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盐 化肥(测试)-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测试+练习+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专题08 盐和化肥(试题分值:50分 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原创题】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个片段,少年英雄潘东子巧妙地将食盐化为盐水,用棉袄浸透晾干穿在身上,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送到苏区。下列有关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个NaCl分子中含有一个Na+和一个Cl﹣B.NaCl是重要的调味品,但食用过多不利于健康C.Na+、Cl﹣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D.要重新获得棉袄上的食盐,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答案】A【解析】A、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氯化钠分子说法错误,故A错;B、NaCl是重要的调味品,不可食用过多,否则不利于健康,故B正确;C、Na+核外有10个电子,Cl﹣的核外有18个电子,排布不同,故C正确; D、要重新获得棉袄上的食盐,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故D正确;故选A。2、【原创题】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或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正确的是( )A.烧碱:NaOH具有可燃性 B.食盐:NaCl可用作食品调味剂C.水银:汞(Hg)是液态的银(Ag) D.干冰:干净无杂质的冰【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氢氧化钠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被称作食盐,是因为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作食品调味品,符合题意;C、水银是汞的俗称,不是液态的银,不符合题意;D、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不是干净无杂质的冰,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食盐水除水垢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答案】B【解析】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中和反应原理,A正确;B、除水垢用稀盐酸而不是食盐水,B错误;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利用了其吸附性,C正确;D、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属于能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D正确。4、【原创题】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②①③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答案】C【解析】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eq \o\al(2-,4)等杂质时,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以除去Mg2+;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除去SOeq \o\al(2-,4);再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然后过滤,除去所有不溶物,再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5、【原创题】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 D.蒸干滤液【答案】C【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A不正确;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量筒溶解固体,故B不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C正确;D、蒸发操作应用蒸发皿进行完成,故A不正确。故选C。6、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a(OH)2+CO2=CaCO3↓+H2O B.Fe+CuSO4=Cu+FeSO4C.CaO+H2O=Ca(OH)2 D.2HCl+CuO=CuCl2+H2O【答案】D【解析】A、Ca(OH)2+CO2=CaCO3↓+H2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Fe+CuSO4═Cu+Fe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CaO+H2O=Ca(OH)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2HCl+CuO=CuCl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8、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A.铝与硫酸铜溶液 B.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答案】C【解析】A、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能发生反应,但现象明显,故A错误;B、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现象明显,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故C正确;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新考法】与创新型实验结合9、如图所示,往装有碳酸钠溶液的U形管两侧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U形管左侧有沉淀产生B.实验时,U形管右侧有气泡产生C.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D.反应后的滤液中可能含有HCl【答案】D【解析】A、实验时,U形管左侧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B、实验时,U形管右侧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C、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不符合题意;D、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该白色固体为碳酸钡,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不能共存,故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符合题意。故选D。【新考法】与坐标图像结合10、向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D【解析】A、NaOH溶液显碱性,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最终溶液的PH>7,故图象与事实不符;故A不正确;B、随着氢氧化钠的不断加入,H2SO4和CuSO4均和NaOH溶液反应完毕后,硫酸钠不会继续增加的,故图象与事实不符;故B不正确;C、随着氢氧化钠的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H2SO4的质量分数是不断减小,故图象与事实不符;故C不正确;D、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不会出现氢氧化铜沉淀,当硫酸反应完毕才开始生成沉淀,当硫酸铜反应完毕,即使不断加入氢氧化钠,也不会产生沉淀了,故图象与事实相符;故D正确。故选D。11、【原创题】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l﹣:SOeq \o\al(2-,4):M=1:3:2:4,则M为( )A.Ag+ B.Cu2+ C.Na+ D.COeq \o\al(2-,3)【答案】C【解析】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设铁离子的个数为1,则正电荷总数为3×1=3,负电荷总数为1×3+2×2=7,则M应带正电荷,设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x,则3×1+4x=1×3+2×2,x=1;因为银离子不能与氯离子共存,则M为Na+。故选C。12、【原创题】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将两根等长的口径较粗的玻璃管一端封闭,从开口的一端分别加入等量的Na2CO3和NaHCO3,另一端在适当位置弯成一定弧度,通过胶皮管连接玻璃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再将玻璃管放入盛有植物油的大试管中(装置如图,部分夹持仪器已省去)。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油浴加热便于控制两者受热温度一致B.实验中观察到左侧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右侧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NaHCO3比Na2CO3的热稳定性差C.