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用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石头毫无影响,关于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力大B.石头受到的力大
C.两者受力一样大D.无法判断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上
B.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盘面垂直
D.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3.下列情景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的太阳能车
B.在弯道上匀速行驶的轻轨电车
C.在冰上旋转的花 样滑冰运动员
D.正在加速升空的火箭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B.踢出去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由于不受力的作用
C.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高速公路上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5.2022年10月10日,中国男团斩获世乒赛冠军,实现10连冠!如图所示,运动员将球竖直向上抛出,若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乒乓球将( )
A.静止在空中B.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向下做加速运动
6.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花板对线的拉力和灯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天花板对线的拉力和灯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灯对线的拉力和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下列实例中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篮球的表面有粗糙的花纹
B.给机械表保养时上润滑油
C.给机器安装滚动轴承
D.消防员索降时手不能握太紧
8.如图所示,在下列四个实验中,能揭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
A.B.
C.D.
9.如图所示,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速度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得越远
C.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D.该实验可以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1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B.U形管压强计
C.液压机D.地漏
11.小明和小刚是两个初三学生,小明重60kg,小刚重70kg,在上体育课时,小明和小刚匀速爬杆,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B.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较大
C.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D.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较小
12.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在向右匀速行笔书写“一”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笔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手对毛笔水平方向作用力大于毛笔受到的摩擦力
C.镇纸保持静止,所以不受摩擦力
D.若没有镇纸,白纸可能向左移动
13. 下列能够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成语是( )
A.迎刃而解B.立竿见影C.孤掌难鸣D.震耳欲聋
14.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均匀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上,现将甲、乙、丙截去完全相同的两截面均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图中阴影部分)后,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
A.B.
C.D.
15.世界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也曾留下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的身影,1万1千米是中国人标记的未来.在海水1万1千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
A.1.1×106PaB.1.1×107PaC.1.1×108PaD.1.1×109Pa
16.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装有液体的玻璃管,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C.图丙所示地铁站台边,人必须站在黄色以外的区域候车
D.图丁所示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17.如图所示,甲、乙两支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是( )
A.甲一定大B.乙一定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18.如图所示,当右端挂5N的物体A时,物体B在平面桌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施加的力为( )
A.水平向左,5NB.水平向右,5N
C.水平向左,10ND.水平向右,10N
二、填空题
19.如图1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________;如图2所示,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的作用。
20.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21.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如图所示,用50N的力将重30N的物体A垂直压在墙上,物体A匀速下滑,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体B重25N,在15N的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增大到20N,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三、作图题
23.图中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另一个力F,
24.木块从底端滑上斜面,请画出木块在斜面上所受摩擦力以及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四、实验题
2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除了天平,还需要:________。
(2)如图1所示以下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3)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
(4)小明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__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26.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法;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甲和图________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7.小明和小华在观看自行车比赛时,发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华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明觉得小华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的原因。运动员骑车转弯时,受到的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呢?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和小华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明和小华一起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一、他们先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N,接着让质量为30g的小钢球分别从弧面上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的最大示数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的数据如表;
到达最低点时,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球,该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自行车转弯半径相同时,速度越________,使自行车转弯的力越大;
(4)若要验证猜想二,需对上述实验进行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①改变圆弧形轨道的________;
②要让同一小钢球从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
五、简答题
28.如图所示,是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若将天窗的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轿车行驶时,就能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天窗此时能够向外“抽气"的原理.
六、计算题
29.小莉同学的质量为48kg,她每只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为了不让脚陷进泥地,她在水平泥地上放一块重力为200N的木板,当她双脚站在木板中央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500Pa,求:(g取10N/kg)
(1)她对木板的压强;
(2)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不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而是因为鸡蛋的硬度小;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头对鸡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使用前指针校零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故A正确;
B.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故B正确;
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面垂直,这样读出来的数比较准确,故C正确;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可测任何方向的力,只要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就可以,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A.太阳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变,受力平衡,处于平衡状态,故A符合题意;
B.列车在弯道上匀速行驶,运动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做冰上旋转动作,运动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火箭正加速升空,速度不断增大,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的作用,物体在不受力时照样可以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故A错误;
B.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故C正确;
D.高速公路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析:竖直向上抛球,当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此时的速度为0,若此时乒乓球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乒乓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选A。
6.答案:D
解析:A.天花板对线的拉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分别是天花板、线;灯受的重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地球、灯。故这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天花板对线的拉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分别是天花板、线;灯对线的拉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分别是灯、线。故这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灯对线的拉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分别是灯、线。线对灯的拉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分别是线、灯。且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力都作用在灯上,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A.篮球的表面有粗糙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故A符合题意;
