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页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页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页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页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页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页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页
    2.9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同步导图填空,宋代经济的发展,丝织业,景德镇,江南地区,指南针,易错点拨,综合探究,课堂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史料实证——看重心转移】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 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之财赋,而吴中(江 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集》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答: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 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任意两 点,4分)
    【历史解释——析历史现象】材料三
    (2)图一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候?图二表明商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 了什么意识?图三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6分)
    答:时间:宋代。意识:商标、广告意识。领域:海外贸易。(6分)
    (3)图四中的纸币在北宋叫什么?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4分)
    答:纸币:“交子”。说明:纸币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4分)
    1. (2023·广东中考)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 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薅 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 明,宋代( C )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方法比较 多,讲究生产效果,说明当时农业技术先进,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强 调农业技术先进,没有涉及变法,没有体现人力严重不足,也没有体现 耕地面积扩大,排除A、B、D三项。
    2. (2023·广东佛山一模)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 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 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C )
    【解析】从题干中“宋代早市紧接夜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 地州县也是如此”可以发现宋代的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商贸活动也从 城市辐射到了乡镇,商业日益繁荣,故选C项;“凌晨营业,天明即 散”,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早市紧接夜市”是商贸活动,与手工 业不符,排除B项;科技的发达能促进宋代商业的繁荣,但题干没有涉 及科技,排除D项。
    3. (2023·广东汕尾二模)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D )
    【解析】据所学可知,宋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 以管理,故选D项;噶厦是1751年清政府设立的西藏地方政府,排除A 项;十三行是清朝时期特许的负责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B项;瓦子是 宋代兼具商业贸易和娱乐活动的场所,排除C项。
    4. (2023·山东济南中考)如下图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它不 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 告。它出现在( C ) 
    【解析】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铜板是现存于上海博物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反映了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故C项正确。
    5. (2023·浙江绍兴中考)一千多年前绍兴古纤道上的块块青石,历经 岁月沧桑,见证了( D )
    【解析】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据 “古纤道始建于815年”可知,块块青石见证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故选 D项。
    思维提升突破6. (2023·广东深圳一模)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 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 盛期。”此时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D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 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代造船业领先世界,指南针的应用得到 发展,被制成罗盘用于航海。由此可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早在西汉时期便出现了造纸的工艺,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方便了纸 的普及,由此可知,造纸术不能算作宋代的创新,①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三项。
    7. (2023·广东深圳一模)下图《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 映出( B )  
    【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变化图可知,西汉公元2年时,北方人口稠密, 南方地广人稀。唐朝公元742年时,虽然北方人口密度依然大于南方, 但人口已经出现了南移趋势。到北宋的公元1102年时,南方人口密度已 经与北方人口密度等同甚至超过北方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中国古 代的经济重心南移,故选B项;中外文化交流体现在丝绸之路、玄奘西 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方面,与人口密度变化无关,排除A项; 西汉、唐朝和北宋中,唐朝疆域面积最大,西汉次之,北宋疆域面积最 小,所以疆域面积扩大不能反映人口密度的变化,排除C项;君主专制 强化是政治方面的内容,与人口密度的变化关联不大,排除D项。
    8. (2023·广东普宁模拟)据统计,两宋时期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 少,南方诸省水利工程数目不断增加。宋代有水利工程1 043项,其中 北方仅78项。这一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D )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 移,随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所以才会在两宋时期出现南方水利工程建 设不断增加,而北方占比很少的情况,故选D项。
