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37860/0-17095462730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37860/0-17095462730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437860/0-17095462731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展开【答案】4. C 5. B 6. D
【4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a地岩层向上弯曲,所以为背斜;从地表形态看,a地地势低洼,为谷地。所以a地为背斜谷,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根据所学已知,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图中a、b、c、d四地,只有b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图中岩层①②③具有层理构造,可知,①②③为沉积岩,因为沉积岩越靠下,形成年代越早,所以②早于③,③早于①。④穿透并破坏了①②③,可知,④形成于①②③之后。综上,该地岩层图中岩层①②③④的形成年代由早到晚的顺序是②③①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7. A 8. C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异常偏低,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由上题推论可知,拉尼娜将导致沃克环流增强,甲处低压增强,对冬季风吸引增强,导致我国中东部偏冷,C正确,D错误。东北信风对我国影响不大,东北信风对日本暖流的影响也较小,AB错误。故选C。
【点睛】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答案】9. D 10. C 11. A
【9题详解】
m和n都是位于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闭合曲线,取值规则为大于大值,小于小值。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最新小初高试卷,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m所在闭合曲线取的是400,为相邻等高线中的小值,m所在闭合曲线取的是400,为相邻等高线中的小值,则m的取值范围为350m~400m;n所在闭合曲线取的是450,为相邻等高线中的大值,m的取值范围为450m~500m;由此可计算出两地相对高度为50m~150m,即最大高差接近150m,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内陆干旱地区湖泊成为淡水湖必须具有排盐作用,图中临近甲湖泊的咸水湖海拔较低,甲湖泊可能与之有暗河相通,使甲湖泊中盐分随湖水一起流入咸水湖,起到排盐的作用,C正确;河水都含有盐分,只是盐分含量较少,但河水流入内流湖,如果没有排盐通道的话,湖泊盐度一样会升高,变成咸水湖,A错误;该地位于中亚,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水补给方式主要是冰雪融水,河流径流量较小,入湖水量不会太大,B错误;该地为中亚,气候干旱,晴天多,蒸发旺盛,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水面是最小的,说明该月份湖泊补给量最小,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当地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补给,温度越低,补给量越小,因此a为1月份的水面情况,A正确;4月、7月和10月都有一定冰雪融水补给,水面较宽阔,BC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有哪些湖泊盐度的影响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计算两地相对高度差:两地高度范围交叉减。
【答案】12. C 13. D
12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先经历①;途经哈萨克斯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或者温带荒漠,逐渐进入内陆,植被先草原后荒漠,故再经历③④;土耳其为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⑤,德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再经历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图示路线并未经过该气候区,故排除②。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④⑤①,故选C。
【13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北京一路西行到中亚,沿途自然带从森林变化为草原,主要的区别在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因此导致降水量出现差异,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正确;该路线并未直接体现垂直地带性差异,A错误;该路线是呈现经度上的差异,并未呈现出纬度的差异,B错误;从北京一直到柏林,地方性分异规律有所体现,但是并不是主要分异规律,C错误。故选D。
【点睛】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体现在热量的改变带来的植被类型的改变,比如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到亚寒带针叶林的改变,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沿途自然带从森林变化为草原,主要的区别在于海陆位置的改变带来的水分条件的改变,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类似于纬度地带性,但也有一些非地带性的情况,比如天山北坡的针叶林。
【解析】【小题14】读图可知,该洋流由太平洋流向北冰洋,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是暖流,受暖流影响,楚科奇海表层海水的水温升高,海冰融化,盐度降低、密度降低、海冰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题15】东岸与西岸处于同纬度地区,气温、降水量差别不大,AD错误;海岸线曲折对海水盐度大小没有直接影响,C错误;由于洋流由太平洋流向北冰洋,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是暖流,读图可知,东岸受暖流影响较大,海冰融化,稀释海水盐度,使东岸盐度低于西岸,B正确。故选B。
【点睛】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答案】16 C、17.D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的相关知识。
16【解答】A.目前,我国生态脆弱区内流区、外流区均有,故A错误。
B.据图分析,我国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生态脆弱区类型复杂,故B错误。
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人类活动不合理,加剧生态破坏,加上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天山南侧山麓是荒漠,北侧山麓降水较少,但仍属于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严重,故C正确。
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降水多,滑坡、泥石流多发,生态不稳定,故D错误。故选C。
2.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的相关知识。
