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91756/0-17087837231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阳江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91756/0-17087837231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阳江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91756/0-17087837231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阳江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炬成灰B.水落石出C.清风徐来D.愚公移山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锰元素:MNB.60个碳原子:
C.3个三氧化硫分子:D.氧化铁:
3.同学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与水有关的实验时,所涉及的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净化水B.量取水
C.检验生成水D.加热水
4.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
A.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并发出求救信号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电线由于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灭火
5.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混合物
B.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
C.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
D.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6.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镁是金属元素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C.②对应的粒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①②对应的元素可组成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8.下面药品最适宜应用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鸡蛋壳碎和稀醋酸B.大理石颗粒和稀盐酸
C.大理石颗粒和稀硫酸D.碳酸钠粉末和盐酸
9.下列有关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供给呼吸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灭火
10.如图为验证的性质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观察到塑料瓶内下层纸花变红色,而上层纸花不变色
B.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此实验装置既能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D.实验后向去顶部的塑料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1.如图为我国“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占比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
B.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
C.煤炭燃烧产生的会造成酸雨,对环境影响大
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
12.“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生成物中和的质量比是7:22
D.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1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14.10℃时,将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各3g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图1是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图2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b
B.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甲
D.温度升高至25℃时,图1试管内所得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15.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可以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B.②中转化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③可用于工业炼铁,属于置换反应D.隔绝氧气或者水可以防止④的发生
二、填空题
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很多化学知识、原理与应用。
(1)《天工开物》介绍了酒曲的制作工艺,使用淀粉类作物加入酒曲发酵酿酒的过程属于_______(填“剧烈氧化”或“缓慢氧化”)。
(2)西汉铜缸灯(如图1)出土时表面有铜绿,可用稀盐酸擦去,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铜缸灯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_______(填“扩大”或“减小”)进风口。
(3)化学能拓展绘画表现形式。如图2,在未着色的葡萄画旁边放置盛有浓氨水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葡萄”变红了。从微观视角分析,“葡萄”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
(4)长期放置的油画因生成黑色的而色彩变暗。用修复油画时,生成白色的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
17.科普阅读:
向海洋进军——LNG船:航行在大洋上的巨轮中,有一种我国自主研发、制造难度堪比航母的巨轮,它就是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被誉为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
天然气装载时,应该在-163℃环境下将其变为液态。而液化后的体积是气态的,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一般17万立方米的运输船装载的液态天然气经汽化后形成的容量,可满足2418万人一个月的使用量,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
装载这类货物的运货系统所用钢板,含镍量达到36%,称为殷瓦钢。它非常薄,只有0.7mm,在-196℃之内,其收缩量膨胀系数非常低。它在空气中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如在施工过程中沾上汗水,24小时内就会被锈穿,使得钢板报废。殷瓦钢还在制造精密仪器、仪表零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殷瓦钢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属于_______(填“非金属”或“金属”)材料。
(2)殷瓦钢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写一条)。
(3)下列关于殷瓦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殷瓦钢是纯净物b.殷瓦钢的硬度比铁小
c.殷瓦钢的熔点比镍低d.殷瓦钢中各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
(4)天然气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LNG船可通过降温加压使天然气液化后再运输的原因是_______。
18.实验室制取
(1)ⅰ、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ⅱ、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图1中的_______(填编号)。如果选用丙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那么气体应由_______(填“A”或“B”)端进。
ⅲ、下列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c.收集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后先停止加热
(2)对食盐水的组成进行探究
ⅰ、食盐溶解在水中,是以_______(填化学符号)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
ⅱ、探究水的组成:如图2为自制电解水实验装置,结束时,注射器Ⅰ、Ⅱ中活塞分别停留在_______mL、12mL刻度线处。拔出注射器、检验所得气体。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19.锌精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铜元素)是生产金属锌的主要原料,用锌精矿石火法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沸腾炉的炉气若直接排放会引起酸雨,这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它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2)焦炭进入还原炉前需粉碎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焦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冷凝器中锌蒸气变为固体锌的微观实质是锌原子间的间隔_______。
(4)相同质量的下列化合物中,含锌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填字母)。
a.b.c.d.
