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时间:60分钟 分值:100))
第Ⅰ题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 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B. 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C. 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D. 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水稻的茎中空,便于根进行有氧呼吸,这是与水稻水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可见,水稻的茎中空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正确。
B.植物的叶片在脱落之前,一方面把植物能再利用的东西和营养物质转移走,另一方面把一些代谢废物转移到落叶中。可见,水稻季末落叶,体现了植物能排出代谢废物,B正确。
C.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草盛稻苗稀”描述的是稻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没有体现“生物有应激性”,C错误。
D.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芽分为花芽、枝芽和混合芽。可见,腋芽来年再生,体现了植物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
故选C。
2.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答案】B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了枫林叶色的变化,A正确。
B.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物质,并供植物体重新利用,B错误。
C.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长开花的影响,C正确。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了阳光这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以下有关水稻和青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蛙的结构层次和水稻不同
B. 青蛙、水、肥是影响水稻生长的生态因素
C. 青蛙比水稻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D. 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答案】D
【解析】
【分析】(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详解】A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因此,青蛙的结构层次和水稻不同,青蛙比水稻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C正确。
B.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因此,青蛙、水、肥是影响水稻生长的生态因素,B正确。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不变,D错误。
故选D。
4.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
C. 图中丙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甲
D. 戊代表最高级消费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3.生态学上把食物链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
【详解】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的箭头是双向的,因此甲是生产者,A错误。
BD.甲、乙、丙、丁都有箭头指向戊,表示甲、乙、丙、丁的遗体遗物都能被戊利用,因此戊是分解者,乙、丙、丁是消费者,食物链有甲→丁、甲→乙→丙,最长的食物链有3个营养级,BD错误。
C.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所以作为消费者的丙的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作为生产者的甲,C正确。
故选C。
5. 下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林、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三个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依次代表的是树林、食虫鸟和植食性昆虫
B. 生产者是B,它决定着C的数量
C. 从曲线看,该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破坏
D. 该条食物链为B→A→C
【答案】A
【解析】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图中,A是树林、B是吃虫鸟类、C植食性昆虫。
【详解】A、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林是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数量应是最多的;植食性昆虫是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数量位于中间;食虫鸟类是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数量最少。所以A、B、C依次代表的是树林、食虫鸟和植食性昆虫。
B、生产者是A(树林),而不是B(食虫鸟),“它决定着C的数量”。
C、从曲线看,三种生物的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该生态系统已经到达到了生态平衡,而不是“已经遭到了破坏”。
D、该条食物链为A→C→B,而不是“B→A→C”。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A、B、C依次代表的是树林、食虫鸟和植食性昆虫”。
故选:A。
6. 罗华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凹面镜对光
B. 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
C. 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丙中的②③
D. 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1.图甲中,①反光镜能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2.图丙中,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放大倍数低的长,放大倍数高的短。物镜上有螺纹,安装在转换器上,放大倍数低的短,放大倍数高的长。题图中:①是低倍目镜、②是高倍目镜,③是高倍物镜、④是低倍物镜。
【详解】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反光镜的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因此,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凹面镜对光,A正确。
B.为了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细胞标本的全部。可见,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B正确。
C.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因此,要想看到细胞的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是最小,即低倍目镜①(5×)和低倍物镜④(10×)组合,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丁中,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
故选C。
7. 下图为植物细胞发生的系列变化,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分裂过程中细胞膜的变化最明显
B. b过程表示细胞生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
C. 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的叶片属于组织
D. ①→③→④→⑤可表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②表示分裂后的两个新细胞,③表示组织,④表示器官,⑤表示植物体。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c表示组织构成器官,d表示器官构成植物体。
【详解】A.a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A错误。
B.b过程经细胞的分裂、生长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因此b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但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保持不变,B错误。
