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客观题时,必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相应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提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内环境中的含氮成分有尿素和氨基酸、蛋白质等
C. 血浆蛋白质微量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
D. 肌肉注射的药物通过淋巴循环就可以运到组织细胞
2. 下列过程可以确定人体内环境稳态已失调的是( )
A. 午饭大量吃糖→尿液用斐林试剂鉴定出现砖红色
B. 病毒感染→B细胞和T细胞大量增殖
C. 长时间营养不良→出现全身浮肿
D. 剧烈运动→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3.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中反射弧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同一感受器可将不同刺激统一转化为电信号
C. 缩手反射中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都发生在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
D. 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最初产生于感受器,最终消失于效应器
4.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A型抑郁症与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减少有关。图中箭头表示人体内NE的几种去向,NE通过α受体负反馈抑制NE释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E与β受体结合后可以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B. NE对突触前膜和后膜的效应不同与受体结构有关
C. NE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
D. 抑制β受体活性或增强α受体活性可治疗A型抑郁症
5. 家兔的减压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该反射弧中连接减压神经中枢的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某同学对已麻醉的家兔进行手术,并用电流刺激神经中枢后测定其血压变化,以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手术处理和结果如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注:“+”表示该神经完好,“-”表示剪断该神经。
A. 减压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B. 该实验证明减压反射中减压神经是传出神经
C. 减压反射发生时相应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降
D 手术离体部位要用蒸馏水浸润以维持反射弧活性
6. 下列对动物激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
B. 性激素被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C. 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会进入血液,称之为激素
D. 有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作用于内分泌细胞自身
7. 下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饭后4小时内血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c时段血糖浓度下降是因为细胞呼吸消耗了葡萄糖
B. a-b时段,补充血糖的主要途径是吸收食物中的葡萄糖
C. c-d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补充
D. c-d时段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升高有关
8. 在炎热的夏季,从室外进入凉爽的空调房间,此时人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热量增加,散热量随之增加,体温基本不变
B. 神经调节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 皮肤血流量增加,导致散热量增加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9.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T细胞、B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且均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C. 人体预防HIV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过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 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10. 癌细胞既能表达出激活T细胞的MHC表面抗原,也能表达出一种称为程序性死亡配体的表面抗原PD-L1。当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与癌细胞MHC抗原结合时,则会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导致其凋亡),而当癌细胞表达出PD-L1抗原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PD-1结合后则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功能抑制,使癌细胞逃离免疫系统的攻击。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如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癌细胞表面抗原MHC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的功能
B. 癌细胞中的PD-L1表达量提高能使癌细胞实现免疫逃逸而大量增殖
C. 抗PD-1抗体能够解除免疫抑制,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抗PD-L1抗体则相反
D. 过度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存在免疫过强而导致自身免疫病的风险
1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应用,错误的是( )
A.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生理效应的化合物
B.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分子结构类似,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C. 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而生长素可促进细胞核分裂
D. 利用较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
12.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茎生长3cm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生长素浓度大于b点对应的浓度则会对茎的生长产生抑制效应
B. 据图分析,ab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茎生长的促进效应逐渐减弱
C. 若用图中d点对应生长素浓度处理该植物的根,根的生长一定受到抑制
D. 据图分析,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b点代表背光侧,则向光侧可能为c
13. 将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切下,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分别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a、b、c、d、e、f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图中用α表示)。已知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到达琼脂块
B. 琼脂块a-f引起的α角大小为:b=f>c=d>a=e
C. 将甲、乙、丙三组实验置于黑暗环境中,琼脂块a-f所引起的去顶胚芽鞘弯曲角度α为零
D. 分析比较琼脂块a~f所引起α的大小关系,可推知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下部
14. 关于“探究在不同温度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应在每天的相同时间从各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计数
B 接种酵母菌种后,需要立即进行第一次抽样检测
C. 该实验既有不同温度的相互对照,每组又有自身前后对照
D.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符合模型Nt=N0λt
15. 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
B. 竹林中的全部竹子、动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C.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D. 森林群落存在垂直结构,而草原群落只有水平结构
16. 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乙种群数量锐减,则甲种群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B. 由图可知,甲、乙种群存在种间竞争
C. 0-t1期间甲种群保持“J”型增长
D. 0-t2期间甲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道题,合计52分)
17.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____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在每个小枝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____形式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体内发生的生理效应是____。
(2)为揭示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科学工作者做了如下实验:将蟾蜍的神经元浸浴在由低至高的三种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然后给予相同的刺激,记录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甲。
图乙中所示对蟾蜍神经元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中,能产生图甲所示结果的是____。该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
A.膜电位上升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
B.钠离子的浓度显著影响静息电位变化
C.膜电位下降是钠离子外流造成的
D.膜电位上升幅度与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有关
(3)河豚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结合。先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细胞,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细胞移至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给予足够刺激,结果膜电位变化与图甲相比大幅下降,分析原因是____。
18. 性激素为固醇类激素,其分泌过程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性激素的分泌的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和____________。性激素作用特点有____________(答出2点)。
(2)有研究发现:向正常的小鼠体内注射促性腺激素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对此现象,某科研小组认为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
①促性腺激素直接抑制了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促性腺激素先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进而抑制了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为探究哪种原因更符合实际情况,该科研小组取若干只生长状态相同的小鼠并分成了甲和乙两组,甲组小鼠切除性腺,乙组小鼠__________。一段时间之后,向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等浓度的促性腺激素并及时测定两组小鼠中____________的含量;若_____________,则可说明原因②正确。
19. 2019年新冠爆发后,使用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防治新冠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其中mRNA疫苗尤其受到重视,被广泛用于新冠防治,202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也授予了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及在mRNA疫苗开发”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图是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当新冠病毒侵入机体后,有些病毒____成为激活细胞b的第一个信号,另一些病毒被APC细胞摄取、处理并____抗原到细胞表面,传递给细胞a,受刺激的细胞a____发生变化并与细胞b结合成为激活细胞b的第二个信号。在两个信号作用下,细胞b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抗体引起体液免疫。
(2)靶细胞(细胞d)是指____。当细胞c通过与细胞d接触,受细胞d表面某些变化分子的刺激而增殖分化成为____(细胞名称),细胞a分泌的____加速了这一过程。最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发生细胞免疫。
(3)抗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基本原理是将编码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mRNA封装在脂质纳米材料中制成颗(LNP),将LNP导入细胞,使 mRNA在细胞中不断地表达出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将mRNA包裹于脂质纳米载体的目的是____,与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更有优势,原因可能是____。(至少答出两点)
20.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和不同处理下的野生型植株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敏色素作为植物体内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其化学本质是____,主要吸收____。
(2)脱落酸主要由植物____(部位)合成,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增多,原因是脱落酸具有____的作用。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例如: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事实说明____。
(3)据图甲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____(“促进”或者“抑制”)植物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依据是____。
(4)据图乙中实验结果推测,在____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理由是____。
21. 宣城市近年来注重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更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我市某水域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若调查该地区某种水鸟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原因是____。
(2)经调查发现,该水域的两种鱼类种间竞争程度较弱,原因是____。组别
减压神经
迷走神经
血压
甲组
+
+
下降
乙组
—
+
下降
丙组
+
—
不变
安徽省皖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黄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PDF版附答案),共7页。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