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445155/0-17096498476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445155/0-17096498477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445155/0-17096498477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血型的发现人是( )
A.达尔文B.卡尔•兰德斯坦纳
C.哈维D.孟德尔
2.(2分)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红细胞和血小板B.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小板D.红细胞和白细胞
3.(2分)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A.7%﹣8%B.1%﹣2%C.10%﹣20%D.30%左右
4.(2分)当血型不同输血时,受血者的血液中会发生的反应是( )
A.血液凝固B.红细胞凝集
C.白细胞凝集D.血小板凝集
5.(2分)尿的形成是在( )
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单位D.肾盂
6.(2分)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④①
7.(2分)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错误的是( )
A.①﹣﹣右心房B.②﹣﹣肺静脉C.③﹣﹣主动脉D.⑤﹣﹣左心室
8.(2分)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 )
A.A 型B.B 型C.O 型D.AB 型
9.(2分)如图示人体血液循环的一部分,箭头为血液方向。请据图判断,血管P和Q分别是( )
A.动脉、静脉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D.动脉、毛细血管
10.(2分)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输给他( )
A.鲜血和红细胞B.血浆和红细胞
C.血浆和白细胞D.鲜血和白细胞
11.(2分)四川芦山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无偿献血,医生给我们抽血时( )
A.主动脉B.静脉C.肺动脉D.毛细血管
12.(2分)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A.膀胱→输尿管→肾→尿道
B.肾→输尿管→尿道→膀胱
C.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D.膀胱→肾→输尿管→尿道
13.(2分)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
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水
14.(2分)鼓膜的振动通过什么结构传到内耳( )
A.外耳道B.听小骨C.听觉神经D.咽骨管
15.(2分)若电影已经放映时进入放映厅,此时你的下列结构中会扩大的是( )
A.瞳孔B.角膜C.巩膜D.玻璃体
16.(2分)正常人的眼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原因是( )
A.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B.角膜的曲度会发生改变
C.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凸度)
D.玻璃体的浑浊程度会改变
17.(2分)人体心脏内的瓣膜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下列血流方向正确的是( )
A.心房→心室→动脉B.心室→心房→动脉
C.静脉→心室→心房D.心房→心室→静脉
18.(2分)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 )
A.防止声音入耳
B.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
C.防止灰尘入耳
D.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19.(2分)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
B.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C.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了
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了
20.(2分)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③中有蛋白质和无机盐
C.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21.(2分)在人体的血管中,管壁最厚、弹性最大的是静脉。 (判断对错)
22.(2分)进入肾小球的是小动脉,出肾小球的小静脉。 (判断对错)
23.(2分)小明患了近视,他应该配戴凹透镜。 (判断对错)
24.(2分)静脉比动脉粗大。 (判断对错)
25.(2分)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巩膜和虹膜。 (判断对错)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26.(14分)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成语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震荡量筒,出现如图所示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
(1)量筒中出现了 现象.
(2)量筒中②③层的细胞总称为 .① 的功能是 、 .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 和 两部分.
(4)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27.(16分)考场上,同学们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
(1)你能够看到试卷上的字,首先由于试卷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经过[ ] →瞳孔→[ ]晶状体→玻璃体等的折射作用,在[⑦] 上形成物像。
(2)你能够听到开考的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 的振动,刺激了[ ]耳蜗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上传,最终在 上产生“铃声响了,可以答题了”的想法。
28.(20分)表是化验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得到的数据.请分析:
(1)表中A的成分可能是 ,B的成分可能是 .
(2)与血浆相比,肾小囊中液体的变化,说明了肾小球的 作用.
(3)A物质在肾小囊中存在而在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具有 作用.
(4)尿检中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血型的发现人是( )
A.达尔文B.卡尔•兰德斯坦纳
C.哈维D.孟德尔
【分析】兰德斯坦纳通过实验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并被誉为“血型之父”。
【解答】解:1900年,奥地利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人的血液分为A、B、O四种血型。
故选:B。
【点评】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
2.(2分)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红细胞和血小板B.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小板D.红细胞和白细胞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解答】解:以下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截图:
从上面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图可以知道: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少的是白细胞,有细胞核,因为血小板太小。
故选:D。
【点评】能够正确操作显微镜,用心的观察,此题回答并不难。
3.(2分)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A.7%﹣8%B.1%﹣2%C.10%﹣20%D.30%左右
【分析】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
【解答】解: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5.5升,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心跳;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故选:A。
【点评】学生对于人体的血量,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等基础知识应当牢记.
