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四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4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
展开1[2023湖北·1,3分,]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解析】 据材料“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字的创制反映出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人们采用简陋的石器、蚌制工具等生产工具,在树木较多的地方从事刀耕火种等原始的农事活动,故选D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排除A项;书法在汉末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正式形成,且材料主旨不是书画艺术的特点,排除C项。
2[2021湖南·5,3分,]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解析】 由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的面积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朱熹调查绍兴府“检查秋苗不尽不实”,不能说明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赈灾方式的问题,排除C。
3[2022江苏·11,3分,]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广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4[2022海南·15,3分,]寄生在南美洲红色仙人掌上的一种小昆虫的血液,曾是制作胭脂红颜色的原料。印加人把这种胭脂虫视为奇珍异宝,密不告人。后来西班牙殖民者也将其视为重大商业机密,不容他国染指,借以牟取暴利。19世纪,一名法国人在南美种植园窃得这种昆虫,开始在欧洲培育,打破了西班牙对此种颜料的长期垄断。胭脂红颜色的原料从秘密到广为人知的既成事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细节描述是历史书写的有益方式B.时空观念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C.资源垄断是历史解释的首要内容D.偶然事件是历史必然的重要体现
【解析】 4.A(1分) B(1分) C(0分) D(3分)本段史料选择了“胭脂红颜色的原料从秘密到广为人知的既成事实”这一细节描述,A项正确。由“印加人”“西班牙殖民者”“19世纪,一名法国人”可知,这段史料体现了时空观念,B项正确。结合唯物史观可知,“打破了西班牙对此种颜料的长期垄断”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这一打破是在“一名法国人在南美种植园窃得这种昆虫,开始在欧洲培育”这个偶然性历史事件中体现的,即“偶然事件是历史必然的重要体现”,D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排除。
5[2023浙江1月·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铃薯主要传播路径示意图(虚线代表1492年哥伦布探险以前,实线代表16世纪以后;①是人们推测的马铃薯发源地) 材料二 在16—18世纪繁荣的中欧贸易中,瓷器、漆器、织物、壁纸、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特产涌入欧洲,饮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丝绸与瓷器的魅力促使欧洲人致力于将其生产本土化。1753年7月24日,瑞典王后收到国王赠送的一件特殊生日礼物:一座木结构的中国亭。她描述道:“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里面有一个以令人赏心悦目的印度风格装饰成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欣赏过所有东西之后,国王陛下下令演出一场配土耳其音乐的中国芭蕾。”——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为加强对印度的统治,185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个新特许状法案,规定印度文官应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实行公开竞争考试。但印度人进入印度文官殿堂的大门非常狭窄。……印度成为主权共和国后,肯定了当时已存在的印度行政官等系统,并根据宪法有关规定制定了全印文官法。文官分为全印文官、邦文官和中央文官。——整理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1)根据材料一,写出马铃薯的洲际传播路径。结合所学,概括马铃薯成功跨洋传播的必备条件。(6分)(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结合18和19世纪的相关史实,围绕文明互鉴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路径: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等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人口跨洋迁移;马铃薯适应性强。(6分)(2)历史短文 (一)实证史料 史料举例:①物质类:如马铃薯、瓷器、漆器、茶叶、机器、钟表等。②思想文化类:如茶文化、印度风格、土耳其音乐、中国芭蕾等;日本的“文明开化”、启蒙思想等。③制度类:如文官制度、《拿破仑法典》等。(二)历史阐述 阐述角度:①结合物质类史料阐述文明互鉴;②结合思想文化类史料阐述文明互鉴;③结合制度类史料阐述文明互鉴。(三)历史表述 略。【解题思路】 第(1)问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时空观念。第一小问,从箭头方向即可得出马铃薯的传播方向。第二小问,从新航路开辟、人口流动、马铃薯自身优点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本问为开放性设问,答题时一般分三个步骤,具体解题思路如下图所示:
以示意图切入综合考查中国古代粮食问题,体现对教材新增知识和社会热点的考查。6[2022湖南·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6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专题十四经济与社会生活考点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专题十四经济与社会生活考点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课件,共1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专题十四经济与社会生活考点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基础知识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专题十四经济与社会生活考点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基础知识课件,共15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专题十四经济与社会生活考点6医疗与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专题十四经济与社会生活考点6医疗与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课件,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