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04/0-17114112156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04/0-17114112156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04/0-17114112157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04/0-171141121574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04/0-17114112157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04/0-171141121583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04/0-171141121588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9004/0-171141121590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课件,共26页。
第2课时 常见的碱本课要点 思维导图(点击展示)常见的碱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俗名氢氧化钙用途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某些溶液导电的原因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指示剂反应腐蚀性溶解性吸水性干燥剂其他的碱物质的导电性用途溶解性制取俗称酸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碱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H+OH-密封保存一、几种常见的碱基础·主干落实 火碱 烧碱 熟石灰 易溶 放出大量的热 微溶 潮解 用大量的水冲洗 硼酸 CaO+H2O===Ca(OH)2 肥皂 酸性 【易错导思】 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接触水后都会放出热量,原理是否相同?提示:不相同。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氧化钙溶于水放热,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特别提醒】 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腐蚀性都很强,不能作食品干燥剂,生活中最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氧化钙。二、碱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__。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1)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二氧化硫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三氧化硫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 红色 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交流讨论】 氢氧化钠固体能否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气体吸收掉。三、酸、碱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1.溶液的导电性:在溶液中,若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溶液就能导电。 2.酸、碱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_ ,故它们各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自由移动的离子 氢离子 氢氧根离子 【探究主题】有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结合如图装置探究相关问题:重点·探究实践【基础探究】任务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验证探究1.现象及结论简述上述四种装置会发生的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上述四种装置设计的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内液面上升 软塑料瓶变瘪了 鸡蛋进入瓶内 气球鼓起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强差 2.分析讨论小金同学提出了疑问,他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利用B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等体积的水 【深度探究】任务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创新探究 【实验改进】实验小组分别用50 mL水和50 mL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探究对CO2的吸收效果,实验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曲线①应该包括CO2溶于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若改用50 mL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则实验结束时曲线可能经过______(填“a”“b”或“c”)点位置。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b 【交流思考】检验CO2时为什么用Ca(OH)2溶液而不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CO2时为什么用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与Ca(OH)2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浑浊现象,而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因此常用Ca(OH)2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量比较少,只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吸收或除去CO2用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 【探究归纳】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它们能反应,一般采用三种思路:(1)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瓶内压强减小,通过液面、塑料瓶、气球等的变化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2)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生成碳酸钠,可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与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类似)。(3)设计实验,使反应实验现象明显。【A层 基础练】【知识点1】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消石灰、CaOB.铁锈、氢氧化铁、Fe(OH)3C.生石灰、消石灰、Ca(OH)2D.烧碱、火碱、NaOH素养·分层评价D2.(2023·广东中考改编)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问题。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OH溶液可以腐蚀叶肉B.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D.NaOH固体存放处应张贴如图乙所示标志D3.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①稀盐酸、②熟石灰、③烧碱、④生石灰,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化学式为NaOH的是_______。 (2)可涂在树上,保护树木,防止害虫生卵的是_______。 (3)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 (4)可用作除锈剂的是_______。 ③ ② ④ ① 【知识点2】碱的化学性质4.(2023·株洲中考)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5.(2023·河北中考)小明按如图所示进行趣味实验,将U形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内,观察到溶液进入U形管并流入另一端。(1)烧杯内的溶液呈_______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U形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管内气体压强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溶液在管内上升并流入另一端。 红 2NaOH+CO2===Na2CO3+H2O 减小 【易错点】对酸或碱的通性和特性认识不清6.(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氢氧化钾溶液、氨水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是因为他们都含有OH-B.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所以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C.CO2、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但不能说明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D.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E.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A、C 【易错点拨】 1.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是发生化学反应。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OH-。【B层 能力练】7.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瓶内盛放下列物质时灯泡能发光的是( )A.蒸馏水 B.蔗糖水C.食盐固体 D.氢氧化钠溶液D8.(2022·吉林中考)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检验CO2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C9. 【教材再开发】[教材P59·T4变式]在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中,小红同学撕开某雪饼包装袋,发现袋内有一包干燥剂(如图)。同学们就这包干燥剂原理、成分等产生极大兴趣,于是将这包干燥剂密封带回学校,到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活动:(1)同学们看到干燥包上的文字就明白了干燥的原理,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小明同学用一支试管做实验就证明了该包干燥剂仍然有效,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O===Ca(OH)2 取一定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看是否放热 (3)成分探究:这包干燥剂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小亮和小芳分别进行实验探究:两位同学实验结论截然相反,你认为__________同学结论可靠,另一同学结论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滤纸上留有的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 【C层 拓展练】10.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在三颈烧瓶中充满SO2(SO2的化学性质与CO2相似),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先加入水后加入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烧瓶内的气压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时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水后气体被压缩B.bc段表示的溶液显酸性C.cd段表示NaOH溶液与SO2发生了化学反应D.该实验能证明NaOH溶液与SO2发生了化学反应C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