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07-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七)跨学科专题--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07-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七)跨学科专题--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5页。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七)跨学科专题类型一 跨语文学科1.【跨学科·语文】【中华传统文化·诗词】(2023四川江油月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2.【跨学科·语文】【中华传统文化·俗语】(2023河北承德期末)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的科学道理是( )A.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B.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减少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会减少D.不利于声带的保护类型二 跨科学学科3.【跨学科·科学】(2023河北昌黎期中)如图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膈肌收缩,吸入气体B.乙表示膈肌舒张,吸入气体C.甲表示膈肌收缩,呼出气体D.乙表示膈肌收缩,吸入气体4.【跨学科·科学】【识图分析题·模式图】(2023河北路北期中)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7223002)( )A.气体a、b代表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D.肺泡与血管乙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类型三 跨数学学科5.【跨学科·数学】(2023安徽淮南月考)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结构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结构是(B7222004)( )A.肺 B.肾 C.小肠 D.肱二头肌6.【跨学科·数学】(2023福建蕉城期中)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7.【跨学科·数学】(2023山东德州五中月考)如果10克蛋白质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克糖类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 )A.20克 B.10克 C.30克 D.40克答案全解全析1.B 水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糖类。跨学科解读 本题将古诗词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相结合,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跨学科实践。2.A 人在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将喉口盖住,使食物顺利进入食道。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跨学科解读 本题将俗语与人体呼吸道结构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3.D 甲图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此时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为呼气过程;乙图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此时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为吸气过程。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学生在在理解膈肌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明确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关系,作出判断。4.D 气体a、b代表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c、d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B错误;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丙是肺静脉,与肺静脉相比,肺动脉中的血液是含氧少的静脉血,C错误。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用科学思维结合生物学相关知识解答。5.D 由图可知,流出该结构的血液与流入该结构的血液相比,氧气、葡萄糖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肱二头肌细胞会消耗氧气和葡萄糖,生成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故选D。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在理解和分析柱形图得出正确信息的基础上,然后结合各器官物质交换的特点进行解答。6.A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故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和养料减少,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Ⅲ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在理解折线图中物质含量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肺泡和组织细胞处的物质交换特点进行解答。7.B 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均为17.15 kJ,脂肪的热价为38.91 kJ,所以10克蛋白质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克糖类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掌握糖类、蛋白质、脂肪热价的基础上,通过数学计算解答生物学问题。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七)跨学科专题类型一 跨语文学科1.【跨学科·语文】【中华传统文化·诗词】(2023四川江油月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2.【跨学科·语文】【中华传统文化·俗语】(2023河北承德期末)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的科学道理是( )A.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B.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减少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会减少D.不利于声带的保护类型二 跨科学学科3.【跨学科·科学】(2023河北昌黎期中)如图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膈肌收缩,吸入气体B.乙表示膈肌舒张,吸入气体C.甲表示膈肌收缩,呼出气体D.乙表示膈肌收缩,吸入气体4.【跨学科·科学】【识图分析题·模式图】(2023河北路北期中)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7223002)( )A.气体a、b代表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D.肺泡与血管乙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类型三 跨数学学科5.【跨学科·数学】(2023安徽淮南月考)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结构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结构是(B7222004)( )A.肺 B.肾 C.小肠 D.肱二头肌6.【跨学科·数学】(2023福建蕉城期中)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7.【跨学科·数学】(2023山东德州五中月考)如果10克蛋白质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克糖类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 )A.20克 B.10克 C.30克 D.40克答案全解全析1.B 水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糖类。跨学科解读 本题将古诗词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相结合,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跨学科实践。2.A 人在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将喉口盖住,使食物顺利进入食道。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跨学科解读 本题将俗语与人体呼吸道结构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3.D 甲图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此时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为呼气过程;乙图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此时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为吸气过程。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学生在在理解膈肌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明确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关系,作出判断。4.D 气体a、b代表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c、d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B错误;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丙是肺静脉,与肺静脉相比,肺动脉中的血液是含氧少的静脉血,C错误。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用科学思维结合生物学相关知识解答。5.D 由图可知,流出该结构的血液与流入该结构的血液相比,氧气、葡萄糖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肱二头肌细胞会消耗氧气和葡萄糖,生成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故选D。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在理解和分析柱形图得出正确信息的基础上,然后结合各器官物质交换的特点进行解答。6.A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故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和养料减少,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Ⅲ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在理解折线图中物质含量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肺泡和组织细胞处的物质交换特点进行解答。7.B 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均为17.15 kJ,脂肪的热价为38.91 kJ,所以10克蛋白质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克糖类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掌握糖类、蛋白质、脂肪热价的基础上,通过数学计算解答生物学问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