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展开1. 直接写得数。
30×50= 140÷7= 11×60= 0÷9+50= 699÷3=
300+6= -= 36+3= -= +=
【答案】1500;20;660;50;233
306;0;39;;
【解析】
【详解】略
2. 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9×47= 530×4=
*954÷9= 420÷7=
【答案】3243;2120;
106;60
【解析】
【分析】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右往左与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哪一位上乘的结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多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一般多位数写上,两位数写下,从个位乘起,依次用下面的乘数数每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乘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和下面乘数的那一位对齐,与哪一位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验算就交换两个乘数再计算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 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无余数时的验算就用商×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69×47=3243 530×4=2120
验算:
*954÷9=106 420÷7=60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验算:
3. 脱式计算。
376÷(150-146) 36×24+9
65×(788-768) 196-365÷5
【答案】94;873
1300;123
【解析】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详解】376÷(150-146)
=376÷4
=94
36×24+9
=864+9
=873
65×(788-768)
=65×20
=1300
196-365÷5
=196-73
=123
二、填空。(26分)
4.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最多是( )位数,最少是( )位数。
【答案】 ①. 三 ②. 两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例如120÷2=60,320÷2=160,则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最多是三位数,最少是两位数。
【点睛】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位数,可以根据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5. 口算320÷4,可以用32个( )除以4等于( )个十,是( )。
【答案】 ①. 十 ②. 8 ③. 80
【解析】
【分析】口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用“遮0法”把末尾的0遮住,用前面的数去除以一位数即可。
【详解】口算320÷4,用“遮0法”把末尾个位上的0遮住,看前面32,表示的是32个十,除以4,即为32÷4=8,得出的是8个十,就是80。
6. 李老师一家出门游玩,上午9时30分乘车,中午12时30分到达,他们乘车用了( )小时。
【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到达的时刻减去乘车的时刻就是乘车用的时间。
【详解】12时30分-9时30分=3(小时)
即他们乘车用了3小时。
7. 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它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 ①. 20 ②. 25
【解析】
【分析】边长乘4等于周长,边长乘边长等于面积。
【详解】5×4=20(厘米)
5×5=25(平方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钟面上分针的移动是( )现象,徐徐上升的国旗是( )现象。
【答案】 ①. 旋转 ②. 平移
【解析】
【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钟面上分针的移动是旋转现象,徐徐上升的国旗是平移现象。
9.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6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时=( )分 7分=( )秒
【答案】 ①. 800 ②. 16 ③. 300 ④. 420
【解析】
【分析】(1)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8平方分米是8个100平方厘米,等于800平方厘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600平方分米是16个100平方分米,等于16平方米;
(3)1时=60分,5时是5个60分,等于300分;
(4)1分=60秒,7分是7个60秒,等于420秒。
【详解】8平方分米=800平方厘米
1600平方分米=16平方米
5时=300分
7分=420秒
10.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同学们每天至少要睡9( )。
卧室的面积大约是18( )。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 )。
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约是9( )。
【答案】 ①. 小时##h ②. 平方米##m2 ③. 平方厘米##cm2 ④. 分米##dm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计量比较长的时间,通常用小时作单位,两集动画片大约是1小时,所以计量同学们每天的睡眠时间用“小时”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较大物体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作单位,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用手拿面积为1平方米的纸板,所以计量卧室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1平方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甲的面积,所以计量一张邮票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粉笔盒每个面的边长大约是1分米,所以计量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解答。
【详解】同学们每天至少要睡9小时。
卧室的面积大约是18平方米。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平方厘米。
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约是9分米。
11. 比较大小。
( ) ( )
160分( )2小时 83×20( )1600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分子越大的分数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大的分数反而小;
1小时=60分,据此换算单位后比较大小即可;
计算出左边83×20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
160分=2小时40分>2小时
83×20=1660>1600
12. △=□+□,△+△+□=15,□=( ),△=( )。
【答案】 ① 3 ②. 6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利用代换法求正方形代表的数,再求三角形代表的数即可。
【详解】因为:△=□+□,△+△+□=15,
所以:□+□+□+□+□=15
5□=15
□=15÷5
□=3
所以:△=3+3=6
13. 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它的相邻边的长度之和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40 ②. 10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邻的边,结合题意可知其(长+宽)为20厘米,代入计算即可得出其周长,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句话意味着告知正方形周长,求边长,用周长÷4即可。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0×2=40(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周长÷4=40÷4=10(厘米)
三、选择。(5分)
14. 如果□32÷8的商是两位数,□内最大填( )。
A. 7B. 8C. 9
【答案】A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比较,如果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详解】如果□32÷8的商是两位数,则□<8,但是数的最高位上不能为0,所以□内可以填1、2、3、4、5、6、7,最大填7。
故答案为:A
15. 学校新购进25个数学读物,每套读物68元,请根据如图的算式填空( )。
A. 20B. 5C. 25
【答案】A
【解析】
