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344214/0-17075796567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344214/0-17075796567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344214/0-17075796567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对号入座,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B.化石C.松树D.汽车
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
D.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基本条件
3.(2分)在沙漠种植树木,可以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4.(2分)生物学的发展中,许多科学家做出过重要贡献,被人们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生物学家是( )
A.拉马克B.林奈C.达尔文D.哈维
5.(2分)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界B.门C.纲D.种
6.(2分)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设想: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A.提出问题B.收集信息
C.作出假设D.分析实验现象
7.(2分)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 )
A.目镜16×,物镜40×B.目镜16×,物镜10×
C.目镜15×,物镜10×D.目镜5×,物镜10×
8.(2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操作方式来判断污点的来源,以下操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的是( )
A.移动装片B.更换目镜
C.更换物镜D.转动反光镜
9.(2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一直不变
C.人体绝大多数的细胞会一直分裂下去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10.(2分)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皮肤属于以下哪个结构层次(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11.(2分)在人和动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12.(2分)寒假里,李老师家的腊梅开了,鲜艳的花朵引来了几只麻雀驻足观看。请问腊梅与麻雀在整体结构层次上的不同点是腊梅没有(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13.(2分)“红花虽好,还需绿叶衬”。“红花、绿叶”总是连在一起的,它们分别属于( )
A.生殖器官、营养器官B.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C.生殖器官、生殖器官D.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14.(2分)一棵油菜由细胞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15.(2分)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俗语(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制造后贮存、运输到根中的
D.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
16.(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叶片结构与其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
A.表皮上有气孔
B.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C.叶片阔而扁平,提供了较大面积来吸收阳光
D.叶片在秋天时变成黄色或红色
17.(2分)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叶片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
C.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D.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18.(2分)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叶片中
B.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C.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D.只在根系中
19.(2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造成“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
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20.(2分)植物体内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 )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21.(2分)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
A.导管B.筛管
C.形成层D.以上均不对
22.(2分)某同学为探究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每个培养皿中种子数量相同且都没有完全淹没在水中,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同学探究的是哪种因素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 )
A.胚的完整度B.空气
C.温度D.水分
23.(2分)下列关于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的生长依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B.根尖的伸长区细胞较长,排列整齐,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C.移栽幼苗后,出现萎蔫现象,是由于损伤了分生区
D.根尖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24.(2分)我国有不少举世瞩目的珍稀特有的树种,其中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是( )
A.银杉B.珙桐C.雪松D.苏铁
25.(2分)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B.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C.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二、对号入座(每空1分,共10分)
26.(5分)请将下列人体基本组织选项的字母填写到相应主要分布部位的横线里。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①脑 。
②血液 。
③骨骼 。
④消化道内表面 。
⑤骨骼肌 。
27.(5分)请将下列叶芽的结构选项的字母填写到相应发育情况的横线里。
A.芽轴
B.生长点
C.叶原基
D.幼叶
E.芽原基
①使芽轴伸长 。
②幼叶 。
③叶 。
④侧芽 。
⑤茎 。
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28.(11分)下列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是 细胞,乙是 细胞。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
(3)遗传物质存在于[ ] 内。
(4)切开多汁的水果时,会流出汁液,这种汁液是细胞液 ] 。
(5)因为有了[ ] 这个结构,植物才能自己制造 ,并且呈绿色。
29.(9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种下去的是种子,可以说我们是靠种子养活的。如图图中甲、乙分别是菜豆种子和幼苗模式图,丙是玉米种子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菜豆幼苗中的A是由甲图中[ ] 发育成的,C是由甲图中[ ]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的。
(2)丙与甲相比,丙具有甲没有的结构是[ ] ,在该结构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 。
(3)图甲表示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 ]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30.(7分)如图是桃花和桃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组成桃花的主要结构是 和 。(均填结构名称)
(2)填出图甲中数字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① ,④ ,⑤ 。
(3)受精完成后, 继续发育成为果实,桃子可食用部分是由 发育来。
31.(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用天竺葵做实验材料,设计了图一所示的A、B、C三个实验装置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图一中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凝结成小水珠的水蒸气是通过图二中[ ] (填写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散失出来的。
(2)凝结成小水珠的水蒸气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若要探究叶是植物进行这一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应选取 和 (填图一中装置的字母)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
(3)下午,同学们打开图一装置中塑料袋的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作用。
32.(6分)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1截劈开的竹筒(长25厘米),蚂蚁1只,浓糖水1杯,放大镜1个,滴管2支。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1滴浓糖水和1滴清水,将1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
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
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① ;② 。
