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50275/0-17116369883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50275/0-17116369884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50275/0-17116369884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共18页。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用于制太阳能电池板B.氧化镁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硫酸铜可用于游泳池水的消毒D.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挥发性)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脱水性)C.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氧化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3.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以及泥沙等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确认是否完全沉淀,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溶液B.试剂X、Y、Z分别为过量的KOH、和C.过滤用到玻璃棒、漏斗、烧杯,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有两种:、D.“结晶”方式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变质D.HClO与Na2O2的漂白原理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黄色、质脆的晶体B.硫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硫易燃烧,其燃烧产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硫与铁粉和铜粉分别反应,都可生成二价金属硫化物6.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7.探究金属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是A.为确定a中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后观察现象B.e中可以选用溶液或酸性溶液C.其他条件不变,用铁丝代替铜丝,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D.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8.下列实验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A B.B C.C D.D9.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形管内两端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糖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10.下列关于氨气、液氨、氨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氨气、液氨均为纯净物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生成C.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D.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成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2.某同学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加热、固定装置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d存有一半空气的注射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的作用是生成CO2气体赶尽装置中的空气B.当装置b中溶液增重3.84g时,生成标准状况下0.896 L NO气体C.将d中空气推入c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b中生成NOD.该装置存在缺陷,缺少尾气处理装置13.向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的下列气体,第一次无沉淀,第二次有沉淀的组合是A.A B.B C.C D.D14.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的是A.A B.B C.C D.D15.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实验室制取氨的装置如图所示,此装置中收集氨的方法为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 D.排饱和氯化钠溶液法16.浓硫酸与蔗糖反应过程中未体现出硫酸下列哪个性质A.脱水性 B.强氧化性 C.酸性 D.稀释放热17.下列物质的转化可以一步完成的是( )A.Al2O3→Al(OH)3 B.Fe →FeCl2C.S →SO3 D.SiO2 → H2SiO318.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判断正确的是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体不一定是CO2B.某物质溶于水后,再加入NaHCO3粉末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物质属于酸C.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甘油:可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含有甘油,则产生绛蓝色沉淀D.将火柴头浸于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含有氯元素19.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铁片投入到稀硝酸中: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C.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D.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粉:2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将含有少量HCl气体的CO2气体通入NaHCO3溶液中以除去其中的HCl气体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D.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到浓硫酸中可以得到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二、非选择题(共5题)21.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的某元素,其常见化合价与对应物质类别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1)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中第二周期、第 族。(2)B、C、D、E 4种物质中,属于有毒气体的是 (填化学式),欲吸收有毒气体,可选用氧气和 (填序号)。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蒸馏水(3)组装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A。①A的电子式是 ②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X中的药品是 ,其作用是 ④检验是否收集满A的方法是 2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碳化硅的化学式 (2)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单质可用热的苛性钠溶液洗涤除去,生成的产物中有和。请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3.锰酸锂(LiMn2O4)在电池材料领域有重要用途,可用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有少量的Fe2O3、Al2O3等杂质)、回收的工业废酸(主要成分为H2SO4)为原料制备,其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沉锰制备高纯Mn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a.