三、实验题
20.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曾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进行了以下相关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假黄金通常含黄铜(合金)。
②假铂金或假银饰品通常含金属钯(),钯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作饰品。
提出问题:①怎样鉴别真假黄金?②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
实验药品:钯、铂、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溶液。
实验探究:
(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
结合实验步骤①和步骤②,初步得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拓展应用:
(3)小组同学在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时,除了选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取少量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观察现象,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4)银、铂、钯都属于贵重金属,其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
四、计算题
21.利用数据传感器可以形象地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分解速率的不同及测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小芳利用图1的装置测得瓶内气压如图2所示。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反应后可通过_______、洗涤、烘干等操作分离出来再利用。
(2)由图分析可知,曲线_______(填“①”或“②”)能表示甲瓶反应情况。
(3)甲瓶完全反应后最终生成1.6g氧气,已知此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为1,请计算30mL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图2中的①和②两条线最终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蜡炬成灰,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落石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清风徐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愚公移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元素符号书写时,应一大二小,则锰元素的符号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60个碳原子的符号为60C,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C、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3个三氧化硫分子的符号为,该选项书写正确;
D、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化学式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净化水,入水口在下方,出水口在上方,可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的比较充分,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正确;
B、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正确;
C、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起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D、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否则会引发触电,错误。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达芦那韦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B、达芦那韦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7):(16×7)=324:37:112,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1个达芦那韦分子中含有27个碳原子、3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共含75个原子,选项说法错误;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达芦那韦是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镁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②对应的粒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①②对应的元素分别是镁元素和氧元素,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形成化合物为氧化镁,其化学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答案:C
解析:A、图中实验,滴入呼出气体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滴入空气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可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碘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以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但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更剧烈,可探究氧气的浓度是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8.答案:B
解析:8.A、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但产生二氧化碳速率较慢,不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大理石颗粒(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符合题意;
C、大理石颗粒(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不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不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汽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体肥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实验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因此观察到塑料瓶内下层纸花变红色,而上层纸花不变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实验现象可知,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实验中向去顶的塑料瓶内通入过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不能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煤炭消费占比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升高,则说明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不会造成酸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且热值高,是清洁的高能燃料,且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变为无毒气体,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图示可知,为氮气,为二氧化碳,则生成物中氮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14×2):(2×44)=7:2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示可知,为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A、通过灼热的,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入过量锌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均能与锌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B错误;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D、加入足量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A。
14.答案:D
解析:A、由图1中甲没有完全溶解,可知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较小,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故选项说法错误;
B、10℃时甲溶解度小于30g,10g水中不能完全溶解3g甲,乙溶解度大于30g,10g水中能够完全溶解3g乙,甲物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提纯,故选项说法错误;
D、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接近40g,即25℃时在10g水中溶解大约4g两种物质才能达到饱和,故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①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无气体产生,所以不会有气泡产生,故A说法不正确;
B、②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前碳元素存在于单质中,为0价,生成物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则②中转化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B说法不正确;
C、③可以是一氧化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说法不正确;
D、④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作用生成氧化铁,则隔绝氧气或者水可以防止④的发生,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6.答案:(1)缓慢氧化
(2);扩大
(3)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
(5)铜锡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解析:(1)使用淀粉类作物加入酒曲发酵酿酒的过程属于缓慢氧化,故填:缓慢氧化;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O、H、C、Cl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5、6、1、4,反应后、O、H、C、Cl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5、6、1、0,则横线上物质的化学式为;当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这是燃料不充分燃烧造成的,所以应扩大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故填:;扩大;
(3)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在不断地运动,与葡萄处的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涂有酚酞溶液“葡萄”变红,故填: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与反应生成白色的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该氧化物为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5)“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填:铜锡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17.答案:(1)铁、镍;金属
(2)不耐腐蚀(合理即可)
(3)abd
(4)
(5)加压降温后,其体积缩小600倍,可以加大运输量
解析:(1)由短文可知,含镍量达到36%的钢板,称为殷瓦钢,属于铁合金,则殷瓦钢的主要成分为铁和镍;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由短文可知,在-196℃之内,其收缩量膨胀系数非常低,它在空气中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如在施工过程中沾上汗水,24小时内就会被锈穿,则性质为:在-196℃之内,其收缩量膨胀系数非常低,或不耐腐蚀等。
(3)a、殷瓦钢为合金,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殷瓦钢为铁合金,硬度比纯铁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殷瓦钢为铁、镍合金,其熔点比镍低,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铁能和盐酸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bd。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短文可知,液化后的天然气的体积是气态的,即加压降温后,其体积缩小600倍,可以加大运输量。
18.答案:(1)①酒精灯
②
③甲
④B
⑤a
(2)①、
②6
③
解析:(1)①由图可知,该仪器为酒精灯;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固固加热型,故选用发生装置为甲;
④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使用丙收集时氧气在下方,故氧气从长管进,即B端进;
⑤a、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放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正确;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由于装置内含有空气,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开始收集,该选项错误;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与毛玻璃片一起拿出,正放在桌面上,该选项错误;
d、反应结束后,先将导气管拿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引起水倒流而炸裂试管,该选项错误。
故选a。
(2)①氯化钠由离子构成,以离子形式即、形式分散在水中;
②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活塞停留在12mL刻度线处,则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6mL刻度线处;
③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9.答案:(1)二氧化硫或;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3)变小
(4)B
解析:(1)锌精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铜元素),其中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沸腾炉的炉气若直接排放会引起酸雨,这是因为其中含有二氧化硫,故填:二氧化硫或;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2)焦炭进入还原炉前需粉碎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3)冷凝器中锌蒸气变为固体锌,锌由气态变为固态,其微观实质是锌原子间的间隔变小,故填:锌原子间的间隔变小,故填:变小;
(4)方法一:假设化合物的质量为m,
A、中锌的质量为;
B、中锌的质量为;
C、中锌的质量为;
D、中锌的质量为;
方法二:由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特点可知,与锌元素结合的其它部分相对原子质量和越小,锌的质量越大,四种化合物、、、中,除锌外,其它部分相对原子质量和分别为32、16、60、34,因此相同质量的四种化合物中,含锌质量最多的是;
故选B。
20.答案:(1)盐酸或硫酸;假;或
(2)”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质量监测题(图片版,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