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3-17096227058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3-1709622705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3-1709622705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3-170962270594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3-170962270596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3-17096227059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3-17096227060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3-170962270608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1-17096226734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课件(含教学设计,2个视频)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444536/1-17096226735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精品教学课件ppt
展开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意思是:一个人行事,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 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南京市江东门。每年,各界人士及青少年都要来此敬献花圈并进行祭奠活动,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向上,振兴中华。”
我们为什么要“勿忘国耻”?
正视耻辱,有利于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而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
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3.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请你从不同方面列举一些你觉得可耻的行为
思考:以上可耻的行为启发我们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意思是:人人都有羞耻之心,有羞耻憎恶的心,才是义的开始。
做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高某某(男,53岁),2月12日在熊猫基地参观时,向江月馆室外活动场内投掷物品,工作人员已将杂物清理出室外活动场。鉴于高某某的不文明参观及对大熊猫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含熊猫谷)参观。
事件一:高某某,终身禁入!
思考:高某某终身禁止进入熊猫基地参观,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
新华社报道:2024年1月29日,两辆小车司乘人员在徐闻港因排队通行问题引发口角,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引发关注。
思考:如何看待王某的行为?
王某拦车辱骂并用拳头打砸其他车辆,最终受到法律制裁。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黑色商务车乘客王某下车站到白色小轿车前,拦车辱骂并用拳头打砸白色小轿车引擎盖,导致引擎盖凹陷。随后,双方各自驾车前行离开。目前,徐闻县公安局已依法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处理。
事件二:男子拦车辱骂并打砸引擎盖,行拘!
③“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坚决不做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
我的一个朋友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一天,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她让我跟她一起偷拿几盒巧克力放在书包里。我该怎么办?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小亮今年12岁,是某校七年级学生。他原本品学兼优,自从在网吧迷上网络游戏后,每天一放学,他就往网吧里钻,双休日则更是无所顾忌,全天泡在网吧,有时还和同学们在网吧里“包夜”,十分痴迷。
小亮的行为正确吗?他该怎么办?
④“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 ④“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 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钟南山院士讲“止于至善” :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生活中如何做到“至善” 呢?
追求至善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在青岛,“微尘”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起初,“微尘”曾是青岛市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现在,“微尘”代表着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陈敏说:“最初只是一种个人行为的爱心善举,却因其施恩不图报的美德唤醒了众人的爱心。就像小小的尘埃凝聚在一起,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进而演化成一种社会行为。”从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到为湖南、贵州、江西灾区募款,再到为心脏病儿、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助,到处都出现了“微尘”的身影。
为什么奉献爱心要留名“微尘”?
看了课本“阅读感悟”中“微尘”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微尘”作为一个爱心公益品牌,传播的是小善,成就的是社会的大爱,证明的是全社会需要这样的爱心与善意。这就是“止于至善”。 我们应该以“微尘”为榜样,学习他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言代价与回报;做好事不留名;热心公益等品质。 积极做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最重要的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已经连续举办15年,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1.童小勇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迪?2.在我们身边也有童小勇,请大家帮忙找出来。
善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高标准,严要求,而是一种坚持的过程,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过程,更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历练。每日行为是小善,长期坚持才是大善。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他用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要不断对自己进行自我省察,积极调整自己,做到“止于至善”。
有一位木匠善制桌子。他不仅把桌面刨得十分平滑,而且连抽屉的背面、底板都刨得十分光滑。有人劝他说:“抽屉背面和底板别人看不见,何必刨得那么光滑?”他说:“别人看不见,我却看得见。”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p29(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p30(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p31(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p32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做到“止于至善”就应该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和善成德。
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要树立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情怀,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要求:学生分角色表演杨震“慎独”故事。思考: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学会自律,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做到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一个人要做到独善其身,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拥有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社会中还要关心、帮助周围的人。
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①从小事做起②见贤思齐(榜样)③自省、慎独④修身为本
一、单项选择题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这些语句中“格”的解读不符的是( )A.规范 B.行己有耻 C.局势 D.止于至善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②要有底线意识③懂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④只要不被发现,偶尔能说一说谎⑤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3.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我们要知廉,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下列语句中能体现“知耻”的是(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失败乃成功之母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敬人者,人恒敬之
4.“止于至善”,需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要求我们( )①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 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③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小心谨慎,做错事不要声张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列符合“慎独”内涵要求的是( )A.崇尚自由、独立 B.小心驶得成年船 C.求于志同,乐于道合 D.无人监督,仍行道理之事
二、材料分析题: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而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她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1)“微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微尘”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言代价与回报;做好事不留名;热心公益等。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3)你曾经做过或打算做哪些事给人们带来感动?
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参加自愿者活动;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做义工;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帮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做作业等。
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2155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集体生活成就我》课件ppt、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2《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doc、真正男子汉黄子韬-wmv、国际排联将朱婷评为最有价值球员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2154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ppt课件</a>,文件包含七下52pptx、52教案docx、视频一邓清明mp4、视频三男子深夜报警哭诉mp4、视频二免费送药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情绪的管理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2154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情绪的管理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七下42pptx、七下42教案docx、视频一踢猫效应mp4、视频三积极心态mp4、视频二恰当方式表达情绪mp4、视频四转移注意力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