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1.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物理课本的长度是50cmB. 天安门国旗杆净高度约为10m
C. 课间眼保健操时间约为5minD.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10s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教版的中学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A不符合题意;
B.天安门国旗杆净高度为30m,旗杆含地下部分共32.6米,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做完一套眼保健操所用时间约为5min,即课间眼保健操时间约为5min,故C符合题意;
D.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时间在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中,小明认为泡沫板较硬,比报纸的隔声性能好.小明的行为相当于( )
A. 提出问题B. 猜想假设C. 进行实验D. 分析论证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明认为泡沫板较硬,比报纸的隔声性能好,这只是对生活现象提出了猜想,这种行为相当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 该圆的直径为1.70cm
B.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 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
D.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没有放正,故B错误;
C.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为2.00cm,故C正确;
D.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D错误。
故选C。
4.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44cm、12.46m、12.45cm、12.5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B. 12.47cm
C. 12.4725cmD. 12.46cm
【答案】A
【解析】
【详解】12.54cm与其他三次数据相差较大,12.54cm为错误数据,应去掉,则物体的长度为
故选A。
5. 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B. 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 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声音能在线、墙体等固体中传播,“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故A正确;
B. 我们听到的回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6. 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
A. 量程15cm,分度值0.5 mm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 m,分度值1 mmD. 量程30 m,分度值1mm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
A.量程是15cm的刻度尺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故A不符合题意;
B.量程为10 m的刻度尺能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的刻度尺准确程度较低,测量误差太大,故B不符合题意;
C.量程3 m的刻度尺能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准确程度较高,测量误差较小,故C符合题意;
D.量程30 m的刻度尺,量程太大,与人的身高相差太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如图所示,超声波洗牙就是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去除牙齿上的牙结石、烟渍等,可以帮助治疗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而且对牙面的损害非常小。以下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洗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 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A.超声波洗牙就是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去除牙齿上的牙结石、烟渍等,这些实例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A正确;
B.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A。
8. 下列测量中采用的方法、做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因为误差不可避免
B.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C.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凹液面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D. 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拉直棉线后在用刻度尺测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故A错误;
B.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也不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故B错误;
C.量筒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不能用手举起,故C错误;
D.测量铁路线长度时,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拉直棉线后再用刻度尺测量,故D正确。
故选D。
9. 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B. 噪声监测仪主要监测噪声的响度
C. 人们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D. 医生使用的听诊器能增大声音的音调
【答案】D
【解析】
【详解】A.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原理,通过超声波来实现回声的定位,来探测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并且给驾驶员提供相应的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噪声监测仪主要监测噪声的响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地震、台风、海啸发生时,常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此人们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听诊器是采用减小声音的分散来增大声音的响度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B. 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D. 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答案】A
【解析】
【详解】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只能起监测作用,不能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对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停止抽气后打开气阀,铃声逐渐变小
B. 乙图: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长度不同,音色不同
C. 丙图:所用音叉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越远
D. 丁图:玻璃瓶中水面越高,敲击后音调越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图: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停止抽气后打开气阀,空气进入,铃声逐渐变大,故A错误;
B.乙图: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
C.丙图:所用音叉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越远,与音调无关,故C错误;
D.丁图:玻璃瓶中水面越高,敲击后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故D正确。
故选D。
12.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音调相同,乙和丙响度相同B. 甲和乙响度相同,乙和丙音色相同
C. 甲和丁音调相同,乙和丙响度相同D. 甲、乙、丙、丁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和乙频率相同,音调相同;乙和丙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A正确;
B.甲和乙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乙和丙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
C.甲和丁频率不同,音调不相同;乙和丙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C错误;
D.由ABC分析可知,甲、乙、丙、丁音调和响度不可能都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13. 物理学方法是理解物理思想体系的重要手段,下列采用了相同的实验方法的是( )
A. ②④B. ①③C. ②③D.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①水波的产生和传播特点可以直接观察,通过水波认识声波,采用的是类比法;
②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多个因素有关,在研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每次只探究与一个量的关系,控制其它的量不变,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③探究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中,真空不能传声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
④比较橡皮筋发声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是控制拨动橡皮筋的力度相同改变拨动速度的快慢,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所以研究方法相同的是②④,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4.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样做用了实验中常用的转换法
②这样做用了实验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③这样做延长了音叉的振动时间
④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④C. 只有②③D. 只有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②音叉振动时,将乒乓球弹开,实验中将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乒乓球被多次弹开,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实验中将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并不能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故③错误,④正确。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15.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关于音叉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
A. 声音信号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B. 声音传播过程中音调和音色保持不变
C. 声音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D. 该声音一定是乐音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于声音的传递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信号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乙可知,由于声音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频率和波形图的形状不变,所以声音传播过程中音调和音色保持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观察波形图发现,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小,所以声音响度逐渐变小,故C符合题意;
D.如果音叉发出的声音妨碍了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了干扰,就属于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16.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 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C. 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
D. 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按压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与次声波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
B.声音既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医院里给病人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
C.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
17. 把一根铜线紧紧绕在小木棒上,一共缠绕了匝,利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这匝铜线绕成的长度,如图所示,两刻度尺刻度线均已对准第一匝铜线边沿。
(1)甲刻度尺所测的长度为___________;乙刻度尺所测的长度为___________;
(2)由甲刻度尺的测量结果,可知铜钱的直径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8.30 ②. 8.3 ③. 0.21
【解析】
【详解】(1)[1]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对齐,右侧与8.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8.30cm。
[2]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测的长度是8.3cm。
(2)[3]由甲刻度尺的测量结果,可知铜钱的直径为
18. 下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答案】77.4
【解析】
【详解】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7.4s,即秒表的读数为。
19. 请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64.8km=________cm,70µm=________dm。
【答案】 ①. ②.
