明了一个大概的方位。
    看,这不是那堵高墙吗?我们在这墙根隐蔽过。
    看,街口那棵大刺槐还在。我在这里换过药。
    就是这些标志,唤醒了我的记忆,引导我来到一条巷子里。
    快七点钟了。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从对面跑来,不知怎么摔倒了,哭了起来。
    前面大门里一个人飞也似的来到孩子身边,把他扶起来。原来是一个长辫子姑娘。她搀起孩子,说:“你忘了我给你们讲的那个故事了?那个解放军叔叔叫敌人打得浑身是血,人家连一滴眼泪也不掉!”她看见了我,向我笑笑,又说,“不信你问问这位叔叔!”
    孩子怔了一霎,看了看我,笑了。
    姑娘领着孩子走进大门里去了。我向大门里瞥了一眼:里面有一座楼房,两个小孩在楼下齐声对那个姑娘叫“老——师——好——”。
    是在什么时候见过类似的情景?我跨进门内,对着楼房端详起来。
    这是一座不大的两层楼,看样子是经过修葺的。但我还是认出它来了。不错,是它!我走着,看着,它把我引入深深的回忆里去了。
    那也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班向这座楼突击了两次都没成功,最后我们决定采用爆破的方式消灭敌人。就在爆破员夹着炸药冲向楼门的一瞬间,楼里一阵骚乱,传来了敌人的咒骂声和孩子们的哭喊声。接着楼上几个窗子全打开了,五六个敌兵,每个人手里抓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把他们狠狠地按在窗台上。
    就在这紧张时刻,班长咬着牙挥了挥手,大声喊道:“停止爆破!上刺刀!”
    我和班长抬着梯子向楼房奔去。当敌人弄清了我们的行动,开始还击时,班长已经攀着窗口跳进楼里。我紧跟着他攀上窗口,他已把一个敌兵戳翻。另一个敌兵抓着一个孩子恶狠狠地向他砸过来。紧急关头,只见班长摊开双手,一把接住了孩子。可就在他转身放下孩子的工夫,敌人的刺刀戳进了他的身体……
    事情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我还记得他牺牲时的情景,不过……那一切似乎不是发生在这座楼里。
    楼前是一个空旷的院子,院子正中,那位女老师和十几个孩子,正围着一个花坛栽花。我向他们走去。她见了我,连忙搓掉手上的泥巴,热情地和我握手,说:“这里曾有一座房子,房子去年才被拆掉。”房子?听她这么说,我心里一动。她变得严肃起来:“在这里栽上花、上课时透过窗户往外一望,就能望见。望见花,课会上得更好!”
    “为什么?”
    “因为,”她更严肃了“当年这里牺牲过一位解放军同志!”
    我一下子都想起来了。是这里,就是栽着红花的这个地方。那时候,这里有一座房子。班长紧闭着眼睛,躺在那座房子的地上,血,不停地从伤口涌出来。他接住的那个孩子趴在他的肩膀上。他对我说:“老刘啊,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该有多好啊!”
    他伸手指了指他的口袋。我明白,他是想找点什么留给孩子。我翻遍他的口袋,只找到一个小笔记本。他慢慢地闭上眼睛,对孩子说:“好孩子,记住!长大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为了将来的,是为了人民的,就应该下劲儿去做,哪怕是一星半点……”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他永远不能再对孩子说什么了。
    我掏出钢笔,把这句话端端正正地写在笔记本上,再把笔记本交给孩子。
    十年了,当年的房子已经被拆除,连我也对这地方记不真切了,莫非她……我忙问了句:“你知道他的事?”
