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课一练
展开【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4分
[知识点1:资源安全问题的表现。知识点2:资源安全问题的成因。知识点3:保障资源安全]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2023年新疆博湖期末)2020年,我国在世界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中占比接近90%。针对稀土开发,我国注重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着力化解产能过剩,建立了稀土战略储备基地。据此完成第1~2题。
1.我国要增强稀土开发的国际话语权,根本出路是( )
A.增加稀土出口B.提高技术研发
C.提高出口关税D.增加稀土加工
2.我国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稳定对国外的资源供给B.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
C.提高稀土资源的回收率D.稀土具有不可再生性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我国要增强稀土开发的国际话语权,根本出路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技术研发,从而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效率,B项正确。第2题,我国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基地的主要原因是稀土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要建立战略储备基地,从而保障我国的稀土安全性,D项正确。
[知识点1](2023年广东模拟)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属于非常规国家安全的是( )
A.政治安全B.主权安全
C.资源安全D.军事安全
4.以下不属于我国战略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B.稀土资源
C.气候资源D.铁矿资源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政治安全、主权安全和军事安全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国家安全,而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则属于非常规国家安全,C项正确。第4题,我国的战略资源主要有淡水、土地、石油、铁矿、稀土等资源,气候资源不属于我国战略资源,C项正确。
[知识点1、2](2022年黑龙江大庆期末)中国铝土矿储量约为8.3亿吨,仅占世界储量的2.96%,但2015年中国铝土矿产量达到6 000多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1.9%,仅落后于澳大利亚。2016年,中国电解铝产能占全球总产能一半左右。下图示意2008—2015年中国铝土矿产量与进口量以及进口量所占比重变化。据此完成第5~6题。
注:进口量所占比重=进口量/(产量+进口量)。
5.图中数据表明中国铝土矿( )
A.进口量大于生产量B.对外依存度比较高
C.进口比重直线上升D.2014年进口量最少
6.中国铝土矿开采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极有可能导致( )
A.世界铝土矿产量急剧下降B.停止进口国外铝土矿资源
C.国内铝土矿资源逐渐枯竭D.世界电解铝产业加速衰退
【答案】5.B 6.C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中国铝土矿有的年份生产量大于进口量,有的年份进口量大于生产量。中国铝土矿进口量所占比重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B项正确。进口量所占比重呈波动变化。从进口量来看,2009年进口量最少。第6题,图示表示中国的铝土矿产量与进口量之间的关系,与世界铝土矿产量及发展影响不大。我国铝土矿储量占比小,而产量占比大,会导致铝土矿(非可再生)逐渐枯竭,C项正确。应当加大进口铝土矿,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
[知识点3](2022年北京海淀区期末)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第7~8题。
7.稀土资源( )
A.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B.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D.中国产量大于储量
8.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答案】7.C 8.B 【解析】第7题,由材料“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可知,稀土资源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自然资源,工业化之前还没有开发利用,A项错误;属于非可再生的金属资源,不是能源资源,B项错误;由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可知,稀土资源分布不均,集中分布于中国、越南、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C项正确;中国储量比重小于产量比重,并不代表储量小于产量,D项错误。第8题,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B项正确;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不现实,A项错误;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不利于资源保护,可能会出现资源枯竭,C项错误;扩大开采规模不能提高价格,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枯竭,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知识点3]9.(2023年河南洛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镍矿是战略性资源,被广泛用于高性能特种钢、电池等关键材料和高新技术领域。自然界中,镍矿主要有三种:硫化镍矿、红土镍矿和海底多金属结核矿。近年来,全球硫化镍矿逐渐贫化,新发现的硫化镍矿带越来越少。由于开采技术难度的问题,海底镍矿还无法被开采。
我国镍矿资源匮乏,进口镍矿总量占全球镍矿进口贸易的92.1%,消费量居全球首位。印度尼西亚是红土镍矿资源王国,储量2 100万吨,全球第一。近年来,当地政府重视国家镍产业的发展,限制红土镍矿出口并支持红土镍矿的深加工,鼓励国际企业投资建厂。目前全球一流的镍冶炼工艺产能集聚印度尼西亚,中国企业占90%以上,形成了以中资企业为核心的三大综合性工业园区。在规模化、集群化背景下,印度尼西亚镍项目的综合成本竞争力将远超其他国家。
(1)近年来,印度尼西亚限制红土镍矿出口并支持其深加工,就此做出合理解释。(4分)
【答案】保护本国镍矿资源;镍矿属于初级产品,出口利润低;对红土镍矿深加工,可以增加附加值、税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拉动就业。
(2)说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合作建设红土镍综合性工业园的各自优势。(8分)
【答案】中国:技术先进;资金充足。印度尼西亚:政府的政策支持;当地镍矿资源丰富。
(3)阐述保障我国镍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8分)
【答案】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大投资镍矿资源海外矿业项目;加大对国内镍矿资源开发资金和技术支持,降低对外依存度;优化镍矿冶炼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扩大镍矿进口渠道,增加进口来源;建立健全镍矿资源储备制度。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人地协调观]魁北克省是加拿大面积最大的省,其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生产在加拿大及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魁北克省自由而透明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鼓励商业性勘查的优惠政策、对矿山复垦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等,促进了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 )
A.“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模式
B.严格环境限制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C.“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矿业模式
D.粗放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2.魁北克省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经验和优势,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借鉴有( )
