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01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02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为了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罗马中央政府派遣专家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步罗马城的后尘,行省的主要城市陆续修建了水道。这(   )A.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 B.密切了各地间的水路联系C.强化了封建政府的中央集权 D.成为后来城市建设的标准2.秦朝修筑的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帝国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驰道宽五十步(约69米),路面用铁椎筑土,使之坚实,驰道中央宽三丈(约7米),是皇帝专用御道,驰道两旁民众可以行走。秦朝修驰道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全国经济 C.加强各地联系 D.改善交通状况3.波斯帝国有全长2400多千米的“御道”;中国秦王朝则精心修建了“驰道”和“直道”;印度的御道也很长,从恒河三角洲直达西北部开伯尔山口附近的坦叉始罗,并在那里与西抵中东、北达中亚的商路连接起来。以上历史现象出现的前提是(   )A.商业的繁荣 B.国家的统一 C.侵略的需要 D.宗教的传播4.“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土垠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下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i)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③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④在西域地区设置了都护府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如图是元代急递铺的令牌,令牌正面用汉字书写,背面有回鹘体蒙文、八思巴蒙文、波斯文各两行。这一设计(   )    A.彰显了中国文字的艺术美 B.突出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性C.体现了邮驿体系日臻完善 D.适应了多元族群统治需要6.秦灭六国后南征百粤,军队在湘桂两省边境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三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据此可知灵渠(    )A.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便于中央加强对岭南统治C.完全阻绝两广的割据独立 D.使岭南地区成为天府之国7.某学者指出,隋朝大运河通济渠开凿劳民伤财亦甚,然其连贯河、淮、江三大水系为一系。此后,中国经济领域的面目,大异于两汉。唐之所以得此,实由隋所兴建以遗之者也。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    )A.隋朝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 B.唐朝的繁荣源于运河的开凿C.漕运决定着隋唐王朝的兴衰 D.大运河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8.《大都赋》中对郭守敬监修的一项漕运工程的功用盛赞到,“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弛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下”。据此可知,这一工程(   )A.促进了沿岸农业生产的发展 B.开辟了中外海运航线C.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成熟 D.便利了南北物资流通9.明清时期,随着北京粮食需求的增加,京杭大运河便成了运送漕粮的生命线。因此,只要漕粮未过,即便运河沿岸遭受旱灾,也不得引运河水用于灌溉。为确保运河航运,即便黄河下游决溢成灾,也往往暂不堵口。这表明当时(    )A.北方已丧失粮食生产能力 B.区域之间的长途贸易兴盛C.运河是对外贸易主要通道 D.南方的经济地位至关重要10.1666年10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决定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以“提高朗格多克省和吉耶纳省的优势”促进贸易的繁荣。为此,他(   )A.强化王权并基本统一了法兰西 B.授权官员开通米迪运河C.宣传牛痘接种法遏制瘟疫蔓延 D.资助卡蒂埃开辟新航路11.下图为法国1681年顺利完工的大运河,现成为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下列关于该运河开筑的历史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①避开他国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促进国内贸易和经济发展②依靠国家给予种种特权的西印度公司进行对外的殖民扩张③路易十四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专制王权国家已经形成④以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已有先例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1825年美国伊利运河通航,在“铁路时代”来临之前,伊利运河为美国东西部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提供了一条快速、安全、经济的捷径。不仅纽约州政府大力支持,而是东部的制造商以及移居到西部的人口也成为主要推动力量。这说明伊利运河(   )A.加强了美国各地间的联系B.增强了美国对外贸易竞争力C.促进了铁路交通设施建设D.助推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发展13.如表是《1870~1900年的世界铁路网里程统计》(单位:千公里)。该表格数据表明,这一时期(   )  A.欧洲铁路运输事业领先于世界 B.世界近代化的水平整体提高C.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同步进行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建立14.1887年,美国辛迪加欲提供给中国利息极低但附加条件的巨额贷款。该贷款就其附加的条件来看,并非恶债性质,故而李鸿章有意借此修筑铁路。然而此事传开后,朝议大哗,朝臣认为“假如此议一行,则国家利权寄于洋人,其害有甚于开铁路者”,此议遂止。材料反映出(   )A.西方侵略不断加深 B.民众对资本输出的抵制C.筑路权之争成焦点 D.近代中国经济观念滞后15.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据材料可知,京张铁路的意义有(    )①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铁路利权③揭开了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序幕    ④促进沿线地区商业和交通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6.如表为中国近代部分铁路修筑信息一览表,表中轨距的差异根源于(   )A.近代铁路修筑技术的区别 B.不同地区地质条件的特点C.列强在华争夺铁路修筑权 D.列强工业革命进程的差异17.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后,其中近60%的铁路里程在湖南境内,粤省众多商人纷纷前来长沙大量收购生猪后运销广州。湖南的矿产物改由铁路运至广州、香港,而关于改善各种采掘的机械,则由香港、广州输入。由此可知,粤汉铁路的开通(    )A.奠定了抗战的物质基础 B.促进了地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加强了区域经济的联系 D.创新了近代商业的经营模式18.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河流,通常连接湖泊、河流和海洋,或横贯半岛、地峡而造。某条运河开通于19世纪中期,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该运河是(   )A.苏伊士运河 B.米迪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伊利运河19.1500—1840年,马车、帆船的速度是16公里/小时;1850—1930年,汽船、火车的速度是56—104公里/小时;1950年,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是480—640公里/小时;1960年,喷气式飞机达到800—1120公里/小时,根据上述交通工具速度的变化,可推知(   )A.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C.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 D.