    她说:“那位解放军同志就是为了救我而牺牲的!看到这地方,我就想起他对我说的一句话——‘长大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为了将来的,是为了人民的,就应该下劲儿去做……'”
    我无比激动,一下子把话接过来:“哪怕是一星半点’。”
    她抓住了我的手,激动地叫道:“叔叔……”
    1959年9月9日
    (有删改)
    文本二: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文坛掀起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热潮。王愿坚积极投身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他对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首先,要将革命历史同当下社会联系起来。他重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重视将蕴藏在革命战争中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其次,要把握好“史”与“诗”的关系。王愿坚选择的是短篇小说文体。他知道,用这种文体创作革命“史诗”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把历史中的“诗性”转换成一个个短小的“诗篇”,使众多的“诗篇”汇成一部“诗史”,则是可能的。王愿坚所说的“诗”在形式上指短小的篇幅,在内容上指历史的内涵,包括美好的精神品质、发人深思的哲理等。其三,要将从革命历史、现实生活中发现的闪光的细节表现出来。王愿坚善于描写细节,一些细节中的事物甚至成为小说的中心道具,如一筐咸菜、一条红领巾、七根火柴等。这些细节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突出小说主题。
    (摘编自段崇轩《用“微雕”艺术写战争“诗史”——王愿坚短篇小说论》)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之所以说“是在什么时候见过类似的情景”,是因为小男孩摔跤后哭泣的情景唤起了“我”的记忆,但“我”一时没想起具体的往事。
    B.“飞也似的来到孩子身边”表明那位女老师关爱孩子、尽职尽责;“变得严肃起来”“更严肃了”表明她对班长的牺牲深感悲痛、自责。
    C.那位女老师铭记班长的临终嘱咐,选择做老师,给学生讲解放军的故事,在楼房的旧址上栽花,这些都是班长对她产生了影响的体现。
    D.文本一标题意蕴丰富,既指今昔两个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晴朗的早晨,也喻指孩子,蕴含孩子就像早晨,充满了希望,需要给予呵护之意。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以“抓”“狠狠地按”“砸”等语表现敌兵对弱小的孩子们的态度,起到凸显战争的残酷性、衬托解放军战士的光辉形象等作用。
    B.文本一中的一些人物语言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那位女老师说到已拆的房子和栽花之事,引起“我”的追问,进而引出相认的情节。
    C.文本一将“我”作为故事的亲历者,以第一人称叙事,这样便于直接叙写所见、所闻、所忆、所感,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文本的真实性。
    D.文本一采用明暗双线结构行文,叙写今昔故事,这样安排既节省了笔墨,扩大了文本的容量,又使文本情节集中、结构严谨,更好地突出主题。
    8.“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该有多好啊!”这句话在文本一中出现了两次。这句话在文本一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9.请根据对文本二的理解,结合文本一相关内容,分析文本一的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厉公将伐郑,范文子不欲,曰:“若以吾意,诸侯皆叛,则晋可为也。唯有诸侯,故扰扰焉。诸侯,难之本也。得郑忧滋长,焉用郑!”郤至曰:“然则王者多忧乎?”文子曰:“我王者也乎哉?夫王者成其德,而远人以其方贿归之,故无忧。今我寡德而求王者之功,故多忧。子见无土而欲富者,乐乎哉?”
