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海水晒盐B. 粮食酿酒C. 风力发电D. 空气液化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3.垃圾分类投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废弃物,不能投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
    A. 废报纸
    B. 橘子皮
    C. 矿泉水瓶
    D. 铝质易拉罐
    4.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添加酒精
    C. 加热液体D. 熄灭酒精灯
    5.硬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下列离子中,与水硬度有关的是( )
    A. Na+B. Ca2+C. Cl−D. H+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的是( )
    A. 铁丝B. 木炭C. 镁条D. 红磷
    7.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 H2B. 2H2C. 2HD. 2H+
    8.元素周期表中某个格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符号为Na
    B. 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C. 元素名称为钠
    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
    9.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 灭火B. 人工降雨C. 火箭燃料D. 气体肥料
    10.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医用的生理盐水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海水
    11.下列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
    A. 镁B. 锌C. 铁D. 铜
    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镁 MgClB. 硫酸锌ZnSO4 C. 氢氧化钠 NaOHD. 氧化铜 CuO
    13.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金属于单质B.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C. 铜的导电性好,常用于电线电缆D. 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在空气中易被腐蚀
    14.在2A+3B=C+2D反应中,36g A与5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一定量的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则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 7:1B. 7:8C. 7:16D. 7:32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AB. BC. CD. D
    二、综合题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______;
    (2)硝酸根离子 ______;
    (3)1个臭氧分子 ______;
    (4)铝土矿的主要成分 ______。
    17.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家用净水器中,通常用 ______来去除异味。
    (2)泡沫铁粉可用于食品保鲜的原理:铁能吸收 ______,从而使食品保持干燥并防止氧化变质。
    (3)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______能源。
    (4)CO2过度排放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______(写出1条即可)。
    (5)实验室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时,可向等量的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 ______,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6)食物烤制过程中香味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______。
    18.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D示意图中,x=______,其所示元素属于 ______(金属/非金属)元素。
    (2)A、B、C、D、E中,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是 ______。
    (3)B、D、E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______。
    1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它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与燃烧有关的问题:
    (1)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是因为 ______。
    (2)如图是利用W形玻璃管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已知:红磷着火点240℃,白磷着火点40℃。
    a.燃烧条件的探究:如图所示实验(可燃物足量),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的原因是 ______。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已知W形玻璃管的容积为200mL,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大约 ______mL。
    (3)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20.疫情期间自热食品备受欢迎,不同发热包的发热原理不同。
    (1)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该反应可用于 ______(填序号)。
    A.作干燥剂
    B.制氢氧化钙
    C.加热食物
    (2)某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与镁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请你补全化学方程式:Mg+2H2O=Mg(OH)2+______。
    (3)盛装食品的锅一般是铝制的,铝能压成薄片制成铝锅,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______。
    21.铜是生产和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金属,炼铜过程产生的烟气可用于制备硫酸,实现变废为宝,部分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1)SO2→SO3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降低/升高)。
    (2)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吸收塔中发生的是 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在用铁釜盛装硫酸铜溶液熬制硫酸铜晶体时,铁釜用久了会化作铜,由上述材料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______。
    2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无糖饮料”近年十分流行。所谓“无糖”,通常是指饮料中不含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很多无糖饮料不仅有甜味,而且比含糖饮料的甜度更高,这是因为添加了甜味剂。甜菊糖、各类糖醇等都属于天然甜味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钮甜、甜蜜素、安赛蜜等都属于人工甜味剂。甜味剂的甜度通常都很高,部分糖和甜味剂的甜度如表。
    甜味剂不仅存在于饮料中,在各类食物中也有涉及。如图展示了谷类制品中不同种甜味剂的使用比例。
    研究表明,过多的摄入甜味剂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人工甜味剂本身能量极低或不含能量,但是摄入过多会刺激脑部增加人体的饥饿感,从而使人体从其他渠道摄入更多的糖分,导致摄入的糖分超过需求量。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无糖饮料”通常指的是不含 ______。
    (2)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钮甜、甜蜜素、安赛蜜等都属于 ______甜味剂(填“天然”或“人工”)。
    (3)木糖醇(C5H12O5)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序号)。
    A.木糖醇和蔗糖的甜度相差不多
    B.谷类制品中使用的多为人工甜味剂
    C.多数人工甜味剂所含能量都较低
    D.甜味剂的过多摄入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饮用含人工甜味剂的无糖饮料易导致人体糖分摄入过多的原因是 ______。
