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选听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你认识这两位作曲家吗?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交响音画
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自幼天资聪慧,精通几国语言,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在科学与音乐方面显露出超人的天赋。他九岁时开始接受音乐启蒙教育,学习演奏长笛和大提琴。后来结识了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并在其影响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音乐创作,是俄罗斯“强力集团”成员。
这首乐曲由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创作于1880年,1881年献给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这首乐曲是标题音乐的代表作,作曲家在乐谱上加有如下标题说明:在一望无际的中亚细亚草原上,隐隐传来宁静的俄罗斯歌曲。马匹和骆驼的脚步由远而近,随后响起了古老忧郁的东方歌曲。一支商队在俄罗斯士兵的护送下缓缓走来,他们在辽阔的草原上长途跋涉,随后又渐渐远去……俄罗斯音调与东方色彩的旋律和谐地交汇在一起,回声长久地在草原上萦绕回荡,最后消失在草原的天际。
聆听A段主题,思考:主奏乐器是什么?单簧管旋律反复吹奏的乐器是什么?圆号
聆听B段主题,思考:主奏乐器是什么?英国管表现出怎样的音乐形象?商队在草原上行进的形象。
英国管(EnglishHrn)是双簧管乐器的一种。又称中音双簧族乐器,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也能吹出田园风光,成富于诗意的表情乐段,如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Ⅲ"牧歌",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都是以英国管来演奏。
完整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钢琴独奏
欣赏视频,这首作品是什么体裁?狂想曲
狂想曲:名称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用激昂的语调朗诵的一段史诗。19世纪以来,狂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一种感情奔放、技术艰深、带有幻想性质的器乐曲。它的曲式结构自由,多叙事性段落。狂想曲的音乐多以民间曲调为基础,经过变奏和主题发展的手法,与快速突变的民间舞曲相交错,形成高潮后结束全曲。多数狂想曲是钢琴独奏曲,如李斯特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钢琴独奏)。现代作曲家也创作有管弦乐形式的狂想曲。如拉威尔创作的《西班牙狂想曲》(管弦乐合奏)等。
弗朗茨·李斯特(Franz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李斯特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在他浩瀚的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它的旋律要么缓慢庄严,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控诉,富有速度感,展现出匈牙利人豪放、乐观、热情的民族性格。
聆听该片段,思考:这段具有吉普赛音调的舞曲,它的情绪是怎样的?低沉、压抑
这段给人以晶莹剔透、清秀无比的感觉,与前面低沉压抑的情绪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的创作手法是什么?没有低音,全部伴奏都在中、高音区
本节课的两首作品在世界各地广受喜爱,世界音乐文化多姿多彩,希望同学们能以更包容的心怀喜爱和理解世界优秀的音乐作品。
搜索李斯特的其他钢琴作品,并说一说他的音乐风格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丰收锣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丰收锣鼓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介绍六种民族打击乐器,欣赏《丰收锣鼓》,利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创编音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欣赏 花之圆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欣赏 花之圆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家故事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家故事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歌曲欣赏,互动,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