    (节选自《国语·晋语六》)
    材料二:
    冬十月,诸侯伐郑。甲戌,师于汜。晋侯令于诸侯曰:“修器备,盛糇粮,归老幼,居疾于虎牢,肆眚①,围郑。”郑人恐,乃行成。中行献子②曰:“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成。”知武子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人。吾三分四军,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于我未病,楚不能矣。犹愈于战。暴骨以逞,不可以争。大劳未艾。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诸侯皆不欲战,乃许郑成。
    十一月己亥,同盟于戏,郑服也。将盟,郑六卿公子?、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公孙虿、公孙舍之及其大夫,皆从郑伯。晋士庄子为载书,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公子?趋进曰:“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大国不加德音而乱以要之,使其鬼神不获歆其禋祀,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厎告③。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荀偃曰:“改载书!”公孙舍之曰:“昭大神要言焉。若可改也,大国亦可叛也。”知武子谓献子曰:“要人以盟,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姑盟而退,修德息师而来,终必获郑,何必今日?我之不德,民将弃我,岂唯郑?若能休和,远人将至,何恃于郑?”乃盟而还。
    (节选自《左传·襄公九年》)
    [注]①肆眚(shéng):宽赦有罪的人。②中行献子:荀偃,晋国卿大夫。③厎(dǐ)告:诉说。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祸A郑国B使C介居D二大国之间E大国不加F德音G而乱H以要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贿,指贿赂,与《六国论》“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的“赂”意思相同。
    B.甲戌,干支合称,用以记日。甲戌日的前一日是癸酉日,后一日是乙亥日。
    C.愈,指胜过,与《送东阳马生序》“色愈恭,礼愈至”中的“愈”意思不同。
    D.德,指有德行,与《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中的“德”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厉公想讨伐郑国。郤至认为讨伐郑国会给晋国增加忧患。范文子认为无论是从时机的角度看,还是从得失的角度看,都不应该讨伐郑国。
    B.鲁襄公九年冬季十月,诸侯要讨伐郑国,郑国人害怕,派人求和,诸侯同意郑国的求和之请,于十一月己亥日在戏地与郑国订立盟约。
    C.就怎样应对郑国这一问题,中行献子提出围困郑国并攻打援军的策略,知武子提出答应郑国的求和之请并退兵,以此使援军疲惫等策略。
    D.晋国的士庄子拟写盟书,要求郑国绝对服从晋国的命令,郑国的公子?表示愿意服从尊重郑国、能庇护郑国百姓的强国的命令。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难之本也。得郑忧滋长,焉用郑!
    (2)吾三分四军,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于我未病,楚不能矣。
    14.知武子是怎样评价戏地之盟的?他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请根据他对中行献子说的话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子城新楼遍至西园池亭①
    陆游
    狂夫无计奈狂何,何况登临逸兴多。
    千叠雪山连滴博②,一支春水入摩诃③。
    吟余骑省④霜侵鬓,钓罢玄真⑤雨满蓑。
    逐虏榆关期尚远,不妨随处得婆娑。
    [注]①淳熙二年(1175),主和派诋毁陆游“颓放”“狂放”,陆游被免职。被免职后,陆游寓居蜀州(今成都崇州)。这首诗作于陆游寓居蜀州期间。②滴博:滴博岭。③摩诃;摩诃池。④骑省:五代宋初文学家徐铉有《骑省集》。⑤玄真:唐代张志和,号玄真子,他以“亲丧”为由脱离官场,开始渔隐生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都有自嘲之意。
    B.从结构上看,诗歌第二句起到点明标题,并引出后文对游览之所见所思的叙写的作用。
    C.颈联写“霜侵鬓”“雨满蓑”,有凸显诗人的形象的作用,“侵”“满”二字用得极为恰切。
    D.既然北伐遥遥无期,那就不妨在美景间徜徉。诗人看似放达,实际上内心充满无奈。
    16.颔联和颈联是怎样表现诗人“逸兴多”的?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不是提倡及时行乐,而是提醒人们及时建功立业。
    (2)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 ? ”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霜林和泪水关联起来,凸显了离情。
    (3)看完电视剧《岳家将》后,小刚凭着自己的理解画了一幅《郾城大捷图》,想在上面题两句诗,以表现岳家军勇猛善战。朋友小华建议使用辛弃疾或岳飞的成句,如“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年前,圆明园推出了一款荷花造型的文创雪糕。之后,国内许多景区纷纷效仿,以自己景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为形象,制作各种文创雪糕。起初,制作文创雪糕确实是一种令人惊艳的文化创意,但当满大街都是文创雪糕的时候,这种创意便成了跟风。这从侧面反映了文创产业存在的一个问题:缺少原创性和独特性。人家推出了“某某印象”大型演出,你也照猫画虎;一提到文创产品,你想到的就是制作冰箱贴、笔记本……你的这些做法和想法看似 ① ,实际上只是“拿来主义”的体现,与“创意”的内涵 ② 。
