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城区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数值中,应该以厘米为单位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0.8B.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0.7D. 中学生身高约为1.68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
80cm=0.8m
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全新2B铅笔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0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70μm=0.007cm
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身高在1.68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柳絮漫天B. 黄沙扑面C. 雪花纷飞D. 花香四溢
【答案】D
【解析】
【详解】A.柳絮漫天飞舞,柳絮相对于地面位置不停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黄沙扑面,黄沙相对于脸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雪花纷飞,雪花相对于地面位置不停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花香四溢是花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关于误差和错误,理解正确的是( )
A. 误差和错误都不应该发生,可以避免
B. 误差无法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免费下载C. 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D. 错误是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AB.测量中应该尽量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错误,B正确;
C.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是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是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4. 旅游景点建有观光电梯,某一乘客正在随电梯上升的过程中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运动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某一乘客正在随电梯上升。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乘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乘客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乘客为参照物,楼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楼房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5.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区别男女生说话主要依据响度不同
B. 能听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音色不同
C. 区分男低音和女高音主要是依据音色不同
D. 往暖水瓶里装水时判断是否装满主要是依据响度不同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其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区别男女生说话主要依据是男女生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男生低沉,女生尖细,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有关,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女高音是人的声带振动频率高,音调高;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低,音调低,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往暖水瓶里装水时,水瓶里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音调发生变化,所以判断是否装满主要是依据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CD。
6. 以下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 用声呐探测海深
B. 牙医用超声波给患者清洗牙齿
C. 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D. 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回到教室坐好
【答案】B
【解析】
【详解】A.声呐测海深时,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合题意;
B.超声波洗牙是利用声音中的超声来传递能量,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时,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合题意;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回到教室坐好,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利用,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7. 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用干冰制造舞台“白雾”,这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汽化成白雾
B. 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C. 水银比酒精更易凝固,这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酒精的高
D.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这是利用冰熔化吸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干冰制造舞台“白雾”,这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酒精的高,所以水银比酒精更易凝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从人体中吸收热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
A. 铁、萘、松香B. 冰、铜、玻璃
C. 冰、铁、海波D. 钨、海波、石蜡
【答案】C
【解析】
【详解】A.松香不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不是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铁、海波都是晶体,故C符合题意;
D.石蜡是非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一工棚的油毡屋顶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到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不能表明( )
A. 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 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 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孔成的像是太阳的像,太阳是什么形状,像就是什么形状,太阳是圆形的,故像也是圆形的,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如图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把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大部分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将( )
A. 大部分熔化B. 熔化一少部分C. 不会熔化D. 全部熔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1.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小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小明做变速直线运动
C. 前2s内,小华比小明跑得快 D. 8s内,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不同
【答案】CD
【解析】
【详解】AB.由图像可知,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示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在前2s内,小明通过的路程比小华长,所以小明跑得比较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两人在相同的8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40m,根据速度可知,他们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12.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入射角30°B. 反射角是60°
C.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时,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也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
A. 入射角是60°,故A错误;
B. 反射角是60°B正确;
C.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故C错误;
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故D错误.
选B.
二、填空作图题(填空题每空2分,作图题每题3分,共28分)
13. 请完成下列填空。
(1)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由刻度尺的________决定,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的仪器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读数是_________。
【答案】 ①. 分度值 ②. 1.60 ③. 温度 ④. 16℃
【解析】
【分析】
【详解】(1)[1][2]在进行长度测量时,测量所能达到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由图甲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7.00cm对齐,右侧与8.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8.60cm﹣7.00cm=1.60cm
(2)[3][4]由图乙可知,仪器的单位是℃,所以此仪器是测量温度的工具,由图知该仪器10℃之间有5个格,所以分度值为2℃,此时的读数是16℃。
14. 今年的“五一”假期,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如果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__的,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__的.(两空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 ①. 静止 ②. 运动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时,一般选定一个参照物,参照物就是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研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位置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为运动,若位置不变化,则说明这一被研究的物体为静止.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如果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小丽同学和观光车之间没有位置移动,因此小丽是静止的,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同学与路旁的树木之间有位置变化,因此小丽是运动的.
15. 请填出下列描述中的物态变化: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_____;
(2)阳春三月,江河解冻:_____;
(3)衣橱中的樟脑丸不翼而飞:_____.
【答案】 ①. 凝固 ②. 熔化 ③. 升华
【解析】
【详解】(1)[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指水由液态变为固态,这个过程叫凝固。
(2)[2]阳春三月,江河解冻是指冰由固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
(3)[3]衣橱中的樟脑丸不翼而飞是指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个过程叫升华。
16. 善于探索的小强拆开自己的玩具钢琴(如图甲),发现在对应的键“1234567”下面是由长到短的一组钢棒(如图乙)。当弹奏钢琴时,这些由于______而发出声音,钢棒越短,弹奏时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
【答案】 ①. 钢棒振动 ②. 高
【解析】
【详解】[1][2]当弹奏钢琴时,钢棒会振动发出声音;钢棒越短,弹奏时振动得越快,振动频率越大,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17. 一条光线AO照射在平面镜上O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要求:用尺规作图)
【答案】
【解析】
【详解】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为45°,如图所示:
18. 在扬州古城挖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巧妙地引用太阳光水平照入挖掘隧道,解决了挖掘时的采光问题,如图所示,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补全光路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先做出反射光线(水平),再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19. 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___________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顺序;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 ;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 ℃,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____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 不同。
【答案】 ①. 自下而上 ②. 保持不变 ③. 98 ④. 低于 ⑤. 质量
【解析】
【详解】(1)[1]装置如图-1所示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点燃后,根据酒精灯外焰高度,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实验器材。
(2)[2]由实验记录表格和图-2所示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3]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从第7分钟开始,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是98℃。
[4]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于当时沸点低于100℃,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可知,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4)[5]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的初温相同,加热条件完全相同,两位同学所用时间不同,可能是实验时用水质量不同。
20.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纸板与平面镜应互相 ___________(填“平行“或“垂直”);
(2)小红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着EO射到镜面上的O点,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B向后折,则纸板B上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一实验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___________;
(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
【答案】 ①. 垂直 ②. 不能 ③. 存在 ④. 同一平面内 ⑤. 实验次数太少,仅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
【解析】
【详解】(1)[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实验时,为了在纸板上同时显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纸板与平面镜应互相垂直。
(2)[2][3]小红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着EO射到镜面上的O点,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B向后折,则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时存在的,只是不在纸板上。
[4]这一实验与之前纸板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对比,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3)[5]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1. 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学校上学共用时10min,前5min走了1500m,后5min走了2100m,求:
(1)后5min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答案】(1)7m/s;(2)6m/s
【解析】
【详解】解:(1)后5min内的路程s1=2100m,后5min内的时间
t1=5min=300s
后5min内的平均速度
(2)全程路程
s=1500m+2100m=3600m
全程所用的时间
t=10min=600s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1)后5min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m/s。
22. 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3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8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2)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案】(1)540m;(2)20m/s
【解析】
【详解】(1) 根据
可得笛声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
设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大山的距离为s′,则鸣笛时,汽车距离大山的距离为
(2)汽车所走的路程为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答:(1)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540m;
(2)汽车行驶的速度20m/s。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126,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26,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作图填与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6,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6,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作图与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