    23.化学实验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并且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1)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1: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会 ______。
    ②实验2: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的原因是 ______。
    ③实验3: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
    ④上述实验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______(填序号)。
    (2)如图2所示,向玻璃管中不断通入CO2,回答问题:
    ①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
    ②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③d处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______。
    24.某实验小组的学生把一定量的生铁屑放入烧杯中,并注入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表面有 ______产生,溶液逐渐变为 ______色。
    (2)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残渣,该残渣主要为 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
    25.实验桌上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锌粒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你利用这些药品和仪器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B 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 ______,请你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______(填序号)。
    (3)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则还需要补充一种仪器是 _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①当观察到收集满氧气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②实验结束时,要先 ______,再 ______,防止 ______。
    26.砂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人们以砂子为原料,先制成粗硅,然后提纯制成高纯硅,再用高纯硅制造集成电路。生产粗硅的化学反应如下:2C+SiO2Si+2CO↑。
    (1)二氧化硅中,硅、氧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
    (2)生成的Si与CO的质量比为 ______ 。
    (3)若所用砂子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60%,则:
    ①200t砂子中SiO2的质量为 ______ t。
    ②请补全下列计算过程,求出用200t砂子理论上最多能生成的Si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风力发电是轮子转动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空气液化只是将其的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因此B项与其他三项的变化类型有本质区别。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决:“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稀有气;还有两个零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A、氮气占78%,故符合题意;
    B、氧气占21%,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占0.03%,故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占0.94%,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解析】解:A、废报纸可以回收,处理后还可作为原料,能投入可回收垃圾箱,故A错;
    B、橘子皮较易腐烂,属于厨余垃圾,应该扔进厨余垃圾箱,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故B正确;
    C、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处理后还可作为原料,能投入可回收垃圾箱,故C错;
    D、铝质易拉罐处理后还可作为原料,能投入可回收垃圾箱,故D错。
    故选:B。
    根据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资源,不可回收垃圾属于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
    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哪些物质可以回收,哪些物质不可以回收,所以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别把垃圾放错了位置。
    4.【答案】C
    【解析】解:A、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止着火,故错误。
    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易引起失火,故错误。
    C、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正确。
    D、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熄,会使火焰引燃灯内酒精,引起失火,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判断。
    B、根据添加酒精的注意事项判断。
    C、根据酒精灯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判断。
    D、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本操作又是实验的必备技能,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热源,对于它的使用一定要掌握,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5.【答案】B
    【解析】解: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水硬度有关的是钙离子和镁离子。
    故选:B。
    根据硬水的概念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熟悉硬水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7.【答案】C
    【解析】【分析】
    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只能够表示该物质的分子个数;
    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只能够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
    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解答】
    A.H2表示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1个氢分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B.2H2表示2个氢分子;
    C.2H表示2个氢原子;
    D.2H+表示2个氢离子。
    故选C。
    8.【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Na,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元素名称为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D、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11,而不是中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属于二氧化碳用途;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属于二氧化碳用途;故选项错误;
    C、火箭燃料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因为二氧化碳没有可燃性;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属于二氧化碳用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
    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10.【答案】C
    【解析】解:A、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B、矿泉水是混合物,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故本选项错误;
    C、蒸馏水的化学式为H2O,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水分子,则为纯净物,故本选项正确.