    文化是文创产业的内核,创意是文创产业的关键。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用智能化、数字化等科技手段赋能,可以将各种 ③ 的想象变为现实。不久前,800架无人机组成的中华巨龙腾空而起,盘旋于天津天塔周围,这一“飞龙绕塔”景观很快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点;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平台致力于打造动漫、网游等产业,推动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另辟蹊径,实现各种“嫁接”。
    要找到文化创意“出圈”的密码,让创新的源泉涌流,需要在“融合”二字上下功夫。融合可以是跨产业的,比如文创与旅游、商贸、体育“握手”;也可以是跨平台的,比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科创园等创新平台互动共享。说到底,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产品、业态、市场等打通,把相同主题的文化元素串成“项链”。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简要赏析“握手”“项链”二词在文中的作用。
    20.请用一组对偶句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体现发展文创产业的思路和对文创产业的憧憬,不超过24个字(含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虫害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检搜史书,a可以找到很多像“蝗出过境,寸草不生”这样。人类漫长的农耕史,也是人类与虫害的斗争史。
    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① ,蝗虫就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b全世界每年由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占粮食总产量高达37%左右,其很大一部分损失是由迁飞性害虫造成的。迁飞性害虫会随着季风迁徙,有的迁飞数百千米,有的甚至跨越大陆,飞过海洋,迁飞数千千米。它们来到陌生而遥远的地方,令迁入地暴发虫灾,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
    ② ?迁飞其实是昆虫的一种生存策略。简单地说, ③ ,昆虫就食集体迁飞,去寻找新的食物来源。以2019—2020年危害全球农业的沙漠蝗虫为例,它们从非洲出发,迁飞到两河流域、南亚等地。它们数量多,迁飞速度快,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灾害。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监测数据显示,每平方千米中的迁飞沙漠蝗虫,c:一天就可以吃掉相当于3.5万人的口粮。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文中三处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分别指出修改方法,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类人——“可是先生”。面对要求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说“可是……”。他们自认为达不到要求,而且有诸多理由。面对问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说“可是……”。他们害怕遇到困难,害怕失败……正是因为有“可是人格”,“可是先生”很难成为优秀者。我们希望身边少一些“可是先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材料一,从人们的行为特征、行为伦理、行为规则三个方面,通过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对比,阐述了陌生人社会的特点;
    材料二,针对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的特点,论述了如何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
    先通过材料一了解陌生人社会特点,再理解材料二阐述的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问题的方法,便于理解。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但也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错误。原文说“这会导致另一个后果,就是这种帮助行为如果与经济活动相关,一定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该选项是“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与原文不符合,混淆时态。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比对小学生的高”错误,无中生有。原文“应该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其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并没有指出中学生道德要求比小学生高。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直接而有力地论证道德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错误。结合材料“更准确地说,我们信任的是相关制度。道德制度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可知,举到银行存款和到医院看病这两个例子,直接论证的是“相关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并非道德制度。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在当代社会,公民应重视自身隐私保护,相关部门应重视不断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错误,无中生有。原材料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结合“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这两种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伦理也不一样”“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则也有差异”可知,材料分别从人们的行为特征、行为伦理、行为规则三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了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差异,如陌生人社会,“人们通过某类人办事”“陌生人之间没有具体的私人关系”“服务关系以交易关系为主”,突出了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点和优势;
