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25/0-17114113225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25/0-17114113225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25/0-1711411322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25/0-171141132270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25/0-171141132273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25/0-171141132276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25/0-171141132279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25/0-171141132282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微专题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Zn+2AgNO3,CuZ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归纳】1.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越强;(2)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越强;(3)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一般金属能与化合物溶液反应,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动性强;(4)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5)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比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活动性强。
2.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的方法(1)两种金属的验证(如Fe、Cu)①能否与酸反应或反应剧烈程度。②将一种金属放入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看能否置换(Fe、CuSO4)。(2)三种金属的验证(如Fe、Cu、Ag)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常采用“中间开花”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①“两金夹一液”: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位于两端的金属,以及活动性介于两种金属之间的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作为试剂。根据两种金属单质与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情况判断(Fe、CuSO4、Ag)。②“两液夹一金”: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以及另外两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作为试剂。根据金属分别与另外两种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情况判断(FeSO4、Cu、AgNO3)。
3.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溶质及滤渣成分的判断方法(1)优先置换原理(距离最远原则):①一种金属和混合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发生反应。②多种金属和一种化合物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反应后滤液、滤渣的成分(按加入金属的质量分情况讨论)示例:①将铁粉不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随着铁粉的加入反应情况如图所示。②当把铁粉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时,金属活动性:铁>铜>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当银被完全置换后,若还有铁,铜才能被置换出来。
【巩固提高】【角度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1.(2022·百色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将打磨过的铁丝插入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铁丝表面会覆盖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A.银和锌 B.银C.锌 D.银和铁
2.某同学在探究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发现,分别将X、Y放入硝酸铜溶液中,X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Y无明显现象。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Cu>YB.X>Y>CuC.Y>Cu>XD.Y>X>Cu
3.(2023·自贡中考改编)现有体积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X、Y、Z, 分别放入三份体积、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C.Y>Z>X D.Z>Y>X
【角度2】金属活动性的验证及探究4.(2023·上海黄浦区模拟)为探究X、Y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取X、Y进行实验,根据结果,一定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5.为验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所用的金属丝已提前用砂纸打磨)。实验①: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溶液变为蓝色。实验②:取出铜丝,插入锌丝,观察到锌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后,取出锌丝。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插入锌丝前,试管中溶液可能只含硝酸铜B.该实验能够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银C.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可能是无色的D.实验结束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6.(2023·成都中考)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实验一: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发出白光后铁丝并未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两个反应均生成了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火柴燃烧消耗了较多的氧气,使氧气不
Cu+2AgNO3 Cu(NO3)2+2Ag
(3)实验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
无明显变化(合理即可)
【角度3】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现象和事实7.下列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①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②硫酸铜溶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③用稀盐酸鉴别铁和铜④将金放入稀硫酸中不会溶解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8.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B.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C.不能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空气中,铁比金和银更易生锈
9.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曾青得铁化为铜(古代湿法炼铜原理)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用铝合金制作高层建筑的门窗框架D.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角度4】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及探究10.(2023·宜宾中考)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中有Zn和AgB.金属活动性:Zn>AgC.滤液中含Zn(NO3)2和AgNO3D.上述过程中只发生置换反应
11.(2022·衡阳中考)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B.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C.c点时,溶液呈无色D.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
12.向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1)写出上述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剩余固体过滤后干燥,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分析此时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猜想溶液中溶质为AgNO3、Mg(NO3)2和Zn(NO3)2,请分析该猜想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NO3)2+2Ag
不合理,若溶液中不含Cu(NO3)2,则一定没有AgNO3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中考化学复习 微专题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与探究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反应,ZnCuAg,同类考法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辽宁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微专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与验证(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H2↑,氧化物或污物,AgNO3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湖南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和探究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不可能只有硝酸银,白色沉淀,活动性,抗腐蚀,RFeCu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