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展开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时空观念:认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认识城市化带给人们居住条件的完善和便利。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分析近代以来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家国情怀:认识城市化的利与弊,感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难点:近代以来城市化的进程的原因与特点。
三、新知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速公路的修建与汽车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居到郊区。地产商与零售商把握这一新的商机,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文化等功能于一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四、新知讲解
模块一 城市化的演进
城市化进程
问题:观察上图,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阶段性明显,工业革命之前较慢,此后迅速发展
原因: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表现:
(1)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范围扩大。
(2)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
(3)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影响
(1)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2)对城市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
1、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2、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据统计,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50.14%。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史料阅读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没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
一[法]保尔.芒图著,杨人鞭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 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自主探究
上图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合作探究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材料: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的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侵,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兴起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
2、开放通商口岸
2、近代工业兴起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
小组探究
思考下列地区能够形成城市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模块二 居住条件的改善
1.城市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建筑技术的革新使住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1、19 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电梯在楼房住宅中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2、19 世纪70年代,比利时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3、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2、城市服务
(1)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
(2)生活服务
①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到一起。
②文化娱乐: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出示北京城市景观图片
模块三 基础设施的发展
西方: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
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
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
具体表现:
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
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公共设施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民众的幸福指数,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为公众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提供服务,同时还能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发扬城市地域文化,让城市家园更加舒适和宜居。
模块四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林立的烟囱将烟尘不断排放到大气中。
水污染:由于工厂往往沿河而建,又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与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河流,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中又出现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二)贫富矛盾加剧
原因: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表现:19世纪, 城市中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
史料阅读
在该城的某些部分地下室的潮湿程度根本不宜于给人居住。据我所知,有许多工人家庭在这种墙上滴水的地下室住上一段时期后就与世长辞了使穷人最受苦的是通风不足。最常见的后果是寒热病,我还屡次见到由此而起的肺痨这些寄宿舍的恐怖景象是很难描述的:一个新从乡间来的房客往往睡在前一住客留下的、尚布满传染病菌的床上,或者几个钟点以前才从这个床,上抬走一具患伤寒而死的尸体。
一-《1793 年医师关于曼彻斯特城工人住宅的调查报告》,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三)交通拥堵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
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为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
(四)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
发展中国家同样经历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知识延伸
谈一谈:你是如何认识城市化现象?
这一个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成千上万的个人的生活自己完成的,在很多人遭受痛苦,而另一部分人兴旺发达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则按现代形象得到重新塑造。最后,西方的所有人都已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个新的生活方式的获得,宣布了旧的文化观念的解体。一种小型的、淳朴的,在信仰和习俗上同质的稳定的社会,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转变了。因此,城市化,在造成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的转变过程申,也导致了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必由之路
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
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五、课堂练习
1.19世纪,英国政府在各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学院,推行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些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不少城市学院在20世纪发展为完全大学。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城市化进程中教育需求的扩大
B.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优势
C.政府极力调节劳资矛盾
D.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
2.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农民工”群体迅速扩大,主要的原因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村土地收益低下
C.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与深化
D.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
3.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把火车站与商业中心连接起来,给人以一种处于新的秩序、清洁、高效和美观标准控制之下的印象。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街道旁点缀着纪念性的新教堂、市场和行政办公楼。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其精致优雅前所未见,既具有外貌的端庄,也具有内部的舒适,很快就在林荫大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一个世纪以前的改革者所梦寐以求的城市,现在如此完整地沐浴在一种进步的神采当中,甚至城市的下水道也在特殊设计的景观车中,向游人开放。
——[美]巴里·伯格多尔著,周玉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从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从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答案:
1.A 2.C
1.道路交通设施的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2.通信设备的改善密切的人们的交流和信息传播。
3.建筑技术和生活设施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4.社区功能的完善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为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便利。
六、课后作业
活动设计:当今时代,人类创造了很多便利经济活动的手段,如自动取款机、互联网电子支付等。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它对你生活的影响。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世界贸易和金融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课后小结
八、板书设计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演进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a href="/ls/tb_c400370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立意,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型课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ls/tb_c400370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课堂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