    材料二,先提出观点,在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要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强化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道德责任教育”。而这些内容必须要以对陌生人社会有清晰的了解。所以材料一是理解材料二内容的前提。
    6.C 7.D 8.①出现在文本一开头部分,引出后文“我”寻访班长牺牲之地的情节,推动情节发展。②这是班长临终前说的话,体现了班长对胜利与和平的渴盼,③写“我”至今记得班长的这句话,体现了“我”对班长深深的怀念之情。④前后形成照应,使文本显得结构严谨。 9.①将革命历史同当下社会联系起来(或将历更与现实联系起来)。文本一以“我”在寻访班长牺牲之地时偶遇当年被救的孩子的故事为主线,穿插叙写了当年的战斗过程,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体现出传承、弘扬革命精神的创作意图。②以“诗”写“史”于“史”中体现“诗性”(或能把握好 “史”与“诗”的关系)。文本一虽篇幅短小,但以有限的篇幅展现了一段战斗过程,表现了班长心系群众、英勇斗争的美好精神品质。③注重描写闪光的细节。如文本一描写班长示意“我”在他的口袋找东西、闭上眼睛跟孩子说话的细节,既生动地表现了班长的形象,也使文本一的主题得到升华。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小男孩摔跤后哭泣的情景唤起了‘我’的记忆”错误。根据原文“两个小孩在楼下齐声对那个姑娘叫‘老——师——好——’。是在什么时候见过类似的情景?我跨进门内,对着楼房端详起来。这是一座不大的两层楼,看样子是经过修葺的。但我还是认出它来了。不错,是它!我走着,看着,它把我引入深深的回忆里去了”,可知应是“孩子们在楼下跟老师打招呼的情景唤起了‘我’的记忆”。
    B.“悲痛、自责”错误。根据原文“在这里栽上花、上课时透过窗户往外一望,就能望见。望见花,课会上得更好!”“当年这里牺牲过一位解放军同志!”“那位解放军同志就是为了救我而牺牲的!看到这地方,我就想起他对我说的一句话——‘长大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为了将来的,是为了人民的,就应该下劲儿去做……’”,可知“变得严肃起来”“更严肃了”应该是表达了“敬重、怀念”。
    D.“文本一标题意蕴丰富”“也喻指孩子,蕴含孩子就像早晨,充满了希望,需要给予呵护之意”错误。标题只是交代了今昔两个故事发生的时间。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明暗双线结构”错误。文本一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我”寻访班长牺牲之地的经历,插叙了当年战斗的故事。不能据此认为文本一采用了“明暗双线结构”。明暗双线结构中的明线是文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显性的:暗线是文中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隐性的。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
    根据原文“这个愿望,傅传广同志是不能实现了。我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下车去看看”,可知“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该有多好啊!”,可知“我”始终牢记班长牺牲前的愿望,所以当那个城市的名称响起时,毫不犹豫地下了车,去寻访班长牺牲之地,推动了情节发展。
    根据原文“班长紧闭着眼睛,躺在那座房子的地上,血,不停地从伤口涌出来。他接住的那个孩子趴在他的肩膀上。他对我说:‘老刘啊,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该有多好啊!’”“话就在这里停住了。他永远不能再对孩子说什么了”,可知这是班长临终前说的话,“将来胜利”“该有多好啊!’”表现了班长牺牲前对胜利的渴望。
    根据原文“他慢慢地闭上眼睛,对孩子说:‘好孩子,记住!长大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为了将来的,是为了人民的,就应该下劲儿去做,哪怕是一星半点……’”,可知我牢记班长“为了将来”“为了人民”的嘱托,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完善了故事情节,再次强调了班长的美好愿望,使文本显得结构严谨。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先精读文本二,把握文本工中的几个重要观点,即明确王愿坚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几个特点;然后将这些特点与文本一的内容对照,看文本一能体现哪几个特点;再结合文本一具体内容印证文本一备这几个特点。
    由文本二可知,王愿坚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具有以下特点:①将革命历史同当下社会联系起来(或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②以“诗”写“史”,于“史”中体现“诗性”(或能把握好“史”与“诗”的关系);③注重描写闪光的细节。
    结合文本一可知,这三个特点在文本一中均得到体现。文本一写了现实中的故事和往昔战斗的故事,以现实中的故事为主线,将往昔战斗的故事穿插于主线中,既突出了革命战争中的“精神财富”,也体现了传承这笔“精神财富”的创作意图。由文本二可知,“诗”有形式和内容两层含义。形式上指篇幅短小,文本一篇幅短小是一眼可见的。文本一颂扬了班长心系群众、英勇斗争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正是“诗”的内容层面的体现。文本一在表现班长形象时,描写了一些细节,如描写他临终前的言行。
    10.BEG 11.A 12.A 13.(1)这些诸侯,是祸乱的根源。得到了郑国,忧患会更加增多,何必要对郑国用兵呢?