4.(2分)当血型不同输血时,受血者的血液中会发生的反应是( )
A.血液凝固B.红细胞凝集
C.白细胞凝集D.血小板凝集
【分析】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主。
【解答】解: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B凝集原的不同,就叫做A型,叫做B型;A,叫做AB型;A,叫做O型,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
故选:B。
【点评】关键点:血型不合而输血时,受血者的血液中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
5.(2分)尿的形成是在( )
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单位D.肾盂
【分析】此题是关于尿的形成相关知识的选择题,首先明确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其次是知道尿的形成过程.
【解答】解: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酸、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A、在肾小体中形成的是原尿不是尿液。
B、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是尿形成的第二个过程,所以错。
C、血液通过肾单位的肾小体形成原尿,所以正确。
D、肾盂是收集尿液的结构,所以错。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要熟记尿的形成的两个基本过程.
6.(2分)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④①
【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图中图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
【解答】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④右心室。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7.(2分)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错误的是( )
A.①﹣﹣右心房B.②﹣﹣肺静脉C.③﹣﹣主动脉D.⑤﹣﹣左心室
【分析】这是一道基础题,此题主要考查心脏的结构知识点。
【解答】解:心脏的结构分为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动脉和心室之间有防止动脉瓣。
图中的①是右心房,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腔静脉和②下腔静脉;⑤是左心室。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心脏四腔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的名称。
8.(2分)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 )
A.A 型B.B 型C.O 型D.AB 型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故选:D。
【点评】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9.(2分)如图示人体血液循环的一部分,箭头为血液方向。请据图判断,血管P和Q分别是( )
A.动脉、静脉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D.动脉、毛细血管
【分析】此题可以从血管的概念和血液流动的方向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红细胞只能呈单行通过,因此P是静脉,因此Q是动脉。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先根据血流动的方向判断出血管名称。
10.(2分)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输给他( )
A.鲜血和红细胞B.血浆和红细胞
C.血浆和白细胞D.鲜血和白细胞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叫成分输血。
【解答】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如果输全血,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故选:B。
【点评】关键点:输血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11.(2分)四川芦山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无偿献血,医生给我们抽血时( )
A.主动脉B.静脉C.肺动脉D.毛细血管
【分析】根据静脉血压较低,动脉血压高,不容易止血进行分析。
【解答】解: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血量少,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容易止血。
故选:B。
【点评】抽血时针此人静脉,打点滴时也是静脉,同样是因为静脉血压低,血流较慢,容易止血,且位于浅表部位。
12.(2分)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A.膀胱→输尿管→肾→尿道
B.肾→输尿管→尿道→膀胱
C.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D.膀胱→肾→输尿管→尿道
【分析】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肾脏是形成的尿的部位,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
【解答】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如图,肾、输尿管、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就会绷紧。在大脑的支配下。所以。
故选:C。
【点评】尿的排出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
13.(2分)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
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水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解答】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因此肾小管中葡萄糖迅速减少变为0、无机盐和水在尿液形成过程中。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4.(2分)鼓膜的振动通过什么结构传到内耳( )
A.外耳道B.听小骨C.听觉神经D.咽骨管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听觉形成的过程。
【解答】解:耳的结构图如下:
观察示意图,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就形成了听觉。
故选:B。
【点评】听觉的形成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耳的结构示意图来记忆,效果很好。
15.(2分)若电影已经放映时进入放映厅,此时你的下列结构中会扩大的是( )
A.瞳孔B.角膜C.巩膜D.玻璃体
【分析】眼球的结构如图所示: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
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
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
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
睫状体能够调节4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
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解答】解: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瞳孔是变大的,瞳孔是变小的,由于电影院里的光线比外界光线要弱得多。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6.(2分)正常人的眼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原因是( )
A.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B.角膜的曲度会发生改变
C.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凸度)
D.玻璃体的浑浊程度会改变
【分析】解: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巩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
【解答】解:人能够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睫状体舒张。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觉的形成。
17.(2分)人体心脏内的瓣膜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下列血流方向正确的是( )
A.心房→心室→动脉B.心室→心房→动脉
C.静脉→心室→心房D.心房→心室→静脉
【分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解答】解: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所以。
故选:A。
【点评】掌握心脏结构中瓣膜的作用.
