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清明》(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49741/0-17096953843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古诗三首《清明》(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49741/0-17096953844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课伊始,我将采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们回顾以前所学过的《二十四节气歌》,并找出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清明",顺势来介绍“清明”,引出课堂教学主题—古诗《清明》。板书课题,进入第二个环节。
第二环节:知诗人
这一环节,我会以小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快速简单了解作者杜牧。并激发学生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欲望,从而来到我预设的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读诗歌
这一环节,我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完之后,我将请学生展示朗读,再次正音。然后划分出古诗节奏,按照正确的节奏,再次朗读古诗。以此让学生对本首古诗有一个熟悉准确流利的诵读,为后面的品读诗句作好铺垫。从而来到我预设的第四环节.
第四环节:明诗意。
首先我会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品读,然后交流读懂的内容;其次进行全班师生交流,进一步明确古诗的意境。
第五环节:悟诗情。
衔接上一环节,请学生说说诗中作者描绘的春雨的特点,学生应该能很快找到答案是“纷纷” ,我将引导学生理解纷纷二字的用意,体会春雨绵绵的意境。并再次向学生提出质疑,“欲断魂”是什么意思,从“欲断魂"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在路上行走是怎样的心情?由讨论,建议同桌互说互评。学生会结合当时情境可能会说作者是怀着悲伤寂寥惆怅苦闷的心情走在路上.自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重新读读这一句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和第一次读这里有很大的区别。从而指导学生在品读古诗时,自己也要融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紧接着品读第三、四句诗。想想作者为何要找酒家?只是为了喝酒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喝酒又是为了什么。学生有可能反馈说是为了借酒消愁。我会根据学生的答案加以引申。就这样,通过学生自学诗歌,培养他们的理解鉴赏能力,运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快乐学习。最后,我会设计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分小组读、男女交替读、配乐朗读来使学生对全诗加深印象,悟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尝试背诵古诗。接下来进入下一环节。
第六环节:拓展阅读。
出示古诗《元日》,先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指名朗读古诗.接着让大家根据诗意说一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及感受。这样,便真正做到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与运用相结合,能够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七、板书设计
清明节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和任务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较为被动,需要教师在引导和激励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需要加强对一些关键词汇和概念的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清明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新课,一读——解诗题,二读——悟诗情,三读诵诗韵,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