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 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 第一课时教案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 第一课时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了解相关知识,字词积累,扫清障碍,略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探究文本,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略读课文,选择与题目紧密相关的内容阅读,把握作者的观点。
    2.细读课文,把握严谨说理的思路,领会平实而文雅的语言表达风格。
    3.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明确苦乐与责任大关系,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教学难点:
    理解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二、作者简介,了解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著作有《饮冰室全集》。
    2.议论文小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又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况。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结构: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
    (3)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三、字词积累,扫清障碍
    1.认读生字,给加点字注音。
    契约 监督 揽 悲天悯人 卸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四、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题解:最苦与最乐
    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2. 自主略读,把握作者观点。思考:
    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而不能 __________ 。
    明确: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
    3.文章结构
    一、(1~3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4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五、细读课文,探究文本
    1.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论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作者认为: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1)作者先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通过与贫穷、失意、老去、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是无法排解的。
    (2)然后论说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通过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对比论证),指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3)最后通过举例论证,指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良心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于自己。
    2. 品读第二部分,分析作者论证人生最乐的事的过程。
    作者认为人生最乐的事: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作者先通过引论论证,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的话“无入而不自得”来论述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3.第三部分作者要论证什么观点,是如何论证的?
    第三部分作者通过引用论证,引用孟子的话“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提出论点:人生当勇于负责。
    4. 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明确: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5.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六、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各种论证方式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七、作业布置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很多,名言警句也很多。请概述一个自己最熟悉的感人事迹,并写一句名言。
    八、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最苦——未尽责任
    人生应尽责任而不用避责
    最乐——尽责任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再读课文,品味独特的语言风格,联系生活,铭记责任,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