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温馨提示:
①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②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上标定位置填写好个人信息。
③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④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 (满分 30分)
1. 请将下面的文字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草长莺飞,花香鸟语。
【答案】草长莺飞,花香鸟语。
【解析】
【详解】本题依题目要求,用正楷抄写“草长莺飞,花香鸟语”即可,注意“莺”的正确写法。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萌发(méng) 弥漫(mí) 欺侮(rù) 消声匿迹(xiā)
B. 怠慢(dài) 农谚(yán) 宽蔚(wèi) 天衣无缝(fèng)
C. 龟裂(jūn) 嘱咐( zhǔ) 眼眶(kuàng) 戛然而止(jiá)
D. 幅射(fú) 悔暗(huì) 彗星(huì) 枯躁乏味(z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欺侮(rù)——wǔ,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B.农谚(yán)—— yàn,宽蔚—— 宽慰 ;
D.幅射——辐射 ,悔暗——晦暗,枯躁乏味——枯燥乏味;
故选C。
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B. 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C.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来犯的敌人,形容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与语境“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不符;
B.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使用正确;
C.偷偷摸摸: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使用正确;
D.周而复始: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使用正确;
故选A。
4.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中考百日誓师”活动,使我县一中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了。(删除“使”)
B. 两会期间,广东代表认真领会并阅读广大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提案。(“领会”与“阅读”调换位置)
C.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的重要原因”)
D.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调换位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D.不合逻辑,“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去掉“不”;故选D。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B.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陶渊明、王安石、曾巩。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陶渊明是东晋人,自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应换成“欧阳修”;
故选B
6. 下面对《蒹葭》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露为霜”说明节序已是深秋,“为霜” “未晞” “为已”等词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B. 诗歌使用了典型的比兴手法。从“蒹葭”说到“伊人”,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C. 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语义往复推进。
D. 诗人反复追寻期盼的对象,而追寻又显得那么艰难和渺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B.从“蒹葭”说到“伊人”,用的是“兴”的手法;
故选B。
7 名著填空
《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作品名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答案】 ①. 《说文解字》 ②. 《周易》 ③. 《史记》 《诗经》 《春秋》 《战国策》《史记》《汉书》等(黑体作品首选 任写三个就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文学常识。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全书基本上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概述了《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还涉及诸子、辞赋、诗文各个类别中的名著。
8. 口语交际与表达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诗词文化魅力,你们班将开展“古诗文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诗意的开场白。 (不少于80字)
【答案】示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学习他们的旷达胸襟。
【解析】
【详解】考查开场白的拟写。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这道题要紧扣“古诗”这一主题,可运用不同风格的古诗句引入,并注意修辞的运用,以让开场白富有文采。还要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真挚等。
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泱泱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春天我们会吟“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夏天我们会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我们会吟“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冬天我们会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首首千古绝唱的古诗就象是那美丽的夜空中最耀眼的明星,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回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古诗的花园里漫步吧!
9. 古诗文默写
(1)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3) 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5) 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6)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8) 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9)《登飞来峰》中阐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在河之洲 ②. 欲济无舟楫 ③. 悠悠我心 ④. 挑兮达兮 ⑤. 海内存知己 ⑥. 寤寐思服 ⑦. 无为在歧路 ⑧. 城阙辅三秦 ⑨.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⑩.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⑪. 阡陌交通 ⑫. 鸡犬相闻
【解析】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洲、楫、寤寐、歧、阙、遮、缘”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古文阅读(满分18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翌日,饭于林虑①,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忧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①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②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意思。