    9. 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 %,以北占到54.5%;《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与唐代天宝年间相 比,北宋初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增长幅度较大,这一变化可以 推断( D )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天宝末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北方大量民众被迫南迁,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发展,到南宋时期南方的人 口超过了北方,D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西晋末年出 现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北宋只完成局部统一,排除A、B、C 三项。故选D项。
    10. (2023·四川宜宾中考)综合下列信息可说明,宋代( D )
    【解析】依据材料“两宋时期南北财政收入比较”分析可知,南方收入 明显高于北方,依据材料信息“苏湖熟,天下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可知,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南方粮食产量占据重 要地位,依据材料“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 为突出,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综合以上分析可 知,南方经济繁荣,故选D项;材料反映两宋财政、农业和手工业,没 有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反映两宋经济发展状况,没有涉及民 族政权分立,排除B项;材料反映两宋财政、农业和手工业,制瓷技术 高超不能反映材料的全部,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
    11. (2023·重庆模拟)(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 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技术的稳步发展 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的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 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开放强大的文化活 力,蓬勃的贸易经济,贸易量也随着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而上升,商业 繁荣超过前代。——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南宋)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 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对外贸易 的繁盛超过了北宋,形成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丝 绸之路。据记载,当时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根源。结合所学知 识,举一例宋代“商业繁荣超过前代”的表现。(6分)
    根源:技术的稳步发展;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4 分)表现:经商时间长;形成草市;出现交子。(2分,任举一例)
    【解析】(1)根源:根据材料一中“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 的产量”,可得出技术的稳步发展;根据材料一中“开放强大的文化活 力,蓬勃的贸易经济,贸易量也随着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而上升”可得 出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宋代“商业繁荣超过前代”表现在:经商时间长;形成草市;出现“交 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 宋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6分)
    特点:以海路为主;港口城市多且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范围广;交往国 家数量多;对外贸易繁盛超过北宋。(2分)影响:促进了南宋经济发 展;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 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 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 作用。(4分)
    【解析】(2)特点:据材料二“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可知,其以 海路为主;据材料二“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 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可知,其港口城市多且发展迅速;据材料二“对 外贸易的繁盛超过了北宋”可知,其对外贸易繁盛超过北宋;据材料二 “形成通往日本、高丽……的海上丝绸之路”可知,其对外贸易范围 广;据材料二“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可知,其交往国家数 量多。影响:据材料二“对外交往”可知,其可从对经济、中外交流、 科技发展、欧亚国家发展等着手,如促进了南宋经济发展;使中外经 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 火药、指南针、纸币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 (2023·广西中考)宋朝时期,江南普遍种植双季稻或采用冬麦、晚 稻轮作两熟制。这有利于( C )
    【解析】据“双季稻”“两熟制”可知,江南地区种植双季稻,轮作冬 麦、晚稻,实现了一年两熟,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故选C项;种植双 季稻或者轮作,并没有增加耕地面积,只是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排 除A项;材料只提及了双季稻和轮作,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改进或水利 设施的完善,排除B项、D项。
    2. 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中的店铺不断 增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主 要体现了宋代( A )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宋代……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北宋前 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业城市增多, 城中店铺增加,以及“交子”的出现,体现了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发达, 故选A项;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与题干材料信 息不符,排除B项;元朝时期,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排除C项;材料与 边疆管辖没有关联,排除D项。
    3. (2022·广东深圳一模)研读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B )
    【解析】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材料一是西 汉时期记载的南方经济特征,“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说明贫穷 落后。材料二是南宋时期记载的南方社会经济特征。说明国家经济依靠 南方,说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故选B项。材料主要涉及 经济领域,与政治中心转移无关,排除A项;材料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完成,不是说明江南人口数量上的大量增加,排除C项;“一直”说法 绝对,且材料没有体现出该信息,排除D项。
