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第3章高考专项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第3章高考专项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该城市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
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
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2.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 ②夏季热,气流辐散 ③冬季冷,气流辐合 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纬度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 ④海陆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江苏卷)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地形格局
C.植被覆盖D.洋流性质
5.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
A.甲B.乙C.丙D.丁
6.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
A.太平洋B.大西洋
C.北冰洋D.墨西哥湾
(2021·全国乙卷)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气温高B.蒸发(腾)强
C.降水量大D.绿地面积大
8.该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B.北京
C.上海D.广州
(2021·湖南卷)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冬季,小海坨山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润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完成9~11题。
9.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
A.东北方B.东南方
C.西南方D.西北方
10.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
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
11.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
①相对湿度 ②气压变化 ③气温水平分布
④气温垂直分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天津卷)2021年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沙尘暴天气。据气象专家分析,此次沙尘暴源于蒙古国。图1是此次沙尘暴在我国过境时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图2表示此次沙尘暴移动过程中四个时刻沙尘天气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13题。
图1
图2
12.图2四幅图片中,沙尘天气的分布与图1天气形势相吻合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3.根据此次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判断推动此次沙尘暴快速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旋西移B.反气旋东进
C.冷锋南下D.暖锋北上
14.(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图1
图2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
(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
(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
参考答案
第三章高考专项练
1~3.1.B 2.B 3.C 解析 第1题,材料中四幅图横坐标为一年12个月,纵坐标代表气压值,但纵坐标给出的数值范围不同,四个站点中丙站气压整体最低,选项四地中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气压最低,丙站应位于拉萨;丁站应位于乌鲁木齐,因为乌鲁木齐海拔较高,城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气压整体偏低,而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且离亚洲高压最近,冬季寒冷,气温与气压的年较差最大;甲站夏季7、8月气压在四站中最高,应位于武汉,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伏旱),气压比其他站点偏高。第2题,考查中国气候特征。从上题分析可知,丙站点应位于拉萨,夏季高原强太阳辐射炙烤大地进而向上加热大气,在近地面表现为辐合风场,四周空气向此处聚合,然后在这里上升到高空,在高空(对流层上部)则形成高压,①正确,②错误;冬季近地面气温低,近地面气流辐散,高空形成低压,③错误,④正确。第3题,考查影响气压年变化的因素。甲地(乌鲁木齐)纬度高,距离冬季高压中心近,其1月气压值较大,①正确;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值最小,③正确;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高气压,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④正确;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小,排除②。
4~6.4.B 5.D 6.D 解析 第4题,图示降温的区域边界清晰,大致为中央平原区域,中央平原西侧是落基山脉,东侧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北美受冷空气的影响,冷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中央平原区域,因此主要受到地形格局的影响,导致降温区集中分布在此。第5题,根据锋面气旋的形成原理,受来自北面冷空气和气旋逆时针旋转的影响,甲、乙两处在冷锋锋面附近,丙处在冷锋锋前(雨区在冷锋锋后),丁处在暖锋锋前,丁处31日最可能位于雨区。第6题,该降温天气系统的移动受到两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只能被迫从北向南移动,31日最可能移向墨西哥湾;太平洋位于该天气系统西侧,被落基山脉阻挡,大西洋位于该天气系统东侧,被阿巴拉契亚山脉阻挡,因此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不可能移向太平洋和大西洋。
7~8.7.A 8.B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城区为大城市,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气温高于郊区,气温越高,越不易达到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越小;郊区绿地面积更大,蒸腾更强;若降水量大,则导致相对湿度大,而城区相对湿度小于郊区。第8题,由图可知,该城区与郊区7—8月相对湿度大,可推测该地7—8月降水多,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降水多;乌鲁木齐地处西北内陆,全年降水稀少;广州地处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7—8月上海容易出现伏旱天气。
9~11.9.B 10.A 11.C 解析 第9题,根据题意,冬季小海坨山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润气流的相互作用,小海坨山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容易与爬坡的湿润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第10题,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湿润气流,上部是冬季风过山地背风坡的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第11题,半山腰云是水汽凝结形成的,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才有可能形成云,因此气象部门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相对湿度。由上题分析可知,半山腰云形成时,上部气团较暖干,下部气团较冷湿,该地会出现逆温现象,因此气象部门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气温垂直分布。半山腰云出现时当地的气压和气温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特征,因此不是气象部门最需要精准观测的数据。
12~13.12.B 13.C 解析 第12题,沙尘天气的形成与大风关系密切,而沙尘暴是冷锋形成的,位于低压槽附近,故图2中乙图与图1天气形势吻合。第13题,由图可知,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为自西北向东南,且移动速度快,符合冷锋南下的特点;气旋西移、反气旋东进、暖锋北上与图示沙尘暴移动路径不符。
14.答案 (1)7—8时。
(2)偏北方向的气流翻越北部山地后,在下沉过程中形成干热的焚风;经过AB河谷,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达到下游地区,地形开阔,风速减小。
(3)湖泊地区上空在午后形成相对冷湿的气团,干热的焚风气团到达湖泊附近,与冷湿的气团相遇,形成锋面。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是偏北方向。
解析 第(1)题,焚风的性质是干热风。读图2可知,6—7时风向为偏南风,从河谷低处吹向河谷高处,不符合焚风下沉的特征。7—8时风向为偏北风,从河谷高处吹向河谷低处,符合焚风下沉的特征。第(2)题,地形可以阻挡风的前进,也可以形成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加;地形可以使风转向、绕行、翻越。偏北方向的气流翻越北部山地后,在下沉过程中形成干热的焚风;经过AB河谷,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达到下游地区,地形开阔,风速减小。第(3)题,锋面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形成的。14:00A处气温高,相对湿度低,焚风强劲,风向为偏北风,空气干热;B处位于湖泊北岸,14:00湖风(或叠加谷风)强劲,风向为偏南风,空气冷湿。锋面15:30左右开始移动,A处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加,18时风向转为偏南风,说明B处冷湿空气占据优势,推动锋面移动,故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是偏北方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9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胶莱人工海河得以建成,将,雾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6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白天,磷虾在海水深层活动是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5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五里坡,首批国家公园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