【解析】
【详解】[1][2]根据长度的换算关系可知
20. 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________(选填“松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观看电影时,电影声是通过空气,以________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答案】 ①. 减少 ②. 松软多孔 ③. 声波
【解析】
【详解】[1][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要减少障碍物对声波的反射,可以利用松软多孔的材料来装饰墙壁。所以,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即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松软多孔的材料。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观看电影时,电影声是通过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21.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________.蜜蜂振翅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________,人耳________(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答案】 ①. 音色 ②. 响度 ③. 音调 ④. ⑤. 能
【解析】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的频率指1s内振动的次数;
(3)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详解】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判断;增大音量,是指增大了声音的响度;男低音歌手中的“低”指音调低;蜜蜂1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440Hz;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故人能听得见;
故答案为 (1). 音色 (2). 响度 (3). 音调 (4). 440 (5). 能
【点睛】解题关键是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明确频率的概念以及人的听觉范围.
22. 高考即将到来,在我县的高考的考点内都有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在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反应的是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该数据突然大幅度升高时,旁边的人会感觉耳膜有明显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
【答案】 ① 响度 ②. 能量
【解析】
【详解】[1][2]分贝主要用于度量声音强度,常用dB表示。所以在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 48.4dB 反应的是响度;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当该数据突然大幅度升高时,旁边的人会感觉耳膜有明显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四、计算题
23. 如图所示,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2s被探测仪接收到
(1)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距离。
(2)利用声呐系统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请简述理由。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
【详解】解:(1)声波从探测仪发出到障碍物的时间
由可知,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
(2)回声探测仪器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来测物体间的距离,地球到月球之间有真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这种测量法不能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1)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为;
(2)利用声呐系统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4. G121次高铁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1320km,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G121次高铁列车由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G121次高铁列车由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3)中途G121次高铁列车以360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隧道,这列火车的长度是200m。则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1)6h;(2)220km/h;(3)18s
【解析】
【详解】解:(1)G121次高铁列车由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
t=16∶28−10∶28=6h
(2)高铁列车由北京到上海的路程
s=1320km
G121次高铁列车由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3)列出穿越隧道的速度为
v′=360km/h=100m/s
列车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s隧道+s车=1600m+200m=1800m
由可知,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答:(1)G121次高铁列车由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是6h;
(2)G121次高铁列车由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219.7km/h;
(3)中途G121次高铁列车以360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隧道,这列火车的长度是200m,则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18s。
五、实验题
25.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答案】 ①. 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 ②. 等量 ③. 杯中所剩水量 ④. 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 ⑤. 棉
【解析】
【详解】(1)[1]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的抹布擦桌面的效果,所以可提出与抹布有关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
(4)[2]根据控制变量法,只有三杯水等量时,才能通过杯内水的剩余量来探究抹布的吸水能力。故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3]因比较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的关系,故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水量,将现象记入下表。
(5)[4]分析记录的数据表格可以观察到:放棉布烧杯中所剩水量最少,放涤纶布烧杯中所剩水量最多,故得出:布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
(6)[5]因为棉质抹布的吸水能力最强,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较多,应采用棉质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以利于吸汗。
26. 小明在观察如图甲所示的二胡时猜想: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找来两根粗细不同的钢丝,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拨动枕木AB间的钢丝,进行了四次对比探究,四次实验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______;
(2)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______关系,拨动后发现第1次实验发声音调低,则小明可得出结论:当______相同时,弦越______音调越高;
(3)为了探究其余猜想,关于第4次钢丝的粗细选择,要选择______(填序号);
A. 细 B. 粗 C. 粗细均可
(4)二胡演奏时可通过手指按压、松开、滑动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图丙中小明两手指按压的是音符“3”、“4”位置,为发出“3”音符,他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 ①. 松紧程度 ②. 粗细 ③. 长度和松紧 ④. 细 ⑤. C ⑥. 松开中指 ⑦. 粗细和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解析】
【详解】(1)[1]如乙图所示,在钢丝末端悬挂的钩码越多,钩码对钢丝的拉力越大,钢丝就绷的越紧,所以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松紧程度。
(2)[2]对比第1、2两次实验,钩码个数相同说明松紧程度相同,AB间距相同即是钢丝振动长度相同,钢丝粗细不同,说明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3][4]拨动后发现第1次实验发声音调低,则小明可得出结论:当钢丝长度和松紧相同时,弦越细的音调越高。
(3)[5]前三次实验AB间距都是50cm,第4次实验AB间距是30cm,这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钢丝长度的关系,实验需要控制钢丝的粗细和松紧程度相同,可以选择第1次或者第2次实验与第4次实验进行对比,所以第4次实验用的钢丝粗细都可以,故C符合题意,故选C。
(4)[6] [7]如图丙所示,“3”音符比“4”音符的音调低,为发出“3”音符,他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改变弦的长度,只要松开中指弦的长度就变大,当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
上海虹桥
G121
发车时间
10∶28
12∶24
14∶59
······
到站时间
12比21
14比57
······
16∶28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实验次数
1
2
3
4
钢丝
粗
细
细
AB间距/cm
50
50
50
30
钩码个数
3
3
4
3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心远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心远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