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车可能向西行驶B. 乙车必定向西行驶
C.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 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丙车是向东运动的;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说明甲车也是向东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此时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乙车向东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速度小;二是乙车向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玉龙雪山上的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夏天,自来水管外会挂有水珠——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 冬天,松树上挂满了雾凇——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 滇池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雪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夏天自来水管是冷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放热而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水管上,所以出现水管外挂水珠。故B正确;
C.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雾的本质是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 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摆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份
A. 3:4B. 4:3C. 2:1D. 1:2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两个甲球和一个乙球的总质量等于一个甲球和三个乙球的总质量,设一个甲球的质量为m甲,一个乙球的质量为m乙,则
所以
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设体积为V,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
故选C。
4. 一块凸透镜被剖成对称的两半,并按如图所示对接。一个物体ab置于凸透镜前3倍焦距处,则对凸透镜成像的描述中,有可能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如图上下部分各为半个凸透镜,分别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成像如下
故选C。
5. 有三个质量相等,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水后,三个球的质量为m铜、m铁、m铝的的关系应该是( )
A. m铜>m铁>m铝B. m铜
【解析】
【详解】三个球的质量相等,三个球的密度关系是
ρ铜>ρ铁>ρ铝
如果三个球是实心的,则体积关系是
V铝>V铁>V铜
因三个球的实际体积是
V实铝=V实铁=V实铜
所以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的关系是
V铝空<V铁空<V铜空
所以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铜球注入的水最多,注入水的质量最大,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铜球的总质量最大,铝球的总质量最小,它们的质量关系为
m铜>m铁>m铝
故选A。
6. A、B两物体质量分别m1和m2,体积分别为V1和V2,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已知ρ1>ρ2,则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
A. m1>m2,V1>V2B. m1>m2,V1<V2
C. m1<m2,V1>V2D. m1<m2,V1<V2
【答案】C
【解析】
【详解】AC.由于ρ1>ρ2,由密度公式可知,若V1>V2,则m1>m2,故A正确,不符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D.由于ρ1>ρ2,由密度公式可知,若V1
故选C。
7.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 )
A. 一定向左移动B. 一定向右移动
C. 可能向左可能向右移动D. 不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当液面上升时,入射光线不变,入射角不变,而入射点左移,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点S'将一定向左移,故A正确。
故选A。
8. 某种矿砂质量为m,倒入量筒中,使矿砂上表面水平,刻度显示的读数为V1,再将体积为V2的足量的水倒入盛有矿砂的量筒内,充分搅拌后,水面显示读数为V3,则矿砂密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将矿砂倒入量筒测得其体积为V1,但这个体积比实际体积要大,因为矿砂颗粒间有间隙,而V2是倒入量筒的水的真实体积,V3是水填满矿砂间隙后矿砂与水的总体积,所以矿砂的实际体积应是
V=V3-V2
那么矿砂的密度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 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情形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为筷子竖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内的俯视图,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察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上述光线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图中的角i和角r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应有r>i.所以观察者在P处看到的筷子A的像A′的位置不是在A的实际位置,而是由其实际位置偏离杯中心的方向向杯壁靠拢一些,据此可知.以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中时,其侧视图应该是图中的A或D图才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玻璃杯此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筷子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因此,观察到的筷子比实际粗些.所以选D.
