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生活在北京的李先生,每天坚持从他居住的楼房出发,沿小区的健康步道锻炼身体。如图,超市位于小区东北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一年中,李先生晨起时间早晚与晨起时日出方位组合正确的是( )
A. 夏季晨起早,日出东北B. 夏季晨起晚,日出东南
C. 冬季晨起晚,日出东北D. 冬季晨起早,日出东南
2. 2023年3月21日6时,李先生发现在图示线路的某一段,其影子刚好与道路平行且位于其身后。李先生所处的位置及其前进方向最有可能是( )
A. ① 向北B. ② 向西C. ③ 向南D. ④ 向东
3. 一年中李先生发现,每天中午回到家时(约12时左右)住宅楼的影子长短在发生变化,下列日期中住宅楼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
A. 2月22日B. 3月21日C. 7月1日D. 8月22日
【答案】1. A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李先生晨起时间早;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极昼和极夜范围除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正确,B错误。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李先生晨起时间晚;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极昼和极夜范围除外)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该地经度为120°E,北京时间即为当地地方时。该日为春分日,当地日出时刻为6时,日出正东方。依据图中超市位于小区东北,可判断④线路前行方向最可能向东,日出前后李先生的影子朝向西方,位于其身后且与线路平行。因此,李先生所处的位置是④,其前进方向最有可能是向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该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6月22日)该地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住宅楼的影子最短。选项所给的四个日期中,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住宅楼的影子最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
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
A. 风力作用B. 流水作用C. 冰川作用D. 构造运动
5. 对图示地质作用过程先后顺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断裂错位—褶皱挤压—岩浆喷发—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B. 岩浆喷发—褶皱挤压—断裂错位—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C. 褶皱挤压—断裂错位—外力侵蚀—搬运沉积—岩浆喷发
D. 外力侵蚀—搬运沉积—褶皱挤压—断裂错位—岩浆喷发
6. 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
A. 地壳持续抬升,遭受沉积B. 地壳持续下降,遭受侵蚀
C. 地壳运动稳定,遭受沉积D. 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答案】4. D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地貌又是不断演变的。读图,图示地区受到构造运动的挤压形成褶皱,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后又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不断被侵蚀,但区域地貌基本格局尚未发生变化。因此,根据剖面示意图可以判断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是构造运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平岩层在巨大挤压力下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产生一系类的波状弯曲,形成褶皱;接着岩层受到强大的压力或者张力,超过岩层的强度,发生断裂,形成断层;然后地表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所以图示地质作用过程先后顺序为褶皱挤压—断裂错位—外力侵蚀—搬运沉积—岩浆喷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外力作用是来自地表以外作用,主要有流水、冰川、海浪、潮汐、生物、风力等形式。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内力作用是来自地表以内的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形式。其能量主要是地球内能。
黄河下游起始于黄土高原东南坡的桃花峪,流经花园口、夹河滩等7个水文站,在利津附近汇入渤海。图a示意花园口来沙系数(河流含沙量与流量的比值),图b为利津3000m/s流量水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1999年花园口上游黄河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据图可知,使下游( )
A. 河流含沙量增加B. 河流流速加快C. 水量持续减少D. 河流水位下降
8. 黄河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后,黄河下游河道( )
A. 沉积作用增强B. 由淤积转为冲刷C. 侵蚀能力减弱D. 航运能力减弱
9. 由1999年后利津水位的变化可推断,下游河段( )
A. 易形成自下而上的溯源侵蚀B. 自上而下的沉积作用增强
C. 侧蚀作用增强河流改道频繁D. 海水顶托作用减弱
【答案】7. D 8. B 9.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b,可知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后,河流水位下降,D正确;读图a可知黄河下游的含沙量减少,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水库调节,河流流速减慢,B错误;水量季节变化减小,小浪底水库会调节水量,不会持续减少,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后,主要的作用是截流泥沙,故下游河水含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侵蚀能力增强,由淤积转为冲刷,水流更清澈了,航运能力增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由图可知,1999年以后利津水位持续降低。故河流的侵蚀能力降低,溯源侵蚀和侧蚀作用都降低,河水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增强,海水顶托作用增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侵蚀作用有侧蚀、下蚀、溯源侵蚀,不同的侵蚀作用塑造不同的河流地貌。河流堆积地貌由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江心洲等。
湖泊流域面积与湖水面积之比称为湖泊补给系数,湖泊补给系数越大,意味着湖泊受补给区内河流水情的影响越大。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伊犁盆地(如图),湖面海拔2073米,湖泊面积458平方千米,湖泊补给系数仅为3.1左右,属于微咸水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内陆湖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赛里木湖湖泊补给系数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盆地地形B. 气候干燥C. 河流稀少D. 植被繁茂
