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嘉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展开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I(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中国空间站是我国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其运行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1日,神州十七号航天员完成首次出舱维修太阳翼一处小损伤的任务。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 )
A. 地面是它的直接热源B. 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C. 有利于无线电的通讯D. 气压随高度先降后升
2. 太阳翼受损的原因及航天员出舱维修时受到的威胁分别是( )
A. 太空垃圾的撞击太阳风B. 卫星的擦碰巨大的温差
C. 卫星的擦碰太阳风D. 太空垃圾的撞击巨大的温差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中国空间站是我国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其运行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距离地面较远,地面不是其直接热源,A错误;平流层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B错误;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的通讯,C正确;气压随高度降低,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太阳翼是空间站必需的电力来源,但是受到空间微小碎片等太空垃圾的撞击很容易受损,不会与其他卫星擦碰,BC错误;太空环境充满了高能辐射,太阳风可能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巨大温差的威胁相对于太阳风的威胁较小,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航天员在执行出舱维修任务时面临多种威胁,主要包括: 失压、缺氧、辐射、极端温度、太空碎片、设备故障、通信中断等。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下图为某网友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地震预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预警在地震之后B. 利用电波速度较快的特点
C. 能减少人员伤亡D. 无法预警纵波到达的时间
4. 积石山地震感源位于( )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核
【答案】3. D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后,利用电波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的特点,进行的灾害预警,AB说法正确。人们接收到地震预警后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地震的损失,C说法正确。纵波传播速度慢于电波,可以预警纵波到达时间,D说法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积石山地震发生在西北内陆的甘肃省,震源深度8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左右,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
下图示意某地含化石地层分布,其中①地层含哺乳动物化石,②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③地层和④地层分别含两栖类动物化石与鱼类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5. 最有可能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层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6. 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 ①B. ②C. ②③D. ③④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恐龙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中生代的地层含有裸子植物化石和恐龙化石,②地层符合,B正确;哺乳动物化石主要存在于新生代岩层,说明①地层形成于新生代;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繁盛于晚古生代,说明③和④地层形成于晚古生代,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地层形成于新生代,②地层形成于中生代,③和④地层形成于晚古生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①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一→新生代;②动物演变: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前寒武纪)→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中期鱼类时代,后期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③植物变化:前寒武纪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陆地蕨类植物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下图为南半球某河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的河道较浅B. ①处堆积作用明显
C. ③处为河流凸岸D. ③附近不宜建村落
8. 为减少流水对岸堤的侵蚀,最需要加固的是( )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中河道形态,①位于凹岸,说明该处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因此河道也会比较深,AB错误;③位于凸岸,说明该处河水流速慢,堆积作用强,适宜建村落,C正确,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②③处位于凸岸,凸岸河水流速慢,河堤不易因为河水冲刷而决堤,BC错误;①④处位于凹岸,容易决堤,由于河流位于南半球,水流对左岸的冲刷侵蚀更强烈,因此,最需要加固的是④处,A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从自然因素来看,凸岸河水流速慢,河堤不易因为河水冲刷而决堤,同时由于流速慢,泥沙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因此适宜建村落;凹岸河水流速快,河堤容易被河水冲刷决堤,对村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不适合建村落。
“莲花盆”是石灰岩地区一种独特的地下景观,它是在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况积体(见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与“莲花盆”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A. 江心洲B. 石芽C. 石钟乳D. 沙丘
