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训练题,共16页。

    【基础篇】
    1.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细菌荚膜B.细菌蛋白质
    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
    2.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是S型活细菌
    B.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后导致小鼠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的DNA具有毒性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D.格里菲斯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不断通过实验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格里菲思、艾弗里、蔡斯和赫尔希等人所做的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提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的实验推论,理由是DNA是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的物质
    B.艾弗里利用减法原理依据实验中“只有DNA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提出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RNA,进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5.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6.下列关于生物学发展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卡尔文用14CO2探明了C在暗反应中的转化途径
    B.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位于X染色体上
    C.35S标记组的保温时间过短,导致沉淀物的放射性增强
    D.32P标记组的保温时间过长,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能力篇】
    7.下图是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图解,其中细胞提取物是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分别研究 DNA 和蛋白质各自的作用
    B.该实验在控制自变量的过程中利用了“加法原理”
    C.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R型细菌菌落
    D.该实验可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8.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将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注:capS为带有荚膜合成基因的DNA片段
    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断裂成许多片段释放出来
    B.图中转化的实质是两种肺炎链球菌发生了基因重组
    C.capS是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因子
    D.艾弗里用DNA酶处理R型菌细胞提取物以破坏capR
    9.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对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加法原理
    B.甲、乙两组培养基中均只有S型菌落出现
    C.DNA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该实验结果表明DNA很可能是转化因子
    10.研究人员以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均分为4组,进行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小鼠情况:
    组1: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存活
    组2: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组3: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
    组4: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的混合物→小鼠死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人员记录的小鼠情况中组3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
    B.若分离组4的死亡小鼠体内的细菌,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
    C.若给小鼠注射S型活细菌和加热致死的R型细菌,则小鼠死亡
    D.实验证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的DNA引起的
    1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需要用含32P标记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C.35S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D.用于该实验的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12.枯草杆菌有噬菌体M敏感型菌株(S型)和噬菌体M不敏感型菌株(R型)两种类型,噬菌体M能特异性地侵染S型菌。实验小组用三组培养基分别培养S型菌株、R型菌株和混合培养S型+R型菌株,一段时间后,向三组培养基中接入噬菌体M,枯草杆菌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型菌能为噬菌体M的增殖提供模板、原料和相关的酶
    B.混合培养后,R型菌能使S型菌转化为R型菌
    C.混合培养过程中,S型菌诱导R型菌发生了定向突变
    D.S型枯草杆菌细胞膜上含有能被噬菌体M识别的受体
    13.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一些指标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图丙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D.图丁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拔高篇】
    14.猪流感病毒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原理: 。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猪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 。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出取样品,检测是否有猪流感病毒产生。
    (3)请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③若A、B、c三组都出现猪流感病毒,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15.科研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是 。一般来说,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 (填“一定都含有”“一定都不含有”或“不一定都含有”)14C。
    (2)假设在第一组实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3)第二组与第三组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搅拌、离心,检测到同位素标记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填“沉淀物”“上清液”或“沉淀物和上清液”)
    (4)若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噬菌体标签脱落,无法辨别,请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 。
    16.格勒和施拉姆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蛋白质和RNA进行分离,然后分别感染烟草,其基本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MV的RNA在复制时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TMV的蛋白质合成在烟草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
    C.本实验的思路和格里菲思进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同
    D.本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
    17.人类越来越多的疾病起源于病毒感染,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生命特征
    C.病毒营寄生生活,实验室必须用活细胞培养病毒
    D.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失去生命活动
    18.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亲代噬菌体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子代噬菌体多数没有放射性
    C.搅拌不充分,可导致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D.要达到实验目的,只需设计一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19.为研究转化因子的物质属性,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从S型细菌中提取、蛋白质、多糖等,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B~F中的细菌的类型:B 、C 、D 、E 、F 。
    (2)过程⑤与⑥处理结果是否相同?请分析原因。 .