C.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c过程表示由组织构成器官,叶片属于器官,C错误。
D.①细胞→③组织→④器官→⑤植物体,可以表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D。
8.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 ④转动遮光器,换小光圈
⑤向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上方移动装片 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⑧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
A. ⑤→⑦→③→①B. ⑧→⑤→②→④
C. ⑦→⑥→①→③D. ⑥→⑧→④→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骤为: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③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④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主要),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详解】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⑦→③→①。
故选A。
【点睛】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人们称其“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每年3、4月份,可在部分银杏枝头观察到裸露的胚珠(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银杏和月季一样,都没有花和果实
B. 与蕨类植物相比,银杏的高等之处在于其根、茎、叶中具有输导组织
C. 胚珠发育成的“白果”是银杏的种子,可用于繁殖
D. 银杏与葫芦藓的共同之处在于有了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没有形成果实。
【详解】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没有花和果实。月季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A错误。
B.蕨类植物、银杏的根、茎、叶中都具有输导组织,B错误。
C.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银杏的白果是种子,可用于繁殖,C正确。
D.银杏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而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茎、叶分化,没有真正的根,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B为玉米种子,滴加碘液变蓝的是11
B. 图A的胚由1、2、4、5组成
C. 菜豆的茎和叶分别由图A的1、4发育而来
D. 图B中结构10的功能是保护胚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中:1是胚轴,2是胚根,3是种皮,4是胚芽,5是子叶,6是种皮和果皮,7是胚芽,8是胚轴,9是胚根,10是胚乳,11是子叶。
【详解】A.10内富含淀粉,遇碘液变蓝,A错误。
B.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胚包括1胚根、2胚轴、4胚芽、5子叶四部分,B正确。
C.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4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C错误。
D.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10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D错误。
故选B。
11. 如图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12年尤里卡科学摄影奖获奖作品,6天大的“拟南芥”幼苗还带着两片子叶,由摄影师马克•塔伯特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拟南芥的种子就一定会萌发
B. 拟南芥种子萌发时胚芽最先发育成茎和叶
C. 拟南芥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
D. 拟南芥种子萌发初期营养来自于土壤中的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不仅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
【详解】A.根据分析种子萌发不仅需要外界条件,而且需要自身条件,所以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拟南芥的种子就一定会萌发错误,A错误。
B.拟南芥种子种子萌发后,胚根生长最快,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B错误。
C.由图可看出拟南芥植物种子的子叶有两片,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C正确。
D.拟南芥种子萌发初期营养来自种子的子叶,D错误。
故选C。
12.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诗人袁枚对苔藓植物的生动写照。下列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的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
A. “白日不到处”——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B. “青春恰自来”——正好到了苔藓植物的繁殖季节
C. “苔花如米小”——苔藓植物长出的孢蒴很小
D. “也学牡丹开”——“苔花”和牡丹花具有相同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苔藓属于苔藓植物,牡丹属于被子植物。
【详解】A.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A正确。
B.“青春恰自来”是苔藓的在繁殖季节展现蓬勃生机的现象,B正确。
C.苔藓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苔花如米小”形容苔藓长出的孢子很小,C正确。
D.苔花是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D错误。
故选D。
13. 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 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 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在这些器官中有输导组织
D. 银杏是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其果实俗称“白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更无输导组织,错误。
B.墙藓属于苔藓,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错误。
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也有了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正确。
D.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在两亿七千万年前,银杏就已经出现了,再后来绝大部分的银杏也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有“活化石”和植物中的“熊猫”之称。银杏是一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通常提到的“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错误。
故选C。
14. 西湖莼菜羹被列为杭州名菜。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色暗绿,夏季抽生茎,开暗红色小花,能结果,内有卵形种子,果实有果皮包被,据此推断莼菜属于( )
A. 藻类植物B. 被子植物C. 裸子植物D. 蕨类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详解】A、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也无花、果实和种子,A错误。
B、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色暗绿,夏季抽生茎,开暗红色小花,能结果,内有卵形种子,果实有果皮包被,可见莼菜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
C、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无花和果实,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错误。
D、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无花、果实和种子,D错误。
故选B
【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就能轻松答题。
15.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它条件相同时,播种在肥沃土壤中的大豆种子比播种在贫瘠土壤中的先萌发
