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
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
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
D.在b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2.如图所示,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先助跑,再起跳至最高点,最终落地。在这一过程中,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助跑增大了运动员的惯性,使他跳得更远
B.当运动员跳至最高点时,他具有的动能为零
C.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他不做功
D.落地时,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3.如图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所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木块的动能
B.实验中需要控制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C.当木块最终静止时,木块的惯性也会随之消失
D.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B.在地上滚动的小球,若所受一切力突然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铅球被推出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5.柚子树上有甲、乙、丙、丁四个柚子,甲和乙的质量都是1.5kg;丙和丁的质量都是1.2kg。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重力势能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6.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块最终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B.木块离开弹簧后最终会停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木块离开弹簧后减速运动过程中,水平面对木块的阻力不变
D.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所示,为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的情景.返回舱在此过程中 (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8.下列各个过程中,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的是( )
火箭点火发射升空
A.雨滴自由下落
B.滚摆旋转上升
C.热气球匀速上升
D.
9.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的等高线图,若把同一物体分别放在A、B、C、D时,那么在哪一点时,此物体的重力势能最大( )
A.在A点B.在B点C.在C点D.在D点
10.小军匆匆忙忙的从五楼下到一楼,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 )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1.动能与 和 有关,与它们成正比.重力势能与 和 有关,也成 .弹性势能与 和 有关.
12.小明在参观科技馆时,发现一个有趣的器材,当把锥体放在斜面底部时,发现锥体自动往上“爬”,该装置可简化成下图,图中圆心为锥体的重心。锥体“爬坡”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在百米跑比赛中,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 ,动能 (后 两空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4.如图所示,在探究“弹性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衡量弹性势能的大小。
15.如图是农民使用联合收割机来收割稻谷的情景.脱离禾秆后的稻谷被传送带输送到旁边匀速行驶的卡车内.稻谷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卡车上.此过程中稻谷的 能转化成 能,卡车在此过程中的动能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在冬天下雪后,出租车司机会把车速减慢,这是因为车速越大 越大,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越大.
17.我国正在研究火箭无损回收技术:火箭将飞船推送至一定高度,箭船分离,火箭停止喷火落向地面;接近地面时,火箭再次消耗燃料、向下喷火,并以3m/s的速度匀速下降,匀速下降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 ,火箭的动能 ,重力势能 。(火箭质量不变)
18.在高速公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如图所示为某段道路的限速标识牌.这是因为同一辆车,当行驶速度增大时,其具有的 随之增大,因此行驶时潜在的危险性也增大.
19.唐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出这两条大河分别蕴藏着大量的 能和 能,三峡大坝关闸蓄水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是的 能。
20.2019年11月28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卫星。在卫星随着运载火箭一起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卫星的动能 ,势能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
21.小明和小华调查了发生泥石流灾害地区的一些生产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如下:
(一)从调查资料中,可以确定产生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是,高处松动的泥土石头等重物在斜坡上受到暴雨或洪水施加的向下的推力后就会发生下滑现象,把 能转化为 能,对路面、房屋等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二)如何避免和治理泥石流呢?在实际情况中,斜坡所受的压力由石头的重力和山坡倾角决定,无法改变.因此,只能通过改变山坡表面的粗糙程度--——在山坡上多植树、保护植被来增大摩擦阻力.请你运用物理研究中的模型法,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
①实验器材:木板斜面(代替山坡),数十枚玻璃棋子(代替石头),数十枚铁钉(代替树木),毛巾(代替植物),水、水管或喷壶(代替洪水或暴雨).
②实验过程:
a.先将棋子直接摆放在木板斜面上,然后沿斜面自上而下冲水,发现棋子很容易被冲下斜面.b. .
c.分析比较以上的实验情况得出结论.
(三)许多公路沿线有泥石流沟,若泥石流爆发时汽车恰好经过,后果将不堪设想.小明设计了一个报警装置,如图所示.
(1)请你替小明介绍它的工作过程:当泥石流冲垮阻挡墙时,电磁铁电路 ,电磁铁磁性消失,铁块下落,电铃电路 ,电铃发出警示声,警告过路车辆注意安全.
(2)小华认为:山中由于泥石流、暴风雨等产生的巨大声响,会使电铃声听不见.请你提出进行改进的办法: .
(3)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直接去防止和治理泥石流,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能做一些有益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来配合防止和治理泥石流工作,他们拟定了一份日常行为条约,其中第 条有问题,不符合该条约的制定目的.
22.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
(1)此实验说明:
(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
A.秒表 B.长为0.8m的细线 C.长为1.0m的细线 D.铜球 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
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
具体操作:
(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
①
②
23.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5战斗机,在航空母舰“辽宁舰”上起降。
(1)“辽宁舰”的排水量为6.7×104t,其满载并静止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 N,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m3。(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2)歼-15飞离航母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在起飞上升过程中,歼-15的重力势能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A
6.C
7.A
8.C
9.B
10.C
11. 质量 速度 质量 高度 正比 形变量 劲度系数
12. 减小
13. 运动状态 不变 减小
14. 木块移动的距离
15. 重力势能 动能 变大
16. 动能
17. 向上运动 不变 减小
18. 动能;
19. 重力势 动 重力势
20. 增大 增大
21. 重力势能 动 再把毛巾铺在木板斜面上,并钉上一些钉子,将棋子摆放在铺有毛巾的木板斜面上,然后沿斜面自上而下冲水,发现棋子不容易被冲下斜面; 断路 通路 把电铃换成红色警示灯 ③
22.(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ABCD或ABCE; 具体操作:① 把小球用0.8m的细线悬挂起来,拉到一定的高度后释放,用秒表记下小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② 把小球用1.0m的细线悬挂起来,拉到同样的高度后释放,用秒表记下小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③ 比较和.(3)①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② 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拉开的角度有关.
23. 6.7×108 6.5×104 变小 变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1.3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