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展开一、知识与目标
反复朗读本首词,理解文本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词上阙的意境,领会词人的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握下阙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苏东坡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复习有关词人苏轼的文学常识及生平经历
2. 苏轼词句知多少?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有关苏轼的诗词名句。
3. 正式授课。
二、整体感知
1. 听录音初读文本
师播放录音生自由朗读,
2. 概括大意,点名小序内容
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3. 再读文本
齐读、指名读等方式把握上阙文本内容。节奏划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初步交流
1.思考:用怎样的语气读出“谁怕?”
生生交流,初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2.思考:词人到底怕不怕?
3.词人不怕的行为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吟啸、徐行)
①师生探究,导出“吟啸且徐行”。
②想象词人雨中“吟啸且徐行”的场面。
③学生模仿:边走边读。
④插入学生躲雨的小视频,对比词人雨中“吟啸且徐行”的场面。
⑤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躲雨与词人遇雨的不同心态。
学生:焦急匆忙、不满、烦闷等等。
4.为什么词人“不怕”?
①对比词人遇雨和学生躲雨的不同
②引出“穿林打叶声”——雨势之大
③分析词人遇雨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请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竹杖芒鞋轻胜马” (词人:“莫听”、“何妨”、“轻”)
④师生总结这是一种淡然的心态。
四、深入探究
1. 解析“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吗?为什么作者觉得“竹杖芒鞋轻胜马”?
通过对比,竹杖芒鞋与马分别引申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因为词人心态好,能够淡然乐观地面对挫折。
2. 词人遇雨不仅不怕,反而在雨中徐行,这种淡然乐观的心境可以用原文哪句话概括?
“一蓑烟雨任平生。”
3.释义“一蓑烟雨任平生”。
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4.讨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
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笑傲江湖的味道。
5.“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态度和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以及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风雨”的乐观态度。
五、合作探究
1.合作小组自由交流
通过上阙的学习,运用所学方法继续把握下阙文本内容。
2.探究提示
①结合注释,概括大意
②赏析字词,理解内容
③通过朗读,体会情感
3.交流学习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所得收获。
4.再读文本
朗读提示:规范朗读字音、节奏及重音。
六、课外拓展
1.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你以后准备怎样对待你的人生?
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2.教师小结
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七、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介绍作者,了解背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体味情感,课程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543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层次,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