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展开1.(2分)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就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喝完水的矿泉水瓶,我们应该将其投放在( )
A.B.C.D.
2.(2分)小明想测量科学书的长度,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量筒B.刻度尺C.钟表D.体温计
3.(2分)地震发生时,一般主震会持续十几秒,若此时我们处在高楼( )
A.立即乘坐电梯下楼
B.双手抱头蹲伏在床底或桌底
C.站在原地不动
D.立即携带贵重物品从楼梯跑下
4.(2分)为方便公众理解和识别,气象台制定了一套天气符号,代表各种天气现象。天气符号表示的是( )
A.小雨B.大雪C.多云D.冰雹
5.(2分)小明在研究土壤成分时,把水倒进装有土壤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产生气泡( )
A.水分B.空气C.腐殖质D.无机盐
6.(2分)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
A.手影游戏B.照镜子
C.铅笔“折断”D.雨后彩虹
7.(2分)小明用7根粗细相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吸管排箫,如图所示。他在吹奏以下四根管子时( )
A.①号管B.③号管C.⑤号管D.⑦号管
8.(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做的几组摆,若想研究摆锤质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应选择哪两个摆做对比实验?( )
A.①号摆和②号摆B.②号摆和③号摆
C.①号摆和③号摆D.③号摆和④号摆
9.(2分)呼吸是我们重要的生命活动,为了了解呼吸活动,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呼吸模拟器( )
A.往上推橡皮膜B.往下拉橡皮膜
C.往吸管里吹气D.挤压塑料瓶
10.(2分)当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做出反应,涉及的过程或结构有: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感受刺激,神经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
A.⑤→②→①→③→④B.①→③→⑤→②→④C.④→②→①→③→⑤D.④→③→①→②→⑤
11.(2分)小明将四枚铁钉分别放进四支不同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过几天之后观察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2.(2分)图中的P包含Q,则下列符合P、Q关系的是( )
A.地壳、地幔B.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C.银河系、太阳系D.种子、果皮
13.(2分)在某次实验中,小明用电路检测器判断电路暗盒的连接方式,两个检测点连在任意两个接触点( )
A.B.C.D.
14.(2分)在白鱀(jì)豚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中仅剩的鲸豚类动物。江豚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每胎产1仔,幼仔需雌豚进行哺乳。根据以上信息( )
A.鱼类B.爬行动物C.鸟类D.哺乳动物
15.(2分)在制作塔台的活动中,同学们在讨论增强塔台的稳固性,下列设计不能起到作用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6.(4分)生活中,搬运重物一般要用到起重机,如图所示。重物会受到一个方向向 的重力。起重机的吊臂其实是一根杠杆,在使用过程中,C点保持不动,可使A点上升,则该杠杆的支点是 (填“A”“B”或“C”)点。
17.(4分)台州轨道交通S1线,是台州市境内的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使用电力牵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轻轨是靠电力牵引的,因此它在运行时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能转换为动能。
(2)轻轨的轮子边缘与铁轨之间需要安装车载式轮缘润滑装置对车轮轮缘进行润滑,其目的是减小车轮与铁轨之间的 。
18.(2分)2023年,日本政府不顾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启动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海计划。核废水会危害附近海域生物,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请将浮游藻类、竹节虾、海鲈鱼用食物链表示出来: 。
19.(4分)某同学在探究根的作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在水面上滴加植物油的目的是 。一天后,水位降低了,这说明植物根具有 的作用。
20.(6分)小明用弹簧秤称出石块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如图乙所示。
(1)石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N。
(2)图乙中弹簧秤的读数比图甲 ,原因是水对石块产生了向上的 力。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0分)
21.(10分)学习了电磁铁后,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铁芯粗细有关吗?
