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7 遗传规律的分析与计算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486241/0-17103034928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7 遗传规律的分析与计算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486241/0-17103034928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7 遗传规律的分析与计算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486241/0-17103034929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7 遗传规律的分析与计算
展开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
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考点37 遗传规律的分析与计算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1.自由组合定律9∶3∶3∶1的变式分析
2.某些致死基因或基因型导致性状的分离比改变
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显性纯合致死AA、BB致死 eq \b\lc\{\rc\ (\a\vs4\al\c1(自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测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1∶1))
(2)隐性纯合致死eq \b\lc\{\rc\ (\a\vs4\al\c1(双隐性致死: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9∶3∶3,单隐性致死: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9∶1))
考向一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应用
1.某种闭花受粉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白花=3∶1;
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9∶3∶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通过测交实验可验证F1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D.实验二中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1/2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根据实验二中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知F1紫花(AaBb)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说明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实验一中F1全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可知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项正确;测交是让待测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只与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有关,C项正确;实验二中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2紫花植株中纯合子AABB占1/9,则杂合子占8/9,D项错误。
解题技巧
特殊分离比的解题技巧
(1)看F2的组合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值为9∶3∶4,则为9∶3∶(3∶1),即4为后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
(3)确定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原因。
(4)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
2.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答案】D
【解析】根据甲与非凸耳杂交后得到的F1自交,F2出现两种性状,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可以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项正确;由于甲、乙、丙与非凸耳杂交,F1都只有一种表现型,且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推知,甲、乙、丙均为纯合子,B项正确;由于甲×非凸耳得到的F2凸耳∶非凸耳=15∶1,说明非凸耳是双隐性状,甲是双显性状的纯合子,乙×非凸耳得到的F2凸耳∶非凸耳=3∶1,说明乙是单显性状的纯合子,故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C项正确;由于丙×非凸耳得到的F2凸耳∶非凸耳=3∶1,故丙也为单显性状的纯合子,因此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为两种表现型,凸耳∶非凸耳=15∶1,D项错误。
考向二 致死基因导致的性状分离比改变
3.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图中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子一代的绿色非条纹个体自交后代中既有绿色又有黄色,说明绿色为显性性状,但子代中绿色个体与黄色个体的比例为(6+2)∶(3+1)=2∶1,说明绿色个体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效应,①正确、②错误;绿色非条纹个体自交后代出现绿色非条纹、黄色非条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等四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6∶3∶2∶1,说明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③错误、④正确。
4.在小鼠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体色的复等位基因(A1控制黄色、A2控制灰色、a控制黑色),A1对A2和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已知A1A1个体会在胚胎时期死亡。小鼠有短尾(D)和长尾(d)两种,且与体色独立遗传。若取两只基因型不同的黄色短尾鼠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亲代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A1A2Dd、A1aDd
B.F1中的四种表现型个体均为杂合体
C.若F1中灰色短尾鼠相互交配,子代中黑色鼠占1/4
D.若F1中灰色长尾鼠相互交配,子代中不会出现黑色鼠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黄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1 A2、A1a;灰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2 A2、A2a;黑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a。根据黄色短尾杂交后代中,黄色∶灰色=2∶1,短尾∶长尾=2∶1可知,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A1A2Dd、A1aDd,且A1A1和DD均致死。根据后代黄色∶灰色=2∶1,短尾∶长尾=2∶1可知,亲代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A1A2Dd、A1aDd,A正确;F1中体色的基因型为:A1A2、A1a、A2a,故四种表现型个体均为杂合体,B正确;若F1中灰色短尾鼠即A2aDd相互交配,子代中灰色∶黑色=3∶1,其中黑色鼠aa占1/4,C正确;若F1中灰色长尾鼠A2add相互交配,子代中会出现黑色鼠(aa),D错误。
考向三 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表现型与基因型对应关系的具体问题
5.狗的毛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毛(A__B__)、褐毛(aaB__)、红毛(A__bb)和黄毛(aabb)。图中为狗控制毛色的基因及其所在常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小狗的毛色为________,基因A、a与________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正常情况下,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卵细胞,可能的原因是在__________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所致,该可遗传变异称为______________。
(3)一只黑毛雌狗与一只褐毛雄狗交配,产下的子代有黑毛、红毛、黄毛三种表现型,则亲本黑毛雌狗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子代中的黑毛雌狗与黄毛雄狗交配,产下的小狗是红毛雄狗的概率为________。
【参考答案】(1)黑色 B、B或D、d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联会或四分体) 交叉互换 基因重组
(3)AaBb 1/12
