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中国诗词大会》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B.滴加液体
    C.读液体体积D.取用锌粒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B.氯酸钾C.四氧化三铁D.大理石
    4.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以下物质可以造成酸雨的是( )
    A.B.C.D.
    5.为纪念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特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已知钔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01B.157C.258D.359
    6.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说明了( )
    A.分子的体积变大了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把过滤池和吸附池的位置颠倒B.加入的X试剂为活性炭
    C.过滤池能除去水中溶解的色素和异味D.到达用户的水是纯净物
    8.学校直饮水机处应张贴的标识是( )
    A.B.C.D.
    9.如图为大连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所有燃料均无毒无害D.天然气比煤更环保
    10.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二、填空题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7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孙剑、葛庆杰研究团队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实现了通过二氧化碳直接加氢获得高辛烷值汽油的技术。(a、b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新型多功能复合物催化剂是二氧化碳转化的关键。大连化物所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将这种催化剂应用在二氧化碳和氢转化成汽油上面,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的生产。
    2022年3月,全球首套年产量1000吨的二氧化碳加直制汽油中试装置在山东邹城开机运行。
    近日,科学家又发现一种由钌元素组成的新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效率提高千倍。
    相信,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二氧化碳合成汽油的成本也会不断降低,中国“碳中和”的时代即将到来。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现阶段使用的汽油主要是通过_______加工得到的。
    (2)第一步反应:和在的催化作用下反应,除生成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该物质为_______(写化学式)。
    (3)观察图中a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它的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a、b两种分子碳元素含量更高的是_______(“a或b”)。
    (4)催化剂在使用时本身不会在反应中耗尽,是因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不变。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钌的元素符号为B.钌原子质子数为44
    C.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gD.钌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现实意义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12.拉瓦锡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通过定量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水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
    【材料一】1774年,拉瓦锡通过加热曲颈甑中的水银(如图1)进行定量研究,证明了空气的组成。
    【材料二】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入一根红热的铁质枪管(如图2),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证明了水的组成。
    【材料三】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一定质量的氧气,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1装置所示,汞槽中汞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_______的结论。
    (2)图2红热的铁质枪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方法是_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3)分析材料三拉瓦锡所做的实验,他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份。
    【重走探究路】小组学生在学习了拉瓦锡所做的实验后,设计如图3所示实验验证空气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如下操作: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小坩埚内装足量的红磷,关闭弹簧夹,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连同药品的总质量;
    ②用放大镜点燃红磷,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将装置再次放到电子天平上称量,质量不变;
    ③将导管放到装水的烧杯中,打开弹簧夹。
    (4)小组同学选择将金属汞换成红磷完成实验,是因为汞_______。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
    (5)若红磷的量不足,会对哪个实验结论产生影响_______(填字母,下同);若装置漏气,会对哪个实验结论产生影响_______。
    A.空气组成B.质量守恒定律
    13.化学兴趣小组想要在实验室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检验的实验。
    活动一: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如图1)
    (1)在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中选择高锰酸钾用装置A制取氧气,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想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
    活动二:验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2、图3)
    (4)图2中,螺旋形铁丝的一端所系的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两个小组分别用纯铁丝和生铁丝完成实验,发现纯铁丝燃烧没有火星四射的现象,生铁丝燃烧时产生了火星四射的现象。由此分析火星四射现象的产生是生铁中_______燃烧产生的。
    (5)可以选择图1中的_______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干燥后,连接图3左侧导管缓慢通入二氧化碳。图3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现象,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结论。
    (6)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B两个烧杯中蜡烛均熄灭,其原因是_______;能证明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是烧杯_______(填“A”或“B”)。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金属材料在创造中华文明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课本中,同学们了解了不同年代的金属文物,并想从化学角度进行研究。
    【材料一】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古遗址又发现了最新的考古成果,其中青铜面具、黄金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象牙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材料二】沧州铁狮子制造于五代时期后周广顺三年,距今将近1100年,重约32吨,惊叹古人的智慧。然而令人唏嘘的是最近几十年的四次维修反而加速了铁狮子的腐朽,满目疮痍看着着实让人心疼。
    活动一:三星堆文物的研究和保护
    (1)本次三星堆发掘工作中,首次使用3D打印硅胶膜保护文物。实验室可用和盐酸反应制取硅胶,中硅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为保护文物,考古实验室的保湿箱中会填充氮气,其原因是_______。
    (2)材料一列举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中不是由金属材料制得的是_______;金块能够被锻造成薄薄的面具,说明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
    (3)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以青铜器居多。铜的冶炼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两种。
    ①火法炼铜涉及的化学反应之一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②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现有铁、铜、金三种金属,限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该试剂是_______。
    活动二:沧州铁狮子腐朽原因的探究与保护
    同学们看到沧州铁狮子的腐朽,倍感痛心,于是想去探究铁狮子腐朽的原因,设计了以下的实验。
    (5)通过实验,同学们认为沧州铁狮子的腐朽主要是因为铁与_______反应锈蚀导致的。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会加快铁锈蚀。
    (6)结合实验,请你为保护沧州铁狮子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闻气体气味:装有气体的集气瓶放到鼻子附近(要有一段距离),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图示操作正确;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应竖直悬空在试管上方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防止药品被污染,图示操作错误;
    C、读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采用俯视读数,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四氧化三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大理石是由碳酸钙和少量杂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B、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反应,最终形成硫酸,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选项正确。C、不溶于水,不会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D、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不会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钔原子的中子数=258-101=157;答案:B。