【建立假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铁芯粗细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2节、导线若干、开关1个、铁钉2根、大头针若干。
【实验方案】
①利用电池、导线和开关组装一个电路,保持开关断开。
②将电磁铁甲、乙按照如图方式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保持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同。
③闭合开关,用电磁铁的一端去吸引大头针,记录大头针的数量。
④增减电池的个数,重复以上步骤。
⑤分析比较实验数据,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假设,电磁铁乙应选择图中的 。
(2)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 来体现。
(3)我们制作电磁铁的导线较短,连接在电池上耗电大,电池容易发热,从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2.(10分)小明利用自制水钟,研究水流速度与瓶子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开2个大小不同的水瓶,分别用钉子在2个瓶盖打孔,作为漏水孔。
②将瓶子放在烧杯上面,分别组装成水钟,将水倒至15厘米水位线处
(1)步骤①中,对两个水瓶中漏水孔大小的要求是 。
(2)小明发现实验时,水位会逐渐降低,而水位可能影响水钟的水流速度。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在15厘米处都开了个出水口,对水龙头的水流速度的要求是 。
(3)利用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每个水钟200毫升水流量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
(4)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以下操作有意义的有 。(可多选)
A.选择瓶子大小差异更大的水瓶进行实验
B.增加水瓶与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
C.重复测量每个水钟200毫升水流量的时间,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23.(10分)小明发现泡面桶和一次性纸杯的底部都设计成周围凸起的形状,如图1所示。小明认为这种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保温。为验证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三个纸杯剪去底部凸起,标为A1、A2、A3,三个纸杯不做处理,标为B1、B2、B3;
②分别在六个纸杯中加入等量的热水,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每隔30s读取热水的温度,绘制的曲线图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读数时,温度计的读数如图3所示,则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
(2)步骤①中剪去底部凸起的杯子和不做处理的杯子都选择了3个而不是1个的目的是 。
(3)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小明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24.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提早进入红巨星阶段,体积不断膨胀,将吞没邻近的几个星球,联合国开展“流浪地球”计划。“流浪地球”计划是指在地球表面制造1万台超级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离开太阳系,最终来到距地球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
(1)太阳体积不断膨胀,最先吞没的行星应该是 。
(2)光年是一个 (填“长度”“时间”或“速度”)单位。
(3)“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的赤道上建造很多巨大的发动机,通过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则该推力的方向为 。
(4)地球在经过木星时,为防止因木星巨大的吸引力而使地球撞向木星,人们采用“点燃木星”的办法 (填“氧气”“氮气”或“二氧化碳”)引入木星。
(5)影片最后,地球成功到达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绕着比邻星公转,如图所示是恒星寿命与质量的关系,由此推测比邻星的质量要比太阳的质量 。
25.小明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1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小明在观察时,发现视野较暗,需要重新对光 (填序号)。
(3)重新对光后,小明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图4所示制作装片的步骤中 (填序号)。
(4)排除错误后,小明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如图5所示,为了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移动。
(5)使用显微镜不仅可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还能观察到其他生物或生物的部分结构,图中的 (多选)可能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小升初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就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喝完水的矿泉水瓶,我们应该将其投放在( )
A.B.C.D.
【答案】C
【解答】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零星废弃物。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外的其余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物。
故选:C。
2.(2分)小明想测量科学书的长度,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量筒B.刻度尺C.钟表D.体温计
【答案】B
【解答】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小明想测量科学书的长度。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体温计是测量体温的工具。
故选:B。
3.(2分)地震发生时,一般主震会持续十几秒,若此时我们处在高楼( )
A.立即乘坐电梯下楼
B.双手抱头蹲伏在床底或桌底
C.站在原地不动
D.立即携带贵重物品从楼梯跑下
【答案】B
【解答】A.地震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下楼,造成更大的伤害;
B.地震发生时,来不及撤离,可以减小伤害;
C.地震发生时,不能站在原地不动,减少伤害;
D.生命最宝贵,地震发生时要首先保护生命,故D错误。
故选:B。
4.(2分)为方便公众理解和识别,气象台制定了一套天气符号,代表各种天气现象。天气符号表示的是( )
A.小雨B.大雪C.多云D.冰雹
【答案】C
【解答】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是多云符号。
故选:C。