若沉锰反应时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MnO2的产率将降低b.若沉锰后进行过滤操作,为了加快过滤速率,不断用玻璃棒搅拌c.过滤所得MnO2须进行洗涤,为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通过检测洗出液中是否存在来判断24.硫、氮、氯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1)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品红溶液 ,加热后溶液颜色 。将Cl2和SO2以1:1通入品红中,不能增强漂白性,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 (2)工业生产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汽车尾气排放管处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0.3mol的钠镁铝分别投入100mL 1mol/L的硫酸中,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比是 (5)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实验:常温下将H2S和SO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满烧瓶,不久烧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5.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63%的浓HNO3(其密度为1.39g/cm3,已知1/cm3=1mL)配制480mL0.50mol/L稀HNO3,并探究稀HNO3与物质的反应,①石灰石②氧化铜③二氧化硫④NaOH溶液⑤铁丝⑥碳酸钠⑦氯化银。回答下列问题:(1)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应量取浓硝酸的体积为 m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物质①~⑦中,常温下可导电的物质为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为 。(3)向足量⑥的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将③通入足量次氯酸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SO2通入盛有2 mL新制氯水的试管中新制氯水褪色SO2有漂白性B常温下,将铁片、铜片分别插入浓硝酸中铁无明显变化,铜片剧烈反应金属活动性:Cu>FeC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将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溶液中含D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 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ABCD实验溶液滴入溶液中粉末暴露在空气中通入饱和氨盐水中通入酸性溶液中现象溶液变黄固体变白生成沉淀溶液紫色褪去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室制比较的氧化性强弱除去中的少量配制溶液选项ABCD第一次第二次NO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溶液铜粉B溶液溶液、稀盐酸C饱和溶液、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参考答案:1.AA.制作太阳能电池板的是硅单质而不是二氧化硅,A项错误;B.氧化镁的熔点很高(2800℃),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项正确;C.硫酸铜电离产生的铜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可用于杀菌消毒,C项正确;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张,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A项。2.D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质量增大,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的是浓硫酸的氧化性,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表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某些与浓硫酸不反应的酸性或中性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正确;故选D。3.A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2+、Ca2+、以及泥沙等杂质,粗盐溶解后,分别加入NaOH、BaCl2、Na2CO3,然后过滤,滤液中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NaOH、Na2CO3等,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稍小于7,然后蒸发结晶,便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A.为确认是否完全沉淀,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表明溶液中不含有,从而表明完全沉淀,故A正确;B.除杂质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试剂X应为NaOH,若使用KOH,则会引入K+,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过滤用到玻璃棒、漏斗、烧杯,滤液中含有过量的NaOH、Na2CO3等,则阴离子有Cl-、OH-、,故C错误;D.因为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则析出的晶体较少,所以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A。4.D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分别与吸水性、挥发性有关,A与题意不符;B.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原理分别为强氧化性、吸附性,B与题意不符;C.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是由于吸收CO2和水生成HClO,然后见光分解,钠是因为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水潮解,再吸收二氧化碳,经一系列变化最终变成碳酸钠粉末,二者原理不同,C与题意不符;D.次氯酸和过氧化钠都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有机色素,所以次氯酸和过氧化钠使品红褪色原理相同,D符合题意;答案为D。5.DA.硫单质为黄色、质脆的晶体,故A正确;B.硫是0价,为中间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既可以作氧化剂也可以作还原剂,故B正确;C.硫与氧气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可以造成酸雨,故C正确;D.硫与铁粉生成硫化亚铁,硫和铜粉反应生成+1价的硫化亚铜,故D错误;故选D。6.CA.SO2与Cl2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氯水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A项错误;B.Fe与浓硝酸产生了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无法得出金属活动性,B项错误;C.铵根与浓碱加热产生碱性的NH3,NH3遇红色石蕊显蓝色,C项正确;D.加入BaCl2同时也加入了Cl-,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3、BaCO3或者AgCl,D项错误;故选C。7.A由实验装置,a装置中铜丝与浓硫酸加热,发生反应,装置b中的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c装置中黑色的CuO固体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H2产生,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d装置中品红溶液红色褪去,e为尾气处理装置,据此分析解答。