(5)实验完成后,蚂蚁如何处理?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请把各小题答案选项的字母选项填写在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B.化石C.松树D.汽车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BD.机器人,不属于生物。
C.松树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
D.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基本条件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知识。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方面来解答。
【解答】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B、生物圈包括包括大气圈的底部,B错误;
C、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但是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范围比较集中,C错误;
D、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水分、适宜的温度,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3.(2分)在沙漠种植树木,可以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解答】解: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可以防风固沙。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2分)生物学的发展中,许多科学家做出过重要贡献,被人们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生物学家是( )
A.拉马克B.林奈C.达尔文D.哈维
【分析】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A、19世纪初,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B、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B符合题意;
C、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具有重要贡献,C不符合题意;
D、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
故选:B。
【点评】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了解一些生物学家的事迹。
5.(2分)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界B.门C.纲D.种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
6.(2分)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设想: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A.提出问题B.收集信息
C.作出假设D.分析实验现象
【分析】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解答】解:(1)发现并提出问题: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尝试从日常生活。尝试书面或口 头表述这些问题。一定是问句“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通过观察、实验。
(3)作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应用已有知识。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4)设计实验方案:拟订实验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设计对照实验。
(5)实施实验并记录: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
故选:C。
【点评】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7.(2分)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 )
A.目镜16×,物镜40×B.目镜16×,物镜10×
C.目镜15×,物镜10×D.目镜5×,物镜10×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A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C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A的放大倍数最大。
故选:A。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和成像特点。
8.(2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操作方式来判断污点的来源,以下操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的是( )
A.移动装片B.更换目镜
C.更换物镜D.转动反光镜
【分析】(1)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
(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解答】解:ABC、移动装片、更换物镜,ABC正确;
D、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影响光线,因此转动反光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9.(2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一直不变
C.人体绝大多数的细胞会一直分裂下去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
【解答】解: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接着是细胞质一分为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错误;
B.细胞在生成生殖细胞的时候要进行减数分裂,错误;
C.分裂后的新细胞只有一小部分具有分裂能力,错误;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故选:D.
【点评】理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皮肤属于以下哪个结构层次(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分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据此答题。
【解答】解: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人的皮肤是器官,皮肤不慎被划破,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故选:C。
【点评】明确人的主要组织及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11.(2分)在人和动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组织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质,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它包括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据此答题.
【解答】解: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通常具有保护。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具有连接、营养,分布最广泛。神经元是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分。 肌肉组织是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以及功能,尤其是结缔组织的有关知识,即可作答.
12.(2分)寒假里,李老师家的腊梅开了,鲜艳的花朵引来了几只麻雀驻足观看。请问腊梅与麻雀在整体结构层次上的不同点是腊梅没有(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分析】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二者构成的主要不同是,植物体不具有人体结构层次中的“系统”这一层次。
【解答】解: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和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人体由器官再组成系统。因此麻雀与腊梅的结构层次相比增加了“系统”这一层次。
故选:D。
【点评】理解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对其进行比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13.(2分)“红花虽好,还需绿叶衬”。“红花、绿叶”总是连在一起的,它们分别属于( )
A.生殖器官、营养器官B.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C.生殖器官、生殖器官D.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据此解答。
【解答】解:红花是花,属于生殖器官,属于营养器官。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4.(2分)一棵油菜由细胞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植物体。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的结构层次。
15.(2分)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俗语(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制造后贮存、运输到根中的
D.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解答】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两个转化,一是物质转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一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二是能量转化:是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萝卜中的有机物来自于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后贮存。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16.(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叶片结构与其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
A.表皮上有气孔
B.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C.叶片阔而扁平,提供了较大面积来吸收阳光
D.叶片在秋天时变成黄色或红色
【分析】植物光合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据此解答.