5.(2分)小明在研究土壤成分时,把水倒进装有土壤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产生气泡( )
A.水分B.空气C.腐殖质D.无机盐
【答案】B
【解答】土壤是沙、小石子、腐殖质。小明在研究土壤成分时,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产生气泡。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6.(2分)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
A.手影游戏B.照镜子
C.铅笔“折断”D.雨后彩虹
【答案】A
【解答】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手影游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铅笔:折断“。
故选:A。
7.(2分)小明用7根粗细相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吸管排箫,如图所示。他在吹奏以下四根管子时( )
A.①号管B.③号管C.⑤号管D.⑦号管
【答案】D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主要是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小的、短的,大的、长的。排箫是利用吸管内空气的振动发声的,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用相同的力吹奏①号管、⑤号管,发出声音最高的是最短的⑦号管。
故选:D。
8.(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做的几组摆,若想研究摆锤质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应选择哪两个摆做对比实验?( )
A.①号摆和②号摆B.②号摆和③号摆
C.①号摆和③号摆D.③号摆和④号摆
【答案】A
【解答】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小明做的几组摆,控制的变量是摆锤质量、摆动幅度等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应选择①号摆和②号摆做对比实验。
故选:A。
9.(2分)呼吸是我们重要的生命活动,为了了解呼吸活动,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呼吸模拟器( )
A.往上推橡皮膜B.往下拉橡皮膜
C.往吸管里吹气D.挤压塑料瓶
【答案】B
【解答】我们吸气时,胸廓上下径增大,肺扩张,外界气体入肺。我们呼气时,胸腔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完成呼气,模拟人体吸气过程。
故选:B。
10.(2分)当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做出反应,涉及的过程或结构有: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感受刺激,神经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
A.⑤→②→①→③→④B.①→③→⑤→②→④C.④→②→①→③→⑤D.④→③→①→②→⑤
【答案】C
【解答】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传递过程为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故选:C。
11.(2分)小明将四枚铁钉分别放进四支不同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过几天之后观察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答】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读图可知、乙、丙、丁四支不同的试管中,乙,丁试管内缺少水分。而甲试管内既有水分,铁钉最容易生锈。
故选:A。
12.(2分)图中的P包含Q,则下列符合P、Q关系的是( )
A.地壳、地幔B.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C.银河系、太阳系D.种子、果皮
【答案】C
【解答】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太阳系、河外星系。所以银河系包含太阳系。
故选:C。
13.(2分)在某次实验中,小明用电路检测器判断电路暗盒的连接方式,两个检测点连在任意两个接触点( )
A.B.C.D.
【答案】A
【解答】电流只能在闭合电路内流动,若电流不能形成回路;如果灯泡正常发光。在某次实验中,两个检测点连在任意两个接触点。说明暗盒的任意两个接触点之间都有导线连接。电路暗盒内部可能的连接方式是选项A中方式。】
故选:A。
14.(2分)在白鱀(jì)豚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中仅剩的鲸豚类动物。江豚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每胎产1仔,幼仔需雌豚进行哺乳。根据以上信息( )
A.鱼类B.爬行动物C.鸟类D.哺乳动物
【答案】D
【解答】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江豚成为长江中仅剩的鲸豚类动物,10月生产,幼仔需雌豚进行哺乳,可知长江江豚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D。
15.(2分)在制作塔台的活动中,同学们在讨论增强塔台的稳固性,下列设计不能起到作用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答】为了增强塔台的抗风能力,让塔台更稳固,上轻下重,适当增加塔台底部质量,接口处固定牢固,在底部放置弹簧,增加塔台的高度。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6.(4分)生活中,搬运重物一般要用到起重机,如图所示。重物会受到一个方向向 向下 的重力。起重机的吊臂其实是一根杠杆,在使用过程中,C点保持不动,可使A点上升,则该杠杆的支点是 C (填“A”“B”或“C”)点。
【答案】向下;C。
【解答】生活中,搬运重物一般要用到起重机。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在使用过程中,B点用力,则该杠杆的支点是C点。
故答案为:向下;C。
17.(4分)台州轨道交通S1线,是台州市境内的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使用电力牵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轻轨是靠电力牵引的,因此它在运行时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电 能转换为动能。
(2)轻轨的轮子边缘与铁轨之间需要安装车载式轮缘润滑装置对车轮轮缘进行润滑,其目的是减小车轮与铁轨之间的 摩擦力 。
【答案】(1)电;(2)摩擦力。
【解答】(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它在运行时的能量转换形式是电能转换为动能。
(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接触面越粗糙,接触面越光滑。轨的轮子边缘与铁轨之间需要安装车载式轮缘润滑装置对车轮轮缘进行润滑,其目的是减小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电;(2)摩擦力。
18.(2分)2023年,日本政府不顾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启动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海计划。核废水会危害附近海域生物,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请将浮游藻类、竹节虾、海鲈鱼用食物链表示出来: 浮游藻类→竹节虾→海鲈鱼 。