A.a中含有过量浓硫酸,不能将水注入试管,故A错误;B.e为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吸收SO2,SO2是酸性气体,具有还原性,可用NaOH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故B正确;C.用铁丝代替铜丝,其他条件不变,铁丝与浓硫酸加热仍然产生SO2,不产生氢气,则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故C正确;D.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浓硫酸与铜丝接触与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D正确;故答案选A。8.CA.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A不符合;B.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与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C.通入饱和氨盐水中生成碳酸氢钠沉淀,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D.通入酸性溶液中,被还原为锰离子,溶液紫色褪去,D不符合;故选C。9.CA.糖放入水中,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A错误;B.氯化钠溶于水,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C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D错误;故选C。10.DA.氨气是NH3、液氨为液态的NH3,二者均为纯净物,A正确;B.浓盐酸与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氯化铵固体,则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生成,B正确;C.氨易液化,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C正确;D.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氨气本身不能直接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氨气是非电解质,D错误;故选D。11.AA.实验室采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取氨气,加热时试管口向下倾斜,A正确;B.氯气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可证明氧化性氯气大于溴单质,但溴单质易挥发,也能进入KI溶液中,氯气、溴单质都能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因此不能说明溴和碘、氯和碘的得电子能力,B错误;C.饱和碳酸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饱和碳酸钠除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C错误;D.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D错误; 故选A。12.B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为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用于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反应,装置b为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装置,装置c为一氧化氮收集装置,装置d中盛有的空气用于验证一氧化氮的生成,该装置设计存在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的缺陷。A.由分析可知,装置a为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用于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反应,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装置b为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装置,反应的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3+2NO↑+4H2O,反应中生成2mol一氧化氮,溶液增加的质量为(64×3—30×2)g=132g,则溶液增重3.84g时,生成标准状况下一氧化氮的体积为×2×22.4L/mol≈1.30L,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装置c为一氧化氮收集装置,装置d中盛有的空气用于验证一氧化氮的生成,若将d中空气推入c中,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b中生成的气体为一氧化氮,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该装置设计存在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的缺陷,故D正确;故选B。13.CA.CO2、NO与BaCl2溶液都不反应,所以两次都无沉淀,A不符合题意;B.CO2、SO2与BaCl2溶液都不反应,所以两次都无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C.向BaCl2溶液中先通入SO2,无沉淀生成,再通入NO2,NO2氧化溶解的SO2生成H2SO4,会有BaSO4沉淀生成,故C符合题意;D.CO2、NO2与BaCl2溶液都不反应,所以两次都无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4.DA.溶液,加入铜,铁离子和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会引入新的杂质,故A错误;B.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用盐酸中和,除杂过程中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通入饱和溶液,硫化氢也能与溶液反应,且浓硫酸与硫化氢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D.,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除掉,再通入浓硫酸中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5.B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选择排水法或排饱和氯化钠溶液法收集;氨气密度小于空气,能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选B。16.C浓硫酸在稀释时会发出大量的热,将浓硫酸滴入滴有少量水的蔗糖表面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助于浓硫酸表现脱水性使蔗糖碳化,浓硫酸与脱水碳化生成的碳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时,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则浓硫酸与蔗糖反应过程中未体现硫酸的酸性,故选C。17.BA. Al2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再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或者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再将CO2气体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Al(OH)3,以上两种方法均需通过两个步骤才能完成,故A不符合;B. 铁与稀盐酸反应直接生成FeCl2,一步可完成,故B符合;C. S燃烧生成SO2,SO2再与O2反应生成SO3,需要通过两个步骤才能完成,,故C不符合;D. 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再与盐酸反应可生成H2SiO3,需要通过两个步骤才能完成,故D不符合;故选B。【点睛】铁与稀盐酸反应直接生成FeCl2;但是氯气与铁单质点燃反应,无论氯气是不足量还是过量,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这是学生们的易错点。1mol氯气与足量铁反应,转移2mol电子;足量氯气与1mol铁反应,转移3mol电子,这是常考点。18.A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所生成的难溶物可能为CaCO3或CaSO3,所以该气体可能为CO2或SO2或二者都有,故A正确;B.某物质溶于水后,再加入NaHCO3粉末产生无色气体,只能说明该物质溶于水后的溶液呈酸性,不一定是酸,故B错误;C.