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爱莲说》精讲精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爱莲说》精讲精练01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爱莲说》精讲精练02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爱莲说》精讲精练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课文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精讲
    一、文学常识
    1、《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或记述事物,都是为了阐明道理。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课文精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1者甚2。晋陶渊明3独4爱菊。自5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6独爱莲之7出淤泥8而9不染10,11清12而不妖13,中通外直,不14不枝15,香远益16清,亭亭17静植18,可远观而不可19玩焉20。
    予谓21菊,花之隐逸22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23者也。24!菊之爱25,陶后26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7?牡丹之爱,宜28乎众29矣。
    注释
    1.可爱:值得喜爱。
    2.蕃:多。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
    4.独:只。
    5.自:从。
    6.予:我。
    7.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8.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9.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却,但是。
    10.染:沾染(污秽)。
    11.濯:洗。
    12.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13.妖:艳丽。
    14.蔓:生枝蔓,名词作动词。
    15.枝:长枝节,名词作动词。
    16.益:更加。
    17.亭亭:耸立的样子。
    18.植:竖立。
    19.亵:亲近而不庄重。
    20.焉:助词,“啊”。
    21.谓:认为。
    22.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指菊花不与别的话争奇斗艳。
    2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4.噫:叹词,表示感叹。
    2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26.鲜:少。
    27.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8.宜:应当。
    29.众:多。
    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但是并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播更加清芬,笔直而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中心思想:
    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词类活用
    ⒈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⒉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茎。例句:不蔓不枝
    ⒊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⒋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一词多义:
    1、可 可爱者甚蕃:值得。
    可远观:可以。
    2、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艳;
    3、远 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副词,远远的;
    虚词的用法
    1、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何陋之有: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
    2.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3.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4.倒装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何人同予者)宾语前置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隐逸之花)定语后置
    固定结构: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二、精练
    基础练习
    一《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
    [甲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斯是陋室( )
    2、惟吾德馨( 惟: )( 馨: )
    3、鸿儒( )(鸿: )(儒: )
    4、金经( )
    5、白丁( )
    6、丝竹( )
    7、调素琴(调: )( 素琴: )
    8、案牍( )
    9、劳形( )(形: )
    10、甚蕃( )
    11、淤泥( )
    12、不染( )
    13、濯( )
    14、清涟( )
    15、妖( )
    16、亭亭( )
    17、植( )
    18、亵玩( )( 亵: )
    19、隐逸( )
    20、君子( )
    (二)内容理解:
    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的写法,通过陋室铭和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志向与抱负,但也有所不同,《陋室铭》开头运用 立论,引出全文主旨 ;《爱莲说》从始至终以“ ”“ ”来衬托 “莲之爱”,引出文章主旨 。
    2、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情趣和 的情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
    3、甲乙两文所谈的都是人的品德修养,其中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两篇文章中都存在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如《陋室铭》中 ;《爱莲说》中 ,试分析他们的言外之意:
    答:
    5、《陋室铭》谈到“山”“水”,《爱莲说》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与“世人甚爱牡丹”作用相同吗?为什么?
    【提高练习】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香远益清( )
    (2)陶后鲜有闻( )
    (3)每履之( )
    (4)语之(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 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4.《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二)
    《爱莲说》《竹溪记》比较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因自谓竹溪主人。”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①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②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③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注释】①漫然:随便的样子。②臭(xiù)味:气味。③偃蹇:高傲的样子。(节选自明·唐顺之《竹溪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A.濯清涟而不妖 ( )
    B.亭亭净植 ( )
    C.陶后鲜有闻 ( )
    D.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
    2.下列各句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今者项庄拔剑舞
    C.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
    D.似与游者相乐
    3.(1)用“/”给选文(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
    (2)翻译句子。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4.选文(甲)和选文(乙)的作者在志趣上有何共同点?
    (三)
    《爱莲说》《养竹记》比较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④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砥砺:磨练,锻炼。
    1.解释划线线词的意思。
    (1)亭亭净植 ( )
    (2)宜乎众矣( )
    (3)竹本固 ( )
    (4)夫如是 (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原文分析,赞美了君子、贤士哪些品质?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一)解释字词
    略(见讲义)
    (二)内容理解:
    1、托物言志 ;类比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菊之爱 ”“ 牡丹之爱 ”; 莲,花之君子者也 。
    2、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洁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的 生活态度。
    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志趣。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更应注重品德修养,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和牡丹之爱,宜乎从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庸俗的官僚们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和“牡丹之爱,宜乎从矣”表达作者对追逐功名富贵世风的鄙视。
    5、不相同。《陋室铭》开篇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运用类比立论,引出本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爱莲说》以“晋陶渊明独爱菊”与“世人甚爱牡丹”作衬托,含蓄表明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突出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洁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相关试卷

    初中人教部编版关雎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3934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关雎课后复习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均是四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402589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活版精练</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几百上千本,就非常快了,精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当堂检测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