【答案】浮游藻类→竹节虾→海鲈鱼。
【解答】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就像链环一样,把动物,这种食物联系被称为食物链,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竹节虾。
故答案为:浮游藻类→竹节虾→海鲈鱼。
19.(4分)某同学在探究根的作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在水面上滴加植物油的目的是 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蒸发 。一天后,水位降低了,这说明植物根具有 吸收水分 的作用。
【答案】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蒸发;吸收水分。
【解答】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中,在试管中水面上滴些植物油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水被蒸发到空气中。如果不加油。一天后,这说明植物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蒸发;吸收水分。
20.(6分)小明用弹簧秤称出石块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如图乙所示。
(1)石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2.2 N。
(2)图乙中弹簧秤的读数比图甲 小 ,原因是水对石块产生了向上的 浮 力。
【答案】(1)2.2。
(2)小;浮。
【解答】(1)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0.2N,也就是石块受到的重力为 5.2N。
(2)读图可以看出,图乙中弹簧秤的读数为1.7N。其主要原因是浸入水的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与重力的方向正好相反。
故答案为:(1)2.2。
(2)小;浮。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0分)
21.(10分)学习了电磁铁后,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铁芯粗细有关吗?
【建立假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铁芯粗细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2节、导线若干、开关1个、铁钉2根、大头针若干。
【实验方案】
①利用电池、导线和开关组装一个电路,保持开关断开。
②将电磁铁甲、乙按照如图方式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保持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同。
③闭合开关,用电磁铁的一端去吸引大头针,记录大头针的数量。
④增减电池的个数,重复以上步骤。
⑤分析比较实验数据,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假设,电磁铁乙应选择图中的 B 。
(2)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 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来体现。
(3)我们制作电磁铁的导线较短,连接在电池上耗电大,电池容易发热,从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1)B。
(2)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同意;导线较短,直接连接在电池两端会造成短路,电池耗电大,导致电流越来越弱。
【解答】(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才可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控制的唯一变量是铁芯的粗细。因此,粗细不同,缠绕方向一致。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对比实验中。
(3)我们制作电磁铁的导线较短,连接在电池上耗电大,小明认为这样会导致电流强度越来越弱。我同意小明的观点,直接连接在电池两端会造成短路,导致电流越来越弱。
故答案为:(1)B。
(2)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同意;导线较短,电池耗电大。
22.(10分)小明利用自制水钟,研究水流速度与瓶子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开2个大小不同的水瓶,分别用钉子在2个瓶盖打孔,作为漏水孔。
②将瓶子放在烧杯上面,分别组装成水钟,将水倒至15厘米水位线处
(1)步骤①中,对两个水瓶中漏水孔大小的要求是 大小一致 。
(2)小明发现实验时,水位会逐渐降低,而水位可能影响水钟的水流速度。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在15厘米处都开了个出水口,对水龙头的水流速度的要求是 水流速度不变 。
(3)利用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每个水钟200毫升水流量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水流速度与瓶子大小无关 。
(4)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以下操作有意义的有 AC 。(可多选)
A.选择瓶子大小差异更大的水瓶进行实验
B.增加水瓶与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
C.重复测量每个水钟200毫升水流量的时间,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答案】(1)大小一致。
(2)水流速度不变。
(3)水流速度与瓶子大小无关。
(4)AC。
【解答】(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才可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研究水流速度与瓶子大小的关系,其他条件应该完全一致,步骤①中。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小明想要控制实验中两个水瓶的水位始终保持相同,在15厘米处都开了个出水口。为了保证水位高度不变。
(3)从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大小两个瓶子的水温高度一致,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水流速度与瓶子大小无关。
(4)A.选择瓶子大小差异更大的水瓶进行实验,说服力会更强;
B.增加水瓶与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并不会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C.重复测量每个水钟200毫升水流量的时间,取平均值进行比较,会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1)大小一致。
(2)水流速度不变。
(3)水流速度与瓶子大小无关。
(4)AC。
23.(10分)小明发现泡面桶和一次性纸杯的底部都设计成周围凸起的形状,如图1所示。小明认为这种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保温。为验证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三个纸杯剪去底部凸起,标为A1、A2、A3,三个纸杯不做处理,标为B1、B2、B3;