    (2)我们把四军分为三部分,加上诸侯的精锐部队,以迎击前来的军队,对我们来说并不困乏,而楚军就不能持久了。 14.评价:戏地之盟是不符合仁义道德的,晋国应该撤退军队。
    主张:不穷兵黩武,施行德政,以德化民。
    【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句意:上天降祸郑国,让我国夹于两个大国之间。大国不赐给我们友好的话语,反而发动战乱以要挟我们结盟。
    “郑国”是天祸的宾语,故在B处断开;
    “二大国之间”是“介居”的状语,因此在“间”后即E处断开;
    “不加德音”“乱以要之”的主语都是“大国”,“而”字作为句中停顿的标志,故在“而”字即G处断开。
    故选BEG。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
    A.错误。两个“赂”意思不同,第一个“财物”,第二个“贿赂”。句意:远方的诸侯自会把本地的财货进贡给他。/不是(六国)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B.正确。
    C.正确。胜过;/更加。句意:还是比打仗好。/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
    D.正确。有德行、符合德行;/品德、德行。句意:我们(的行为)不合于道德。/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能力。
    A.“郤至认为讨伐郑国会给晋国增加忧患”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范文子不欲,曰:‘若以吾意,诸侯皆叛,则晋可为也。唯有诸侯,故扰扰焉。诸侯,难之本也。得郑忧滋长,焉用郑!’郤至曰:‘然则王者多忧乎?’可知认为讨伐郑国会给晋国增加忧患的人是范文子,选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1)“本”,根源、源头;“滋长”,增长;“焉”,怎么、哪里。
    (2)“锐”,形作名,精锐的部队;“逆”,迎击;“病”,困乏。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问题的探究和归纳概括能力。
    题干要求根据知武子对中行献子说的话,分析概括他是怎样评价戏地之盟以及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首先,找到原文中知武子对中行献子说的话——“要人以盟,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姑盟而退,修德息师而来,终必获郑,何必今日?我之不德,民将弃我,岂唯郑?若能休和,远人将至,何恃于郑?”这些话的意思是:我们实在不合于道德,反而用盟约来要挟别人,这难道合于礼仪吗?不合礼仪,用什么主持盟会?姑且结盟而退兵,修养德行、休整军队然后再来,最终必然得到郑国,何必一定在今天?我们不合于道德,百姓将会丢弃我们,岂只是郑国?如果能够休养民力和睦民心,远方的人将会来顺服,有什么要依靠郑国呢?
    其次,探究知武子的观点和治国主张。从知武子的话,我们看出他认为戏地之盟用霸王条款似的盟约要挟郑国,是不符合礼仪道德的,应该结盟而退兵。他的治国主张就是“修德息师”,也就是要修养德行,停止征伐,用德行感化远方的民众。简言之,就是要休养生息、以德治国,不穷兵黩武。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晋厉公准备讨伐郑国,范文子不想动用武力,说:“假如按照我的想法,诸侯都背叛,那么我国就可以有所作为了。正因为有些诸侯归附我们,所以搞得纷纷扰扰。这些诸侯,是祸乱的根源。得到了郑国,忧患会更加增多,何必要对郑国用兵呢?”郤至说:“那么,称王天下的君王忧患就多吗?”文子回答说:“我们晋国是称王天下的君主吗?称王天下的君主建立功德,远方的诸侯自会把本地的财货进贡给他,因此没有忧患。如今我们晋国少德,而要求得称王天下的功业,所以有很多的忧患。你看那些没有土地而想求得富有的国家,会安乐吗?”材料二:
    冬季,十月,诸侯进攻郑国。十五日,军队驻扎在汜水边上,晋侯传令诸侯说:“修理作战工具,备好干粮,送回老的小的,让有病的人住在虎牢,赦免错误,包围郑国。”郑国人害怕,就派人求和。荀偃说:“对郑国实行包围,以等待楚国人救援,和他们作战。不这样,就没有真正的讲和。”知武子说:“答应他们结盟然后退兵,用这样的办法引诱楚国人进攻郑国,使楚国人疲劳。我们把四军分为三部分,加上诸侯的精锐部队,以迎击前来的军队,对我们来说并不困乏,而楚军就不能持久了。这样,还是比打仗好。暴露白骨以图一时之快,不能用这样的办法和敌人争胜。很大的疲劳还没有停止,君子用智,小人用力,这是先王的训示。”诸侯都不想打仗,于是就允许郑国讲和。