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对比性强,节约药品【答案】C【解析】A、该实验中,采用油浴加热,便于控制两者受热温度一致,且温度比较稳定,不符合题意;B、实验中观察到左侧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右侧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碳酸钠没有反应,说明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差,不符合题意;C、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液体倒吸,符合题意;D、该实验装置在试管中进行,优点是现象明显,对比性强,节约药品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13、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鉴别K2SO4和AgNO3两种溶液: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B.鉴别H2SO4、NaOH和NaCl三种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C.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答案】D【解析】A、鉴别K2SO4和AgNO3两种溶液:加入BaCl2溶液,K2SO4 + BaCl2==BaSO4↓+ 2KCl,BaCl2 + 2AgNO3==2AgCl↓+ Ba(NO3)2 ,都产生白色沉淀,错误;B、酚酞试液遇NaOH溶液变红,遇H2SO4、NaCl溶液不变色,错误;C、除去杂质的原则是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Ba(NO3)2 + H2SO4 == BaSO4↓+ 2HNO3,引入了新杂质HNO3,错误;D、粗盐中的氯化钠易溶于水,将粗盐溶于适量的水中,然后过滤,滤出难溶性的杂质,最后蒸发水即可,正确。故选D。1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 )A.BaCl2、CuSO4、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aNO3C.FeC13、NaOH、H2SO4、Ba(NO3)2 D.MgCl2、NaOH、HCl、Na2SO4【答案】B【解析】A、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错误;B、BaCl2溶液与Na2SO4、K2CO3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正确;C、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钡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错误;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OH、MgCl2,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白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Na2SO4溶液;再将过量的NaOH、MgCl2分别滴加至加入稀盐酸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MgCl2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错误。故选B。15、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大于对应的碳酸氢盐。某同学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实验过程只有一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钠D.相同质量的甲、乙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甲消耗的盐酸比乙的多【答案】D【解析】A、碳酸氢钠在小试管,碳酸钠在大使管,大试管直接加热,稳定较高,如温度较高的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可判断稳定强弱,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故A正确;B、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碳酸氢钠加热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连接小试管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只有一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正确;C、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钠,故C正确;D、根据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设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质量都为m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73m eq \f(73m,106)NaHCO3+HCl=NaCl+H2O+CO2↑84 36.5 m eq \f(36.5m,84)等质量的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消耗的盐酸多,即乙>甲,故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新考法】与物质推断相结合16、(5分)元旦晚会上,物质王国中常见的六种物质甲、乙、丙、丁、戊、己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已知丁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己物质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2)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慎将己物质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填名称)溶液。(4)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Na2CO3 (2)Ca(OH)2+Na2CO3=CaCO3↓+2NaOH 2HCl+CaCO3=CaCl2+H2O+CO2↑ (3)硼酸 (4)3 【解析】物质王国中常见的六种物质甲、乙、丙、丁、戊、己,已知丁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所以丁是氧化钙,己物质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所以己是氢氧化钠,丙会生成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丙是碳酸钙,氢氧化钠转化成乙,乙能转化成碳酸钙,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乙是碳酸钠,氧化钙转化成戊,戊会转化成氢氧化钠,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戊是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会与甲反应,盐酸能与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所以甲可能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物质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2)反应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反应②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I+CaCO3=CaCl2+H2O+CO2↑;(3)不慎将己物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4)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3种基本反应类型。17、(5分)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1)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叫做中和反应,可溶性碱溶液与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需要加入 溶液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或反应完成。(3)利用图中“碱—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 。A.CO B.CO2 C.SO2 D.N2(4)工业上用纯碱制取烧碱的反应应用的是图中盐和 (填物质类别)的反应关系。(5)农业上用波尔多液杀虫,波尔多液配置过程是将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制得悬浊液附着在叶片背面杀死虫卵,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反应过程: 。