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单元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7029/0-17081780046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单元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7029/0-17081780047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单元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7029/0-17081780047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单元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单元练习,共19页。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B.质谱仪能根据质荷比最小的碎片离子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红外光谱能测出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种类D.对有机物进行核磁共振分析,能得到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3:32.2019年,化学家第一次合成了具有特别光电特性的最长、最扭曲的十二苯取代并四苯(结构如图所示),它可看作一个并四苯(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全部被苯环取代所得到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并四苯是苯的同系物B.一溴并四苯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并四苯与十二苯取代并四苯的官能团均为碳碳双键D.十二苯取代并四苯的分子式为3.金刚烷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可以看成是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结构。立方烷的结构如图2所示。金刚烷的二氯代物和立方烷的六氯代物分别有A.4种和1种 B.5种和3种 C.6种和3种 D.6种和4种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被誉为“工业的血液”B.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C.氟利昂是含有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性质不稳定、难液化,曾被用作制冷剂,但是因其有毒,现在国际上已经禁止或限制其使用D.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分离、提纯后通过李比希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通过质谱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5.烃A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C、H元素符号已略去)所示,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金刚烷”。下列关于金刚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分子中有4个结构 B.每个分子中有4个由六个碳原子构成的碳环C.金刚烷的分子式是C10H14 D.金刚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6.有机物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为研究X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1)有机物X的质谱图如下所示。(2)将在足量中充分燃烧,并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和浓溶液,发现无水增重,浓溶液增重。(3)经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X分子中含有醛基;有机物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2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X的分子式为B.该有机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5C.该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D.与X官能团种类、数量完全相同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7.用示意图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8.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组成及结构的分析方法较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分析仪不仅可以测出试样常见的组成元素及含量,还可以测定其分子的空间结构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3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D.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不属于测定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9.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对现代有机合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1944年,他第一次成功人工合成奎宁(结构如图)。下列与奎宁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奎宁属于烧的衍生物 B.奎宁分子中含有一种不饱和键C.奎宁分子中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D.奎宁分子中含有甲基10.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对其结构进行光谱分析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红外光谱图 核磁共振氢谱图A. B.C. D.11.下列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的是A. B. C. D.12.如图分别是A、B两种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已知A、B两种有机物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根据两种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可推测出A.A是C3H6,B是C6H6 B.A是C2H6,B是C3H6C.A是C2H6,B是C6H6 D.A是C3H6,B是C2H6二、多选题13.为了提纯表中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4.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太阳能储能材料,降冰片二烯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四环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降冰片二烯能使酸性高酸钾溶液褪色C.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互为同分异构体D.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5个15.从地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可分离得到α-axetylorcino,结构如图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α-axetylorcino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图b所示有机物是α-axetylorcino的同分异构体C.