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20.截至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9.7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了34.7%;公路里程达123.8万公里,增长了1.4倍,其中高速公路9.6万公里,增长了2.8倍;定期航斑里程达328万公里,增长了1倍。这反映了我国(    )A.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 B.开始构建多层次交酒体系C.交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D.经济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21.下列选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    )①英法海底隧道开通                 ②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下水③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④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机所代替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22.下图所示为2007~2018年中国民航业供需和客座率的变化情况(单位:%)。据此可知(   )A.科技发展促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B.航空业已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C.经济的稳定发展利于促进人口流动 D.现代交通体系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3.下图是1988-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图,材料中曲线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思想解放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启步B.三线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迅速开展C.改革开放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24.截至2022年底,深圳共在900多条公交线路上投入了纯电动公交车15896辆实现公交100%纯电动化;年均节约34.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量135.3万吨。由此可见,纯电动公交车的运行促进了(   )A.经济增长与社会开放 B.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C.节能减排与环境改善 D.人们出行方式的巨变25.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实现了革命性发展,出现了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等新生事物,下列有关这一发展及表现认识不正确的是(   )A.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B.英法海底隧道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C.空中通道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D.20世纪70年代后宽体客机成为客运主流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邗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汁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材料二  由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而到处淤滞,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部分地区实行海运,并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南方粮食生产的相对衰落,以及漕粮“改折”收银在南方地区的广泛推行,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颁布了停漕令。沿袭千年的漕运,到此终结。漕运既停,因征运漕粮而设置的各衙门、卫所等机构逐渐停革,其中的积弊亦不复存在。——摘编自江太新、苏金玉《漕运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废止漕运的原因。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1870年210105938221880年37216917516581890年617224331349191900年760284402602024名称修筑时间(年)路段全长(公里)轨距(毫米)中东铁路1897—1903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南至大连24001524胶济铁路1899–1904青岛—济南3951435道清铁路1902—1907道口—焦作1541435滇越铁路1903—1910昆明—河口4681000安奉铁路1904—1905丹东—沈阳302762津浦铁路1908–1912天津—南京10131485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材料“帝国全境普及水道,罗马中央政府派遣专家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步罗马城的后尘,行省的主要城市陆续修建了水道”可知,罗马帝国修建全国水道网,便利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水路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罗马帝国是奴隶制国家,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对后来城市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朝修筑的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帝国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可知,秦国通过修建驰道,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修驰道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并不是发展全国经济,排除B项;加强各地联系,是客观上起到的作用,排除C项;改善交通状况,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依据材料“御道”、“驰道”可知,这些帝国都建立起交通要道,这必须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之上的,国家分裂状况,道路根本无法如此修建,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业,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建立起“驰道”,而不是因为侵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宗教,排除D项。故选B项。4.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汉代(中国)。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居卢訾既是驿站也是粮仓。材料中“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说明汉朝时期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②符合题意;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粮仓,说明汉代时期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材料描述的是丝绸之路的繁荣,但无法判定是否为丝绸贸易,①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在西域地区是否设置了都护府,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项。5.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元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急递铺是元代专司传递官方文书的邮驿组织,每到达一处急递铺时,铺兵用急递铺令牌表明身份,然后换上马匹继续日夜不息的赶路,或者是将文件和令牌交由下一位铺兵,让其继续传递。