    十一月初十日,一起在戏地结盟,这是由于郑国顺服了。准备结盟,郑国的六卿公子?、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公孙虿、公孙舍之以及他们的大夫、卿的嫡子,都跟随郑简公赴会。晋国的士庄子制作盟书,说:“从今天已经盟誓以后,郑国如果对晋国不唯命是听或者有别的想法,就像这份盟书所记载的一样。”公子?快步走上前,说:“上天降祸郑国,让我国夹于两个大国之间。大国不赐给我们友好的话语,反而发动战乱以要挟我们结盟,让我们的鬼神不能得到祭祀,百姓不能享受土地上的出产,男人女人都辛苦瘦弱,没有地方可以诉说。从今天已经盟誓以后,郑国如果不服从既合于礼仪而且有强大力量来保护我们的国家,反而敢有其他想法,也像这份盟书所记载的一样。”荀偃说:“修改这篇盟辞!”公孙舍之说:“已经把盟约报告神灵了。如果可以修改,大国也可以背叛了。”知武子对荀偃说:“我们实在不合于道德,反而用盟约来要挟别人,这难道合于礼仪吗?不合礼仪,用什么主持盟会?姑且结盟而退兵,修养德行、休整军队然后再来,最终必然得到郑国,何必一定在今天?我们不合于道德,百姓将会丢弃我们,岂只是郑国?如果能够休养民力和睦民心,远方的人将会来顺服,有什么要依靠郑国呢?”于是就结盟然后回国。
    15.A 16.①诗人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景,并绘声绘色的描绘了它们,徜徉于美景间,表达了诗人高昂的兴致和赏景的悠闲。
    ②诗赋人生,与鱼为友,诗人的生活充满了闲情逸致、超逸豪放,过着安闲不受拘束的潇洒生活。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都有自嘲之意”错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是狂妄的意思,表达了少年的豪情壮志。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千叠雪山连滴博,一支春水入摩诃”,遥想滴博边关,重重雪山与它相连;眼前则是一条江水,径直流向更加广阔的地方。诗人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景,如“雪山”“春水”,并绘声绘色的描绘了它们,徜徉于美景间,表达了诗人高昂的兴致和赏景的悠闲。
    “吟余骑省霜侵鬓,钓罢玄真雨满蓑”,吟读了《骑省集》之类的著作,头发就渐渐花白了;苦修悟道之后,雨水已经淋湿了蓑衣。诗人吟颂诗歌,不知不觉间多年以致头发花白,说明诗人多年过着闲适的生活;诗人像归隐乡间钓鱼为乐的玄真一样,在雨中垂钓而浑然不觉雨打湿了衣服。诗赋人生,与鱼为友,诗人的生活充满了闲情逸致、超逸豪放,过着安闲不受拘束的潇洒生活。
    17.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晓、染、戈、缺。
    18.①别出心裁;②毫不相干;③天马行空 19.①“握手”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文创与旅游、商贸、体育拟人化,表现文创与这些产业的融合,使之更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②“项链”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相同主题的文化元素所融合在一起的联系比作项链,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文化元素的融合,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 20.文化和科技推动创新发展,融合与共享构建互动平台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根据前文“这从侧面反映了文创产业存在的一个问题:缺少原创性和独特性。人家推出了……你也……”可知,这些做法表面看是创新,实则是模仿,故此处可以填写“别出心裁”或“独出心裁”;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②处,根据前文内容,文创产业“缺少原创性和独特性”,只是“拿来主义”的做法和创新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故此处可以填写“毫不相干”;毫不相干:指跟某个事物没有丝毫联系。
    ③处,根据前文“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用智能化、数字化等科技手段赋能”可知,在科技赋能后,想象会变为现实,而“想象”的修饰语可以用“天马行空”。天马行空: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也形容文笔超逸流畅。
    19.本题考查分析语境中词语用法及作用的能力。
