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7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7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1页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7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页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7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7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7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共2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类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
    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通过第1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
    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
    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考点17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理论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客观规律。
    2.基本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一定值。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 ∶m(O2) ∶m(MgO)=48∶32∶80=3∶2∶5。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要明确解题思路
    解题时,一般思路: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确定哪些数据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如果所给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那么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什么“中介”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规律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简记为“设”“写”“找”“列”“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类型
    1.已知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这种题型是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点,重在按计算格式进行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际上是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是隐含的已知条件),因此只要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就可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2.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它的解题依据同样是利用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列比例式计算,不过它的物质质量比是隐含的已知条件,它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
    (1)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转换,即用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表示。
    (2)利用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来表示。
    例如:在反应A+3B2C+3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若2.3 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2.7 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C之间的质量比为多少?
    已知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那么在该反应中C、D的质量比为(22×2)∶(3×9)=44∶27,已知生成D的质量2.7 g,列比例式可求出生成C的质量4.4 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参加反应的B质量为2.7 g+4.4 g-2.3 g=4.8 g,那么B、C质量比为4.8 g∶4.4 g=12∶11。
    解题时应注意:
    (1)相对分子质量比并不一定等于物质的质量比,两者之间转换时,一定要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2)当题目中的数据较多时,不要乱,不要放弃,要学会有条理地将数据按题意写在相应物质下面,然后合理利用。
    3.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1)将含杂质的已知物质量换算为纯物质质量,其关系式为:纯度=×100%,纯物质质量=含杂质物质质量×纯度。
    (2)将纯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将计算得到的纯物质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质量:含杂质物质质量=。
    4.气体参加反应或求气体体积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将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气体的质量;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气体的质量,再将其换算成体积。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质量的换算关系为: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
    5.与实验相结合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在化学计算的考查中,有些地方的中考试题中往往将化学方程式计算与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综合在一起,难度较大。解答时需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化学计算,得出正确结论。
    6.利用坐标图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识标:理解坐标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2)明点: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表示了什么化学意义。
    (3)析线: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根据横、纵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减小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结论或解题所用的数据信息等。
    综上,解题时要把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地找出图像与化学反应之间量的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6.表格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表格数据分析型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有关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解答有关问题。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的问题:
    (1)要读懂题意,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获取相关数据、性质、规律,形成解题思路。
    (2)若是多次或多组数据和条件,则需通过比较、对比分析、确定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量(即可以用于计算的量),然后依据题意来进行计算。
    (3)要善于根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找出与所给问题的关系。如表中显示固体(或溶液)质量不再减少、气体(或沉淀)不再增加等,即意味着反应不再进行。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点归纳
    (1)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计算要准确。
    (2)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3)三个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②计算时单位必须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单位,需结合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
    ③对题目中所给“适量”“足量”“过量”“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反应一段时间”等词语要准确把握和理解。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方法
    (1)多步反应关系法
    对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通过它们的关系量来求解。
    (2)差量法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出的条件是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差,用差量法十分简便。此法的关键是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差量和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3)守恒法
    化学中常用的“守恒”包括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等。
    ①元素守恒包含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守恒和元素的质量守恒两种情况。可应用确定物质元素组成(化学式),确定物质质量。
    ②物质质量守恒可用于给出化学反应中其他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质量,求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寻找化学反应前后表现出来的质量差,得出气体或沉淀的质量,进行计算。
    考向一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典例1 (2018·河南)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 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2 g B.0.6 g C.0.8 g D.0.9 g
    【解析】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金属的质量、化合价以及相对原子质量有关,m(氢气)=eq \f(m(金属)×产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对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用极限法计算,假设全部是Zn,生成氢气的质量为eq \f(7.2 g×2,65)=0.22 g;假设全部是Mg,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 g;假设全部是Al,生成氢气的质量为eq \f(7.2 g×3,27)=0.8 g。所以Al、Mg、Zn合金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0.8 g> m(氢气)>0.22 g。故选B。
    【答案】B