【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图甲所示小狗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毛色为黑色,基因A、a与B、B或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正常情况下,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卵细胞,说明原先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与基因A或基因g与基因G发生了交叉互换,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或四分体时期),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该可遗传变异称为基因重组。(3)一只黑毛(A_B_)雌狗与一只褐毛(aaB_)雄狗交配,产下的子代有黑毛(A_B_)、红毛(A_bb)、黄毛(aabb)三种表现型,可见亲代雌狗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b的卵细胞,因此亲本黑毛雌狗的基因型为AaBb,褐毛雄狗的基因型是aaBb;子代中的黑毛(1/3AaBB、2/3AaBb)雌狗与黄毛(aabb)雄狗交配,产下的小狗是红毛狗(A_bb)的概率为2/3×1/2×1/2=1/6,是雄狗的概率为1/2,所以后代是红毛雄狗的概率为1/6×1/2=1/12。
归纳整合
关于多对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点提醒
(1)不知道该类问题的实质。虽然该类遗传现象不同于孟德尔的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但只要是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仍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其他自由组合问题一样,但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大有不同,性状分离比也有很大区别。
(2)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各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弄清这个问题以后,再用常规的方法推断出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或某种基因型的比例,然后再进一步推断出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或某种表现型的比例。
6.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植株花的细胞中无色素合成时,表现为白花。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B会抑制基因A的表达。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已知控制花色的基因中,存在致死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花色的基因存在的致死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现将F1中白花植株进行自交,单株收获白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既有白花植株又有红花植株的株系在所有株系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A基因纯合的个体致死(或答“AA的个体致死”)
(2)AaBb aabb
(3)5 1/5
(4)2/5
【解析】根据题意,植株花的细胞中无色素合成时,表现为白花。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B会抑制基因A的表达,所以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而aa_ _、A_B_均表现为白花,F1中的红花植株(A_bb)自交,后代中红花(A_bb)∶白花(aabb)=2∶1,说明AA纯合致死。(1)根据题意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_bb,F1中的红花植株(A_bb)自交,后代中红花(A_bb):白花(aabb)=2∶1,可说明AA纯合致死。(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_ _、A_B_,由于基因型为aa_ _的白花植株以及基因型为_ _BB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红花,且AA纯合致死,所以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中白花基因型为aabb。(3)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到的F1中由于AA纯合致死,所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2+4+1+2+1)=1/5。(4)将F1中白花植株进行自交,单株收获白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由于只有AaBb自交后代会出现红花和白花,其它基因型的白花自交后代均为白花,所以理论上,既有白花植株又有红花植株的株系在所有株系中所占的比例是4÷(2+4+1+2+1)=2/5。
1.柑橘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用A、a;B、b;C、c等表示)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黄色,其余表现为橙色。现用三株柑橘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B.实验甲亲、子代中红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C.实验乙橙色亲本有3种可能的基因型
D.若实验乙中橙色亲本的基因型已确定,则橙色子代有10种基因型
2.水稻抗稻瘟病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
C.F2中全部的完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中完全抗病植株占5/6
D.通过测交法可以鉴定F2中全部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3.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4.某昆虫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基因型为bbE_和B_ee的胚胎致死。现有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则F2成虫群体中长翅性状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A.1/10
B.1/5
C.1/9
D.2/9
5.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6.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D.F2白花和紫花的基因型分别有5种和4种
7.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无纹
B.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
C.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比例为1∶1∶1∶1
D.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8.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D.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9.某植物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花色有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现有紫花植株甲和白花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甲与乙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紫花∶白花=9∶7
实验二:将实验一的F1与丙杂交,子代紫花∶白花=3∶5
请回答:
(1)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基因存在时会补充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 ___,子代白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
(2)有人重复上述实验一,发现F2紫花∶白花比例接近9∶7,他提出假说可能是F2的分离比为9∶6∶1,因为受到某种因素影响导致F2中双隐性的个体致死。如果将F1与____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则假说成立。
(3)如果将紫花品系(甲)与另一白花品系(丙)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紫花∶白花=27∶37,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
10.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现取3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蔷薇花色中与白色有关的基因组成共有_____________种。
(2)实验一和实验三中的F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甲、乙、丙3个品种中的_____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开粉红色花的子代。
(3)实验二中F1 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该植株测交,后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二中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_______;从F2中选择一开红色花的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的蔷薇杂交,若子代植株均开红色花,则所选择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11.(2019全国卷II·32)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12.(2018·全国Ⅰ卷)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7