18.(2分)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 )
A.防止声音入耳
B.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
C.防止灰尘入耳
D.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这时张大嘴巴,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以免振破鼓膜,也是同样道理,对鼓膜的影响。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
19.(2分)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
B.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C.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了
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了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组织内的物质交换。可以从血管的特点和物质交换的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因此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因此组织细胞内的含氧量升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毛细血管的特点和理解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0.(2分)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③中有蛋白质和无机盐
C.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分析】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肾静脉,⑤是收集管。
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
【解答】解:A、②是肾小囊,成分包括水、尿素,因此,有尿素。
B、③是肾小管、无机盐、葡萄糖等,故B说法错误。
C、④是肾静脉,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⑤是收集管,尿液中有尿素。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21.(2分)在人体的血管中,管壁最厚、弹性最大的是静脉。 × (判断对错)
【分析】三种血管的比较:
【解答】解:据分析可见:在人体的血管中,管壁最厚。题干中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特点。
22.(2分)进入肾小球的是小动脉,出肾小球的小静脉。 × (判断对错)
【分析】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
【解答】解: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肾脏的组成的理解。
23.(2分)小明患了近视,他应该配戴凹透镜。 √ (判断对错)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写字、玩游戏机等,头部前倾,眼内压相应的增高,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不能恢复成原状,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
24.(2分)静脉比动脉粗大。 × (判断对错)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三种血管的比较如下:
据此解答。
【解答】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较厚,管腔较小;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血管的类型和特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
25.(2分)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巩膜和虹膜。 √ (判断对错)
【分析】如图为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解答】解: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就是黑眼睛,就是褐眼睛,就是蓝眼睛。巩膜的特点是白色,有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功能。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26.(14分)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成语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震荡量筒,出现如图所示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
(1)量筒中出现了 分层 现象.
(2)量筒中②③层的细胞总称为 血细胞 .① 血浆 的功能是 运载血细胞 、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 血浆 和 血细胞 两部分.
(4)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防止血液凝固 .
【分析】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解答】解:(1)(2)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会阻止血液的凝固,经过震荡或者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
(4)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
故答案为:(1)分层
(2)血细胞;血浆;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4)防止血液凝固
【点评】本题详细的考查了血液的成分,对于这一知识点学生应当列表进行熟练记忆,细致区分此知识点.
27.(16分)考场上,同学们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
(1)你能够看到试卷上的字,首先由于试卷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经过[ ③ ] 角膜 →瞳孔→[ ④ ]晶状体→玻璃体等的折射作用,在[⑦] 视网膜 上形成物像。
(2)你能够听到开考的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⑪ ] 鼓膜 的振动,刺激了[ ⑩ ]耳蜗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上传,最终在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上产生“铃声响了,可以答题了”的想法。
【分析】图中:①睫状体,②瞳孔,③角膜,④晶状体,⑤巩膜,⑥脉络膜,⑦视网膜,⑧听小骨,⑨半规管,⑩耳蜗,⑪鼓膜。
【解答】解:(1)试卷反射的光线经过③角膜、②瞳孔,经过④晶状体的折射作用,形成清晰的物像,产生神经冲动,形成视觉。
(2)铃声通过外耳道传到⑪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刺激⑩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故答案为:
(1)③角膜;④;视网膜。
(2)⑪鼓膜;⑩;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眼、耳的结构及听觉、视觉的形成过程。
28.(20分)表是化验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得到的数据.请分析:
(1)表中A的成分可能是 葡萄糖 ,B的成分可能是 尿素 .
(2)与血浆相比,肾小囊中液体的变化,说明了肾小球的 过滤 作用.
(3)A物质在肾小囊中存在而在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具有 重吸收 作用.
(4)尿检中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肾小球 .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解答】解:(1)肾小囊内的液体是原尿.根据葡萄糖在血液(血浆)中的浓度为0.1%,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知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血液、尿液中都有尿素,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表中A的成分可能是葡萄糖.
(2)与血浆相比,肾小囊中液体的变化,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
(3)A物质在肾小囊中存在而在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
故答案为:(1)葡萄糖;尿素
(2)过滤
(3)重吸收
(4)肾小球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主要成分
血浆(克/100毫升)
肾小囊(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A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B
0.03
0.03
1.80
血管类型
概念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血管类型
概念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主要成分
血浆(克/100毫升)
肾小囊(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A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B
0.03
0.03
1.80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