    4. (2023·河南中考)宋朝在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市”“蕃 坊”“蕃学”。这是由于当时( B )
    【解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 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 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 教育,故选B项。题干没有涉及市民阶层壮大,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 是海外贸易兴盛,不是民族交往频繁,排除C项;题干和文化教育发展 无关,排除D项。
    5. (2023·辽宁中考)假如你是北宋中期四川的一位富商,要购进500匹 上等绸缎,使用最便捷的货币是( C )
    【解析】据题干信息“北宋中期四川”“最便捷的货币”,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四川地区出现 了携带便捷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C项;根据 所学知识可知,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排除A项;汉武帝时 期统一货币,铸造五铢钱,排除B项;“会子”是南宋时期发行的纸 币,排除D项。
    6. (2023·江苏泰州中考)《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 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 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 材料反映宋朝( A )
    【解析】根据“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北 宋东京开封小吃店众多,这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故选A项;材 料只展示了小吃的众多,无法反映出市民生活富裕,排除B项;据材料 “每个不过十五文”反映商品价格便宜,且并没有反映奢侈浪费的情 况,不符合奢靡之风,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反映社会不同阶层生活状 况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没有反映社会阶层分化,排除D项。
    7. (2023·江苏苏州中考)南宋《中兴礼书》记载:绍兴十三年,宋高 宗举行郊祭,所用的一批陶瓷器交由“平江府烧变”。但“平江官窑” 具体位置长期悬而未决,直至2023年3月,经专家论证,苏州元和塘古 窑址群为其所在地,从而解开了这一难题。该考古发现( A )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苏州元和塘古窑址群为其所在地,从而解 开了这一难题”,可知考古发现终于确定了平江官窑具体位置,这说明 文献记载大体可信,也就是说,该考古发现可证明相关文献记载基本可 信,故选A项;宋高宗举行郊祭不能体现宋高宗对北方故土的怀念,排 除B项;平江府烧制瓷器不能体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C 项;材料不能体现苏州是南宋制瓷业的中心,排除D项。
    8. 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 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 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 木”;政府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B )
    【解析】据材料可知,商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商铺的竞相开设和违章建筑 的增多,这迫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管理和规范城市秩序,如设立街 道司、测量距离、征收侵街房廊钱等。这说明商业的发展促使了城市管 理体制的变化,B选项正确。提供的信息中并未涉及市打破时间和空间 上的限制的情况,排除A选项;虽然政府征收侵街房廊钱,但提供的信 息并未明确说明是为了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排除C选项;提供 的信息中未提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变化,排除D选项。
    9. (2023·江苏南京二模)(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北宋初期到南宋中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这时南方气 温变幅小于北方,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南宋中后期正值温暖期,雨 量充沛,气候湿润,南方地区的耕作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①为现今的温度水平作为标准,比较我国五千年来的气温升降,并不代 表我国五千年来的气温平均线。图一 两宋气温变化示意图
    图二 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材料二 数以百万计的自耕农赋税缴纳者把他们最多10%的收获物缴纳 给了政府,推动了经济发展,并使得人口得到繁衍增长。农业技术和土 地所有制所发挥的作用为宋代长达三个世纪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中“两宋气温”和图二中两宋“户 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户数”变化的原因和影 响。(5分)
    变化有较大波动(经历了寒冷期和温暖期),南方气温变幅小于北方; 南方户数超过北方(增加、上升)。原因:农业发展促进人口增长;北 方人口大量南迁。影响: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格 局)。(5分)
    【解析】(1)变化:据材料一“北宋初期到南宋中期是我国历史上的 一个寒冷期”“南方气温变幅小于北方”“南宋中后期正值温暖期”及 “两宋气温变化示意图”可知,“两宋气温”有较大波动(经历了寒冷 期和温暖期),南方气温变幅小于北方。据“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 化”可知,浅颜色的柱子代表南方人口,深颜色的柱子代表北方人口, 浅颜色的南方人口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北宋以后南方户数超过北方。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上占城稻和新式农 具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两宋之交,北 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大量人口从北方迁移到南方。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丰富的劳动力、生产经验等,这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或形成了新的 经济格局,即经济重心南移)。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长达三个世纪繁荣”出现的因素。 (3分)
    自耕农缴纳赋税,推动了经济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土地所有制规 范。(3分)
    【解析】(2)因素:据材料二“自耕农赋税缴纳者”“推动了经济发 展”“人口得到繁衍增长”“农业技术和土地所有制所发挥的作用”可 知,“宋代长达三个世纪繁荣”出现的因素有自耕农缴纳赋税,推动了 经济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土地所有制规范。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pptx、第9课清明上河图人物高清讲解mp4、秧马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pptx、清明上河图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优秀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瓷都景德镇,探究案,训练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