B.给机械表保养时上润滑油,可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分离,可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给机器安装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消防员索降时手不能握太紧,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图示实验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不能揭示大气压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的细管处,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因为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紧贴在漏斗上,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不能揭示大气压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图示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不能揭示大气压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盛满水的杯子倒置而纸板不掉落,是因为纸板下面有大气压支撑,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控制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通过的距离最长,速度减小得最慢,在速度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得越远,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为零,则小车的速度不会减小,故小车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归纳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了大气压把水抽出的,与连通器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U形管压强计的一端开口、一端通过橡皮管连接探头被橡皮膜封住,不是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液压机是一种利用密闭液体传递压强的机械,两端都不开口,不是连通器,故C不符合题意;
D.地漏中倒扣的“碗”状金属片将存水杯分割为两个底部相连而上端开口的容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连通器内的水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内水面总是相平,所以当存水杯中的水面超过“碗”口时,异味就无法通过地漏进入房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小明和小刚匀速爬杆,在竖直方向上,都会受到重力和摩擦力,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小刚的质量大,故小刚的重力比较大,故小刚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大,故C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毛笔相对于纸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毛笔受到纸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A错误;
B.毛笔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手对毛笔水平方向作用力与毛笔水平方向受到白纸施加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镇纸没有相对白纸运动的趋势,故镇纸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镇纸的作用是增大纸与桌面之间的弹力与摩擦力,故C正确;
D.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白纸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毛笔对白纸的向右摩擦力与桌面对白纸的向左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若没有镇纸,桌面对白纸的摩擦力变小,白纸在向右摩擦力作用下可能向右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A.迎刃,说明受力面积很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A符合题意;
B.立竿见影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孤掌难鸣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震耳欲聋说明响度比较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对于甲和丁,对桌面的压力
由 知道
对于甲、乙、丙,对桌面的压力
由 知道
对于丙和丁,若将丙的左边露出部分切掉,得出丙',如下图
由于
所以
由于,,由 知道
故
由①②③知道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海水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在1万1千米深处,该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p=ρgh=1.0×103kg/m3×10N/kg×11000m=1.1×108Pa;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题图甲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外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把纸压向中间,所以纸张向中间靠拢;题图乙装有液体的玻璃管,由于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所以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题图丙列车经过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左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会把人压向列车,容易出现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的区域候车;题图丁中,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B符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甲试管中的液体体积比乙试管中的小,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可知甲试管中液体的密度比乙试管中液体的密度大,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由液体压强公式知。
18.答案:C
解析:当右端挂5N的物体A时,物体B在平面桌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知物体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5N,若现在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因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仍为5N,方向向右,另要克服A对B的向右的拉力,故应对物体B施加的力为
5N+5N=10N
方向向左。
故选C。
19.答案:惯性;摩擦力
解析: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物体间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间有摩擦力。用尺子猛力击下面的棋子,棋子受到力的作用改变运动状态而飞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受重力作用就落下来,落到正下方。
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由于速度较慢,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受到了摩擦力,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而会前移。
20.答案:加速;不是
解析:小车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当小车加速运动时,车的运动速度变快,但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小球要向后运动;若小车做减速运动时,车运动变慢,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要向前运动;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小球受力不是平衡力。
21.答案:不变;变小
解析:从甲图位置到乙图位置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可知,受力面积变大。
从甲图位置到乙图位置过程中,接触面积增大,所以摩擦力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
22.答案:30;15
解析: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物体A匀速下滑,此时物体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物体B在15N的推力作用下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
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当推力为20N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5N。
23.答案:
解析: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2的大小与F1的大小是相同的,方向是相反的,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故F2的示意图如下:
24.答案:
解析:从木块的重心开始,沿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在线段末尾标上字母f,即为其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选取木块与斜面的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从压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在线段末尾标上字母F,即为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5.答案:(1)弹簧测力计;(2)A;(3)不变;竖直向下;(4)C
解析:(1)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2)由表格数据可知
即
说明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图示装置的实质就是重垂线,悬线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通过观察可知,悬线OA的方向不变,始终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利用天平依次测量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的质量,再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量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的重力大小,同样可得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所以该做法是合理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答案:(1)泡沫的凹陷程度;转换;(2)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丙;(4)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解析:(1)实验中海绵受到压力,形状发生变化,故小明是通过观察泡沫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甲、乙两图中,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更大,乙图中泡沫的凹陷程度更明显;故得出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应比较图甲、丙两实验。
(4)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在受力面积不同的同时,压力大小也改变了,即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得出结论是错误的。
27.答案:(1)运动状态;不是;(3)A;大;(4)半径;相同
解析:(1)骑自行车转弯时,自行车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小华的观点“要想转弯,必须受力”是正确的。
运动员骑车转弯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3)由猜想知,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两个因素骑行的速度、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所以要验证: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实验中控制了小球质量、圆弧形跑道的半径相同,使同一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来,从而使得小球到达压力传感器的速度不同,根据表格数据知:距压力传感器高度越高,压力传感器示数越大,所以球A的速度最大,故可以得出:在自行车转弯半径相同时,速度越大,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越大。
(4)若要验证猜想二即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圆弧形跑道的半径不相同,故需要①改变圆弧形跑道的半径;②让同一小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28.答案:天窗前闭后开,在车顶形成一个凸面,加大了空气的流速,使天窗开口处的气压小于车内的气压,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解析:流体压强的特点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天窗前闭后开,在车顶形成一个凸面,加大了空气的流速,使天窗开口处的气压小于车内的气压,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29.答案:(1)12000Pa;(2)
解析:(1)小莉同学对木板的压力为
所以她对木板的压强为
(2)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为
由可得,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答:(1)她对木板的压强为12000Pa;
(2)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36m2。
m/kg
G/N
1
2
3
4
5
6
7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m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的最大示数/N
1.90
1.78
1.6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简答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