    1.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 gB.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2.(2020·焦作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 16 g A 与 64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生成C的质量为_____g,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SO2、SO3、O2、H2SO4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_______+11O2===2Fe2O3+8SO2
    (3)在接触室内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4)若有2000 kg三氧化硫进入到吸收塔中,且完全被吸收,则所得的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已知:吸收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SO3+H2O===H2SO4)
    考向二 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典例2 (2020年河北中考)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2g;(2)9.8%
    【解析】(1)由图可知,先加入8g粗锌,反应后,天平显示的质量是213.4g,再加入2g粗锌,天平显示的质量是215.4g,故第一次加入8g粗锌,已经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205.6g+8g-213.4g=0.2g;
    (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205.6g-105.6g=100g;
    x=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4.(2018·滨州)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他将25 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 g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 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像如下),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 g,求:
    (1)图像中m=________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5.(2020年辽宁抚顺中考)取6.5g锌粒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50g。请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关秘籍
    解答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题的常见错误
    1.对于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不能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气体的质量。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通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差值即为气体的质量。
    2.图表型计算题易出错。
    图像或表格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的解题关键是善于根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找出与所给问题的关系。如图表中显示气体(或沉淀)不再增加、溶液质量不再减少、曲线走势最终与坐标轴平行等,都意味着反应不再进行。
    1.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 g A2与80 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A.64 g B.18 g C.80 g D.9 g
    2.现有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冷却后称量,测得固体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A.20% B.25% C.75% D.80%
    3.现有10.6 g碳酸钠和8.4 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4.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13 g锌片,要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需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铜片的质量为
    A.13 gB.12.6 gC.10 gD.11.6 g
    5.(2020·开封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现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同,则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B.1∶1C.16∶3D.32∶3
    6.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 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 ℃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4.5 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Na2CO3+H2O+CO2↑)
    A.42% B.50% C.59.2% D.70.5%
    7.(2020·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将11.2gFe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某混合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Cl-质量为7.1g,试计算原混合溶液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
    A.4.9gB.5.9gC.9.8gD.19.6g
    8.(2020·许昌市禹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将5.6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的质量为
    A.6.4gB.15.2gC.16.0gD.30.4g
    9.(2020·深圳市光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在3A+B=2C+D的反应中,已知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70B.60C.50D.80
    10.铝镁合金x 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后可生成0.1 g H2,则x可能为
    A.0.8 B.1 C.1.2 D.1.5
    11.在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投入Mg、Al、Fe的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金属质量关系是
    A.Mg>Al>FeB.Al>Mg>Fe
    C.Fe>Mg>AlD.Mg=Al=Fe
    12.(2020·淮南市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向盛有12.5g大理石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
    13. (2020年贵州铜仁中考)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为了除去铁粉,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取该铜粉20g于烧杯中,然后等量分5次加入未知质量分数的某强酸(W)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数据如下表,请根据相关知识和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你所选择酸(W)的化学式 。
    (2)铜粉中混有铁粉的质量是 。
    (3)计算你选择酸(W)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2019·北京中考)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2019·达州中考)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W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5.0g,则W的数值为
    A.7.4B.4.6C.3.2D.3.8
    3.(2019·烟台中考)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 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1.1 gB.2.2 gC.4.4 gD.5 g
    4.(2019·河南中考)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A.×100%B.×100%C.×100%D.×100%
    5.(2019·荆州中考)将某稀硫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锌粉或铁粉,反应结束后剩余的铁比剩余的锌多,产生氢气分别为a g和b g,则a和b的关系是
    A.a<bB.a=bC.a>bD.无法判断
    6.(2019·郴州中考)一定质量的CaCO3样品高温煅烧,若样品分解了75.0%,则剩余固体中含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53.3%B.71.4%C.59.7%D.34.6%
    7.(2019·鸡西中考)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各放置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然后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100 g溶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再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A.10 g Zn、10 g FeB.5.6 g Zn、5.6 g Fe
    C.10 g CaCO3、5.6 g CaOD.10 g CaCO3、10 g CaO
    8.(2020年江西中考)“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液中含稀盐酸,需先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后进行处理。(杂质不参加反应)
    (1)实验时需配制50g5%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来配制,则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2)取20g废液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6g。计算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的溶液所含粒子数目关系:Na+_____Cl-。(填“>”、“=”或“

    相关学案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22 能源利用: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22 能源利用,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源的利用,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常见的环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8 碳的单质: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8 碳的单质,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碳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碳燃烧时生成物的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2 水的净化: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2 水的净化,共3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水的净化,过滤,蒸馏,硬水与软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