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2 研究报告撰写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初一信息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病毒,学会主动防范病毒 遵守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给学生看段视频,
师:同学们考虑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生:中病毒了。
引入病毒的概念。
[新授课]
一、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安全是计算机管理派生出来的一项技术,目的是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些不可靠因素,以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1、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并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
学生看书,如何思考几个问题?
(1)什么是病毒?
(2)中了病毒会有什么表现?
(3)什么是木马?它与病毒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教师举例说明病毒的各个特征。
(1)传染性:一旦进入系统,就会把病毒代码复制到正常程序中。
(2)隐蔽性:一般用户不易察觉。
(3)潜伏性: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中,并进行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4)可激发性:一旦满足某种条件就会发作。可能是时间、特定的用户标识等。
(5)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最终目的,有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等。
3、传播途径。
(1)网络已成为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收发电子邮件、下载程序、文件传输、聊天等操作。
(2)U盘、MP3等存储设备。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学生讨论学习)
(教师总结)重点在预防,杜绝病毒进入计算机。
(1)隔离来源。
(2)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二、信息安全
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交换过程中,存在种种安全隐患。为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2)采用密码技术,保护个人信息。
(3)安装并及时更新防火墙。
(4)不要把重要内容保存在邮箱或网盘中。
三、做一个网络时代的文明人
四、小结
(1)计算机病毒就是指那些人为编程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主要有: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可激发性、破坏性等;
(3)计算机病毒目前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移动存储工具进行传播。
(4)防治病毒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隔离来源、安装杀毒软件进行查杀。
(5)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
五、作业
1、什么是病毒?
2、怎样来预防病毒?
活动设计
(习题设计)
课件
教学资源包
教后记
由于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是大家所经常听到的词,有的同学也碰到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高。
由于学习机房环境的影响,优化计算机方面的内容只能稍微提及下,无法深入探讨。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4 目录制作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a href="/xx/tb_c40165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 目录制作优秀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3 系统的优化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xx/tb_c40164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系统的优化获奖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明确任务,新课讲授,总结提炼,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信息技术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第1章 走进信息世界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a href="/xx/tb_c40164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章 走进信息世界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获奖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液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