10. “莲花盆”形成的条件是( )
A. 平坦的河床B. 急流的水体C. 充足的水汽D. 丰富的泥沙
【答案】9. C 10. A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莲花盆’是石灰岩地区一种独特的地下景观,它是在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沉积体”可知,莲花盆为地下喀斯特景观中的独特钙华景观,是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江心洲属于流水沉积地貌,石芽为溶蚀地貌,沙丘为风积地貌,ABD与题意不符;石钟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沉积地貌,C正确。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莲花盆“是在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盆状沉积体”可知,莲花盆发育的最主要条件是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莲花盆景观,A正确,B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对形成喀斯特地貌没有什么直接作用,CD错误。故选A。
【点睛】莲花盆发育的最主要条件是: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洞顶有流量较大的滴水;池水位和莲花盆便于同步地从洞底向上生长。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下图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2. 一天中辐射逆温最强在( )
A. 日落前后B. 正午时分C. 午夜时分D. 日出前后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为地面反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长波辐射,④为大气辐射中向上的部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辐射逆温一般始于日落,随着夜深地表温度不断下降,逆温逐渐向上扩展,日出前后时达最强。日出后,地面受太阳辐射而增温,逆温自下而上逐渐地消失。因此,一天中辐射逆温最强在日出前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形成辐射逆温的有利条件:晴朗无云而有微风(2~3米/秒)的夜晚。因为云能减弱地面的有效辐射,不利于地面的冷却。风太大时,大气中的垂直混合作用太强,不利于近地面气层的冷却,无风时,冷却作用不能扩展到较高气层,不利于逆温的厚度,适当的风速,既有利于一定厚度的逆温层的形成又不会因强烈的混合作用而使近地面气层冷却。
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由于湖面面积萎缩,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其中南威海又进一步萎缩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下图为咸海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咸海流域所参与水循环的类型是( )
A. 海陆间循环B. 大循环C. 陆地内循环D. 海上内循环
14. 咸海萎缩的直接原因是( )
A. 入湖径流减少B. 流域蒸发减少C. 流域降水减少D. 围湖造田减少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咸海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参与陆地内循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咸海近年来不断缩小,原因主要蒸发旺盛和灌溉的原因,汇入湖泊的河水日益减少,A正确,B错误;流域降水本来就很少,不是湖泊萎缩的直接原因,C错误;咸海属于咸水湖,无法围湖造田,D错误。故选A。
【点睛】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甲乙两图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和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台湾海峡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
A. 温度较低B. 蒸发较弱C. 海域面积小D. 入海径流多
16. 符合图中海水盐度分布情况判断的是( )
A. 甲图为夏季,海水盐度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B. 甲图为冬季,沿岸盐度受南下寒流影响大
C. 乙图为夏季,沿岸与外海盐度空间差异大
D. 乙图为冬季,等盐度线稀疏且数值变化小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台湾海峡西部是福建省,东部是台湾岛西部,福建省东部和台湾岛西部有大量河流注入台湾海峡,降低了盐度,故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台湾海峡海水盐度低的原因是陆地入海径流多,有淡水注入,D正确;温度、蒸发量与同纬度太平洋差异不大,盐度与海域面积无关,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图中海域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沿岸流,甲图中沿岸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方向,是受冬季的西北季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的寒流,因此甲图为冬季,乙图为夏季,AD错误;冬季表层盐度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沿岸盐度受南下寒流影响大,B正确;乙图为夏季,等盐度线较稀疏,沿岸与外海盐度空间差异小,C错误。故选B。
【点睛】盐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蒸发量、降水量、河流注入、海域的封闭程度等。
“银杏黄时秋意浓”,作为嘉兴最热门的银杏景观打卡点塔路的那抹金黄从未辜负嘉兴人民的期待。下图1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图,图2为三塔路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山东临沂的典型自然植被( )
A. 终年常绿B. 茎叶多茸毛C. 乔木多为阔叶D. 多革质叶片
18. 当三塔路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期时( )
A. 湖州十里银杏长廊游人稀少B. 丹东银杏已过最佳观赏期
C. 临沂银杏林的树叶刚刚泛黄D. 成都大部分银杏叶已落尽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临沂位于山东省南部,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多为阔叶,冬季落叶、夏季葱绿,又称夏绿林,不具有终年常绿的特点,C正确,A错;茎叶多茸毛的植被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多革质叶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的特征,D错误。所以选C。
【18题详解】