10. 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2: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 )
A.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B.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D.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B.设第一种液体所需要的体积是2V,第二种液体所需要的体积是V,那么这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是,,混合后两种液体的质量是
所以混合后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A、B项不合题意;
CD.因为原来两液体的质量相等,且2ρ1<ρ2,那么由可知,,即质量相等的两液体,密度为ρ1的体积更大,由、、可得,因为它们按体积比2:1的比例配制,当已用完,有剩余时,即两种液体所取的体积都是时,其中,所得的混合液质量最大,那么剩下那部分液体的质量是
选项C符合题意。
11.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B. 若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
C.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D. 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右移动透镜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光心将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可知,若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A错误;
B.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若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故C正确;
D.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的要求是,物距像距都等于2倍焦距,即20cm,由图可知,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所以向右移动透镜的过程中,不可能会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少选得3分,共8分)
12. 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甲、乙两车同向行驶,相距s0,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乙车的运动情况
B. 图( b)中的 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 0~t0这段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t0时刻以后,甲车行驶在乙车前面
【答案】AD
【解析】
【详解】BC.由图(a)知,刚开始,乙车在甲车前方s0处,图(b)图中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路程s,Ⅰ、Ⅱ图像都是直线,故路程的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量成正比,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倾斜程度不同,速度不同,故BC错误;
A.t=0s时,Ⅱ在I前s0处,由图(a)知,Ⅱ为乙车,I为甲车,故A正确;
D.由图可知,t0时刻二车甲乙相遇,随后相同时间内,I的路程大于Ⅱ的路程,即甲车超过乙车,行驶在乙车的前面,故D正确。
故选AD。
13. 平面镜M,N镜面垂直放置,一束会聚光束(图中未画出)入射到平面镜M的镜面上,通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可能( )
A. 成一个实像,没有虚像
B. 成一个实像和两个虚像
C. 成两个虚像,没有实像
D. 成一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答案】AD
【解析】
【分析】实像是指有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像,而不是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详解】因为光线是会聚的,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不会改变传播关系,所以肯定会成一个实像。若光线经过M反射会聚后,不能再照射到镜面N上则不会形成虚线,若能照射镜面N上则可以又成一个虚像,故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三.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分)
14. 如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填“甲”、“乙”、“丙”)。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______不同。
【答案】 ①. 甲乙 ②. 甲丙 ③. 音色
【解析】
【详解】[1][2]图1中,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3]图2中的波形是不同的,所以图2中两种声音音色不同。
15.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5℃;将它插入沸水中,示数稳定时为95℃,该温度计的刻度每小格代表______℃。将这支温度计插入温水中,结果示数是32℃,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如果不标准温度计中某一温度和标准温度计中一温度示数相同,该温度是______℃。
【答案】 ①. ②. 30 ③. 50
【解析】
【详解】[1]依题意得,温度计的刻度每小格代表的温度为
[2]将这支温度计插入温水中,结果示数是32℃,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3]如果不标准温度计中某一温度和标准温度计中一温度示数相同,该温度t满足
则
16.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无接触式体温计(如图甲)被广泛使用,它是依靠感知人体发出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温度的;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疫情期间,小明在线上学习时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急剧下降。经医生检查,小明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如上图所示的乙丙两幅示意图中,能正确矫正小明视力的是______(选填“乙”或“丙”)
【答案】 ① 红外线 ②. 绿 ③. 丙
【解析】
【详解】[1]人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体温计是依靠感知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温度的。
[2]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眼矫正用凹透镜,故能正确矫正小明视力是丙图。
17. 甲、乙两组同学正在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景如图______(选填“A”或“B”)所示;两小组绘制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得到了a、b两种不同图像,其原因是水a的质量比水b的质量______;同学们发现所测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可能是此时大气压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 ①. A ②. 小 ③. 小于
【解析】
【详解】[1] 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有更多的液态水汽化成水蒸气,因此气泡体积会逐渐增大,所以A是沸腾时的现象。
[2] 从两个小组绘制的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可以看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水a比水b用的时间要短,所以水a的质量比水b的质量小。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所测水的沸点低于100℃,说明此时大气压可能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8. 如图所示,一只红嘴鸥从水中捕食飞离水面的情景,红嘴鸥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红嘴鸥为参照物,红嘴鸥的像______(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或“静止”)。
【答案】 ①. 不变 ②. 向上运动
【解析】
【详解】[1]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物体在平面镜的呈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红嘴鸥向下俯冲过程中,水中的像始终与红嘴鸥是一样大的,不发生改变。
[2]红嘴鸥向下俯冲时,它与水面的距离在缩小,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在缩小,像与红嘴鸥之间的距离也是缩小的,因此以红嘴鸥为参照物,红嘴鸥的像是向上运动的。
19. 甲金属的密度为,乙金属的密度为,现在各取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一种合金,其密度为,假设总体积前后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金属的质量比是________.