元朝统治地域广大,持急递铺令牌者需要途径不同民族、文化区域来传递文书,令牌上的多种文字设计适应了多元族群统治需要,D项正确;急递铺令牌上写有多种文字是为了在不同民族和文化地区使用,也即这种设计更多出于实用目的而非美观,排除A项;急递铺令牌是用于传递文书的,上面的多种文字是为了方便使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非为突出民族差异,排除B项;令牌只是邮驿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仅凭此无法断定邮驿体系日臻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灭六国后南征百粤,军队在湘桂两省边境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秦始皇命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可知,秦始皇通过修建灵渠,转运粮饷,支持其统一战争,从而有利于强化对岭南地区的控制,B项正确;此时秦朝已经建立,排除A项;灵渠的修建是巩固统一的措施,并不是为了隔绝割据,排除C项;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才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使成都成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称为“天府之国”,排除D项。故选B项。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据材料“此后,中国经济领域的面目,大异于两汉”等强调了大运河的开通对唐以后中国经济的影响,D项正确;A项是在唐中期之后,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B项“源于”表述错误,排除B项;“决定”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8.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郭守敬监修的一项漕运工程”后,“过往船只,多过河里的鱼和山上的笋,川陕、吴楚等地区的富商大贾,在运河的加持下,经商很便利”可得出这一工程促进了交通和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南北物资流通,D项正确;材料中不涉农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漕运而并非海运,排除B项;长途贩运贸易的成熟在明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明清时期,随着北京粮食需求的增加,京杭大运河便成了运送漕粮的生命线。因此,只要漕粮未过,即便运河沿岸遭受旱灾,也不得引运河水用于灌溉。为确保运河航运,即便黄河下游决溢成灾,也往往暂不堵口。”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北京粮食需求的增加,京杭大运河便成了运送漕粮的生命线,不得引运河水用于灌溉等规定,说明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经济地位至关重要,D项正确;北方已丧失粮食生产能力,“丧失”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京杭大运河运输粮食,没有体现区域间的贸易,排除B项;运河是内河运输,与对外贸易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10.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66年(法国)。根据材料可知,1666年10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修建米迪运河,其目的是连通大西洋和地中海,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并大大提高朗格多克省和吉耶纳省的优势,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法国国王路易授权官员开通米迪运河,并不是统一法兰西,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法国国王路易授权官员开通米迪运河,宣传牛痘接种法并不会“促进贸易的繁荣”,排除C项;16 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7世纪(法国)。据材料地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该运河为法国米迪运河,米迪运河避开他国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促进国内贸易和经济发展,①正确,米迪运河依靠国家给予种种特权的西印度公司进行对外的殖民扩张,②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米迪运河开凿于17世纪,此时期路易十四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专制王权国家已经形成,有利于集中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运河的开凿,③正确,米迪运河的开辟避开他国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促进国内贸易和经济发展,也推动了西印度公司的殖民扩张,①②正确,以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已有先例指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时间是1648年,时间早于米迪运河开通的1681年,④正确,D项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2.D【详解】根据材料“伊利运河为美国东西部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提供了一条快速安全、经济的捷径”“东部的制造商以及移居到西部的人口也成为主要推动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利运河的开通便利了美国东西部交通,方便东部的移民迁入和企业进驻,助推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发展,D项正确;伊利运河加强了美国东西部的联系,而非“各地间的联系”,排除A项;伊利运河便利美国国内交通,而非对外联系,排除B项;伊利运河修建时,“铁路时代”尚未来临,运河一定程度上替代铁路的作用,故不能促进铁路交通设施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1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作为工业革命的象征,代表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近代化水平。依据材料,从1870年至1900年,按照增长速度来看,世界各地的铁路都有较快的发展,体现的是世界近代化水平的整体提高,B项正确;材料中的数据显示,美洲铁路总长高于欧洲,排除A项;工业革命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1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廷整体对借洋债筑路的态度比较保守,说明近代中国经济观念滞后,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清廷官员对借洋债筑路的态度,看不出西方侵略的加深,排除A项;材料是清廷政府官员的态度,未体现民众对资本输出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借洋债筑路的态度,而非筑路权之争,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可以直接得出京张铁路的意义有促进沿线地区商业和交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铁路利权,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是唐胥铁路;揭开了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序幕的也不是京张铁路,①②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1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晚清铁路建设路轨修建标准不统一,不能有效整合全国铁路资源,这是因为晚清铁路多为西方列强主持修筑,多分布在列强的势力范围内,方便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分而治之,C项正确;近代铁路修筑技术并不会导致轨距存在差异,排除A项;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属于客观因素,不属于根源,排除B项;材料都属于修筑铁路,无法反映工业革命进程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1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粤汉铁路开通后,“粤省众多商人纷纷前来长沙大量收购生猪后运销广州”,而湖南的产品通过粤汉铁路运往广州、香港,据此可知,粤汉铁路的开通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抗战的物质基础,排除A项;地域性商人集团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经营模式的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1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某条运河开通于19世纪中期,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并结合所学可知,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西太平洋的最近航线,A项正确;米迪运河开通于17世纪,排除B项;巴拿马运河开通于1914年,排除C项;1825年伊利运河全线开通,是美国境内非常重要的一条运河,排除D项。