    D、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A、医用的生理盐水由氯化钠和水组成;
    B、根据矿泉水的组成进行分析;
    C、根据蒸馏水的制作原理进行分析;
    D、海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纯净物在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11.【答案】D
    【解析】解:A、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B、锌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C、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D、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前置换氢)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硫酸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化学式为:Zn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C、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Cu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故选:A。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的导电性好,常用于电线电缆,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但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由质量守恒定律,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36g+56g−28g=64g。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3B=C+2D
    14 2x
    28g 64g
    142x=28g64g x=16
    则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6=7:8。
    故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D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A、H2和CH4燃烧均生成水,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上均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足量铜粉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6.【答案】2N NO3− O3 Al2O3
    【解析】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O3−;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1个臭氧分子可表示为:O3;
    (4)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1)2N;
    (2)NO3−;
    (3)O3;
    (4)Al2O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活性炭 水蒸气和氧气 化石 温室效应 肥皂水 硬水中产生大量浮渣,软水中产生大量泡沫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解析】解:(1)家用净水器中,通常用活性炭来去除异味。
    故答案为:活性炭。
    (2)泡沫铁粉可用于食品保鲜的原理:铁能吸收水蒸气和氧气,从而使食品保持干燥并防止氧化变质。
    故答案为:水蒸气和氧气。
    (3)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
    故答案为:化石。
    (4)CO2过度排放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等。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
    (5)实验室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时,可向等量的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硬水中产生大量浮渣,软水中产生大量泡沫。
    故答案为:肥皂水;硬水中产生大量浮渣,软水中产生大量泡沫。
    (6)食物烤制过程中香味四溢,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铁能吸收水蒸气和氧气。
    (3)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
    (4)CO2过度排放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等。
    (5)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6)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13 金属 B DE
    【解析】(1)D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D属于原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原子质子数,x=2+8+3,x=13,质子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答案为:13;金属;
    (2)原子中,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其所在的周期数;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1,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一周期;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C粒子对应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E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所以A、B、C、D、E中,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是B;故答案为:B;
    (3)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B、D、E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DE;故答案为:DE。
    (1)根据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及元素分类进行分析;
    (2)根据原子中电子层数与周期的关系进行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和关系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答案】氧气浓度不同 温度达到着火点 装置内的氧气被耗尽 40 降温和隔绝氧气
    【解析】解:(1)空气和氧气中含有的氧气浓度不同,导致硫燃烧的程度不同;故答案为:氧气浓度不同;
    (2)a.通过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原因是装置内的氧气被耗尽;故答案为:温度达到着火点;装置内的氧气被耗尽;
    b.W形玻璃管的容积为200mL,白磷燃烧消耗15的氧气,约为200mL×15=40mL,W管内压强减小,因此量筒内的水倒吸入玻璃管内,导致量筒内减少约40mL的水;故答案为:40;
    (3)湿抹布能够扑灭燃烧的酒精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和隔绝氧气;故答案为:降温和隔绝氧气。
    (1)氧气的浓度影响反应的举例程度;
    (2)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3)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
    本题通过白磷燃烧实验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进行了考查,知识点较简单,题目较易。
    20.【答案】CaO+H2O=Ca(OH)2 ABC H2↑ 延展性
    【解析】解:(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该反应可用于作干燥剂、制氢氧化钙、加热食物;故答案为:CaO+H2O=Ca(OH)2;ABC;
    (2)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个镁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镁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中含有2个氢原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反应前没有气体参加,因此□处填写H2↑;故答案为:H2↑;
    (3)盛装食品的锅一般是铝制的,铝能压成薄片制成铝锅,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答案为:延展性。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根据铝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21.【答案】升高 2SO2+O2− 一定条件 2SO3 化学 强
    【解析】解:(1)S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同理可知SO3,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2)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物是SO2和空气中的氧气,即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一定条件 2SO3;
    (3)吸收塔中,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有新物种生成,是化学变化。
    (4)用CuSO4溶液熬制胆矾的铁釜,使用时间久了也可以化作铜,说明铁置换了铜,说明Fe比Cu的金属活动性强;
    故答案为:
    (1)升高;
    (2)2SO2+O2− 一定条件 2SO3;
    (3)化学;
    (4)强。
