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9湘教版
展开考点规范练29
(2022河北衡水中学模拟)下图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川渝四大城市群人口城镇化进程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川渝城市群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促进川渝城市群发展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①加强产业建设,促进人口回流 ②促进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 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分工协作 ④加强经济建设,忽略生态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川渝城市群在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近年来城镇化速度加快。因此甲代表川渝城市群,A正确。第2题,促进川渝城市群发展应加强产业建设,促进人口回流,提高城镇化水平,①对;利用各城市的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③对;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不利于城市群内部共同发展,还可能给中心城市带来环境问题,②错;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建设,④错。C正确。
(2022山东日照三模)城市相对收缩是指城市相对周边区域而言城市人口密度相对下降的一种现象。下图是2006—2015年湖北省城市相对收缩格局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城市收缩总体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距离武汉市越近相对收缩强度越大
B.150千米内圈层区域城市扩张多于收缩
C.转型扩张城市存在人口流失问题
D.150千米外圈层区域城市持续收缩
4.影响城市收缩与扩张的直接因素是( )
A.人居环境质量
B.产业结构规模
C.城市地理位置
D.城市管理水平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与当阳市相比,鄂州市距离武汉市近,但是属于弱相对收缩城市,A错误;150千米内圈层区域城市收缩多于扩张,B错误;转型扩张城市,如随州市、黄石市等,经济发展程度在区内相对落后,因而存在一定的人口流失现象,C正确;150千米以外圈层区域并非持续收缩,仍存在枝江市这样的强相对扩张城市,D错误。第4题,人口迁出比重大的城市一般属于相对收缩城市,而人口迁入量大的城市则属于相对扩张城市。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主要和城市内产业结构规模有关,B正确。
(2022河北名校联考)雨水花园(图a)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近年来,雨水花园在建设海绵城市中有效解决了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处理的难题。我国自然环境多样,为应对某些地区的特殊环境,相关研究人员设计了错置型雨水花园(图b)。据此完成5~6题。
图a
图b
5.采用错置型雨水花园的地区,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地势起伏大,降水较集中
B.河网稠密,污染严重
C.植被覆盖少,土地盐碱化
D.地势低平,内涝多发
6.与常规雨水花园相比,错置型雨水花园( )
A.可种植的植物种类更多
B.雨水汇水范围更大
C.汇集、净化雨水能力更强
D.维护和管理更方便
答案 5.A 6.C
解析 第5题,由图b可知,错置型雨水花园需要通过接力方式引导径流,说明该地在降雨过程中的雨量较大;错置型雨水花园具有上下错置、有一定落差的雨水花园和上下连通的溢流管,说明当地地势起伏较大,A正确、D错误;河网分布和植被覆盖状况依据图文信息无法判断,B、C错误。第6题,对于同一地区来说,两种类型的雨水花园可种植的植物种类一样,雨水汇水范围一样,A、B错误;雨水从上往下,先后经过多层雨水花园,故错置型雨水花园汇集、净化雨水的能力更强,C正确;错置型雨水花园有上下错置的两层甚至多层雨水花园,维护和管理没有常规雨水花园方便,D错误。
(2022湖南永州二模)城镇化导致地表覆盖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由此引起城市大气动力学特征以及下垫面热交换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热岛效应的形成与发展。某研究团队根据长沙市硬化地、绿地与水域面积,建筑指数,景观格局指数,社会经济活动指数等影响因子反演城市地表温度格局,并参照空间大数据,得到下图所示长沙城市热岛发展方向与重心迁移情况。读图,完成7~8题。
7.2000—2016年长沙城市热岛重心( )
A.先向东北后向西南迁移
B.先向东南后向西北迁移
C.迁移主轴保持在东北—西南方向
D.迁移主轴保持在西北—东南方向
8.导致长沙城市热岛重心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 )
A.社会经济活动指数
B.景观格局指数
C.城市绿地与水域面积
D.建筑指数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长沙城市热岛重心2009年向西南迁移,2016年向东北迁移,A、B错误;重心的迁移主轴保持在东北—西南方向,C正确,D错误。第8题,长沙城市热岛重心的迁移与工业区的建设和商圈的分布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与社会经济活动指数有关;景观格局指数、城市绿地与水域面积、建筑指数在短期内变化小,对长沙城市热岛重心变化影响不大。A正确。
(2023届辽宁沈阳高三检测)“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可描述工业活动引起的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城镇化率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下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及全球平均“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9.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是( )
A.服务业发达导致的
B.制造业水平下降导致的
C.城市建设范围更大的结果
D.经济逆全球化的结果
10.高城镇化率会带来的影响是( )
A.降低城市环境人口容量
B.农业发展水平下降
C.居民购买力增强,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D.农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比重提升
答案 9.A 10.C
解析 第9题,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说明其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不是工业化,而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服务业发达;不能说明发达国家制造业水平下降;城镇化带动城市建设,并不是城市建设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逆全球化是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的情况,与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关系不大。第10题,高城镇化率说明人口向城市集中度高,第二、三产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强,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2022湖北蕲春实验中学一模)“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的村庄,传统的“城中村”改造主要是拆迁重建或就地整改。长沙市的黄鹤村地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附近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是典型的“城中村”。该村首创了“迁而不拆、整体开发、综合整治”改造模式(下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据此完成11~13题。