α-axetylorcino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D.α-axetylorcino属于芳香泾三、实验题16.有机物 是合成某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所示:实验步骤:①按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连接好仪器:②取20mL (2-羟基-4-苯基丁酸)加入A中,再加入20mL无水乙醇(过量)和适量浓硫酸,最后加入几粒沸石;③加热至70℃左右,恒温回流半小时;④分离提纯A中的粗产品;⑤将操作④后所得到的产品进行精制,得到。(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2)步骤④中,使用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加入该试剂后的_______主要操作是(按先后顺序填写字母)。a.充分振荡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c.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出时关闭活塞e.静置(3)整个实验中P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7.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已知:溴乙烷及1-溴丁烷均难溶于水且二者在氢氧化钠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NaBr+H2SO4=HBr+NaHSO4 ①R-OH+HBr→R-Br+H2O ②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烃或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醇的水溶性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溴代烃。(2)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水在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3)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填字母)。A.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B.减少Br2的生成C.减少HBr的挥发 D.减少副产物烯烃和醚的生成(4)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填字母)。A.NaI溶液 B.KCl溶液 C.NaOH溶液 D.NaHSO3溶液(5)在制备溴乙烷时,可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18.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___________。(5)若准确称取2.4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3.52g,D管质量增加1.44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四、有机推断题19.化合物J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2)通过反应②和反应⑧推知引入的作用是_______。(3)写出G与足量氢气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并用星号(*)标出其中的手性碳原子:_______。(4)写出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5)满足以下条件,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包括D),写出其中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的结构简式:_______(任写一种)。a.分子中含有苯环; b.分子中含有结构。20.某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已略去)。已知:ⅰ.ⅱ.ⅲ. (R代表烃基)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I的分子式为,则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4)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5)W是F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要求的W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苯环上取代基不超过两个;②可以与溶液反应,不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选项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己烷(己烯)溴水分液B淀粉溶液(NaCl)水过滤C()CaO蒸馏D()饱和溶液分液常温下的状态沸点/℃密度2-羟基-4-苯基丁酸液体357P液体212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密度/(g·cm-3)0.789 31.460 40.809 81.275 8沸点/℃78.538.4117.2101.6参考答案:1.C【详解】A.李比希的元素分析仪只能测出元素种类,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项错误;B.质谱仪能根据质荷比最大的碎片离子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B项错误;C.不同的基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确定有机物中的基团,C项正确;D.有机物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1:1:6,D项错误。故选C。2.D【详解】A.并四苯不是苯的同系物,A错误;B.并四苯具有对称性,分子中只有3种氢原子,故一溴并四苯只有3种,B错误;C.两种分子中都没有碳碳双键,C错误;D.并四苯分子中12个氢原子被12个苯环取代,则十二苯取代并四苯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氢原子个数为,分子式为,D正确。3.C【详解】金刚烷的结构可看作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结构,1个分子中含4个,6个,有2种H原子,金刚烷的二氯代物共6种;立方烷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2个原子取代2个H原子的位置有3种:一条棱、面对角线、体对角线位置,所以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六氯代物也有3种;故选C。4.C【详解】A.石油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A正确;B.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B正确;C.氟利昂是含有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性质不稳定、容易液化,曾被用作制冷剂,但是因其有毒,现在国际上已经禁止、限制其使用,C错误;D.分离提纯后通过李比希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通过质谱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D正确;故选C。5.C【详解】A.由金刚烷的键线式结构可知,金刚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因而属于烃;从结构可看出,金刚烷有两类不同环境的碳原子,它们分别是6个-CH2-和4个,A正确;B.分子中存在4个由碳原子构成的六元环,B正确;C.根据前面判断出碳原子数为10及每类碳原子所连接的氢原子个数,可得氢原子数为4×1+6×2=16,则金刚烷的分子式是C10H16,C错误;D.由于金刚烷的碳原子类型只有2种,则氢原子的类型也是2种,故它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D正确;故答案选C。6.D【详解】A.无水CaCl2增重7.2 g,说明燃烧生成的水是7.2g,n(H)=×2=0.8mol,m(H)=0.8g,KOH浓溶液增重22.0 g,说明生成的CO2是22g,n(CO2)==0.5mol,m(C)=6g,剩余的是氧元素的质量,m(O)=10.0g-0.8g-6g=3.2g,n(O)=0.2mol,则该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0.5mol:0.8mol:0.2mol=5:8:2,则有机物X的实验式是C5H8O2,由质谱图可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则X的分子式是C5H8O2,A错误;B.