    (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3)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4)根据金属与盐的反应分析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答案】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人工 12×512×5+1×12+16×5×100% ACD 人工甜味剂摄入过多会刺激脑部增加人体的饥饿感,使人体从其他渠道摄入更多的糖分。
    【解析】解:(1)无糖饮料”通常指的是不含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2)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钮甜、甜蜜素、安赛蜜等都属于人工甜味剂;故填:人工;
    (3)木糖醇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12×512×5+1×12+16×5×100%;
    (4)A.由表格数据可知,木糖醇和蔗糖的甜度相差不多,选项说法正确;
    B.谷类制品中使用最多的是麦芽糖醇,属于天然甜味剂,选项说法错误;
    C.多数人工甜味剂所含能量都较低,选项说法正确;
    D.研究表明,过多的摄入甜味剂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CD。
    (4)人工甜味剂本身能量极低或不含能量,但是摄入过多会刺激脑部增加人体的饥饿感,从而使人体从其他渠道摄入更多的糖分,导致摄入的糖分超过需求量;故填:人工甜味剂摄入过多会刺激脑部增加人体的饥饿感,使人体从其他渠道摄入更多的糖分;
    故答案为:(1)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2)人工;
    (3)12×512×5+1×12+16×5×100%;
    (4)ACD;
    (5)人工甜味剂摄入过多会刺激脑部增加人体的饥饿感,使人体从其他渠道摄入更多的糖分。
    (1)(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3)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可求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5)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本题属于信息题,解题时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以及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23.【答案】变小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 平衡锥形瓶内的气压,防止胶塞弹出 2、3 a处不变红、b处变红 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析】解:(1)①酒精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会变小;故答案为:变小;
    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所以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故答案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平衡锥形瓶内的气压,防止胶塞弹出;故答案为:平衡锥形瓶内的气压,防止胶塞弹出;
    ④实验1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2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实验3中有四氧化三铁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均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答案为:2、3;
    (2)①a处不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色,b处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小花变色,所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为:a处不变红、b处变红;故答案为:a处不变红、b处变红;
    ②c处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③d处观察到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及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24.【答案】气泡 浅绿 碳 Fe+H2SO4=FeSO4+H2↑
    【解析】解:生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铁可以与酸反应,碳与酸不反应,铁与酸反应产生H2时,生成+2价的亚铁离子,而亚铁离子为浅绿色,所以
    (1)生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浅绿色;
    (2)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出现,该残渣主要为碳;
    (3)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1)气泡;浅绿;
    (2)碳;
    (3)Fe+H2SO4=FeSO4+H2↑。
    根据生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铁可以与酸反应,碳与酸不反应,铁与酸反应产生H2时,生成+2价的亚铁离子,而亚铁离子为浅绿色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化学性质的记忆,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25.【答案】长颈漏斗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ABDG 试管 撤出导管,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的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将导管移出水槽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解析】解:(1)B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常利用大理石或者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利用BDG组成固液不加热发生装置,利用A进行二氧化碳收集,故选ABDG作为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仪器;
    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ABDG。
    (3)制备氧气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因此利用固体加热发生装置,还需要试管作为反应容器;
    故答案为:试管。
    (4)①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体集满,为了避免空气混入,因此在水下撤出导管,利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密封集气瓶,然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
    故答案为:撤出导管,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的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②实验结束后,为了避免造成倒吸,需要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熄灭酒精灯,以免发生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将导管移出水槽;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考查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药品名称;根据固液不加热发生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择仪器;
    (3)考查固体加热发生装置的组成仪器名称;
    (4)①考查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注意事项;
    ②根据内部压强变化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6.【答案】(1)1:2
    (2)1:2
    (3)①120


    【解析】(1)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二氧化硅中,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
    (2)由2C+SiO2高温 Si+2CO↑的意义可知,生成的Si与CO的质量比为28:(28×2)=1:2。
    (3)①200t砂子中SiO2的质量为:200t×60%=120t。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理解其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C
    鉴别空气和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铜粉
    糖或甜味剂
    甜度
    蔗糖
    1
    木糖醇(C5H12O5)
    1.2
    甜菊糖
    250~450
    阿斯巴甜
    150~200
    三氯蔗糖
    600
    钮甜
    7000~13000
    解:设理论上最多能生成Si的质量为x。
    2C+SiO2高温 Si+2CO↑
    60 28
    120 t x
    x=56t
    答:理论上最多能生成Si的质量为56 t。
    解:设理论上最多能生成Si的质量为x。
    2C+SiO2高温 Si+2CO↑
    60 28
    120 t x
    x=56t
    答:理论上最多能生成Si的质量为56 t。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磐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磐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共7页。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