故选A项。1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00-1930年,1950年,1960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以来世界交通工具不断更新,运输速度加快,有利于缩短人们交流的空间距离,推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题干信息仅反映运输速度对距离的影响,并未体现人们的物质需求,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科技发展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排除B项;科学技术与生产的逐渐结合是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之一,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截至2012年,铁路营业里程比2002年增长了34.7%”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截至2012年,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交通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所以这一时期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反映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2002年至2012年我国才开始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排除B项;材料可以反映我国交通建设成就显著,但没有其他国家的数据,故不能得出我国交通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体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2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94年5月6日英法海底隧道通车。②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1960年4月23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③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④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由布质或木质转变成金属,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所代替。所以材料选项按时间排序应为④②③①,D项正确;1994年5月6日英法海底隧道通车,按时间排序应该排在最后一位,排除A项;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由布质或木质转变成金属,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所代替,按时间排序应该排在第一位,排除B项;1994年5月6日英法海底隧道通车,按时间排序应该排在最后一位,排除C项。故选D项。2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2007—2018年中国。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民航业的客座率,需求增速和供给增速都有明显的下降,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客座率、需求增速和供给增建出现较大提升并总体呈理稳定发展的趋势,这说明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人口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航空业的发展,“多样化”材料无法得出,排除A项;仅从表格数据,无法得出航空业已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现代交通体系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23.C【详解】从材料中的1988-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交通的发展,而不是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三线建设是在60年代,不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交通业发展并不能说明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排除D项。故选C项。24.C【详解】根据材料“年均节约34.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量135.3万吨。”可知纯电动公交车的运行促进了节能减排与环境改善,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深圳实现公交100%纯电动化有利于节能减排,无法表明其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开放,排除A项;纯电动公交车应用了新的汽车制造业技术,它的运行不会促进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排除B项;纯电动公交车依然是公共交通工具,不能促进人们出行方式的巨变,排除D项。故选C项。25.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法海底隧道并不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B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实现了革命性发展,出现了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等新生事物。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空中通道便利了人们的出行,20世纪70年代后宽体客机成为客运主流,ACD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26.(1)变化:由服务军事行动转向保障京师粮食供应;由区域短途运输变为南北长途转运。原因: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分离;经济重心的南移。(2)原因:河道淤塞;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农业生产的破坏;南方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漕粮改折收银更为便捷;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京师商品粮供应充足;为了节省开支,增加收入。【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得出由服务军事行动转向保障京师粮食供应;由区域短途运输变为南北长途转运。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汁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可得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根据材料“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可得出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分离;经济重心的南移。(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由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而到处淤滞,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部分地区实行海运,并取得了成绩。”可得出河道淤塞;根据材料“但由于南方粮食生产的相对衰落,以及漕粮‘改折’收银在南方地区的广泛推行”及所学可得出南方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漕粮改折收银更为便捷;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政府废止漕运的原因还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农业生产的破坏;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京师商品粮供应充足;为了节省开支,增加收入。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