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值即为相对分子质量,由质谱图可知有机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B错误;C.有机物X中含有醛基;有机物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2个吸收峰,则分子中含有两种氢原子,又因为分子式是C5H8O2,且两种氢原子之比是3:1,所以X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O)2,C错误;D.有机物X含有两个醛基,还有三个碳原子,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CHO)2、CH3CH(CHO)CH2CHO、CH(CH2CHO)2共3种,D正确;答案选D。7.A【详解】A.A中分子为对映异构体,A正确;B.As原子序数为33,位于第4周期,核外4个电子层,每层电子数由内而外为2、8、18、5,B错误;C.配位键由F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应由F原子指向B原子,C错误;D.HF存在分子间氢键,“...”表示氢键,D错误;故选A。8.C【详解】A.元素分析仪可对物质中的元素及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但无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故A错误;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4:4:1:3,故B错误;C.红外光谱可确定物质中的基团,乙醇和乙酸乙酯中的基团不同,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故C正确;D.质谱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法可以测定分子中的基团,属于测定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法,故D错误;故答案选C。9.B【详解】A.由结构图,可知奎宁是含有氧、氮、碳、氢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正确;B.由结构图,可知奎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碳氮双键,有两种不饱和键,故B错误;C.由结构图,可知奎宁分子中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即羟基和醚键,故C正确;D.由结构图,可知奎宁分子中含有甲基,故D正确;故答案选B。10.B【分析】红外光谱显示含有醚键、甲基和亚甲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以此作答。【详解】A.此结构简式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错误;B.此结构简式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存在醚键、甲基和亚甲基,B正确;C.此结构简式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错误;D.此结构简式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D错误;故答案选B。11.A【详解】A.该分子结构不对称,含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1:1:1:1:1:3,A正确;B.该分子中含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1:1: 1: 3,B错误;C.该分子中含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1:2:2:3,C错误;D.苯中的六个氢原子是完全相同的,核磁共振氢谱有1组峰,D错误;故选A。12.B【详解】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说明A分子中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对照选项判断A为(即C2H6);同理B中有3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3,故B为CH3CH=CH2(即C3H6);故答案为B。13.CD【详解】A.向己烷与已烯的混合物中加入溴水,己烯与反应的产物与己烷互溶,用分液法不能将己烷提纯,A错误;B.淀粉溶液和NaCl溶液均可透过滤纸,B错误;C.CaO与发生反应:,用蒸馏法将蒸出,C正确;D.饱和溶液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并与反应除去乙酸,然后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正确;答案选CD。14.AD【详解】A.四环烷的一氯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种数就是看等效氢原子个数,四环烷中只有3种氢,一氯代物只有3种,A错误;B.降冰片二烯的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而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C.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结构不同,而分子式均为C7H8,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D.根据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与碳碳双键连接的C原子在碳碳双键所在的平面上,所以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为4个,D错误;故答案选AD。15.BD【详解】A.a-axetylorcino分子中含有醚键、酯键、酚羟基,故A正确;B.图b和a-axetylorcino是同一种物质,故B错误;C.a-axetylorcino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 ,故C正确;D.a-axetylorcino分子中含有两个酯键和两个酚羟基,不属于芳香烃,故D错误;故答案选BD。【点睛】本题考查有关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有机物的官能团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16.(1) 三颈烧瓶 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2) 饱和溶液 aebdc(3)【分析】本实验用 、 20mL无水乙醇和适量浓硫酸,蒸馏得到产物P,发生酯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球形冷凝管常与发生装置连接,起冷凝回流作用,仪器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2)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中和挥发出的2-羟基-4-苯基丁酸,降低生成酯的溶解度,步骤④中,使用的试剂最好是:饱和Na2CO3溶液;分液操作为:充分振荡,静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出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顺序为:aebdc;(3)20mL的质量为m=1.22g/mL×20mL=24.4g,由酯化反应的机理可知产物P的系数也为1,则理论上产生P的质量,实验得到18.0mL P的质量为m=1.08g/mL×18.0mL=19.44g,则产率为。17.(1)大于(2)上层(3)BCD(4)D(5)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详解】(1)(1)醇羟基属于亲水基,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因此醇的水溶性大于相应的溴代烃,故填大于;(2)(2)1溴丁烷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水在上层,故填上层(3)(3)A.水是产物,不是催化剂,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Br-氧化为Br2,稀释后能降低硫酸的氧化性,减少Br2的生成,故B正确;C.