B. 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只有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C. 植物的茎都能逐年加粗,这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 根的生长主要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内。
【详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的是种子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其他条件相同时,播种在肥沃土壤中的大豆种子与贫瘠土壤中的种子会同时萌发,A错误。
B.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很多,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B错误。
C.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但不是所有植物的茎都能逐年加粗,竹子没有形成层,不能逐年加粗,C错误。
D.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所以根的生长主要依靠分生区的分裂和伸长区的伸长,D正确。
故选D。
16. 冬小麦必须经低温处理才能抽穗,科学研究表明:低温处理的感受部位必须是胚。取数十粒冬小麦种子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子低温处理,乙组不处理。将每粒种子切为两半,按图方式粘合(粘合后种子仍有活力),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将来可能抽穗的是( )
A. (1)(3)B. (2)(3)C. (1)(2)D. (2)(4)
【答案】A
【解析】
【分析】低温诱导能促使冬小麦植物开花。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详解】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冬小麦必须经低温处理才能抽穗,根据题干信息,科学研究表明:低温处理的感受部位必须是胚。取数十粒冬小麦种子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子低温处理,乙组不处理。胚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据图示可见:粘合后种子(1)(3)是甲的胚,经过了低温处理,所以将来可能抽穗的是(1)(3)。
【点睛】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分清对照组与实验组。
17. 在①②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将两株健壮程度相近的玉米幼苗放入其中,两周后现象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而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
B. 选取健壮程度相近的玉米幼苗,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C. 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温度、阳光等其他条件一致
D. 实验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不需要无机盐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多种无机盐,而蒸馏水不含无机盐,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A正确。
BC.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确保实验结果的变化只与所探究的变量有关,而与其他无关。可见,该实验中,选取健壮程度相近的玉米幼苗,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温度、阳光等其他条件一致,BC正确。
D.结合题图可知,该实验的现象是蒸馏水培养的幼苗长势弱,根系不发达,微黄;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根系发达,茎叶生长旺盛,颜色鲜绿。所以,实验结论是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D错误。
故选D。
18. 小明在菜园播种了几颗黄瓜种子,他观察并记录了黄瓜生长发育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瓜幼苗结构②有两片,说明它属于双子叶植物
B. 黄瓜藤缠绕竹竿生长,说明它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C. 黄瓜有雌花和雄花,推测它是通过风进行传粉
D. 黄瓜的果实有多枚种子,推测一朵雌花中有多个雌蕊
【答案】A
【解析】
【分析】黄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双受精,传粉、受精后,最终由子房发育成果实。图中:①子叶、②叶。
【详解】A.黄瓜幼苗结构①子叶有两片,说明它属于双子叶植物,A正确。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黄瓜藤缠绕竹竿生长,说明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错误。
C.黄瓜在一棵植株上即有雌花,又有雄花,推测它是异花传粉植物,不能推测它是通过风进行传粉,C错误。
D.胚珠发育成种子,黄瓜的果实有多枚种子,说明花中应该有多枚胚珠,D错误。
故选A。
19. 根据下列概念图分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子房、受精卵、果皮、胚B. 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C. 子房、胚珠、果皮、种子D. 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可知,①子房,②胚珠,③果皮,④种子。
【详解】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如图示①是子房、②是胚珠、③是果皮、④是种子。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0. 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若出现茎秆软弱、容易倒伏的现象时,说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缺乏了( )
A. 含氮的无机盐B. 含硼的无机盐
C. 含钾的无机盐D. 含磷的无机盐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详解】A.含氮无机盐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少氮肥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A不符合题意。
B.硼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硼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缺乏硼肥会导致只开花不结果,B不符合题意。
C.含钾的无机盐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C符合题意。
D.含磷的无机盐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下列农业措施,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耕和耙——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 移栽幼苗时,根部带一土佗——保护幼根和根毛
C. 适时给农作物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 向日葵“别头”(将两个花盘相对)——人工辅助授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A.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播种前对土壤进行耕和耙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A正确。
B.幼苗带土移栽,以免破坏幼根和根毛的结构,影响根部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
C.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因此适时给农作物施肥,主要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C错误。
D.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有些植物传粉不足,造成结实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题干中的“别头”(将两个花盘相对)是常用的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D正确。
故选C 。
22. 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最后产下的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
A. 黑色,雌性B. 褐色,雌性C. 黑色,雄性D. 白色,雌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小鼠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因此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黑色、雌性.
