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Ⅰ卷和Ⅱ卷两部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Ⅰ卷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 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Ⅱ卷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Cl:35.5
Cu:64 Zn:65 Br:80 In:115 Te:128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取得的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有机物
B.“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硅为半导体材料
C.“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D.冬奥会上采用紫外线杀菌技术其原理涉及到了化学变化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H-H的s-s σ键形成的示意图:
B.CO2的电子式:
C.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
3.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 制铜:火法炼铜,即将黄铜矿CuFeS2受热分解以获得铜单质
B. 制铁: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C. 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
D. 制铝:从铝土矿制得氯化铝固体,再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4.关注“实验室化学”并加以实践能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实验素养。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NH3
溶有CO2的
饱和食盐水
饱和
Na2CO3溶液
酸性
KMnO4
溶液
气球
小孔
浓硫酸
Cu
MgCl2·6H2O
HCl
碱石灰
甲 乙 丙 丁
A.用甲装置制取NaHCO3B.用乙装置可制备无水MgCl2
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D.丁装置可用于制取SO2,并验证其还原性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lNH4Cl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5NA
B.1m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C.60gSiO2晶体中含有2NA个S-O键
D.含1ml Cl-的NaCl和NH4Cl混合物中的质子数为28NA
6.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B.X转化为Y的过程中与CH3MgBr反应生成
C.Y与Br2以物质的量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2种产物
D.X、Y可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鉴别
7.下列方程式能准确解释事实的是
A. 海水提溴中用SO2水溶液富集溴:SO2+ Br2+ 2H2O== 4H++ SO42-+2Br−
B. 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的电极反应:2H2O+ 2e−= 2OH−+ H2↑
C. 苯酚钠溶液通入CO2后变浑浊:
2+ H2O + CO2→ 2+Na2CO3
D. 三价铁腐蚀铜的电路板:2Fe3+ + 3Cu= 2Fe + 3Cu2+
8.某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如图,M、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W
D.W基态原子的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
9.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10.Pd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O2的反应历程和相对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Pd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历程中所有步骤均是放热过程
B. 的总键能大于的总键能
C. 催化剂Pd降低了H2O2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H2O2的分解速率
D. 整个催化分解过程中既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也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11.新型单元素半导体材料黑砷晶体b-As的研究成果,其三维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石墨相比,黑砷晶体中的As更易结合H+
B.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与石墨中C原子不同
C.与C60相比,同压下黑砷晶体的沸点更低
D.As原子与As-As键的个数比为
12.一种利用有机胺(TBA)参与联合生产碳酸氢钠和二氯乙烷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BA替代了侯德榜制碱法中的氨气
B.胺再生过程的反应为
C.整个工艺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D.氯化过程每生成1mlC2H4Cl2,总反应中消耗0.25mlO2
13.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二次电池,充电原理如右图,溴离子与碘分子结合成为碘溴离子I2Br-,可以增加电池容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a接外电源的正极,作阳极
B.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 g,溶液中有
0.02 ml I-被氧化
C.放电时,a电极反应为I2Br- +2e-=2I-+Br-
D.放电时,贮液器d内c(Zn2+)持续增大
14.一种由Cu、In、Te组成的晶体如图,晶胞参数和晶胞中各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
已知:A点、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n原子的配位数为2B.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InTe2
C.C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D.晶胞中A、D原子间距离为
15. 工业上常用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和。通过调节溶液的可使和逐一沉降,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溶液为饱和状态即c(H2S)=0.1ml/L,体系中、、、浓度(ml/L)的负对数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Ⅱ表示与的关系曲线
B. Q点对应的数量级为
C.