②分别在六个纸杯中加入等量的热水,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每隔30s读取热水的温度,绘制的曲线图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读数时,温度计的读数如图3所示,则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64 ℃。
(2)步骤①中剪去底部凸起的杯子和不做处理的杯子都选择了3个而不是1个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
(3)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小明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纸杯底部设计成周围凸起的形状可以使保温效果更好 。
【答案】(1)64。
(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纸杯底部设计成周围凸起的形状可以使保温效果更好。
【解答】(1)读图3可知,图中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64℃。
(2)步骤①中剪去底部凸起的杯子A4、A2、A3,和不做处理的杯子B4、B2、B3,都选择了6个而不是1个,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样的时间段6、A2、A3的水温都低于不做处理的杯子B6、B2、B3的水温,由此小明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纸杯底部设计成周围凸起的形状可以使保温效果更好。
(1)64。
(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纸杯底部设计成周围凸起的形状可以使保温效果更好。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24.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提早进入红巨星阶段,体积不断膨胀,将吞没邻近的几个星球,联合国开展“流浪地球”计划。“流浪地球”计划是指在地球表面制造1万台超级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离开太阳系,最终来到距地球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
(1)太阳体积不断膨胀,最先吞没的行星应该是 水星 。
(2)光年是一个 长度 (填“长度”“时间”或“速度”)单位。
(3)“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的赤道上建造很多巨大的发动机,通过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则该推力的方向为 自东向西 。
(4)地球在经过木星时,为防止因木星巨大的吸引力而使地球撞向木星,人们采用“点燃木星”的办法 氧气 (填“氧气”“氮气”或“二氧化碳”)引入木星。
(5)影片最后,地球成功到达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绕着比邻星公转,如图所示是恒星寿命与质量的关系,由此推测比邻星的质量要比太阳的质量 小 。
【答案】(1)水星。
(2)长度。
(3)自东向西。
(4)氧气。
(5)小。
【解答】(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与中心太阳的距离由近至远依次为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海王星,最先吞没的行星应该是水星。
(2)科学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大约10万亿千米。
(3)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从北极方向看。从南极方向看。通过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
(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地球在经过木星时,人们采用“点燃木星”的办法,该方法是将地球大气中支持燃烧的氧气引入木星。
(5)影片最后,地球成功到达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最终人类得到一个美好的未来,如图所示是恒星寿命与质量的关系。
故答案为:
(1)水星。
(2)长度。
(3)自东向西。
(4)氧气。
(5)小。
25.小明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1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③①②④ (填序号)。
(2)小明在观察时,发现视野较暗,需要重新对光 ④ (填序号)。
(3)重新对光后,小明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图4所示制作装片的步骤中 ④ (填序号)。
(4)排除错误后,小明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如图5所示,为了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右 移动。
(5)使用显微镜不仅可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还能观察到其他生物或生物的部分结构,图中的 BCD (多选)可能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答案】(1)③①②④。
(2)④。
(3)④。
(4)右。
(5)BCD。
【解答】(1)显微镜正确使用的先后顺序是:①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②对光:转动转换器,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用压片夹夹住;④调焦:调节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调整准焦螺旋,调节光线使你尽可能的看清标本,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由此判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对光→①上片→②向下移动镜筒调焦→④向上移动镜筒调焦。
(2)小明在观察时,发现视野较暗,对光时需要调节的是图3显微镜结构中的反光镜。
(3)从图3所示的图像可以看出,图像中出现气泡,由此推断图4所示制作装片的步骤中,操作不规范。
(4)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因此。如图4所示,为了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才能移动到达视野的中央。
(5)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叶表皮,蜗牛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宜用显微镜观察。
故答案为:(1)③①②④。
(2)④。
(3)④。
(4)右。
(5)BCD。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31 18:24:39;用户:物色里;邮箱:17680465072;学号:48039009水流速度记录表
瓶子大小
小
大
水位高度(厘米)
15
15
200毫升水流量的时间(秒)
62
62
水流速度记录表
瓶子大小
小
大
水位高度(厘米)
15
15
200毫升水流量的时间(秒)
62
62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