故选A
【详解】
23.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开有白色菊花的花茎插入色素染液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了彩色的。关于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染液通过导管运输到花瓣,它属于机械组织B. 染液通过筛管运输到花瓣,它属于输导组织
C. 染液从下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D. 色素能进入花瓣细胞,是由细胞壁控制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1.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2.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动力都是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详解】AB.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由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所以染液通过导管运输到花瓣,导管属于输导组织,AB错误。
C.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所以染液从下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C正确。
D.色素能进入花瓣细胞,是由细胞膜控制的,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而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24. 下列有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存储在子叶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B. 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
C.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萌发时,都是胚根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D. 只要温度、水分、空气适宜,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就一定会萌发
【答案】D
【解析】
【分析】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菜豆种子没有胚乳,子叶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具有胚乳,子叶一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详解】A.菜豆种子没有胚乳,子叶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具有胚乳,子叶一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A正确。
B.淀粉遇碘变蓝色,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B正确。
C.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萌发时,都是胚根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C正确。
D.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胚成熟、完整、有活力,种子成熟后,大都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正在休眠时期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因此温度、水分、空气适宜,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不一定会萌发,D错误。
故选D。
25.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测定种子中的有机物”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B. 用显微镜观察水绵,可看到它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C. 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D. 将花生种子去掉种皮后,放在白纸上挤压出现油迹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
【答案】A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收集和分析资料等等。
【详解】A.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在“测定种子中的有机物”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A错误。
B.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水绵细胞中有带状叶绿体,B正确。
C.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玉米粒的淀粉储存在胚乳中。因此,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C正确。
D.取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纸上立刻出现“油斑”,这“油斑”是脂肪,这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D正确。
故选A。
第II题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带来的幸福感,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图一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一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老鼠、蝗虫等因素统称_____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_。
(2)图二中,若A、B、C表示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请写出它在图一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3)图一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有___________;青蛙和蝗虫发育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
(4)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
(5)目前该森林生态系统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原因是___________。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净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6)近年来,人们采用更多的生物防治来控制农害,例如:引进蛇和鹰来防止草原鼠害,这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1) ①. 生态因素 ②. 丙
(2) ①. 鹰 ②. 草→老鼠→鹰
(3) ①. 老鼠、食虫鸟、鹰 ②. 变态发育
(4)②③④ (5) ①. 生物种类和数量多,自动调节能力强 ②. 间接使用
(6)维持生态平衡
【解析】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3)题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②③④是呼吸作用;A是老鼠,B是鹰,C是蛇。
【小问1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因此,图一中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老鼠、蝗虫等因素统称生态因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一的食物网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小问2详解】
在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是最关键、最基本的成分。图二中甲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图二中食物链为:甲→A→B和甲→A→C→B,对应图一食物链有:草→老鼠→鹰,草→老鼠→蛇→鹰,则B代表鹰。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逐级递减,所以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一条:草→老鼠→鹰。
【小问3详解】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图一中,老鼠属于哺乳动物、食虫鸟和鹰属于鸟类,它们是恒温动物。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青蛙和蝗虫发育的共同特征是变态发育。
【小问4详解】
生物体有机物中的碳通过图二中的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表示呼吸作用的是图二中的②③④。