①保护生态,科学开发 ②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 ③推动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法规及制度建设 ④因地制宜复耕复垦,恢复农业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先破坏,后恢复”模式是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发展,与材料中该省通过法律监管、促进环境保护矛盾,故A项错误;严格环境限制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是指通过政策限制开发并将环境问题转嫁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材料中该省为商业性勘查提供优惠政策,并未限制矿产资源开发,故B项错误;粗放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是指通过加大资本投入、扩大开发规模以提高经济效益,与材料中该省集约经营矛盾,故D项错误;魁北克省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制度,鼓励商业性勘查与矿山复垦,平衡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绿色矿业模式,C项正确。第2题,我国矿业应当借鉴魁北克省关于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经验,集约经营、科学开发、综合利用、加强管理、恢复环境,不单单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而是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①②④正确。
[综合思维]当资源供给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会避免发生资源安全问题。下图示意资源供需平衡。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的是( )
A.鼓励人口增长B.减少资源开采
C.优化产业结构D.资源价格上涨
4.可能打破图示资源供需平衡的是( )
A.破坏生态环境B.降低消费水平
C.增加资源进口D.避免区域冲突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资源供给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会避免发生资源安全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降低资源消耗,有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C项正确;鼓励人口增长会增加对资源的消耗,不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A项错误;减少资源开采会使资源供应不足,不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B项错误;资源价格上涨说明资源供不应求,不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D项错误。第4题,破坏生态环境会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难以维持资源供需平衡,可能打破图示资源供需平衡,A项正确;降低消费水平可以降低资源消耗,有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B项错误;增加资源进口使资源总量增加,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C项错误;避免区域冲突可以保证资源稳定供给,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D项错误。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球超载日”是指地球已用完年度可再生自然资源额度,当天进入生态赤字状态。读1969—2017年“地球超载日期”统计图,完成第5~6题。
5.从“地球超载日”角度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超越地球生态临界点的年份大约是( )
A.1969年B.1970年
C.1987年D.2017年
6.2020年“地球超载日”比2019年推迟了三个多星期,原因可能是( )
A.技术发展使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
B.开发力度加大使资源总量增加
C.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数量减少
D.新冠肺炎疫情使短期消费模式改变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1969年可再生自然资源额度并未用完,还有结余,但是到了1971年末,出现了生态赤字状态,这表明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超越地球生态临界点的年份大约是1970年。第6题,2020年年初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多国公民减少了外出消费,使短期消费模式改变,因此“地球超载日”比2019年推迟了三个多星期。
[综合思维](2022年四川成都期末)2021年3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水日”,并且是第34个“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本年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水利部确定我国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据此完成第7~9题。
7.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夏季B.夏秋季
C.秋冬季D.冬春季
8.下列关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中,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
A.合理开采地下水
B.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
C.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9.下列关于水循环对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有机物和无机盐输向海洋
B.增加全球的水资源总量
C.加剧不同纬度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
D.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答案】7.B 8.A 9.A 【解析】第7题,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为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第8题,合理开采地下水属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开源”措施,A项正确;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以及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属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第9题,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资源更新;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调节全球热量收支平衡;塑造地表形态等。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地理实践力]10.(2023年甘肃白银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浙江省萤石资源丰富,各矿区成矿条件不同,浙北地区萤石矿矿物质F主要来自岩浆岩,Ca主要来自围岩溶解下渗。高温热液中的F和Ca结合形成CaF2沉淀填充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断裂、裂隙构造空间中,形成萤石的矿脉。浙北地区萤石矿主要采取地下开采方式。图甲为浙北地区萤石矿区域成矿模式图。
甲
材料二 我国萤石(CaF2)产量大,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二,但萤石资源的储采比(储采比=当年探明储量/当年开采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储采比严重失衡。萤石资源的综合回收率仅为51.43%,造成萤石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每年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萤石矿。图乙为2016—2021年我国萤石进、出口量图。
乙
(1)说明2016—2021年中国萤石进出口的基本特点。(8分)
【答案】进口总量呈上升趋势;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2016—2017年,进口量小于出口量;2018—2021年,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2)依据材料阐述保障中国萤石矿产资源安全的途径。(6分)
【答案】提高勘探技术和开采技术,平衡储采比;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保护环境等。
(3)说明浙北地区地下萤石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及防范措施。(8分)
【答案】地质灾害: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防范措施:加强对边坡的监测,预防滑坡;采掘过程中关注边坡开裂变形,以防地面塌陷;对坑道位置、水层进行勘测,避免地面沉降等。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综合训练题</a>,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0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练习</a>,共7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448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一课一练</a>,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