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法运用4——计量史学:定量分析 思维转换 学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573978/0-17121926030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法运用4——计量史学:定量分析 思维转换 学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573978/0-17121926031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法运用4——计量史学:定量分析 思维转换 学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法运用4——计量史学:定量分析 思维转换 学案(含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方法指导
典例精析
(2022·全国乙卷,31)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解题思路
理解运用
1.(2023·无锡二模)下表为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数量构成(合计=100)。
该表反映出我国( )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
B.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
C.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D.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化
2.(2023·南京三模)据下图可以推断,中国城市轨道交通( )
截至2020年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A.兼具轻轨与快轨的综合特性
B.助力公交与地铁的有效互补
C.利用地上与地下的闲置空间
D.减缓运力与运量的交通矛盾
3.(2023·盐城三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情况
——摘编自王金营等《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现状、特征、影响和挑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并简析其成因。
史法运用4
典例精析
B
理解运用
1.D [据表可知,1952-2020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明显提升,说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故选D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B项;该表反映的完整信息是经济发展对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情况产生的影响,故“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是部分信息,排除C项。]
2.D [据材料图片可知,截至2020年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式多样,既有运量大的城市内地铁,又有可以跨越不同城市的其他交通运营方式,它们可以补充地铁运能的不足,满足顾客远行的需求,减缓运力与运量的交通矛盾,故选D项;据材料图片可知,城市轨道交通不单涉及轻轨与快轨两种方式,还有其他轨道交通方式,排除A项;助力公交与地铁的有效互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城市的交通不是利用地上与地下的闲置空间随意建设,排除C项。]
3.(2)特征:人口流动性增强。
成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的便捷;教育水平提高;国家政策的影响。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年
83.5
7.4
9.1
1965年
81.6
8.4
10
1979年
69.8
17.6
12.6
1992年
59.7
21.4
18.9
2020年
23.6
28.7
47.7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法运用3——以图证史:图文结合 图例指南 学案(含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法运用2——历史比较: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 学案(含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设问类型,解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提升 史法运用1——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史论互证 学案(含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