11. 湖泊补给系数较小会使赛里木湖( )
A. 面积逐渐萎缩B. 水位变化较小C. 水量逐渐减少D. 盐度不断下降
【答案】10. A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湖泊补给系数是湖泊流域面积与湖水面积之比,湖泊的流域面积是由分水岭(山脉脊线)围成的汇水区域。由题可知,赛里木湖位于伊犁盆地,四周群山环绕,流域封闭且面积较小,故导致赛里木湖湖泊补给系数较小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由材料"湖泊补给系数越大,湖泊受补给区内河流水情的影响越大"可知,赛里木湖湖泊补给系数较小,受补给区内河流水情的影响较小,水位变化较小,B正确;赛里木湖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湖泊周围山地坡面径流,湖泊补给系数较小赛里木湖面积不会逐渐萎缩,水量也不会逐渐减少,盐度不会出现不断下降,ACD错误。故选B。
【点睛】赛里木湖位于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地带,西风在该区域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一定量的降水,因此赛里木湖区域地形雨较多。
图为亚马孙河河口位置示意图,河口地区潮汐能丰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洋流会使附近海域( )
A. 台风概率降低B. 形成大型渔场C. 海雾概率增加D. 沿岸降水增加
13. 亚马孙河河口地区潮汐能丰富,主要是因为河口处( )
①盛行下沉气流,抬高潮位 ②位于赤道附近,风急浪高
③河流径流量大,受海水顶托作用 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潮位抬高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2. D 13. 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图中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无法形成台风,A错误;单一的暖流不能形成渔场,渔场的形成主要是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形成,B错误;海雾一般发生在高纬度地区的寒暖流交汇处,C错误;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正确;ABC故选D。
【13题详解】
亚马孙河口地区位于赤道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且属于无风带,①②错误;亚马孙河河流的径流量大,入海河水受顶托抬高潮位,③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口呈喇叭状,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推高潮位,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洋流对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在暖流与寒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上升流能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易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导致污染物扩散至其他海域,能够加快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范围;洋流对船只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将加速,逆洋流航行将减速;暖流与寒流相遇会形成雾对航行不利;洋流携带的冰山也将对船只航行不利。
下图示意在-200~3800m的海拔范围内,高山、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据图推测该地可能位于( )
A. 热带B. 亚热带C. 温带D. 寒带
15. 森林植被带中的乔木有可能是( )
A. 热带雨林B. 亚热带常绿林C. 亚寒带针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
16. 海洋不同深度藻类种类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 )
A. 气温B. 光照C. 降水D. 土壤
【答案】14. C 15. D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该地高山植被带的基带是落叶林带,对应的温度带是温带,C正确。热带森林植被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森林是常绿林,寒带森林是针叶林,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该地地处温带,地带性乔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正确。热带雨林在热带,亚热带常绿林在亚热带,亚寒带针叶林在亚寒带,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海洋中藻类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主要是光照引起的,从洋面到水底光照减少,出现不同颜色的藻类,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气温、降水、土壤不会影响海洋中的藻类,排除ACD。故选B。
【点睛】影响山地自然带多少因素。①纬度低,自然带多;②海拔高、相对高差大,自然带多;③阴阳坡:阳坡多于阴坡。基带可用于判断山地所处自然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黑河流出祁连山后在山麓形成连片成带的肥沃绿洲,张掖形成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和粮食、瓜果等作物的产地。黑河水是张掖市及下游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图为黑河流域图。
材料二 近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查甘肃发现,张掖市近年来大面积人造水域,甘州、临泽等区县有30余处人工水面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水域总面积6000余亩,相当于560个足球场大小。
(1)分析黑河等内流河对张掖绿洲农业的促进作用。
(2)黑河具有春汛、夏洪、秋平、冬枯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张掖市大面积人造水域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7. 河流携带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地形平坦;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为绿洲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河流阻挡荒漠化的扩张,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
18. 春末夏初,随气温升高,冰雪消融,形成春汛;夏季降水量增加,冰川融水量大数量大增,形成夏洪现象;秋季降水减少,冰雪消融量减少,河流水量减少;冬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水量最少,进入枯水期。
19. 张掖市大面积人造水城,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用水不足;植被覆盖率降低;气候干旱程度加剧,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黑河流域及张掖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河流的补给、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小问1详解】