【分析】结合多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算理进行解答即可。笔算多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一般多位数写上,两位数写下,从个位乘起,依次用下面的乘数数每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乘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和下面乘数的那一位对齐,与哪一位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详解】结合算理可知,1360是乘数68与乘数25的十位上的“2”相乘所得,所表示的意思是买20套读物花了1360元。
故答案选:A
16. 一瓶水,小明喝了它的,小刚喝的比小明少一些。小刚喝了这瓶水的( )。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方法:分母相同时,就比较分子,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此题依此比较即可选择。
【详解】>>>,比少的多,
所以,一瓶水,小明喝了它的,小刚喝的比小明少一些。小刚喝了这瓶水的。
故答案为:C
17. 6个是,再添上( )个就是1。
A 2B. 3C. 5
【答案】B
【解析】
18. 用两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面积是_____。( )
A. 4厘米;2厘米B. 6厘米;2平方厘米C. 8厘米;2平方厘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结合题意可知,两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两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1)×2=3×2=6(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1=2(平方厘米)
故答案选:B
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9. 5□×2□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50×20=1000,59×29=1711,所以1000≤5□×2□≤1711,5□×2□的积一定是四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5□×2□的积一定是四位数,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面积是16平方厘米。周长和面积的单位不同,二者不能互相比较,据此判断。
【详解】4×4=16(厘米)
4×4=16(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面积是16平方厘米。16厘米和16平方厘米的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互相比较。
21.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
【答案】×
【解析】
【分析】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例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若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能被除数整除,商的中间有0。若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能被除数整除,商的中间没有0。据此举例解答。
【详解】例如603÷3=201,502÷2=251,则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除法的计算,计算时哪一位不够除商0补足,本题可通过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
22. 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分。( )
【答案】×
【解析】
【分析】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1小时,此时分针走一圈,即60分,则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为5分钟,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而不是1分钟,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需熟练掌握。
23. 3个加上2个是5个,就是。( )
【答案】√
【解析】
【分析】分数单位都相同,为,结合分数的加法原理,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相同,意味着分数单位相同,分子相加即可。
【详解】3个是,2个是,相加就是+=,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五、操作、(10分)
24. 下面是某校三年级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表。
(1)涂一涂。
(2)( )的人最多,( )的人数最少。
【答案】(1)见详解
(2)合唱组;书法组
【解析】
【分析】(1)1个代表1人,这个小组有多少人,则就在这个组的上方涂几个小格,依此解答。
(2)哪一个组对应的涂色份数最多,则这个小组的人最多;哪一个组对应的涂色份数最少,则这个小组的人最少。
【详解】(1)画图如下:
(2)14>12>10>8>6
根据上图可知,合唱组的人最多,书法组的人数最少。
25. 找一找,填一填。
(1)体育中心在市中心的( )方向。
(2)公园在市中心的( )方向。
(3)从医院去市中心往( )方向走。
【答案】25. 东北 26. 西南
27. 东南
【解析】
【分析】(1)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体育中心在市中心的右上方,体育中心在市中心的东北方向。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公园在市中心的左下方,公园在市中心的西南方向。
(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医院在市中心的左上方,医院在市中心的西北方向,即市中心在医院的东南方向;所以从医院去市中心往东南方向走。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体育中心在市中心的东北方向。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公园在市中心的西南方向。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从医院去市中心往东南方向走。
六、解决问题。(27分)
26. 两组同学共同为一个花坛浇水。一组同学浇了花坛的,二组同学浇了花坛的。两组一共浇了花坛的几分之几?一组比二组少浇了这个花坛的几分之几?
【答案】;
【解析】
【分析】用一组同学浇花坛的加上二组同学浇花坛的,求出两组一共浇了花坛的几分之几。用二组同学浇花坛的减去一组同学浇花坛的,求出一组比二组少浇了这个花坛的几分之几。
【详解】
答:两组一共浇了花坛的,一组比二组少浇了这个花坛的。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7. 一个排球56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比排球贵24元,买14个篮球需要多少元?
【答案】1120元
【解析】
【分析】一个篮球的价钱比排球贵24元,排球的单价加24元等于篮球的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用篮球的单价乘购买的个数即可解答。
【详解】(56+24)×14
=80×14
=1120(元)
答:买14个篮球需要1120元。
28. 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答案】1800千克
【解析】
【分析】根据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可以求出一箱蜂蜜一年可以酿蜜的数量:375÷5=75(千克),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就是求24个75千克是多少,用75乘24即可,列式为75×24=1800(千克)。
【详解】375÷5=75(千克)
75×24=1800(千克)
答: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1800千克蜂蜜。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的意义,能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9. 学校举行三全阅读大型诵读活动组成朗诵队伍,有12行学生,每行65人,如果改为6行,每行有多少人?(先将条件和问题整理在表中,再解答)
【答案】表格见详解过程;130人
【解析】
【分析】先根据题意将条件和问题整理在表中,然后根据行数×每行的人数=总人数,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6求出每行的人数。
【详解】
12×65÷6
=780÷6
=130(人)
答:每行有130人。
30. 一长方形苗圃,长14米,宽8米。
(1)如果给这块苗圃围上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
(2)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种6棵牡丹,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牡丹?
【答案】(1)44米;(2)672棵
【解析】
详解】(1)(14+8)×2
=22×2
=44(米)
答:需要44米长的篱笆。
(2)14×8×6
=112×6
=672(棵)
答:这块地一共能种672棵牡丹。组别
航模组
书法组
舞蹈组
绘画组
合唱组
人数(人)
8
6
10
12
14
每行人数
人
人
行数
行
行
每行人数
65人
?人
行数
12行
6行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89,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89,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算一算,填一填,精挑细选,对号入座,操作题,仔细观察,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