【解答】解:A、外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及时的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
B、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B正确。
C、叶片阔而扁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D、叶片在秋天时变成黄色或红色不与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的。
故选:D。
【点评】明确叶片结构与其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17.(2分)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叶片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
C.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D.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分析】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组成。
【解答】解:A、叶片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叶片由叶肉、表皮三部分组成。
C、气孔多位于叶片的下表皮,也是气体交换的门户、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气孔夜晚不会全部关闭。
D、植物叶的上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评】明确叶片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8.(2分)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叶片中
B.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C.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D.只在根系中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关键抓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只要是活的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
19.(2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造成“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
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解: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因此要合理施肥。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20.(2分)植物体内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 )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分析】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解答。
【解答】解:A、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B错误。
C、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释放能量的过程,而植物体内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主要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的其它作用也要了解。
21.(2分)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
A.导管B.筛管
C.形成层D.以上均不对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功能、无机盐的利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运输方向自下而上,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主要来自茎的导管。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导管的位置和功能。
22.(2分)某同学为探究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每个培养皿中种子数量相同且都没有完全淹没在水中,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同学探究的是哪种因素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 )
A.胚的完整度B.空气
C.温度D.水分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探究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每个培养皿都不加盖,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他水分,所以该同学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23.(2分)下列关于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的生长依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B.根尖的伸长区细胞较长,排列整齐,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C.移栽幼苗后,出现萎蔫现象,是由于损伤了分生区
D.根尖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解答即可。
【解答】解:A、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B、根尖的伸长区细胞较长,开始迅速伸长,B正确。
C、成熟区也叫根毛区,细胞停止伸长,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成熟区及其上部,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吸水能力下降。C错误。
D、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叶等其他器官中。
故选:C。
【点评】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4.(2分)我国有不少举世瞩目的珍稀特有的树种,其中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是( )
A.银杉B.珙桐C.雪松D.苏铁
【分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
【解答】解: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植物的特点、价值意义以及称号。
25.(2分)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B.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C.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A、植树造林不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A符合题意;
B、树木根系发达、防风固沙;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
D、植物能够吸收一定数量的有害气体,树木的枝叶可以阻隔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的传播。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怎样影响环境的。
二、对号入座(每空1分,共10分)
26.(5分)请将下列人体基本组织选项的字母填写到相应主要分布部位的横线里。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①脑 D 。
②血液 B 。
③骨骼 B 。
④消化道内表面 A 。
⑤骨骼肌 C 。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解: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及功能比较:
①脑由神经组织构成。
②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保护。
③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保护。
④消化道内表面属于上皮组织,具有分泌作用。
⑤骨骼肌属于肌肉组织,具有收缩。=
故答案为:①D;②B;④A
【点评】识记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形态及生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7.(5分)请将下列叶芽的结构选项的字母填写到相应发育情况的横线里。
A.芽轴
B.生长点
C.叶原基
D.幼叶
E.芽原基
①使芽轴伸长 B 。
②幼叶 C 。
③叶 D 。
④侧芽 E 。
⑤茎 A 。
【分析】叶芽(或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生长点:发育成新的芽结构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幼叶;发育成叶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芽轴:发育成茎。所以叶芽(或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解答】解:叶芽本身是一个幼小的,未发育成熟的茎。
对比两图可见:图中1生长点,2叶原基,3芽轴。
故答案为:①B;②C;④E
【点评】分清叶芽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别死记硬背,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
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28.(11分)下列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是 动物 细胞,乙是 植物 细胞。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② ] 细胞膜 。
(3)遗传物质存在于[ ③ ] 细胞核 内。