三塔路位于浙江嘉兴,与湖州相近,气候相差不大,当三塔路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期时,湖州十里银杏长廊游人众多,A错;与浙江嘉兴相比,临沂、丹东纬度高,降温开始早,入秋早,银杏叶黄得早,所以当三塔路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期时,临沂银杏林的树叶早已泛黄,丹东大部分银杏叶已落尽,已过最佳观赏期,B正确,C错;嘉兴与成都纬度相近,但成都北部有秦巴山地的阻挡,冬季风影响较小,入秋时间相对较晚,所以当三塔路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期时,成都不可能出现大部分银杏叶已落尽的现象,D错。故选B。
【点睛】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最常见的森林类型,因其冬季落叶、夏季葱绿,又称夏绿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阔叶树的叶较大,利于蒸腾作用,秋天温度较低,气候干燥,降雨少,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保水。
下图为理想状态下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影响①②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①——成土母质B. ①——气候
C. ②——生物D. ②——地形
20. 浙江省的自然土壤( )
A. 深厚肥沃B. 属于水稻土C. 呈酸性D. 土质疏松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成熟土壤的剖面由上往下一般包括: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故图的①为腐殖质层,②为淋溶层。腐殖质层是由于枯枝落叶、动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形成的,影响腐殖质形成的因素有气候条件、植被覆盖、土壤类型与结构等,A错误,B正确;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因此湿润地区的淋溶层最厚,半干旱次之,干旱层最薄,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浙江省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土壤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较低,比较贫瘠,土质黏重,呈酸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气候因素: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经常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对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产生的影响。生物因素: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的本质特征——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生物作用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实现,其中,食物链的形成与维持是至关重要的。时间因素:土壤是一个经历着不断变化的自然实体,形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影响下列景观所示地貌形成的外力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AB
【解析】
【详解】四幅图依次是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风力侵蚀形成的雅丹、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海水侵蚀形成的海蚀拱桥,AB都是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AB正确,CD错误,故选AB。
【点睛】沙丘:干旱地区,在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沙丘。
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根据潮差(涨潮时达到的最高水位和落潮时达到的最低水位之差)大小又可分为大潮和小潮。下图为小潮时海水受天体引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小潮时的月相是( )
A 新月B. 上弦月C. 下弦月D. 满月
23. 大潮时( )
A. 高潮位较高B. 高潮位较低C. 低潮位较高D. 低潮位较低
【答案】22. BC 23. AD
【解析】
【22题详解】
农历初一、十五,月相分别为新月和满月,太阳、地球、月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AD错误;在上弦月和下弦月,即农历初八、二十三左右,太阳、地球、月球的连线几乎垂直,形成了一月中最小的潮差——小潮,BC正确。故选BC。
【23题详解】
大潮时高潮位较高,低潮位较低,潮差最大,AD正确,BC错误,故选AD。
【点睛】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2023年5号台风“杜苏芮”登陆期间,浙江苍南发生了“‘7·26’大坪村滑坡”灾害,当地及时发布预警并提前撤离,成功避免了4户10人可能因灾造成的伤亡事故。完成下面小题。
24. 此次台风监测过程中可以利用( )
A. BDS定位台风中心位置B. RS获取台风云系影像
C. GNSS计算台风降雨量D. GIS预测台风移动路径
25. 在外突遇山体滑坡,正确的自救措施是( )
A. 向垂直于滑坡前进方向的两侧高处逃生B. 顺着滑坡体前进方向快速撤离
C. 来不及撤离时可以抱住树木等固定物体D. 保持原地不动及时打电话求救
【答案】24. BD 25. AC
【解析】
【24题详解】
能够实时获取台风云系影像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即RS,B正确;GIS为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可以对与本次台风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模拟预测台风移动轨迹,D正确;BDS、GNSS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无法实现实时监测,AC错。故选BD。
【25题详解】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当滑坡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高处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A正确,B错误;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不能呆在原地不动,C正确,D错误。故选AC。
【点睛】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石家庄处于其东麓,常受到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的影响。
材料二、渤海曾有“鱼盆”、“虾盆”之称。但近30年来,渤海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型鱼类基本绝迹,小型鱼类严重衰退,对虾资源降到最低谷,部分渔场报废。
材料三、下图为海河流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
(1)①处地势落差较大,以河流____侵蚀为主,河谷两侧陡峭,呈“____”字形;②处地势平坦开阔,以河流____侵蚀为主,河谷变____(宽/窄),深度变____(深/浅)。
(2)图中某地貌名称是____,该地貌形成过程中,由于水流速度变____(快/慢),沉积物厚度逐渐变____(厚/薄),颗粒逐渐变____(粗/细)。
(3)影响石家庄的焚风多发生在____(夏/冬)半年,一天中____(白天/夜晚)更强,原因是与____相叠加。
(4)简述渤海渔业资源枯竭的人为原因。