多羟基有机化合物如甘油遇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绛蓝色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故C错误;D.火柴头中含有KClO3,检验氯元素,应把还原为Cl-,酸性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向少量的火柴头浸泡液中滴加AgNO3、稀HNO3和NaNO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3+Ag+=AgCl↓+3,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元素,缺少试剂不能检验,故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A项,故答案为A。19.BA.铁片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B.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将还原为硫单质,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铁氰化钾溶于水可拆为离子的形式,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过量将还原为铁单质,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答案选B。20.D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应用饱和NaHCO3溶液,故A错误;B.汽油和煤油互溶,应选蒸馏法分离,故B错误;C.KNO3和NaCl固体均溶于水,应溶解后,结晶法分离,故C错误;D.浓硫酸稀释后可得到稀硫酸,故D正确;故选D。21.(1)VA(2) NO、NO2 a(3) 碱石灰 干燥氨气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管口d,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集满通过常见化合价与对应物质类别示意图可知,该元素最低价为-3,最高价为+5,即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图中涉及元素为N,再结合相关化合价,可推断出A、B、C、D、E、F分别为、、、、和铵盐,再按相关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进行解答即可。(1)该元素为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VA族,故答案为:VA;(2)据分析,B、C、D、E 分别为、、、,有毒气体为、,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故答案为:NO、NO2;a;(3)题(3)需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A,A为,其中有三个N-H键,电子式为 ;实验室利用和制备,化学方程式为:;干燥需要用碱石灰,装在球形干燥管中;收集用向下排空气法,所以从e进,空气从d出,为此,检验是否收集满时,需要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管口d,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集满;故答案为:;;碱石灰;干燥氨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管口d,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集满。22. (1)根据C和Si均为ⅣA元素,且C的非金属性强于Si,故C显-4价,Si显+4价,故碳化硅的化学式为:SiC,故答案为:SiC;(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故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单质可用热的苛性钠溶液洗涤除去,生成的产物中有和,即S与NaOH反应生成和,根据元素守恒可推知另一产物为H2O,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3.ac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有少量的Fe2O3、Al2O3等杂质)混合加入废酸,发生反应生成FeSO4、MnSO4、Al2(SO4)3、S等,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调pH将Fe3+、Al3+转化为沉淀;再加入Na2S2O8,将Mn2+转化为MnO2。a.若沉锰反应时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MnO2与浓盐酸能反应,导致MnO2的产率将降低,a正确;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损坏滤纸,造成过滤失败,b错误;c.过滤所得MnO2须进行洗涤,为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实质是为了检验硫酸根是否有残留,故可通过检测洗出液中是否存在来判断,c正确;故选ac。24. 褪色 变红 Cl2+SO2+2H2O=H2SO4+2HCl,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O+2NON2+2CO2 3∶2∶2 烧瓶内壁上有淡黄色颗粒,烧瓶内形成喷泉(1)SO2具有漂白性,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二者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络合物,导致品红溶液褪色,但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加热后会分解,溶液颜色又恢复红色;氯气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将Cl2和SO2以1:1通入品红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硫酸和盐酸没有漂白性,故不能增强漂白性;(2)工业上用氯气和Ca(OH)2悬浊液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在汽车尾气排放管处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两种无毒气体应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4)100mL 1mol/L的硫酸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关系2Al~3H2SO4~3H2, Mg~H2SO4~H2,0.3mol Al完全反应消耗0.45mol H2SO4,0.3molMg完全反应消耗0.3mol H2SO4,则Al、Mg过量,用H2SO4计算,则0.1molH2SO4与Al反应生成0.1mol H2,与Mg反应生成0.1mol H2,由于钠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还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0.3mol钠完全反应,由2Na~ H2,则钠完全反应生成0.15mol H2,因此,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比是0.15mol∶0.1mol∶0.1mol=3∶2∶2;(5)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实验:常温下将H2S和SO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满烧瓶,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反应导致烧瓶内气体减少,烧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氢氧化钠溶液被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则观察到的现象是烧瓶内壁上有淡黄色颗粒,烧瓶内形成喷泉。25.(1) 13.9 18.0(2) ④⑤ ③(3)(4)(1)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配制应选用500mL容量瓶,应量取浓硝酸的体积为;(2)能导电的物质有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电解质、导体、半导体等,符合条件的有:④⑤;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符合条件的有:③;(3)向足量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生成碳酸氢钠、次氯酸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4)将二氧化硫通入足量次氯酸钠溶液中,生成次氯酸、硫酸钠、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