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共4页。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与手工业)1、背景: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2、表现:(1)11世纪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在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14世纪以后,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并将产品推向市场。(2)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后来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3、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2、城市: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一、背景: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1、时间:14世纪中叶,15、16世纪向西欧传播。2、地点:意大利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3、内容: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4、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5、方式:采取复兴古罗马希腊文化的方式,但并非简单的“复兴”,有继承更有创新。6、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二、代表人物及作品1、但丁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神曲》内容: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理想与情感。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2、达•芬奇达•芬奇:多才多艺,最伟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3、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之一。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作品思想: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经济需求: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2、神秘东方:《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3、通道受阻: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贸易通道,收取高额的关税,因此欧洲人想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4、科技支撑: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相信地球是圆形的(地圆说的正确性);欧洲水手已经掌握罗盘技术;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突破。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1、迪亚士航行:时间:1487年支持国:葡萄牙王室到达: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意义: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2、达•伽马航行:时间:1497年支持国:葡萄牙王室到达: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意义:带回大量的胡椒、肉桂等香料和大量的黄金,获得巨大的利润。3、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 8月支持国:西班牙到达:横渡大西洋,到达圣萨尔瓦多岛,“发现”古巴和海地。意义:发现美洲大陆,哥伦布认为是印度,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4、麦哲伦全球航行:时间:1519-1522年支持国:西班牙航线: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环球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意义: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是正确的。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1、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建立起来。强调: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二、英国的殖民扩张1、背景: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强大:1588年,英国海军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2、殖民范围:北美洲。殖民方式: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的原材料。3、三角贸易: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出程:英国--非洲,贩卖火器、机器制品和酒等。中程:非洲--美洲,贩卖黑奴。归程:美洲--英国,贩卖蔗糖、烟草等。三、荷、法、英殖民争霸1、荷兰:控制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2、法国:17世纪下半叶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3、英国崛起: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四、欧洲殖民掠夺的影响:1、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2、给殖民地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3、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与手工业)1、背景: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2、表现:(1)11世纪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在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14世纪以后,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并将产品推向市场。(2)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后来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3、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2、城市: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一、背景: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1、时间:14世纪中叶,15、16世纪向西欧传播。2、地点:意大利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3、内容: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4、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5、方式:采取复兴古罗马希腊文化的方式,但并非简单的“复兴”,有继承更有创新。6、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二、代表人物及作品1、但丁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神曲》内容: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理想与情感。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2、达•芬奇达•芬奇:多才多艺,最伟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3、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之一。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作品思想: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经济需求: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2、神秘东方:《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3、通道受阻: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贸易通道,收取高额的关税,因此欧洲人想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4、科技支撑: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相信地球是圆形的(地圆说的正确性);欧洲水手已经掌握罗盘技术;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突破。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1、迪亚士航行:时间:1487年支持国:葡萄牙王室到达: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意义: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2、达•伽马航行:时间:1497年支持国:葡萄牙王室到达: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意义:带回大量的胡椒、肉桂等香料和大量的黄金,获得巨大的利润。3、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 8月支持国:西班牙到达:横渡大西洋,到达圣萨尔瓦多岛,“发现”古巴和海地。意义:发现美洲大陆,哥伦布认为是印度,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4、麦哲伦全球航行:时间:1519-1522年支持国:西班牙航线: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环球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意义: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是正确的。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1、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建立起来。强调: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二、英国的殖民扩张1、背景: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强大:1588年,英国海军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2、殖民范围:北美洲。殖民方式: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的原材料。3、三角贸易: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出程:英国--非洲,贩卖火器、机器制品和酒等。中程:非洲--美洲,贩卖黑奴。归程:美洲--英国,贩卖蔗糖、烟草等。三、荷、法、英殖民争霸1、荷兰:控制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2、法国:17世纪下半叶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3、英国崛起: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四、欧洲殖民掠夺的影响:1、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2、给殖民地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3、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