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1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522415/0-17110214602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1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522415/0-17110214603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1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
展开1.导致气温与路面温度升温趋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产生的先后差异
B.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产生的损耗差异
C.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能量的多少差异
D.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获取的方式差异
2.图示季节风沙活动最弱的时间段最可能是( )
A.6:00—8:00B.10:00—12:00
C.14:00—16:00D.20:00—22:00
(2023·广东高三专题练习)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为研究青海湖对湖区气候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青海湖附近的陆地上空作为试验区,与青海湖区上空显热通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夏季某日青海湖区与试验区的显热通量差异(如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显热通量差异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差异
B.地面辐射差异
C.大气逆辐射差异
D.热传导差异
4.近年,青海湖湖面持续扩大。受显热通量变化的影响,青海湖区会( )
①昼夜温差增大 ②夜晚降水增多 ③陆风势力增强 ④扬沙天气增多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023·山东菏泽二模)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为研究青海湖对湖区气候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青海湖附近的陆地上空作为试验区,与青海湖区上空显热通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夏季某日青海湖区与试验区的显热通量差异(如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显热通量差异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差异B.地面辐射差异
C.大气逆辐射差异D.热传导差异
6.近年,青海湖面积持续扩大。受显热通量变化的影响,青海湖区会( )
①昼夜温差增大 ②夜晚降水增多 ③陆风势力增强 ④扬沙天气增多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023·湖南岳阳一模)地表反照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下图为我国辽宁省某地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一天中,同一下垫面反照率不变
B.一般来说,清晨和傍晚反照率高
C.一天中,太阳高度越大,反照率越低
D.反照率越高,地面吸收的热量越多
8.关于该地12月份反照率与8月份反照率差异的原因,描述合理的是( )
A.12月份地表有积雪,反照率低
B.12月份昼短夜长,反照率高
C.8月份地表植被覆盖率高,反照率低
D.8月份降水多,土壤湿度较高,反照率高
9.(2023·广东佛山高三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大兴安岭地区人工种植的蓝莓多为进口品种,主要分布在山谷、洼地地区。该地区的蓝莓品种均喜湿、怕旱、耐寒,但在超低温天气下,仍需要人工堆雪来减轻冻害。果农发现,冬季时半山坡的野生蓝莓和山谷中种植的蓝莓受到冻害的程度不同。随着蓝莓产量的提高,目前已有30多家蓝莓加工企业崛起于大兴安岭地区。图1、图2分别为大兴安岭某地区冬、夏季节山谷与山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图1
图2
(1)与夏季相比,说出山顶冬季气温的特点。
(2)判断更易受到冻害的是半山坡的野生蓝莓还是在山谷种植的进口蓝莓,并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阐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来减轻蓝莓冻害的简单原理。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11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
和受热过程
1~2.1.A 2.A 解析 第1题,地面的直接热源为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为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之后,升温向外释放热量,使得近地面大气升温,所以导致气温与路面温度升温趋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产生的先后差异,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路面最高温约为45℃,应为北半球夏季。地面温度和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6:00—8:00,此时大气的上升运动最弱,不利于扬沙,导致风沙活动较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4.3.B 4.D 解析 第3题,材料表明,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由图可知,该日9时到21时的大部分时段,显热通量差异小于0,说明白天青海湖区比试验区显热通量少,即青海湖区空气从湖面吸收的热量少于试验区空气从地面吸收的热量,其原因是白天地面比湖面吸热升温快,向空气传递的热量更多,因此是地面辐射差异,B正确;试验区临近青海湖,两地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热传导差异都不大,A、C、D错误。故选B。第4题,青海湖湖面持续扩大,湖泊对周围环境的调节能力增强,昼夜温差会变小,①错误;夜晚湖泊气温较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湖面扩大,湖区气流上升强度增大,降水增多,②正确;夜晚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湖面形成低压,湖面扩大,湖陆气压差异增大,陆风势力增强,③正确;由于湖面扩大,地下水位上升,湖床裸露较少,沙源减少,扬沙天气减少,④错误。故选D。
5~6.5.B 6.D 解析 第5题,材料表明,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由图可知,该日9时后到21时前范围内,显热通量差异小于0,说明白天青海湖区比试验区显热通量少,即青海湖区空气从湖面吸收的热量少于实验区空气从地面吸收的热量,其原因是白天地面比湖面吸热升温快,向空气传递的热量更多,因此是地面辐射差异;试验区临近青海湖,两地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热传导差异都不大。第6题,青海湖面积持续扩大,显然湖泊对周围环境的调节能力增强,昼夜温差会变小,①错误;夜晚湖泊气温较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湖面扩大,湖区气流上升强度增大,降水增多,②正确;夜晚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湖面形成低压,湖面扩大,湖陆气压差异增大,陆风增强,③正确;由于湖面扩大,地下水位上升,湖床裸露较少,沙源减少,扬沙天气应减少,④错误。
7~8.7.B 8.C 解析 第7题,结合图中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可知,一天中,同一下垫面反照率在清晨和傍晚反照率高;由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可知,下垫面反照率在清晨和傍晚反照率高,因而不是随太阳高度的增大而降低;结合地表反照率的概念可知,反照率越高,地面吸收的热量越少。第8题,结合图中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可知,12月份反照率高;12月份地表有积雪,反照率高;植被的反照率低,8月份地表植被覆盖率高,反照率低。
9.答案 (1)冬季山顶气温低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较差明显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全天高于山谷气温。
(2)在山谷种植的进口蓝莓。原因:冬季夜晚时,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使山谷的气温更低;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野生蓝莓相比,进口蓝莓对当地极低温环境适应性较差。
(3)冬季时堆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曲线,图1是冬季气温曲线,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图2是夏季气温曲线,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第(2)题,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降低,蓝莓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本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强,不易受冻害。第(3)题,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冬季时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冻害发生。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11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11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显热通量差异的原因是,近年,青海湖面积持续扩大,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叙述,合理的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7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7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7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7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