11.导致“城中村”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征收成本高
B.村民的收入低
C.保护生态环境
D.延续社会关系
12.黄鹤村改造过程中发展的主导产业可能是( )
A.城郊农业 B.文化旅游产业
C.建筑业 D.重工业
13.相比传统的“城中村”改造模式,黄鹤村模式的优势有( )
①有利于保障农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护村落文化
③有利于解决产权问题 ④有利于减小财政压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11.A 12.B 13.A
解析 第11题,“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的村庄,大部分土地被城市发展占用,村庄及宅基地征收的成本高于一般农耕地,导致开发商不愿征收村庄或宅基地等非农业用地,从而形成“城中村”,A正确;村民的收入低不是导致“城中村”存在的主要原因,并且材料未表明村民收入的高低,B错误;“城中村”不属于生态用地,C错误;社会关系对“城中村”会造成影响,但并非其存在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12题,黄鹤村是“城中村”,基本没有耕地,不能发展城郊农业,A错误;“城中村”居于城市内部,所占面积较小,不适宜发展建筑业和重工业,C、D错误;黄鹤村地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附近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环境好,人才优势突出,更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B正确。第13题,对村民自建房进行整合改造出租,有利于保障农民收入,①对;“迁而不拆”使得当地传统的村落文化得到一定的保护,②对;对当地土地采用的是整体租赁的方式,不涉及农民自建房产权性质的变更,③错;采用企业整体负责开发的方式,有利于减小政府拆迁的财政压力,④对。A正确。
(2022湖南长郡中学质检)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总价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我国房价收入比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对不同城市而言,其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也不能用单一指标进行划分。因此,在房价收入比的基础上,计算出房价收入比的偏离度,以此作为房价收入比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2010年以来某年的房价收入比偏离度计算公式:房价收入比偏离度=-1,下图示意各类城市房价收入比偏离度。据此完成14~15题。
14.根据图文材料推断,2010年以来,房价收入比最合理的是( )
A.一线城市
B.强二线城市
C.弱二线城市
D.三、四线城市
15.2014年以前,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偏离度为负值且远低于三、四线城市,这表明( )
①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增速高于房价增速 ②三、四线城市就业机会多,房价增速快 ③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低于三、四线城市 ④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于三、四线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4.D 15.C
解析 第14题,房价收入比偏离度为0是最合理的。读图可知,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偏离度折线离横轴(0)最近,所以2010年以来其房价收入比在四类城市中是最合理的,D正确。第15题,房价收入比偏离度为负值,即房价收入比偏低,说明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房价增长,表明城市经济发展增速高于房价增速,①对;三、四线城市就业机会比一线城市少,②错;房价收入比越高,其房价收入比偏离度就越高,2014年以前,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偏离度远低于三、四线城市,所以,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应低于三、四线城市,③对,④错。C正确。
16.(2022湖南三湘教育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约80.6万(2017年),其中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图甲 斯德哥尔摩市轨道系统和主要卫星城
图乙 卫星城就业人口的居住地分布
图丙 卫星城居住人口的就业地分布
(1)据图甲信息,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特点。
(2)据图乙、图丙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一般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居住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说出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优点。
答案 (1)以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为中心,卫星城沿轨道交通线分布,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城市空间形态。
(2)分布特点:大部分居民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工作,卫星城居住人口比重较大。
原因:卫星城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3)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城市主要围绕市中心区,卫星城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的城市空间形态。第(2)题,分布特点:大部分居民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工作,卫星城居住人口比重较大,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原因:卫星城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分流城市中心区的人口、产业等,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混乱、就业困难等问题;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3)题,从高效利用土地,方便人们出行、购物,减少出行次数等方面进行说明。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居住区,土地利用集约高效,配套设施利用率高;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9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9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胶莱人工海河得以建成,将,雾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7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7湘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高此次徒步旅行的时节是,此次徒步旅行中,小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6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6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白天,磷虾在海水深层活动是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