【答案】26. ①. 下切(溯源) ②. V ③. 侧向 ④. 宽 ⑤. 浅
27 ①. 冲积扇 ②. 慢 ③. 薄 ④. 细
28. ①. 冬 ②. 夜晚 ③. 山风
29.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洋工程建设。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河流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貌的观察以及流水地貌的形态和形成、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海洋资源破坏的原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区域认知、综合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①处河谷位于太行山区,地势落差较大,侵蚀类型以河流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为主,河谷两侧陡峭,呈“V”字形;②处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侵蚀类型以河流向两岸的或侧向侵蚀为主,侧蚀作用会使河谷变宽,流速较慢,泥沙堆积,河床深度变浅。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某地貌应为山前冲积扇,属于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在该地貌形成过程中,由于水流速度逐渐变慢,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逐渐变薄,颗粒逐渐变细。
【小问3详解】
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由材料可知,太行山位于石家庄西北侧,只有吹西北风时,才能形成焚风,因此,影响石家庄的焚风多发生在冬半年。同时,由于山谷风环流的存在,白天的谷风与焚风风向相反,夜晚的山风与焚风风向一致,二者相叠加,因此,一天中夜晚时候风力更强。
【小问4详解】
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涉海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渤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种类组成趋于小型化、低质化,资源生产功能严重退化。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门答腊岛是印度尼西亚西部的一个岛屿,岛上植被丰富。该岛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频发。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区域略图。
材料二、2023年12月3日下午,岛上的马拉皮火山突然爆发,喷出的火山灰高达3000米,将天空染黑,附近的多个村庄也被火山灰所覆盖。
(1)苏门答腊岛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该植被具有____、____、____等特点
(2)火山灰来源于地球的____层,火山灰进入地球大气后,主要通过____作用削弱到达地面的____,从而使当地气温____。
(3)除火山、地震外,该岛还易发生____、____等地质灾害,分析其原因____。
(4)沼泽地区地表及地下土壤过度湿润,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该岛东侧沼泽大面积分布的原因。
【答案】27. ①. 热带雨林 ②. 无明显季相变化 ③. 结构复杂 ④. 板状根、茎花、附生植物发达、木质大藤本植物发达、常有绞杀植物附生(可填任意3项)
28. ①. 软流层(地幔或上地幔) ②. 反射 ③. 太阳辐射 ④. 降低
29. ①. 滑坡 ②. 泥石流 ③. 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体破碎;多山地,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乱砍溢伐和不当的工矿建设活动(可任意选3项)。
30. 对流活动旺盛,降水量大;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径流向东侧汇入多;东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埋藏较浅,下渗弱。
【解析】
【分析】本题以苏门答腊岛区域略图为背景,考查了植被类型及特点、大气热力作用、地质灾害及成因、湿地成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赤道从苏门答腊岛中部穿过,该地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为热带雨林,因终年湿热,无明显季相变化,林木高大,种类繁多,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结构复杂,层间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丰富,板状根和老茎生花现象普遍。
【小问2详解】
火山灰主要来源于地球上地幔上部,即软流层,火山爆发后大量的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会使大气反射作用增强,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从而使当地气温下降。
【小问3详解】
“该岛位于板块交界处”,除火山、地震外,该岛还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中自然原因主要是地处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此外,乱砍溢伐和不当的工矿建设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往往会诱发地质灾害。
【小问4详解】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该岛东侧沼泽大面积分布的原因主要从降水、下渗、径流输送等环节考虑,其中主要是水量收入大于支出的角度分析,从气候、地势方面说明。赤道从苏门答腊岛中部穿过,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对流活动旺盛,降水量大;结合苏门答腊岛东部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该岛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众多,且自西向东流,汇入水量大,东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下渗弱。所以该岛东侧沼泽大面积分布。
2024嘉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嘉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关于地震预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积石山地震感源位于,最有可能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层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与“莲花盆”成因相同的地貌是,“莲花盆”形成的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铜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铜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南充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南充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