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祁连山作为河西绿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水源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甘肃省在本世纪初便陆续启动了祁连山地区移民搬迁计划。
1. 影响祁连山地区实施移民搬迁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B. 自然环境C. 科技D. 社会文化
2. 祁连山地区生态移民的实施( )
A. 缓解迁入区的人地矛盾问题B. 能提升迁出区的环境承载力
C. 加剧迁入区人口老龄化程度D. 利于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候鸟老人是指为追求身心健康而像候鸟般季节性往返于家乡与迁入地的退休老人。下图示意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某典型迁入地的候鸟老人在工作日、休息日家外活动时间结构,家外活动人数占比是指该时段外出活动的候鸟老人占总候鸟老人数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全年都对候鸟老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城市是( )
A. 漠河B. 河北北戴河C. 三亚D. 昆明
4. 下列关于该迁入地的候鸟老人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7—8月当地气温高造成候鸟老人人数较少B. 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家外活动高峰时间不一致
C. 中午家外活动人数占比较少是因为天气炎热D. 一般晚上不外出活动,单次出行时间较长
下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低纬度
C. 北半球中高纬度
D. 南半球中高纬度
6. 南半球人口数量少原因主要是( )
①气候寒冷漫长
②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③中、低纬地区陆地面积较小
④高纬度地区陆地面积较大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东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东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8.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甲地( )
A. 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揭示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2019年北京市城镇化率已达86.6%,下图示意1986~2019年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目前,北京市的城镇化处于( )
A. 缓慢发展阶段B. 加速发展阶段的前期
C. 成熟阶段D. 加速发展阶段的后期
10. 目前,北京市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的是( )
A. 城市近郊区的住房紧张B.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大
C. 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D. 城市近郊区的地价昂贵
“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 人口规模B. 基础设施C. 生产水平D. 资源禀赋
12. “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 乡村旅游开发B. 生态环境建设C. 农副产品加工D. 电子商务推广
13.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 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 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 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 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发展,道路交通的供求关系变化具有宏观的规律性。下图为道路交通供求关系变化规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根据图文材料判断,现阶段我国( )
A. 处于城镇化、机动化发展初期阶段B. 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供需失衡阶段
C. 处于以绿色交通为主导的第三阶段D. 不会发生较为明显的交通拥堵现象
15. 处于供需失衡阶段的国家,改善道路供求关系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积极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机动车的数量
B. 加大汽车研发力度,提高高端汽车占有量
C. 科学完善道路交通网,有效疏通交通节点
D.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降低道路交通网密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是东非第三大经济体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民族解放和独立后,坦桑尼亚城镇化发展较快,2020年城镇化水平整体达到35.2%。前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是该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达450万,年均新增城市人口超过20万。下图示意坦桑尼亚区位。
(1)坦桑尼亚是东非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推测坦桑尼亚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原因。
(3)指出年均新增城市人口较多可能给达累斯萨拉姆带来的城市问题。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①④是该城市已有的不同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及风景名胜区)。现该城市拟对各地点区域进行新功能区招标规划。
(1)判断①-④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
(2)政府拟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址招标建设高级居住区,指出最合适的地点并解释原因。
(3)某电商企业投标计划在该市c处建设仓储物流中心,指出其可能的投标理由。
18.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TOD”城市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布局模式。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公共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形成生产生活功能齐全的城市片区,有效治理了“大城市病”。日本东京“TOD”城市模式发展起步早,形成了独具东京特色的“接驳错位”模式。下图示意传统“TOD”模式(a)和东京“TOD”模式(b)下的城市布局形态。
(1)解释“TOD”城市模式在治理“大城市病”中发挥的作用。
(2)与传统“TOD”城市模式相比,分析东京“接驳错位”模式对城市片区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假到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图1)研学旅行。途中经过某村落,走进该村,见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原来这里就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坑院(图2)村落。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地下四合院”。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深为6~7m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可拐个弧形直接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1)在地坑院村落中,同学们看到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有一圈围墙,高为30~50cm。说明这圈围墙的主要作用。
(2)通过与村民交流,同学们得知与地上院落相比,地坑院有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条件。推测在地坑院居住的不利条件。
(3)地坑院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生态平衡典范,是最接“地气”的建筑。但是,同学们看到,目前大量地坑院逐渐被当地村民废弃,甚至坍塌。请为当地地坑院落的保护提出合理性建议。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人口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北京市的城镇化处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