    (3)由A~F可知,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4)上述转化实验中,能得出科学结论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在于 :
    20.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该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 、 等优点(写出两点即可)
    请利用DNA酶做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材料用具:R型菌、S型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成三组,标号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噬菌体成分
    用35S标记
    未标记
    用14C标记
    大肠杆菌成分
    用32P标记
    用18O标记
    未标记
    组合编号
    A
    B
    C
    处理方法
    不加任何提取物
    参考答案:
    1.D
    【详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即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但是只有一小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所以提取的细菌有R型细菌也有S型细菌,A错误;
    B、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后导致小鼠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B错误;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正确;
    D、格里菲思的实验仅证明了S型细菌内存在促成转化的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
    3.B
    【详解】A、格里菲思提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的实验推论,理由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出现了活的S型细菌,A错误;
    B、艾弗里进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时利用减法原理(认为什么是“转化因子”就用相应的酶水解该物质,应用的是减法原理),依据实验中“只有DNA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是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
    D、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只能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即表明有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进而总结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细胞组成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①正确;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遗传物质是DNA,主要位于拟核中,②错误;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③正确,④错误;
    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RNA,⑤错误。
    综上所述②④⑤错误,C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C、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找不到15N和35S,AC错误;
    BD、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复制模板由亲代噬菌体提供,且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找到15N和32P,DNA中不含S,因此子代DNA中不能找到35S,D错误、B正确。故选B。
    6.C
    【详解】A、卡尔文用14CO2探明了C在暗反应中的转化途径为CO2→C3→(CH2O),A正确;
    B、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菌体内,经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若保温时间过短,对沉淀物放射性影响不大,C错误; D、32P标记组的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出来,被标记的噬菌体通过离心进入上清液中,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D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B、该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提取物分别加入蛋白酶、RNA酶和DNA酶,以除去相应的分子,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所以在控制自变量的过程中利用了“减法原理”,A正确、B错误;
    C、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R型菌,但只有第④组不会出现S型菌落,C正确;
    D、该实验可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8.D
    【详解】A、细菌体内的DNA是环状的,如图所示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被断裂成许多片段并释放出来,A正确;
    B、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断裂的片段整合到R型菌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提出了DNA才是转化因子,结合图示capS是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因子,C正确;
    D、艾弗里用DNA酶处理S型菌(而不是R型菌)细胞提取物以破坏capS,D错误。
    故选D。
    9.D
    【详解】A、本实验通过加蛋白酶和DNA酶除去相应的物质,排除DNA、蛋白质的作用,为减法原理,A错误;
    B、甲组是S菌细胞提取物与R型菌混合,乙组是去除蛋白质后再将S菌细胞提取物与R型菌混合,两组均含有S型菌DNA和活的R型菌,均能发生转化,但转化率低,故甲、乙组培养基中既有S型菌落出现,也有未转化的R型菌落,B错误;
    CD、丙组实验中加入DNA酶后,没有S型菌落,说明DNA的结构被破坏了,提取物没有了转化活性,若是DNA结构完整,则有S型菌落,进一步对照说明S型菌的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即DNA很可能是转化因子,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组3中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失去侵染能力,故研究人员记录的小鼠情况中组3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A正确;
    B、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因而能导致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活细菌,B正确;
    C、S型菌有毒性,若给小鼠注射S型活细菌和加热致死的R型细菌,则小鼠死亡,C正确;
    D、实验证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存在“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是由S型细菌的DNA引起的,D错误。 故选D。
    11.B
    【详解】A、要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需要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来培养T2噬菌体,病毒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A错误;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颗粒(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正确;
    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C错误;
    D、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病毒,只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增殖,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由DNA和蛋白质构成,需要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寄主为病毒提供原料、相关的酶和能量,模板由病毒提供,A错误;
    B、混合培养后S菌和R菌数量均降低,且趋势和S型细菌相近,与R型细菌不同,说明S型菌没有转化成R型菌,B错误;
    C、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
    D、噬菌体M能特异性地侵染S型菌,说明S型枯草杆菌细胞膜上含有能被噬菌体M识别的受体,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侵染细菌实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噬菌体侵染细菌,沉淀物中放射性升高;继续延长二者的保温时间,细菌被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降低,A错误;
    B、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所以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或放射性很低,与保温时间的长短无关,B错误;
    CD、据丙图可知,S型菌曲线的起点为0,在R型菌之后出现,且R型菌的数量多于S型菌,故丙图可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1)酶具有专一性