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温度升高,促使HBr挥发,因此浓硫酸稀释后能减少HBr的挥发,故C正确;D.醇在浓硫酸存在下脱水生成烯烃或醚,浓硫酸稀释后,可减少烯烃和醚的生成,故D正确,故填BCD;(4)(4)A.I-可以被Br2氧化,生成的I2溶于溴乙烷中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B.KCl不能除去Br2,故B错误;C.Br2能和NaOH反应,而溴乙烷在NaOH溶液中易水解,使溴乙烷的量减少,故C错误;D.Br2和NaH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除去Br2,故D正确,故填D;(5)(5)根据题干可知,乙醇和溴乙烷的沸点相差较大,可采用边反应边蒸出的方法,而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故填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18. H2O2(或H2O) 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 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吸收CO2 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 CH2O 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详解】(1)实验原理可知装置A是制备氧气的,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双氧水或水,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H2O2(或H2O);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2)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可能燃烧不充分,即有可能产生CO,而CO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所以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故答案为: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3)有机物燃烧产生CO2,所以E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CO2,因此其中所盛放试剂是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故答案为: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收CO2;(4)B装置中盛有浓硫酸,其主要的作用是干燥氧气,除去水蒸气,因此如果将B装置去掉会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从而产生错误的结论,故答案为: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5)D管中无水氯化钙原来吸收水蒸气,质量增加1.44g,则生成的水是1.44g,水物质的量是1.44g÷18g/mol=0.08mol,其中氢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16mol,氢元素的质量是0.16g;E管质量增加3.52g,即CO2是3.52g,物质的量是3.52g÷44g/mol=0.08mol,其中碳元素的质量是0.96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40g-0.16g-0.96g=1.28g,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08mol,所以原有机物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0.08∶0.16∶0.08=1∶2∶1,因此最简式是CH2O,故答案为:CH2O;(6)最简式要确定分子式,则还需要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还需要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故答案为: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点睛】实验设计中要防止外来气体的干扰,即空气中水蒸气或CO2的干扰,以及制备的气体中杂质对实验的干扰;实验设计中,要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19.(1) 羧基、硝基 还原反应(2)定位(3)(4)+2H2O+CH3COOH+H2SO4(5) 10 、、、(任写一种)【分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A与浓硫酸共热发生磺化反应生成B:;B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C:;在酸性条件下,C水解生成D:;D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E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F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G与浓硫酸共热发生磺化反应生成H:;在氯化铁催化作用下,H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即I为;在酸性条件下I水解生成J:。(1)根据分析,E的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羧基和硝基;反应⑤为还原反应;(2)由反应②和反应⑧可知,磺酸基为间位定位基,作用是控制反应过程中取代基的连接位置,在磺酸基的间位引入硝基和氯原子,起到定位的作用;(3)G的结构简式为,与足量氢气反应生成,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如图(用“*”标示) ;(4)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硫酸,化学方程式为:+2H2O+CH3COOH+H2SO4;(5)D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式为,由分子中含有结构可知,可能是苯环的羧酸类或者酯类化合物,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邻、间、对3种);(邻、间、对3种);、、、,共10种;能与溶液反应生成,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有、、、。20.(1) 羟基 苯甲酸乙酯(2)(3)(4)取代反应(5) 8 【分析】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B),D分子式为C7H8,则结构式为,由已知信息ⅰ,可知E为苯甲酸,所以F为苯甲酸乙酯;由聚合物结构及已知信息ⅱ,倒推G分子中含有两个硝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M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而K分子中只有8个碳原子,反应③为取代反应;M分子中有8个氧原子,结合已知信息ⅰ可知M为,据此作答。(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乙醇,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E为苯甲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乙酯。故答案为:羟基;苯甲酸乙酯(2)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I的分子式为,由G的结构及已知信息ⅰ可知I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4)M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而K分子中只有8个碳原子,所以是取代反应增长碳链,则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5)F的分子式为,W可以与溶液反应,不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W中含有羧基,不含酚羟基和醛基,又要求苯环上取代基不超过两个,所以符合条件的结构有:、、、、、、、 ,共8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为。故答案为:8;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