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9∶3∶4
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或
9∶6∶1
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1
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另一种性状
12∶3∶1
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或
13∶3
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或
1∶4∶6∶4∶1
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15∶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基因型
aa_ _或者_ _BB
A_Bb
A_bb
表现型
白色
粉红色
红色
眼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1/2有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1/2无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1.【答案】D
【解析】由于黄色是隐性纯合子,根据甲中测交后代红色:橙色∶黄色=1∶6∶1,推测该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故红色的基因型为A_B_C_,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橙色可能的基因型为:A_B_cc,aabbC_等。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甲中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说明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甲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则子代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也是AaBbCc,B正确;实验乙中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由于后代出现了黄色(1/16aabbcc),且红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Cc,故亲本相当于一对杂合子自交、两对杂合子测交,则橙色亲本有三种可能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或aabbCc,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乙中若橙色亲本的基因型已确定,如Aabbcc,则子代的基因型一共有3×2×2=12(种),其中红色子代有2种基因型,黄色的基因型有1种,橙色子代有12﹣1﹣2=9种基因型,D错误。
2.【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完全抗病的基因型为:R_bb,弱抗病的基因型为:R_Bb,易感病的基因型为:rr_ _或R_BB。根据F2中三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3∶6∶7(是9∶3∶3∶1的变式),可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弱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根据题意可知,完全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_bb,则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完全抗病)、rrBB(易感病),A错误;F2中弱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1/3 RRBb、2/3RrBb,无纯合子,B错误;F2中完全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1/3 RRbb、2/3 Rrbb,全部的完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中完全抗病植株占1/3 +2/3×3/4= 5/6,C正确;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rrBB、rrBb、rrbb、RRBB、RrBB,其中基因型为rrBB、rrBb、rrbb的个体测交后代都是易感病植株,因此用测交法不能鉴定F2中全部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D错误。
3.【答案】C
【解析】阅读题干可知,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杂交获得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自交子得二代,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_B_∶A_bb∶aaB_∶aabb═9∶3∶3∶1。观察题图可知,基因型为aaB-和aabb的个体为白色,又知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所以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其余的基因型为粉花,综上所述三种花的比例为白∶粉∶红═4∶9∶3。故答案应为C。
4.【答案】A
【解析】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得F1(BbEe),又因为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所以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bEe随机交配,F2理论上可产生 B_E_(长翅黑体)∶B_ee(长翅灰体)∶bbE_(残翅黑体)∶bbee(残翅灰体)=9∶3∶3∶1。但环境导致基因型为bbE_和B_ee的胚胎致死。所以F2成虫群体中B_E_(长翅黑体)∶bbee(残翅灰体)=9∶1,其中长翅性状的纯合子只有BBEE,占所有成虫的1/10。故A正确。
5.【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_,对于A/a基因,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子代中应有AA∶Aa∶aa=1∶2∶1,由于AA纯合致死,所以子代中实际存活的比例为Aa∶aa=2∶1。对于B/b基因,当亲本基因型为BB×BB时,子代全为短尾;当亲本基因型为BB×Bb时,子代全为短尾;当亲本基因型为Bb×Bb时,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子代中应有BB∶Bb∶bb=1∶2∶1,由于bb纯合致死,所以子代中实际存活的比例为Bb∶BB=2∶1,全为短尾,无论哪一种情况,子代中全为短尾。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代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紫花的基因型是C_P_,白花的基因型是C_pp或ccP_或ccpp。F1开紫花(C_P_),其自交所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9∶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是CcPp。根据以上分析,F1的基因型是CcPp,由F1的基因型可推知两个纯合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A错误;F1测交,即 CcPp×ccpp,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CcPp(紫花)∶Ccpp(白花)∶ccPp(白花)∶ccpp(白花)=1∶1∶1∶1,所以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B错误;F2中紫花植株(C_P_)中纯合子(CPCP)占1/9,C错误;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即CCpp、Ccpp、ccPP、ccPp,ccpp,则紫花的基因型种类为9种-5种=4种,D正确。故选D。
7.【答案】C
【解析】条纹雕鸮与无纹雕鸮交配,F1均为无纹,说明无纹相对于条纹为显性性状(用B、b表示),且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F1的绿色雕鸮彼此交配时,F2中出现黄色雕鸮,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绿色相对于黄色是显性(用A、a表示),A项正确;F2表现型之比为6∶3∶2∶1,是“9∶3∶3∶1”的变式,说明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B项正确;亲本绿色雕鸮与黄色雕鸮交配,F1为绿色∶黄色=1∶1,可推知亲本绿色雕鸮的基因型是Aa、黄色雕鸮的基因型是aa,结合A项分析可知亲本绿色条纹雕鸮基因型为Aabb、黄色无纹雕鸮的基因型是aaBB,由此可推知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其测交后代比例为aaBb(黄色无纹)∶aabb(黄色条纹)=1∶1,故C项错误;F2中绿色∶黄色=2∶1,无纹∶条纹=3∶1,由此可推知控制体色的A、a这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则F2中致死的个体的基因型包括AABB、AABb和AAbb,其所占的比例为1/4,故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则黄色植株不含有B基因,基因型是AAbb或Aabb,A正确,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是白色,B正确,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3,C错误,F2中共有9种基因型,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D正确。
9.【答案】(1)B Aabb或aaBb 3/5
(2)乙 1∶2
(3)三 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3∶1)3的变式