    (2)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A、B两组,C组不进行处理
    (3) 若A、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若B、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1)由题意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 RNA ,可利用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设法除去对应的核酸,观察剩余核酸的作用,进而推测遗传物质。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DNA或RNA,因变量是否出现猪流感病毒流感症状,其它属于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猪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A、B两组,C组不进行处理。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物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出取样品,检测是否有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产生。
    (3)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A、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②若B、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③若A、B、c三组都出现猪流感病毒,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15.(1) 18O 不一定都含有 (2)100%、0
    (3) 沉淀物 沉淀物和上清液
    (4)让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比较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大小,放射性强度很低的是第一组噬菌体,放射性强度较高的是第三组噬菌体
    【详解】(1)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而第二组实验中大肠杆菌含18O标记,因此,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是18O;第三组实验中噬菌体用14C标记,14C既可标记DNA也可标记蛋白质外壳,而大肠杆菌未被标记,根据噬菌体侵染过程以及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得出: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不一定都含有14C。
    (2)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等知识可得出:第一组实验中,用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大肠杆菌用32P标记,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体内,则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都含有32P,均不含35S,即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00%、0。
    (3)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用18O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因此第二组实验中检测到同位素标记的主要部位是沉淀物;用14C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与DNA都被标记)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可检测到同位素标记,即第三组实验中检测到同位素标记的主要部位是沉淀物和上清液。
    (4)若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噬菌体标签脱落,无法辨别,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鉴别:让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离心,比较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大小,放射性强度很低的是第一组噬菌体,放射性强度较高的是第三组噬菌体。
    16.C
    【详解】A、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所以TMV的RNA在复制时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正确;
    B、TMV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各种细胞器,则利用宿主的核糖体合成TMV的蛋白质,B正确;
    C、本实验的思路和艾弗里进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同,都是将病毒的蛋白质和DNA分离,观察他们的转化作用,C错误。
    D、将TMV的蛋白质和RNA分离分别感染正常的烟草,结果RNA将烟草感染,蛋白质没有将烟草感染,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17.B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繁殖等生命特征,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细胞中繁殖,C正确;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D正确。
    故选B。
    18.B
    【详解】A、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若要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获得的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A错误;
    B、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将自身的DNA注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利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由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后,子代噬菌体多数没有放射性,B正确;
    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若搅拌不充分,会使部分没有与大肠杆菌分离的噬菌体在离心后随大肠杆菌一起进入沉淀物中,导致离心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偏高,C错误;
    D、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题述的一组实验能够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但是无法证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否进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因此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作为对照,D错误。 故选B。
    19. R型 R型 R型 R型和S型
    R型 不相同,⑥过程中被酶分解,不再起遗传作用 将S型活细菌的各种成分分开,分别去侵染细菌
    【详解】(1)②③④⑥组将“S型细菌的脂质、蛋白质RNA、DNA+DNA酶”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没有发生转化现象,其后代都为R型细菌。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其后代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B~F中的细菌的类型分别为R型、R型、R型、R型和S型、R型;
    (2)⑥过程中DNA被DNA酶分解,不再起遗传作用,所以过程⑤与⑥处理结果不相同;
    (3)由A~F可知,只有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时,其后代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
    (4)本实验能得出科学结论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在于将S型菌体内的各种物质分别提纯,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20.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进行实验 结构简单,繁殖快
    A、C两组培养装置中未出现S型菌落,B组培养装置中出现S型菌落
    【详解】(1)艾弗里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进行实验;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结构简单,繁殖快等优点。
    (2)要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及单一变量原则,可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设计方案: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组,标记A、B、C。
    处理方法如表格: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因此预测实验结果:A、C两组培养装置中未出现S型菌落,B组培养装置中出现S型菌落;
    得出结论: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相关试卷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a href="/sw/tb_c400383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练习题,共9页。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共8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