(4)切开多汁的水果时,会流出汁液,这种汁液是细胞液 ⑤ ] 液泡 。
(5)因为有了[ ⑥ ] 叶绿体 这个结构,植物才能自己制造 有机物 ,并且呈绿色。
【分析】(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2)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⑥叶绿体,解答即可。
【解答】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乙图具有细胞壁,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②细胞膜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
(3)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③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因此,会流出汁液,来自植物细胞的⑤液泡。
(5)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⑥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故答案为:(1)动物;植物。
(2)②细胞膜。
(3)③细胞核。
(4)⑤液泡。
(5)⑥叶绿体;有机物。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的关键。
29.(9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种下去的是种子,可以说我们是靠种子养活的。如图图中甲、乙分别是菜豆种子和幼苗模式图,丙是玉米种子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菜豆幼苗中的A是由甲图中[ 2 ] 胚芽 发育成的,C是由甲图中[ 3 ] 胚根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的。
(2)丙与甲相比,丙具有甲没有的结构是[ 8 ] 胚乳 ,在该结构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 胚乳中含有淀粉 。
(3)图甲表示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 4 ] 子叶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分析】图中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5种皮、7种皮和果皮、8胚乳、9子叶、10胚芽、11胚轴、12胚根、A茎和叶、B连接根和茎的部位、C根。
【解答】解:(1)菜豆种子萌发时,3胚根最先突破种皮,2胚芽发育成A茎和叶。
(2)丙玉米种子与甲菜豆种子相比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6胚乳。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
(3)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图甲表示菜豆种子的结构。
故答案为:(1)2 胚芽;
(2)8胚乳;胚乳中含有淀粉;
(3)4子叶。
【点评】掌握种子的结构功能及萌发是解题的关键。
30.(7分)如图是桃花和桃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组成桃花的主要结构是 雄蕊 和 雌蕊 。(均填结构名称)
(2)填出图甲中数字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① 柱头 ,④ 花柱 ,⑤ 子房 。
(3)受精完成后, 子房 继续发育成为果实,桃子可食用部分是由 子房壁 发育来。
【分析】由图可知,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⑦果皮,⑧种子。
【解答】解:(1)花的结构有花冠、花萼,花柱,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由图可知,①柱头,⑤子房。
(3)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因此,受精完成后,桃子可食用部分⑦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故答案为:
(1)雄蕊;雌蕊
(2)柱头;花柱
(3)子房;子房壁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花的结构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1.(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用天竺葵做实验材料,设计了图一所示的A、B、C三个实验装置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图一中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凝结成小水珠的水蒸气是通过图二中[ ⑥ ] 气孔 (填写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散失出来的。
(2)凝结成小水珠的水蒸气主要来自植物的 蒸腾 作用,若要探究叶是植物进行这一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应选取 A 和 C (填图一中装置的字母)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
(3)下午,同学们打开图一装置中塑料袋的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氧气 ,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光合 作用。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主要器官是叶,其实质是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4、题图二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下表皮,④保卫细胞,⑤叶脉,⑥气孔。
【解答】解:(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⑥气孔(由两个呈半月形的④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中午植物的蒸腾作用旺盛。
(2)凝结成小水珠的水蒸气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根据探究实验中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应以叶为唯一变量,B装置中的土壤中的水分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氧气具有助燃作用,因此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结合分析。
故答案为:
(1)⑥气孔;
(2)蒸腾;A;C;
(3)氧气;光合。
【点评】掌握叶片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2.(6分)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1截劈开的竹筒(长25厘米),蚂蚁1只,浓糖水1杯,放大镜1个,滴管2支。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1滴浓糖水和1滴清水,将1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蚂蚁喜欢(不喜欢)吃甜食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糖 。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
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
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蚂蚁喜欢吃甜食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① 实验中蚂蚁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 ;② 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
(5)实验完成后,蚂蚁如何处理? 把蚂蚁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
【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蚂蚁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依靠触角辨别气味的。
3、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解答】解:(1)根据某同学在该实验中的探究目的“蚂蚁是否喜欢甜食”,作出假设是:蚂蚁喜欢(不喜欢)吃甜食。
(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①实验中蚂蚁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②没有设置重复实验,可能存在误差。
(5)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
故答案为:
(1)蚂蚁喜欢(不喜欢)吃甜食;
(2)糖;
(3)蚂蚁喜欢吃甜食;
(4)①实验中蚂蚁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
②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5)把蚂蚁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及蚂蚁的特点。
培养皿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种子数(粒)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发芽种子数(粒)
49
73
84
95
83
76
培养皿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种子数(粒)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发芽种子数(粒)
49
73
84
95
83
76
组织名称
主要结构特征或功能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分泌等作用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具有支持、保护
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
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8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