【答案】(1)金属氧化物 (2)酚酞(3)BC(4)碱(5) Ca(OH)2+CuSO4=CaSO4+Cu(OH)2↓ QUOTE Ca(OH)2+CuSO4=Cu(OH)2↓+CaSO4 【解析】(1)酸能与活泼金属,酸碱指示剂、碱、盐、金属氧化物等反应,故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如稀盐酸用于除铁锈;(2)可溶性碱溶液与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需要加入酚酞溶液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或反应完成,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可借助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3)A、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符合题意;D、氮气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C;(4)工业上用纯碱制取烧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是图中盐和碱的反应关系;(5)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QUOTE Ca(OH)2+CuSO4=Cu(OH)2↓+CaSO4 Ca(OH)2+CuSO4=CaSO4+Cu(OH)2↓;【新考法】与实验探究相结合1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某些盐的性质开展了探究活动。研究主题;探究FeCl3溶液加热,灼烧的变化相关信息: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3O4反应;Fe和Fe3O4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Fe3O4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1)实验一:将大约20mL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①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子符号为_______。②加热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物质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③由实验启示,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______(填“能”或“不能”)获得FeCl3固体。(2)实验二: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①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除生成红棕色物质外,还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加热分解也能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结合实验,从物质类别及其溶解性推断,通过加热分解_____________可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3)实验三:小组同学用多根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随着加热时间持续,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①实验三相对于实验一和二,优点是______(答1点即可)②同学们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疑问。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____________(名称也可)和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③为了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4)拓展延伸①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出现红褐色物质,可向其中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____(化学式也可)溶液。②结合已学知识,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Fe2O3发生还原反应时,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一般呈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的变化。【答案】(1) ①Fe3+ ②FeCl3+3H2O==Fe(OH)3↓+3HCl ③不能 (2) ①2Fe(OH)3eq \o\ac(\s\up6(△),\o(==,===))Fe2O3+3H2O ②不溶性碱或难溶性碱 (3) ①操作简便或节约能源或节省实验时间 ②Fe、C、FeO(名称也可) ③Fe3O4 (4) ①盐酸或稀盐酸或浓盐酸 ②下降【解析】(1)①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子符号为:Fe3+。故填:Fe3+②加热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物质和盐酸,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该沉淀为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3HCl。故填:FeCl3+3H2O==Fe(OH)3↓+3HCl③由实验启示,氯化铁在加热的情况下会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因此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不能获得FeCl3固体。故填:不能(2)①实验二: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除生成红棕色物质外,还生成水,即氢氧化铁分解后生成氧化铁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eq \o\ac(\s\up6(△),\o(==,===))Fe2O3+3H2O。故填:2Fe(OH)3eq \o\ac(\s\up6(△),\o(==,===))Fe2O3+3H2O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都属于不溶性碱或难溶性碱,加热分解也能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结合实验,可以从物质类别及其溶解性推断,通过加热分解不溶性碱或难溶性碱可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故填:不溶性碱或难溶性碱(3)①实验三直接取样品在火焰上灼烧,相对于实验一和二,操作更简单、耗时较短、药品用量少,环保等;故填:操作简便或节约能源或节省实验时间②同学们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疑问。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灼烧后的黑色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铁元素,可能为铁单质、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等,又可能是酒精灯不完全燃烧产生了炭黑,因此黑色固体物质,可能是Fe、C、FeO、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故填:Fe、C、FeO(名称也可)③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可能是Fe3O4和铁,加入盐酸后固体溶解且无气泡,说明有Fe3O4,而没有铁单质,因此可得结论为:此黑色物质成分是Fe3O4。故填:Fe3O4(4) ①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3发生水解,产生红褐色物质,可向其中滴加少量的HCl溶液,抑制水解。故填:盐酸或稀盐酸或浓盐酸②Fe2O3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铁单质时,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有+3价变成了0价,化合价降低,因此Fe2O3发生还原反应时化合价一般呈下降的变化。故填:下降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综合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专题08+盐 化肥(课件)-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测试+练习+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8+盐 化肥(课件)-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测试+练习+课件(全国通用),共47页。
专题08+盐 化肥(练习)-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测试+练习+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8+盐 化肥(练习)-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测试+练习+课件(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8盐化肥练习-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8盐化肥练习-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盐 化肥(讲义)-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测试+练习+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8+盐 化肥(讲义)-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测试+练习+课件(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8盐化肥讲义-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8盐化肥讲义-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