【解析】根据实验一:甲与乙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紫花∶白花=9∶7,由于9∶7为9∶3∶3∶1的变式,可推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且A_B_为紫花,A_bb、aaB_、aabb均表现为白花。甲为紫花,乙为白花,甲和乙杂交的后代均为紫花,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_B_表现紫花,其余基因型表现白花,所以当B基因存在时会补充A基因的表达。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一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丙为白花,二者杂交的后代中紫花A_B_占3/8,即3/4×1/2,所以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实验二子代白花中杂合子占(1/2×1/2+1/4×1/2)÷5/8=3/5。(2)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假说进行验证常用测交的方法,根据上述判断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将F1(AaBb)与乙杂交,若受到某种因素影响导致F2中双隐性纯合子致死,则测交的子代1AaBb∶1Aabb∶1aaBb∶1aabb(致死)对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1∶2,所以若测交结果为紫花∶白花=1∶2,可说明上述假说是正确的。(3)如果将紫花品系(甲)与另一白花品系(丙)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紫花∶白花=27∶37,即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3∶1)3的变式,并且子二代紫花所占比例为27/(27+37)=27/64=3/4×3/4×3/4,所以可判断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
10.【答案】(1)5
(2)AABb Aabb 甲和丙
(3)AB或Ab或aB或ab 粉红色∶红色∶白色=1∶1∶2
(4)7∶6∶3 AAbb
【解析】(1)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白色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一共有五种。(2)分析实验一:甲与AAbb个体杂交,F1为粉红色,由于粉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而F2为白色∶粉红色∶红色=1∶2∶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故F1基因型为AABb,甲的基因型是AABB。实验二:乙与AAbb个体杂交,F1为粉红色,由于粉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且乙与甲的基因型不同,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三:丙与AAbb个体杂交,F1为红色,红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自交后代红色∶白色=3∶1,故F1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中F1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三中F1的基因型为Aabb。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甲、丙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开粉红色花(AaBb)的子代。(3)实验二中F1的基因型为AaBb,则其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若该植株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则表现型及比例为粉红色∶红色∶白色=1∶1∶2。(4)实验二的F1为AaBb,自交得F2中白色(aaB_+A_BB+aabb)所占比例为1/4×3/4+3/4×1/4+1/4×1/4=7/16,粉红色(A_Bb)所占的比例是3/4×2/4=6/16,红色(A_bb)所占的比例是3/4×1/4=3/16,因此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7∶6∶3。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有两种可能,即Aabb或AAbb,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的蔷薇杂交,若子代植株花色及比例为红色∶白色=1∶1,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植株全开红色花,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11.【答案】(1)绿色 aabb
(2)AaBb 4
(3)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
【解析】依题意: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说明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①的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②的子代发生了绿叶∶紫叶=1∶3性状分离,说明乙植株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并结合实验①的结果可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其基因型为aabb,紫叶为A_B_、A_bb和aaB_。(1)依题意可知: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绿叶甘蓝甲植株自交,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绿叶甘蓝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②中,绿叶甘蓝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绿叶∶紫叶=1∶3,说明紫叶甘蓝乙植株为双杂合子,进而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有四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和aabb。(3)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子代紫叶∶绿叶=1∶1,说明紫叶甘蓝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有一对为隐性纯合、另一对为等位基因,进而推知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对显性纯合的基因,因此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绿叶=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均为AaBb,进而推知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12.【答案】(1)不能 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位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位隐性性状
(3)8 隐性
【解析】(1)分析题干可知,两亲本分别为无眼和有眼,且子代中有眼:无眼=1:1,且与性别无关联,所以不能判断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用基因E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eXe和XEY,子代的基因型为XEXe和XeY,表现为有眼为雌性,无眼为雄性,子代雌雄个体中没有同时出现有眼与无眼的性状,不符合题意,因此显性性状是无眼。(2)要通过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在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可以选择表中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均为无眼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若无眼为显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则该杂交子代中无眼∶有眼=3∶1;若无眼为隐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隐性纯合子,则该杂交子代全部为无眼。(3)表格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可分析出显性性状为灰体(用基因A表示)和长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用基因C或c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AABB和aabb,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2×2×2=8种。F2中黑檀体(Aa×Aa=1/4)长翅(Bb×Bb=3/4)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1/4,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80 PCR技术: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80 PCR技术,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试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69 腐乳的制作: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69 腐乳的制作,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试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伴性遗传: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伴性遗传,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