①闻水声 闻: ______ ②心乐之 乐:______
③憩环翠亭 憩: ______ ④留连徐步 徐:_____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
12. 给下面句子节奏划分节奏,划两处。
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13. 【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4. 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中以“定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①________进行了描绘。【乙】文中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里出发,②___________,后来途经槐林,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夜宿于连云阁。
【答案】10. ①. 听 ②. 高兴 ③. 休息 ④. 慢慢
11.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山泉叮咚作响,夹道而流,路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珍奇花草,数不胜数。
12. 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13. ①小石潭水声悦耳,游鱼灵动、可爱,让作者感到快乐。
②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触发了作者内心被贬谪的悲凉,让作者感到忧伤
14. ①. 潭周边景物 ; ②. 中午到达桃林村; ③. 下午在环翠亭休息; ④. 傍晚到达明教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闻:听。
②句意:心里十分高兴。乐:高兴。
③句意:在环翠亭上休息。憩:休息。
④句意:我留连美景,慢慢前行。徐:慢慢。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西南,向西南;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
(2)夹道,夹着道路;胜,完。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傍晚时,到了明教院,当晚住宿在连云阁。“薄暮”是时间状语,“至明教院”是到达的地点,“夜宿于连云阁”是晚上住宿的地点。故断为: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
根据甲文“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等景物描写可知,作者“乐”是因为小石潭的美景:水声清脆悦耳,游鱼灵动活泼;
根据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等景物描写可知,作者“忧”的原因是:环境凄清,不能久留;结合作者经历可知,引发了作者的贬谪之忧。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知,作者还写了小潭周围的环境,故此处可填:潭周围环境或潭周边景物;
乙文按作者游踪进行了描写,“亭午抵桃林村”,可提炼出游踪是:中午到达桃林村;根据“憩环翠亭”可提炼出游踪是:下午在环翠亭休息;根据“薄暮,至明教院”可提炼出游踪是:傍晚到达明教院。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
第二天,在林虑吃早饭,正午时抵达桃林村,原来这里才是山脚。山泉声在道路两旁叮咚作响,路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珍奇花草,数不胜数。山回路转,有一块几丈大的平地,叫槐林。我坐在石头上,摆弄着山泉,不知不觉到了下午申时,在环翠亭上休息,环顾四周,景色清新脱俗,忽然怀疑自己在人世之外,我留连美景,慢慢前行。傍晚时,到了明教院,当晚住宿在连云阁。
三、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
回答问题。
拾馒头的父亲
莫言
①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②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搬到省外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的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了,一来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
③等我在高中读了一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仔。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里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④猪渐渐长大了,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个精光。亲戚送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⑤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很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很好吗?
⑥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地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⑦我为自己解决了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即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到父亲头上。
⑧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⑨但是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大家知道了,会嘲笑我。”
⑩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说:“我看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
⑪我的泪就落了下来。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啊!
⑫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⑬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很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⑭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病了……”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究竟没说什么。
⑮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⑯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⑰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的父亲。”一下子掌声雷动。
⑱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⑲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⑳1997年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
15. 填写“我”在开家长会时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泪落下。
16. 根据个人理解,试分析下列句子。
(1) 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2)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17. 文章标题《拾馒头的父亲》包含了什么寓意?
【答案】15. ①. 心里冰冷; ②. 无心听讲
16. (1)“偏偏”这两个词表示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这两个词连续运用强调要是父亲不是农民就好了,即使是农民,不在学校拣馒头就好了,体现了极度的自卑感。
(2)运用了外貌描写。暗示父亲站在窗外已经很久了,突出父亲是多么关心与爱自己的孩子。同时为后文我不再自卑介绍父亲做铺垫。
17. “拾起的”不仅仅是馒头,更包括了“我”的一系列变化。①拾起自尊。付出努力赢回尊严。②“我”的父亲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却用自身的人格给了自卑的孩子一个再好不过的教育,从而让自己的孩子捡回人应有的自尊。③拾回自信。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一空:由第⑮段“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可知,在家长会开始时,我因父亲的身份而失落,感到冰冷。故填:心里冰冷。