17【解答】A.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是自然原因,不是人为原因,故A错误。
B.②地突出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导致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故B错误。
C.③地突出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破坏植被,故C错误。
D.④地位于云贵高原,存在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故D正确。故选D。
【答案】18D、19D 20、A
【解析】18.【分析】本题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解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幅相同,实地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图1表示的实际范围大,比例尺小,内容简略;图2表示的实际范围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分析】本题考查经纬度位置,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度位置的判读方法。
【解答】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安道尔位于(1.5°E,42.5°N)附近,马塞卢位于(27.5°E,29.5°S)附近,安道尔位于马塞卢西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地图的距离及面积,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图的距离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解答】从图中可知莱索托东西宽约(2×111×cs30°)≈200千米,南北宽约(111×1.5°)≈150千米,可算出面积约为30000平方千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C 22. B
【解析】2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所谓的冰碛垄,是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巨
大石块,呈垄状堆积。其形成过程是:岩层风化产生裂隙和破碎物,冰川形成后,在冰川运动过程中,冰川侵蚀岩层,并将巨大岩石块搬运至冰川末端,随着海拔降低,气温升高,以及全球变暖等原因,末端冰川融化,在冰川末端的山谷地带沉积物大量堆积,形成垄状堆积地形,即冰碛垄。任一条冰碛垄形成过程中,冰川体消融的前端位置稳定,如果不稳定,则难以形成同一条冰碛垄,故 C 正确,排除 ABD。故答案选择 C。
2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冰川沉积的物质具有以下特点:皆由碎屑物组成;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是巨大的石块或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物,故 AC 错误,B 正确;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无成层现象,绝大部分棱角鲜明,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故 D 错。故答案选择 B。
【点睛】河流沉积物是河流携带物质在流动的过程中,由于能量减小,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答案】23.C、24.C
【解析】23.
23.【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以判断甲地为高压系统,南半球的高压系统呈逆时针方向辐散。C正确,ABD错误。
24.【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相关知识。
【解答】图中甲地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乙地位于高压脊附近,盛行偏南风;丙地位于低压槽,且等压线密集,因此多阴雨、大风天气;丁地等压线稀疏,受单一气团控制,故天气晴朗。C正确,ABD错误。
25.(共计18分)
【答案】(1)蛟河盆地位于温带湿润地区,降水较为丰富;缓丘受流水侵蚀,不断降低;谷地持续接受沉积,不断扩展和增高。
(2)土壤水分。山坡地表水和地下水在谷地汇集,导致谷地土壤水分过多,影响植被发育,而山坡土壤略干,因此谷地发育了喜湿的草甸植被,山坡发育了森林。
(3)缓丘不断降低,谷地不断增高,谷地与缓丘高差越来越小,坡地补给谷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将越来越少;谷地面积扩展,单位面积得到的来自坡面的补给水更少,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因此,喜湿的草甸植被比例下降,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
26【答案】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2)该地土壤以沙质为主,植被稀少,春季寒潮、大风天气频繁;人类活动导致该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深居内陆干旱腹地,春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比较干燥,易出现风沙天气。
(3)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林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荒漠化防治意识;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防治成效等。
【解析】(1)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口增加、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不合理农业活动等方面思考,由材料可知,武威市土地荒漠化主要包括土地风蚀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草场与耕地的退化。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加大,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使风蚀作用加剧,同时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如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也会使土地生产力下降,加剧荒漠化等。
(2)春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土层裸露;大面积沙漠和戈壁为风沙天气提供沙源;春季受寒潮天气影响,多大风天气;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易引发风沙天气;当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等原因,导致当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3)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控制载畜量,推广轮牧;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宣传,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环境工程建设,构建防护林等。
19,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9,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舞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