    6.答案:C
    解析: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C。
    7.答案:B
    解析:A、过滤池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吸附池是吸附颜色、气味等,二者位置不能颠倒,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加入的X试剂为活性炭,说法正确;
    C、过滤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过滤池不能除去水中溶解的色素和异味,说法错误;
    D、到达用户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该图表示腐蚀品,直饮水机处不用张贴该标志,故A错;
    B、该图表示节约用水,直饮水机处可张贴该标志,故B正确;
    C、该图表示有毒品,直饮水机处不用张贴该标志,故C错;
    D、该图表示易燃物标志,直饮水机处不用张贴该标志,故D错。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B说法正确;
    C、并不是所有燃料都无毒,例如管道煤气中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故C说法错误;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煤燃烧不仅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还要放出别的废气,所以天然气比煤更环保,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浇,以免引起触电事故发生,选项错误;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避免天然气继续泄漏,并降低室内天然气的浓度,选项正确;
    C、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以防炸伤人或者引起火灾,选项正确;
    D、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不能浇水,以免扩大火势,选项正确。
    故选A。
    11.答案:(1)石油
    (2)
    (3)5:12;b
    (4)质量;AB或BA
    (5)有效降低造成的温室效应;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解析:(1)现阶段使用的汽油主要是通过石油加工得到的;
    (2)和在的催化作用下反应,除生成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元素,即为水,化学式为;
    (3)观察图中a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化学式为,则它的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5:1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b的化学式为CgH10,它的分子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8:1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a、b两种分子碳元素含量更高的是b;
    (4)催化剂在使用时本身不会在反应中耗尽,是因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则钌的元素符号为,故A说法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钌原子序数为44,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钌原子质子数为44,故B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l”不是“g”,通常省略,故C说法错误;
    D、钌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D说法错误;
    故选:AB;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有效降低造成的温室效应,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12.答案:(1)液封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五分之一
    (2);可以冷却混合气体,将未参加反应的水蒸气转化为水,净化氢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装置末端导管口,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说明该气体为氢气;氢、氧
    (3)3.5
    (4)有毒,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5)A;AB或BA
    解析:(1)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见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氦气组成,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
    (2)红热的铁质枪管中,铁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难溶于水,集气瓶中水可以冷却混合气体,将未参加反应的水蒸气转化为水,净化氢气;氧气具有可燃性,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装置末端导管口,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说明该气体为氧气;铁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铁、氧、氢三种元素,铁中只含有铁元素,则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一定质量的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则他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45.0-41.5=3.5份;
    (4)将金属汞换成红磷完成实验,是因为汞有毒,该实验所用的药品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实验过程中逸散到空气中,会产生污染;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5)若红磷的量不足,氧气不能消耗完全,导致氧气含量偏低,则会对空气组成产生影响,故选A;若装置漏气,燃烧冷却后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有部分空气进入瓶中弥补了消耗的氧气,水倒流入集气瓶的体积不足五分之一,导致氧气含量偏低,且会影响质量的测定,故会对空气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产生影响,故选AB。
    13.答案:(1)酒精灯
    (2)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E;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预留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且氧气不易溶于水
    (4)引燃铁丝;碳或C
    (5)B和D;干燥的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小花变红色
    (6)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A
    解析:(1)在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中选择高锰酸钾用装置A制取氧气,为了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需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想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且氧气不易溶于水,则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E,方便预留少量的水;
    (4)螺旋形铁丝的一端所系的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两个小组分别用纯铁丝和生铁丝完成实验,发现纯铁丝燃烧没有火星四射的现象,生铁丝燃烧时产生了火星四射的现象,生铁中含有碳,由此分析火星四射现象的产生是生铁中碳燃烧
    产生的;
    (5)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收集装置可选择D,故可以选择图1中的B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干燥后,连接图3左侧导管缓慢通入二氧化碳;图3实验中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观察到湿润石蕊小花变红色,则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结论;
    (6)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则A、B两个烧杯中蜡烛均熄灭;A中导管口在烧杯口处,B中导管口接近烧杯底部,而A 烧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沿着烧杯壁进入到了烧杯的底部,由此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14.答案:(1)+4;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象牙;延展
    (3)分解反应;
    (4)硫酸铜溶液等(合理即可)
    (5)氧气和水;氯化钠或
    (6)可在其表面刷漆等(合理即可)
    解析:(1)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2+x+(-2)×3=0,解得x=+4;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则为保护文物,考古实验室的保湿箱中会填充氮气;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青铜面具、黄金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均属于金属材料,象牙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金块能够被锻造成薄薄的面具,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①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验证铜、铁、金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硫酸铜溶液,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铁在铜前,金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金在铜后,故使用硫酸铜溶液能一次性验证铁、铜、金的活动性顺序;
    (5)A.试管中有水,还与氧气接触,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试管中有水,不与氧气接触,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试管中无水,与干燥的空气接触,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对比可知,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反应导致的;
    D.试管中比A试管多添加了饱和氯化钠溶液,A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D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说明铁锈蚀还与氯化钠有关,氯化钠会加快铁锈蚀;
    (6)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要隔绝氧气和水,可在其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方法,达到防锈的目的。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K-39,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