第二空:由第⑯段“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可知,在家长会的进行过程中,我苦闷于父亲拾馒头的身份而感到焦虑落寞,因此无心听讲。故填:无心听讲。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可从字词的角度入手分析;“偏偏”表示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联系第⑮段“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可知,“偏偏”强调要是父亲不是农民就好了,即使是农民,不在学校拣馒头就好了;“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家长会上,“我”害怕因父亲的身份受到同学的嘲笑,“偏偏”二字将心中的失落无奈充分的表现出来,体现出“我”自卑的心情。
(2)语句中“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描写了父亲在窗外听家长会的景象,黑色的棉袄落上白色的积雪,通过颜色的对比,凸显了画面感。厚厚的积雪体现出父亲伫立时间之久,表现出父亲对我的关心,而“我”也因此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浓浓的爱;联系第⑰段“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的父亲。’一下子掌声雷动”,第⑱段“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等语句可知,为后文“我”不再自卑介绍父亲做铺垫。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⑱段父亲的话“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⑳段我的行为“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可以看出“我”拾起自尊,付出努力赢回尊严。
“我”向父亲提议拾馒头做猪粮,父亲拾馒头受同学嘲笑,“我”从因父亲而自卑到大方承认。在父亲拾馒头的过程中,我的心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感触于父亲朴实的人格,不再感到自卑落寞,因此父亲拾起了我的自尊。“我”的父亲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却用自身的人格给了自卑的孩子一个再好不过的教育,从而让自己的孩子捡回人应有的自尊。
联系⑳段“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可知,“我”拾回自信,认为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二)
植物会说话
丹尼尔·查莫维茨
①角菟丝子作为一种蔓生植物,因不含叶绿素,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中吸取其营养方可生存。它幼苗的颈尖以小圆圈的方式探测周围环境,寻找它所偏好的植物,就像我们蒙住眼睛时用手试探周围环境,或是深夜在厨房找灯的开关时的样子。实验人员不论将番茄放于什么地方,菟丝子的藤始终朝着番茄方向生长。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这个猜想,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两盒之间用管子相连保证空气对流,结果它总是朝着管子方向生长。又在棉签上涂上番茄提取液,它还真中了圈套,朝着涂有提取液的棉签生长。此后,她拿成分非常相似的番茄和小麦的提取液做实验,尽管二者都含有一种挥发性化合物β—月桂烯,但因番茄还释放出两种能吸引菟丝子的挥发性物质,而小麦不含这两种挥发性物质,且还会释放一种令菟丝子讨厌的气体,菟丝子当然向着番茄方向生长。
②1983年,戴维·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的叶子变得不受毛毛虫欢迎,是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虫口味的酚类和单宁化合物,而那些较远的健康柳树却不含这些化合物。受损柳树和临近健康柳树之间,没有共同的根,树枝间也没有相互接触。被啃噬的柳树是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接着,杰克·舒尔茨以杨树和唐枫幼苗为对象进行实验,支持了罗德斯的观点。
③“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在过去的10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被反复证实。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 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而非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 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株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而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
④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4张叶片做实验:从被啃啮过的同一植株上选择了2张叶片——第1张被甲虫啃啮过,第2张没有;第3张为临近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第4张为被隔离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通过气相高端分析技术鉴定,第1、2、3张叶片周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第4张叶片周围则没有。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遭受到虫害侵扰,却没有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
⑤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将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料袋将被啃啮过的叶片封闭24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选择4 张叶片进行检测,结果发生了变化。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但同一植株的同一根藤以及邻近藤上的其他叶片却与对照叶片相似——它们周围空气中没有这些化学物质。解下密封袋,用小风扇将袋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吹:一是向这根利马豆藤上方的临近叶片,二是朝着远离利马豆的空气中。结果发现,接触到袋中气体的植株叶片自己也开始释放同样的气体,且植株还会分泌花蜜。那些没有接触到气体的叶片和植株则与以前一样。
⑥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守卫者们用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然,利马豆这种气味信号只能传播一两米远,但这一发现为人类保护树木和作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⑦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交流。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植物显然没有嗅觉神经,不能将气味信号传到大脑进行诠释。但是像菟丝子、利马豆一样的其他植物,都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18. “植物会说话”在文中指什么?
19. 简要说明第③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0. 选文第④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1. 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
【答案】18. ①被啃噬的柳树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②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③有些植物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
19.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说明两者实验目的的不同,说明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
20.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的结论。
21. ①敢于质疑,勇于探索。②大胆假设,谨慎求证。③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推理。④由表及里,求真务实。科学研究不能止步于粗糙的研究和笼统的结论,而应深入研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事物本质属性,这样才能揭示科学秘密。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能力。