【小问5详解】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目前该森林生态系统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原因是生物种类和数量多,自动调节能力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净化环境、气候调节、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小问6详解】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人们采用更多的生物防治来控制农害,说明动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27. 小明利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了两种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图一是他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某些操作步骤,图二是所使用的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三是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四个视野,图四是显微镜下看到的水稻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三个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步骤A和步骤B滴加的液体分别为__________。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使用__________(“低倍”或“高倍”)物镜和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然后调节[ ]__________,直至找到圆形的白亮视野。
(3)图三中,从视野B→D,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移动;从视野D→A,应转动图二中的[ ]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从视野A→C,应该再调节图二中的[ ]_________,使物像变清晰。
(4)小明在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的左下角有一个污点,如果移动玻片和更换物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推测污点所在的部位可能在图二的[ ]__________上。
(5)图四为视野中水稻细胞细胞质环流图,实际上细胞质环流方向为__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_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答案】(1) ①. ACB ②. 清水、碘液
(2) ①. 低倍 ②. 7反光镜
(3) ①. 左 ②. ①转换器 ③. ⑥细准焦螺旋
(4)④目镜 (5) ①. 逆时针 ②. 细胞膜
【解析】
【分析】图一中:A滴清水、B染色和用吸水纸吸引;C盖盖玻片;图二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小问1详解】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擦→滴→撕→展→盖→染→吸,顺序是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放在清水中用镊子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侧,盖在标本上,最后进行染色,步骤是A→C→B。图中,步骤A滴加液体,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B染色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小问2详解】
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可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同时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若室内光线较暗,应选用凹面镜,直到视野白亮,光对好了。
【小问3详解】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B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要想把它变成D,即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即由B变成D,应将装片向左方移动。观察效果由D变成A物像放大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了,目镜没有变化,物镜放大倍数应增大,他应该转动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要使观察效果由A变成C,物像变得清楚了,他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
【小问4详解】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移动玻片和更换物镜污点都没有移动,则污点在④目镜上。
【小问5详解】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而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视野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所有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8. 风吹大地春日美,雨润田园菜花香。每年的3月20日至4月30日是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油菜花节”,万亩油菜花海美不胜收,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图一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绘制的油菜结构层次图,图二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和图二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________。图二中的A是在女性的________形成的。
(2)图一中,a表示细胞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图二中由B到C的过程与图一中的b表示细胞__________过程相同,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一、图二两图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别是________(填组织名称)。
(4)图一中的丁与图二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与人相比,油菜花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
(5)漫步花海,我们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优美的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6)油菜的豆荚中有许多粒种子,原因是它的子房里含有多粒_______。
【答案】28. ①. 受精卵 ②. 输卵管
29. ①. 分裂 ②. 染色体
30. ①. 分化 ②. 保护组织和上皮组织
31 ①. D ②. 系统
32. 生物适应环境 33. 胚珠
【解析】
【分析】图一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甲细胞→丙组织→丁器官→戊植物体,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图二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1肌肉组织,2结缔组织,3神经组织,4上皮组织。
【小问1详解】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一和图二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图二中的A受精卵是在女性的输卵管形成的。
【小问2详解】
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图一中,a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该过程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
【小问3详解】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因此图二中由B到C的过程与图一中的b表示细胞分化。图一、图二两图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别是保护组织和上皮组织。
【小问4详解】
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而成。图一中的丁与图二中的D都属于器官。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系统。因此儿童和油菜花相比,油菜花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小问5详解】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有: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黄蝶的保护色,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小问6详解】