【答案】2:3
【解析】
【详解】设甲金属的体积为,乙金属的体积为,由得甲金属的质量:
,
乙金属的质量:
,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
,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
,
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
,
可得:
,
.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
20.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小刚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现象,下面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先将游码调到___________,再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刚按图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刚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小刚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以下操作: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4)另一组的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明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_,请帮小明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
【答案】 ①. 左端零刻度线 ②. 右 ③. 不能用手拿砝码 ④. 砝码与物体的位置放反了 ⑤. 32 ⑥. 1.07×103 ⑦. 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3 ⑧.
【解析】
【分析】
【详解】(1)[1][2]将天平放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调到左端零刻度线;指针偏向左侧,平衡螺母应向相反方向移动,即平衡螺母向右移。
(2)①[3]②[4]天平调节平衡后,小刚称量物体的质量,存在两个错误,分别是是:用手拿砝码,会腐蚀砝码,影响以后测量的准确性;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物体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5][6]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m总=60g+2g=62g
所以烧杯中盐水质量为
m=m总-m杯=62g-30g=32g
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盐水体积为
V=30mL=30cm3
所以盐水密度为
(4)[7][8]倒入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与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差就是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所以增加的步骤为: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即: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为
m=m2-m3
所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
21. 陈老师上课时拿个水晶球,让同学们透过它看远处倒立的建筑物的像(如图 1 所示),引起同学对凸透镜的成像的兴趣。为此老师让大家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盒。
(1)江小涛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 2(甲)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应该选择_____(选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江小涛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蜡烛的像偏上(如图丙所示)是因为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应是_____。
(3)如图 3 所示是江小涛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4)当烛焰距凸透镜 3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则他看到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亮度将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6)实验时,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了一点,此时,像会成在光屏的_____半部分(选填“上” 或“下”),如果想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7)当物距为 6cm 时,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江小涛应该在透镜的_____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____侧.(选填“左”或“右”)
(8)某实验小组将装置中的蜡烛换成如下图的发光 LED 灯 F,在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LED灯 F 代替蜡烛的优点是_____;则光屏上所成像为下图中的_____
(9)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 f,现有一点光源 S 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 D,且 f<D< 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_____ 。
A. B. C. D.
【答案】 ①. 乙 ②.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③. 10 ④. 缩小 ⑤. 照相机 ⑥. 远离 ⑦. 变暗 ⑧. 上 ⑨. 下 ⑩. 右 ⑪. 左 ⑫. 成像稳定且便于比较物像的正倒左右关系 ⑬. B ⑭. B
【解析】
【详解】(1)[1]图甲光斑的中间比较暗,图乙中间出现亮斑,所以甲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乙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所以要选择乙透镜进行实验;
(2)[2]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因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3]由图可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
2f=20cm,
f=10cm;
(4)[4][5]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物距大于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6]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则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将光屏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5)[7]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凸透镜的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而成像,所成像的形状不变(即是完整的),只是像比原来暗一些;
(6)[8][9]蜡烛燃烧变短,所以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7)[10][11]当物距为6cm,此时物体处于一倍焦距之内时,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物像在同一侧,因此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凸透镜的右侧(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左侧;
(8)[12]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物像的正倒左右关系、减少了污染等;
[13]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故选B;
(9)[14]将点光源S运动的轨迹看成一个物体,在物体上找出四个点:ABCD,AC在2倍焦距处,像距等于2倍焦距,对应的像为A′C′,B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点B′在二倍焦距以外,D点在2倍焦距以外,像点 D′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连接四个像点,如图所示:
可以发现,四个点正好围成不规则圆,且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所以像点运动图象是选项B的形状,故选B。
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7分)
22. 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厚度不计)内装有600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高如图所示,现在向瓶内投入质量为20g的玻璃球,当投入24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球后水面刚好与瓶口向平,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玻璃球的密度?
【答案】(1)800cm3;(2)
【解析】
【详解】解:(1)玻璃瓶内水的体积为
由左图可知,玻璃瓶底面积为
由右图可知,此时水面上方未装水部分的体积为
所以玻璃瓶的容积为
(2)玻璃球的总质量为
玻璃球的总体积
玻璃球的密度
答:(1)玻璃瓶的容积为800cm3;
(2)玻璃球的密度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