本题作答时首先要理解“说话”的意思,是指植物向植物、植物向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
①根据②段可知柳树说话的过程是:“被啃噬的柳树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
②根据④—⑥段可知: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③根据⑦段可知:有些植物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等句承上总结戴维•罗德斯等人发现的结论、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株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而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等句启下,引出因马丁•海尔对戴维•罗德斯等已有观点的质疑而进行的实验。
②内容上,根据“在过去的10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被反复证实。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而非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等句可知本段在戴维•罗德斯的观点和马丁•海尔的质疑与实验之间建立起联系。本段明确了下面的实验是在戴维•罗德斯等人实验基础上的深化和因果关系探索,说明两者实验目的的不同,说明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第④段是一个具体的实验,多处运用数字,因此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第1、2、3张叶片周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第4张叶片周围则没有。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遭受到虫害侵扰”可知,这些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以谈论主观感受为主,一般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①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根据③段“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等句可知马丁•海尔没有盲从别人的结论,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受损植物有意告知临近健康植物”以及受损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机理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探索。这是发现真知的必要精神品质。
②大胆假设,谨慎求证。根据①段“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这个猜想,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两盒之间用管子相连保证空气对流”、④段“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4张叶片做实验”等句可知: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和马丁•海尔都是从许多现象出发进行假设,通过一系列实验进行验证。这是科学探索的必由之路。
③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推理。根据⑤段“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等句可知:文中科学家以发散性思维开拓思路,运用多种途径和多次实验进行研究,这种严谨的态度就是求真精神的体现。让实验说话,正确严密地判断推理,发现的结论可靠可信。
④由表及里,求真务实。根据⑥段“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等句可知:科学研究不能止步于粗糙的研究和笼统的结论,而应深入研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事物本质属性,这样才能揭示科学秘密。
四、作文(50分)
22. 人生处处有挑战:学习中,解决难题,发挥潜力,是一种挑战;场上,挥洒汗水,超越自我,是一种挑战;漆黑夜晚,独自回家,战胜怯懦,是一种挑战……挑战又是人类不断进取的动力之一。迎接挑战,中华民族创造了遨游太空的美丽神话;迎接挑战,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实现了战胜疫情的伟大壮举……挑战自己,我们才能不断成长;迎接挑战,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请以“挑战 ”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真情实感。
③记叙文。
④不少于600字。文章中涉及到的真实的人名,请用笔名代替。
【答案】例文:
挑战自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挑战,让我的人生更出彩。雏鹰经历一次次的挫折和拼搏,最终翱翔于蓝天之上;春草竭尽全力地冲破泥土,最终为大地增添了一抹春色。人生,因为挑战而变得更加绚丽,更加多姿多彩。只有不断地挑战,最终才能为人生绘出一幅完美的画卷,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一颗挑战之心。
普通的我以为“挑战”这个词离我很远很远。在我已经过去的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一直像是生活在舒适圈,没有得到过太高的荣誉,也没有跌到过太深的低谷。那时的生活,百无聊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到了初中,让我的所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作息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以及各种考试规则的改变让我措手不及。一直等到我真正适应了这种生活之后,已经和别人有了一个学期的距离。于是,在第二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发誓一定要更拼搏更努力,挑战自己,缩小和别人的差距。
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我付诸了许多我曾经根本不敢想不敢做的行动:每天尽早赶到教室背书、做题,缩短一切的活动时间,不停刷题,不停地复习自己的错题等等,就这么一天天地坚持下去,一直到了考试时间,从第一次月考到期中考试一直在进步,拿到了那个我认为遥不可及的年级第一。事实证明,我的挑战,我的拼搏,我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我发现在这一天天地挑战自己的生活中,我变得越来越自律,生活作息规律,一年前那种舒适圈的生活早已不见。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道理:挑战,会让我更加出彩。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去挑战自己,去拼搏努力,纵使最终结果不尽人如意,我们也可以骄傲地说:我挑战过,我拼搏过,我无悔。挑战自己,不会让我变成最好的人,但可以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审题时要弄清“挑战”的含义,在汉语词典中“挑战”的意思是:①激怒敌人出来打仗。②刺激对方出来和自己较量。③鼓动对方和自己竞赛。“挑战”意味着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挑战的对象是不限定的,一是向他人、向客观环境挑战,如向“权威”“陋习”环境污染”“困难”等挑战;二是向自己心理、生理上的弱点挑战,如向“胆怯”“虚荣”“骄傲”“肥胖”“伤痛”等挑战。具体写作时可侧重记叙自己为何挑战,如何挑战,要写出挑战的心理过程和行动过程。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写成记叙文。
选材构思。根据对题目的理解,可以先确定写作方向,补出挑战的对象,如“挑战自我”“挑战懦弱”“挑战挫折”等。确定好方向后,着手选材。可以从自身经历中选材,写自己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从而表现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的得与失。如学习中,解决难题,发挥潜力,是一种挑战;赛场上,挥洒汗水,超越自我,是一种挑战;漆黑夜晚,独自回家,战胜怯懦,是一种挑战……也可以选择从人生的角度切入,反思自己曾经面对或正在面对的挑战,写出实现自我超越的方法或打算。如自制力不强的“我”如何挑战自我,上好网课;如何克服懒惰的心理,坚持锻炼,强健体魄等。写成记叙文,应讲述与“挑战”有关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挑战”的意义或作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默写,书写,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名著阅读,语言表达,句子默写,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