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案
展开课题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重在引领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活动一:通过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了解植物种子外部形态是各不相同的。活动二:通过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本课通过引领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种子是多种多样,从而进一步感受生物的多样性。通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进一步构建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知。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的外部形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但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还不了解,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本课要通过对内部结构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起种子中孕育着新生命的认识,学习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生物的内部结构。激发学生研究植物一生生长变化的兴趣。
学习
目标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根据对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解剖浸泡的种子,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意识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重点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难点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种子的发育过程。
学生观看。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种子有什么特征呢?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生命的。种子是开花植物所特有的器官,是由完成了受精过程的胚珠发育而成的,通常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那么,种子有什么特征呢?
种子在哪儿?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保存在果实中,其外面是层层果皮。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外果皮是外面薄薄的一层皮,比如桃子的外皮;中果皮通常指果实多汁多肉的部分,比如桃核和外层薄皮之间的部分;内果皮通常是指种子外面包裹的部分,比如桃核。种子则是被包裹在果皮之内的。
种子有什么特征呢?①有的非常小、有的比较大……②通常被果皮包裹着、也有直接裸露在外面的……
③有的呈圆形、有的呈卵形、有的呈椭圆形……④有的呈白色、有的呈红色、有的呈绿色、有的呈黄色……⑤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粗糙……
我知道的种子有瓜子仁、核桃仁、花生仁、各种豆粒、苹果的种子、西红柿的种子……
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一摸种子。
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观看视频《观察种子外部特征》
观察准备: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观察方法:
(1)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观察记录。
观察结果: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猜测种子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将我们的想法画下来。
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观察目的: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准备:蚕豆、水、镊子、放大镜、记录本。
观看视频《观察种子内部结构》
观察方法:(1)将几粒蚕豆放在水中,浸泡一天。(2)取一粒干的蚕豆和一粒浸泡一天的蚕豆。(3)从整体观察浸泡一天的蚕豆,并跟没有浸泡过的蚕豆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4)用镊子轻轻剥掉浸泡过的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的种皮,从有缝隙的一侧分别将“豆瓣”分开,用放大镜观察“豆瓣”相连的部分有怎样的结构,浸泡过和没浸泡过的种子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观察记录。
观察结论:(1)蚕豆的外形呈肾形,接近长方形,有较硬的种皮保护种子。蚕豆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
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从外部看,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从内部看蚕豆的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观察更多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虽然种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通过观察发现,种子包括种皮、胚、胚乳、子叶等结构。其中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等,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乳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子叶的作用是在叶子(真叶)生长出来之前为种子提供营养或转化胚乳中的营养。
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
植物的种子千差万别,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特征,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气味、表面光滑程度等各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种子表面都有种皮,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内部都有胚,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组成,胚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叶;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胚乳,胚乳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
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等结构,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植物的根和茎中间连接的部分,子叶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发育所需的养分。
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图。
制作准备:各种各样的种子、胶水、刮刀、4或8开卡纸、铅笔、筛网、镊子。制作步骤:(1)确定要制作的主题,比如小动物、花草、房屋等。(2)取张合适的卡纸,先设计好主题,再用铅笔画出轮廓,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3)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种子。(4)在卡纸上涂少许胶水(适量,防止干燥),用刮刀均匀地铺开。再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向各部分填放种子。(5)根据种子的大小而定,大粒的用手或镊子,小粒的可用筛网均匀地洒在规定部位。种子全部填放完后,用手把种子按牢,等胶水稍干后修整下。制作须知:(1)胶水要涂抹均匀、适量。(2)所选种子的颗粒要饱满。(3)种子的采集要考您颜色、大小、形状的多样性。
学生或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收集种子进行试验。
记录员做好记录,并交流观察结果。
小组实验,并记录。
小组交流猜测结果。
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的种子图。
认识种子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区别,知道种子是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印象中的种子有哪些;最后从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外表等方面说说它们的不同特征,建立起不同种子有不同特征这一概念。
一般的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其中种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和叶。胚乳的作用是贮存营养。有些种子,比如蚕
豆、豌豆和菜豆等豆科植物,种子发育初期虽有胚乳,但后期完全被发育中的胚吸收消耗了,因此种子成熟时没有胚乳或者只在种皮下残存1~2层胚乳细胞(看不清楚):这种无胚乳的种子,胚具有肥厚而肉质的子叶,在种子萌发时为胚提供营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意识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板书
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凤仙花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一生的变化。但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植物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和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反思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电路中的开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67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电路中的开关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课堂练习,拓展提高,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6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课堂练习,拓展提高,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6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种子的传播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资料卡片,作业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