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7 找空气》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8 这里面有空气吗》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9 空气是什么样的》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11《多姿多彩的植物》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 人》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10.形形色色的动物教案
展开1.通过动物短片、视频,知道动物是形形色色的,并且能说出认识的动物名称;
2.在猜谜和游戏活动中,学会从不同方面(声音、外形、颜色、大小等)来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培养观察与想象能力;
3.学会交流,乐于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4.知道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到生命的宝贵,爱护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难点】
学会用科学的语言从不同方面来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活体动物,各种动物图片,动物音频、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活动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科学博览】可爱的仓鼠。讲述:仓鼠是不是很可爱呢,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动物呢?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
【教师】播放【科学博览】我们身边的动物 系列视频或出示形形色色的动物图片。提问:这些动物你们认识吗?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欣赏、交流,发现动物的多样性。体会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知道我们要爱护动物。
(二)活动二:学会初步描述动物
1.猜谜语
【教师】出示动物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描述一下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科学博览】有趣的动物谜语)
【学生】猜谜语,描述它们的特征。
2.听声音,猜动物
【教师】请几个学生角色扮演,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全班同学一起猜猜看是什么动物?(或使用交互练习:【知识探究】听声音,猜动物)
【学生】根据声音,猜出动物的名称。
3.看局部,猜动物
【教师】出示斑马的一部分身体、鸭子的脚掌、兔子的耳朵、松鼠的尾巴让学生从局部特点猜测是什么动物。(或播放视频:【知识解析】猜动物)
【学生】根据动物的局部特征,猜出动物的名称。
(三)活动三:归纳动物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一个仿真金鱼模型,提出问题:老师手上拿的这只金鱼是动物吗?它和水缸里的金鱼一样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仿真金鱼与真的金鱼不同的地方。
【教师】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从外形特征、行为方式、食性、声音等方面进行归纳。
【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仿真金鱼不是动物,水缸里的金鱼才是真的动物。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前面介绍的形形色色的动物都有哪里共同特征。
【学生】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动物的共同特点:都能呼吸,需要补充食物,会排出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运动,有生命的。(建议使用资源:【科学博览】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师】检测学生对动物特征的掌握情况。(建议使用交互练习:【知识探究】哪些是动物,哪些不是动物)
(四)寻找校园里的小动物
【教师】指导学生到校园里寻找、观察常见的小动物,并且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方法(文字或者图片)记录小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可以提前指定分出几处安全的区域让学生进行观察,制作表格让学生按要求完全任务。(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科学博览】动物哪里找,【知识解析】如何画一种动物)
【学生】跟随老师去校园里寻找小动物。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不伤害小动物,不破坏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板书设计
形形色色的动物
(一)认识常见动物
(二)学会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1.外形特征
2.行为方式
3.食性
4.声音
(三)说说动物的共同特点
能呼吸、需要补充食物、会排出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运动、有生命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10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382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教案</a>,共5页。
小学苏教版 (2017)8.暗箱里的秘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 (2017)8.暗箱里的秘密教学设计,共2页。
2020-2021学年1.石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石头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感受石头无处不在,活动一,活动二,了解石头的用途,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