D. 溶液中和均为0.1ml/L,
完全沉淀时溶液的最小为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14分)工业上利用石煤矿粉(主要含V2O3及少量Al2O3、SiO2)为原料生产V2O5,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水溶”、“转沉”、“转化”后,所得含钒物质依次为NaVO3、Ca3(VO4)2、(NH4)3VO4;
②不同pH下,V元素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见下表:
③25℃时,Ksp(NH4VO3)=1.6ⅹ10-3。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V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滤液Ⅰ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先“转沉”后“转化”的目的是_______。
(3)“转化”时,滤渣Ⅱ经高温煅烧后水浸,所得物质可导入到_______操作单元中循环使用。
(4)“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5)25℃时,测得“转化”后,滤液中c(VO3-)=0.2 ml·L,为使“沉钒”时,钒元素的沉降率达到96%,应调节溶液中至少_______ml·L。
(6)“煅烧”时,NH4VO3制得产品V2O5。但反应体系中,若不及时分离气体Ⅱ,部分V2O5会转化成V2O4,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14分)某实验小组从电极反应角度探究银镜反应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资料:ⅰ. [Ag(NH3)2]+ [Ag(NH3)]+ + NH3 K1=10−3.81
[Ag(NH3)]+ Ag+ + NH3 K2=10−3.24
ⅱ. 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Ag2O溶于氨水
(1)实验发现:乙醛和AgNO3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滴加乙醛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逐渐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① 有研究表明:配制银氨溶液时,AgNO3和氨水生成Ag(NH3)2NO3,写出生成Ag(NH3)2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 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性微粒可能是Ag+、______。
(2)甲同学查阅资料:银镜反应时,Ag+ 被还原成Ag。
①电极反应式:
ⅰ. 还原反应:Ag+ + e−=Ag ⅱ. 氧化反应:______。(碱性条件下)
②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ⅰ. 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ⅱ. 随c(OH−)增大,乙醛还原性增强。
饱和硝酸钾溶液
惰性电极
惰性电极
硝酸银溶液
乙醛和硝酸钾溶液
棉花
e−
③补充实验验证②中的分析。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Ⅰ.插入“饱和KNO3溶液”盐桥,电流表指针偏转;
实验Ⅱ.电流稳定后向右侧烧杯滴加NaOH溶液,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实验Ⅲ.电流再次稳定后向左侧烧杯滴加氨水,指针偏转幅度减小
乙同学认为实验Ⅲ不能证明“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理由是______。
(3)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
①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Ⅳ能证明“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
② 分析实验Ⅴ中“立即出现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随c(OH−)增大,可能是也参与了还原g。经检验该假设成立,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
(4)总结:ⅰ. 银氨溶液和乙醛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剂主要是Ag+,还原剂主要是乙醛;ⅱ. 银氨溶液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能促进银镜反应的发生,此法不适用于检验醛基,请解释原因______。
18.(14分)利用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CH3OCH3)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反应Ⅰ:CO2(g)+H2(g)⇌CO(g)+H2O(g) ∆H1>0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H2<0
反应Ⅲ:2CH3OH(g)⇌CH3OCH3(g)+H2O(g) ∆H3<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速率方程为v正=k正·P(CO2)·P3(H2),v逆=k逆·P(CH3OH)·P(H2O)其中v正、v逆为正、逆反应速率,k正、k逆为速率常数,P为各组分的分压。在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H2和CO2,体系中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高效催化剂,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增大体系压强的值将 。
(2)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体积恒定,向同一密闭容器中按投料进行上述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及CO、CH3OCH3、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CO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 (填“X”或“Y”);
②温度从553K上升至573K,CO2的平衡转化率变化的原因是 ;
③能同时提高CH3OCH3的平衡体积分数和CO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 。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lCO2和3mlH2进行上述反应,反应经10min达平衡,CO2的平衡转化率为30%,容器中CO(g)为0.05ml,CH3OH(g)为0.05ml。前10minCH3OCH3(g)的反应速率为 ml/(L·min)。继续向容器中加入0.05mlCH3OH(g)和xmlH2O(g),若此时反应Ⅲ逆向进行,则x的最小值为 。
(4)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的副产物CO和CH3OH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则两种燃料比能量的大小之比为 (比能量:单位质量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
19. (13分)药物Q能阻断血栓形成,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已知:i.
ii.
(1)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2)B的分子式为C11H13NO2。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3)M→P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4)M能发生银镜反应。M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
(5)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6)W是P的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W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i.包含2个六元环,不含甲基
ii.W可水解。W与NaOH溶液共热时,1 ml W最多消耗3 ml NaOH
(7)Q的结构简式是 ,也可经由P与Z合成。
已知:
合成Q的路线如下(无机试剂任选),写出X、Y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一定条件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2mL0.1ml•L-1Na2S溶液中滴加几滴0.1ml•L-1ZnSO4溶液有b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几滴0.1ml•L-1CuSO4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验证Ksp(ZnS)>Ksp(CuS)
B
取一定量Na2SO3样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浓HNO3,仍有沉淀
此样品中含有SO42-
C
将银和AgNO3溶液与铜和Na2SO4溶液组成双液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
Cu的金属性比Ag强
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溴与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pH
4~6
6~8
8~10
10~12
主要离子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Ⅳ
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氨水,无明显现象,加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
闻到刺激性气味,溶液略显灰色,试管壁未见银镜
Ⅴ
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至pH与实验Ⅳ相同,振荡,溶液变浑浊,加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
试管壁立即出现银镜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5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