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油菜的豆荚中有许多粒种子,原因是它的子房里含有多粒胚珠。
29. 冬小麦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深受人们喜爱。如图一为小麦植株及部分器官的示意图,图二为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日均需水量的柱状图。请据图回答: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_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___________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小麦根系入土深度和扩展范围均大于地上部分,小麦的根能不断生长依靠根尖的____________(填数字)。5月下旬的抽穗期是冬小麦生长需水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小麦根尖的[ ]_________区吸收。
(4)小麦的生活离不开水,由图二可以判断小麦日均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_______;处于出苗返青期的小麦应该多施加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5)小麦抽穗后3至5天可以开花,靠___________(填“风力”“昆虫”)进行传粉。
(6)为研究小麦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两组杂交实验。根据以上实验可判断无芒是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若将实验一中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在子二代有芒植株中,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占比________。(用T和t表示基因组成)
【答案】29. 温度##适宜的温度
30. 胚乳 31. ①. 5、6 ②. 4成熟##4根毛
32. ①. 抽穗期 ②. 氮
33. 风力 34. ①. 隐性 ②. Tt ③. 2/3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1子房壁、2胚珠、3子房、4成熟区、5伸长区、6分生区、7根冠。小麦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小麦“种子”是果实,是由图一中的3子房发育而成。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胚乳。
【小问1详解】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外界温度降低,此时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小问2详解】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所以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胚乳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小问3详解】
根尖是指从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因此,小麦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5伸长区的不断伸长和6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根毛细胞壁薄、液泡大、细胞质少,有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小问4详解】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抽穗期,最少的是返青期。氮肥能够使植物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所以处于出苗返青期的小麦应该多施加含氮的无机盐。
【小问5详解】
小麦的花粉较轻,较多,柱头处有分叉,可以靠风力进行传粉。
【小问6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所以,根据实验二可判断有芒是显性性状,无芒是隐性性状。因为子一代全是有芒个体,子二代出现的无芒个体的基因型为tt,所以子一代的有芒个体的基因型全为Tt。若将实验一中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在子二代有芒植株中,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占比2/3,遗传图解为:
30. 花生种子富含油脂,花生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学校生物种植园内的花生为对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请回答问题:
(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图甲),其中“白胖子”是由花的_________发育而来。
(2)图乙中的④⑤⑥⑦构成了种子的________,它将发育成花生植株丙。要形成图甲中所示的豆粒至少需要______个精子参与受精过程。
(3)在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花生种子播种一周后,幼苗陆续破土而出,种子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图乙的[ ]___________。图丙中的幼叶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____发育而来。
(4)“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给花生施肥最好是在土壤湿润时。农民伯伯往往选择在下雨或浇水前后进行,原因是花生生长所需无机盐只有___________才能被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为了保证苗根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还要及时进行田间松土。
(5)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花生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曲线__________表示的是鲜重的变化,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曲线乙中AC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30. 受精卵
31. ①. 胚 ②. 4
32. ①. 7子叶 ②. 6胚芽
33. ①. 溶于水 ②. 空气(氧气)
34. ①. 甲 ②. 种子吸水膨胀 ③. 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解析】
【分析】分析图片信息可知:①是果皮、②是种子、④是胚轴、⑤是胚根、⑥的胚芽、⑦是子叶。
【小问1详解】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白胖子”是花生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小问2详解】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新生命的幼体包括:④是胚轴、⑤是胚根、⑥的胚芽、⑦是子叶。从开花到结果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生理过程。被子植物拥有特殊的受精方式——双受精。因此要形成两粒种子需要4个精子参与受精过程。
【小问3详解】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⑤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④胚轴伸长,⑥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在这个萌发的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靠自身的⑦子叶来提供。
【小问4详解】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随着水分一起通过导管向上运输至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因此农民伯伯往往选择在下雨或浇水前后进行施肥。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内栽种植物后要及时松土,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从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
【小问5详解】
种子萌发过程中,先吸水膨胀,因此鲜重增加。种子萌发需要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种子使用,因此萌发初期,干重降低。因此,曲线甲表示鲜重的变化,曲线乙表示干重的变化。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水膨胀。曲线乙中AC曲线下降的原因是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5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份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份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份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份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