    握手:本来是“见面﹑分别的礼节性动作”,而此处根据前文“融合可以是跨产业的”,文段中举例,将“文创与旅游、商贸、体育”跨产业融合,不同产业之间通过融合形成创新,把几种不同的产业的融合赋予人的动作“握手”,用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动作“握手”把产业融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项链:本来是套在脖子上垂挂胸前的链形首饰,而此处根据前文“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产品、业态、市场等打通”,“把相同主题的文化元素”串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像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饰品——项链一样,运用比喻的说法,将抽象的产业融合具象化,通俗易懂。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由第二段“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用智能化、数字化等科技手段赋能”“推动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可知,本段主要讲述的是文创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由第三段“融合可以是跨产业的”“也可以是跨平台的”可知,本段讲述的事融合的方式——跨产业、跨平台,从而使产业之间“创新平台互动共享”;
    根据题干要求,用对偶句概括二、三段的内容,在概括时要注意对偶的词性、字数等要求,故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概括为:“文化和科技推动创新发展,融合与共享构建互动平台”或“科技促进文创发展,融合打通共享平台”。
    21.①主要是迁飞性害虫;②昆虫为什么要迁飞;③昆虫的原生地食物短缺。 22.a:在“这样”后面加上宾语中心词“的记载”;
    b:删去“高达”在“产量”后面加“的”或删掉“左右”;
    c:在“吃掉”后加上宾语“的食物”或删掉“相当于”。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蝗虫就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其很大一部分损处是由迁飞性害虫造成的”可知,给农作物带来主要危害的是迁飞性害虫,故此处可填“主要是迁飞性害虫”。
    根据“迁飞其实是昆虫的一种生存策略”再加上空后有个问号可知,此处是在问迁飞的原因,故此处可填“昆虫为什么要迁飞”。
    根据“昆虫就食集体迁飞,去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可知,此处应是介绍昆虫迁飞到外地寻找食物的原因,故此处可填“昆虫的原生地食物短缺”。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在“这样”后面加上宾语中心词“的记载”;
    b:逻辑不当,“高达”与“左右”语意矛盾,删去“高达”在“产量”后面加“的”或删掉“左右”;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中心词,在“吃掉”后加上“的食物”或删掉“相当于”。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五句话,阐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类人——“可是先生”,并分析“可是先生”的种种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可是先生”这类人缺乏自信,害怕困难,讨厌失败的消极懦弱心理。材料最后一句提出希望身边少一些“可是先生”,说明命题者对“可是先生”是持批判否定态度。考生结合现实生活,围绕“可是先生”展开思考:为什么“可是先生”很难成为优秀者?“可是先生”反映出一种怎样的心态和心理?如何看待“可是先生”?怎样才能减少“可是先生”?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申材料,明确提出观点:不做“可是先生”。接着,阐述“可是先生”所存在的问题,分析背后反映的心态和心理问题,比如不够自信,擅长找借口,害怕困难,逃避问题等等人性的缺点。然后提出如何避免成为“可是先生”,比如要对自己有信心,“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等等。最后引申到“可是先生”其实反映社会存在一种消极懦弱的心态和价值观,倡导青年应该克服“畏难”心态,勇敢接受生活的挑战,避免成为“可是先生”。
    立意:
    1.不做“可是先生”。
    2.“可是先生”可休矣。
    3.不做退缩懦弱的“可是先生”。
    4.自信自强,勇于迎接挑战。
    相关试卷

    2024届湖北省汉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湖北省汉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考试语文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