可从水源、土壤、地形等角度展开分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张掖位于黑河出山口,出山口地势较为低平开阔,河流携带泥沙在此堆积,形成冲积扇,利于种植;泥沙堆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河为绿洲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利于发展农业生产;黑河为天然的隔离带,阻挡荒漠化的扩张,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春末夏初,气温不断回升,冰雪消融,受冰雪融水的补给,形成春汛;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数量大增,形成夏洪现象;秋季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气温降低,冰雪消融量减少,河流水量减少;冬季降水稀少,气温低,无冰雪融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水量最少,进入枯水期。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张掖市大面积人造水城,需要大量引水,河流水量减少,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用水不足,植被覆盖率降低,加剧了气候的干旱程度,使得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
(1)比较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异同点。
(2)南坡和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较大,以北坡为例,分析其原因。
【答案】18. 相同点:土壤有机碳浓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不同点:土壤有机碳浓度北坡高于南坡,变化幅度北坡大于南坡。
19. 祁连山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土壤温度较低,水分蒸发少,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高,产生的有机质多,北坡气温低,有机质分解较少,土壤有机碳积累较多,所以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高于南坡。
【解析】
【分析】本题以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南坡和北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为材料,涉及土壤的组成、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相同点:根据上图可知,无论南坡还是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跟土层深度呈负相关,土壤有机碳浓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不同点:北坡的有机碳浓度高于南坡,而且南坡变化比较平稳,北坡变化大。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北坡是祁连山的阴坡,太阳辐射比南坡少,所以气温低,不利于有机碳的分解,有机质积累多;祁连山北坡气温低,水分蒸发少,土壤含水量比南坡高,植被覆盖高于南坡,产生的有机质多,所以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高于南坡。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1)据图描述该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并简要分析原因。
(2)比较该日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两城市天气特征的异同。
【答案】19.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系统控制下,以低温、干燥、晴朗天气为主;东北地区有弱低压,可能出现阴云、降雪等天气。
20. 相同:吹西北风、天气晴朗;不同:北京风力大于东京,北京气温低于东京。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线的判读、反气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天气特征基本要素有:气温、气压、风向、风力、降水概率等。图中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高压控制之下(高压中心附近气压在1044左右),判断出此时应为冬季;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为:低温、晴朗、少雨;东北地区有弱低压存在(中心气压在1020hp左右),东北地区可能会有降雪、阴天天气出现。
【小问2详解】
北京处在高压控制之下,气压值在1020hpa-1024hpa之间,东京也在高压控制之下,气压值在1024hpa-1028hpa之间,两地都在高压控制之下,且都处于高压的东侧,所以两地天气都以晴朗为主,风向都为西北风;北京所处区域等压线较为密集,而东京所处区域等压线较为稀疏,所以北京风力大于东京;由于北京距离冷空气源地更近,距海更远,而东京距离冷空气源地较远,且距海较近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更强,故北京的气温低于东京。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查亚峰位于世界第二大岛——新几内亚岛,是大洋洲最高峰(5030米)。查亚峰顶是上新世海相沉积岩,隆升始于第四纪。图1为“查亚峰地质演化示意图”,图2为“查亚峰景观图”。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新几内亚岛抬升的原因。
(2)据图判断查亚峰为背斜山还是向斜山,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答案】20. 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运动显著;火山等地壳活动频繁。
21. 向斜山。形成过程:查亚峰所处地区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褶皱构造,岩层断裂后并继续抬升;查亚峰周围地区多为背斜顶部或向斜两侧,较易被侵蚀;查亚峰所在地区位于褶皱构造的向斜槽部,因挤压岩层较紧实,难以被侵蚀,而成山岭。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查亚峰为材料设计试题,涉及板块构造学说、山峰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所学知识可知,新几内亚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板块挤压碰撞使地壳抬升;再加上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火山等较多,使新几内亚岛地势不断抬高。
【小问2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新几内亚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的消亡边界,该地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严重,形成褶皱,后来岩层承受不住断裂,断裂后岩层继续抬升;结合图2分析,查亚峰周边地区位于背斜顶部或向斜两侧,岩石性质疏松,容易被侵蚀;而查亚峰所在地区位于向斜槽部,槽部受到挤压力,岩石性质坚硬,不容易被侵蚀,因此向斜槽部形成查亚峰,即向斜山。
2023-2024学年重庆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M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