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u-6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煤气化,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而且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B.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H2可实现节能环保
C.食品放入冰箱中,因为温度低,变质速率慢,所以食品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D.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夏天打开啤酒盖喷出大量泡沫的现象
2.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 0.1ml·L-1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为0.1NA
B.室温下,100ml pH=1的硫酸中,SO42-离子数为0.02NA
C.一定条件下,1mlN2与足量的H2反应,生成NH3分子数为2NA
D.电解精炼铜,若阴极获得纯铜6.4g,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2NA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水=1×10-12ml·L-1的溶液: Al3+、Fe3+、Cl-、SO42-
B.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 K+ 、NH4+、 MnO4-、HCO3-
C. ml·L-1的溶液:NH4+、Ca2+、C1-、NO3-
D.和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Mg2+、 Cu2+、 CO32-、 SO42-
4.向1ml·L-1的硫酸溶液中加入适量X,加入X的量m(X)与
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a:X可能为NaCl固体
B.曲线b:X可能为1ml·L-1的BaCl2溶液
C.曲线c:X可能为1ml·L-1的Ba(OH)2溶液
D.曲线d:X可能为水
5.某同学买来一瓶食醋,用标准NaOH溶液对其滴定测醋酸的浓度。
下列操作与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滴定时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凹液面最低点会导致所测食醋中醋酸浓度偏大
D.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所测食醋中醋酸浓度偏大
6.近期,科学家研发了“全氧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a是负极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K2SO4溶液的浓度会变小
C.该装置可将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酸性条件下O2的氧化性强于碱性条件下O2的氧化性
7.乙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一氯取代物,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稳定
B.若升温后取代产物2的含量提高,原因是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C.反应刚开始时产物中 所占的比例大于
D.生成 比的△H更大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不对应的是( )
9.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在c点溶液中加NH4Cl固体,可实现c点向d点移动
B.a点和c点均为纯水
C.b点由水电离出的c(H+)水=1×10-8ml·L-1
D.25℃时,若a点为将1L pH=m的稀硝酸与10L pH=n
的KOH混合后所得的溶液,可推出m+n=13
10.一种新型镁硫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电极添加石墨烯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能力
B.充电时间越长b极中MgS的含量越高
C.隔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充电时Mg2+移向a极
D.放电时,正极反应包括:3Mg2++MgS8+6e−=4MgS2
11.乙醇-水催化重整可获得H2。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反应为:
反应①:C2H5OH(g)+3H2O(g) 2CO2(g)+6H2(g) △H1= +173.3kJ·ml-1
反应②:CO2(g)+H2(g) CO(g)+H2O(g) △H2= +41kJ·m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体系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反应②的平衡不移动
B.适当增大起始n(H2O):n(C2H5OH)的值,有利于H2的生成
C.升高温度,反应①、②的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均增大
D.可计算出C2H5OH(g)+H2O(g) 2CO(g)+4H2(g) △H=+255.3kJ·ml-1
12.某兴趣小组探究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向容积为的容器中分别加入2mlX和5mlY,发生反应:2X(g)+Y(s) 2Z(g),
在不同温度下,测得X的平衡转化率为曲线I和反应10min
时X的转化率为曲线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bc段变化可能是催化剂活性降低导致
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
D.b、c、d三点均达到平衡状态
13.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探究加入硫酸铜溶液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实验中Zn粒过量且颗粒大小相同,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0~4.0 mL,保持溶液总体积为100.0 mL,记录获得相同体积(336 mL)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转化为标况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过多不利于更快收集氢气
B.a、c两点对应的氢气平均生成速率相等
C.d点是因为没有构成原电池,所以反应速率较慢
D.b点平均反应速率为
14.已知常温下:p(S)=-lg[c(S2-)],Ksp(ZnS)=1×10-24,Ksp(CuS)=1×10-36,如图是
向10 mL Na2S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l·L-1的ZnSO4溶液时,
其中实线为溶液的p(S)随着加入ZnSO4溶液的体积变化图像
(忽略离子的水解影响)。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根据0点可得原Na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l·L-1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12)
C.ZnS+Cu2+Zn2++CuS的平衡常数K=1012
D.把0.1 ml·L-1的ZnSO4溶液换成0.1 ml·L-1 CuSO4溶液,
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曲线y
15.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H2A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M表示pH与的关系
B.
C.图中b点对应溶液中:c(Na+)<3(A2-)
D.在pH=5的溶液中:c(HA-)>c(H2A)>c(A2-)
二、非选择题(4题,共55分)
16.将反应2N2H4+2NO2=3N2+4H2O设计成燃料电池,并用于电解CuCl2溶液。
装置如上图所示,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当用去16gN2H4时,测得电路中转移1.8ml电子,则N2H4的利用率为 。
(3)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有CuCl2 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根据光学原理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色为绿色,
电解过程中CuCl2溶液由绿色先变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褪色。
(4)整个电解过程中丙电极产生气体有 (填化学式)。
(5)从丁电极上刮取白色固体(含少量红色固体),经检验含CuCl和Cu。
写出丁电极上生成CuCl固体的电极反应式 。
(6)镀铜工业中,电镀液以CuSO4、H2SO4为主,同时含CuCl2。过多的Cl-会使镀层出现白色胶状
薄膜从而影响Cu的析出,电镀前向电镀液中加入适量Ag2SO4固体(微溶物)能有效解决该问题,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7.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Cl2·6H2O的一种新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Cl=CCl2+H2↑
②C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沸点:34.6℃);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C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CCl2。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1)写出可以增大“加热反应”速率的一种措施: 。
(2)滤渣的成分是 。
(3)调节pH至a的取值范围为 ~ 。
(4)蒸发浓缩之前,加盐酸“调节pH至2~3”主要目的有:一是除去少量的CO32-和HCO3-;
二是 。
(5)所得产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了获得更纯净的CCl2·6H2O,通常先将产品溶解在 中,经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再进行蒸馏。
(6)测定产品中CCl2·6H2O含量
取ag样品配成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几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c ml/L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AgNO3溶液VmL。(常温下,AgCl为白色沉淀Ksp=2×10-10,Ag2CrO4为红色沉淀Ksp=2×10-12)
①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②若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Cl-)=1×10-5ml/L,则溶液中c(CrO42-)为 ml/L。
③该产品中CCl2·6H2O的质量分数为 。
【用含a、c、V的式子表示,已知M(CCl2·6H2O)=238g/ml】
18.甲酸(HCOOH)又名蚁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常温下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4。25 ℃时
向20 mL 1 ml·L-1HCOOH溶液中不断滴入1 ml·L-1 NaOH溶液,溶液pH随VNaOH(ml) 变化如图。
(1)计算图中e点的pH约为________。
(2) a点溶液中c(HCOO-)、c(HCOOH)与c(Na+)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点溶液中n(Na+):n(HCOOH)=____________(填具体数值)。
(4) c点溶液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点溶液物料守恒关系式为c(HCOO-)+c(HCOOH)=_____c(Na+)=_____ml·L-1(填具体数值)。
(6) 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19.甲烷以天然气和可燃冰两种主要形式存在于地球上,储量巨大,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I.利用CH4、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重整反应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在能源和环境上具有双重重大意义。重整过程中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所示:
重整反应为:CH4(g)+3CO2(g) = 4CO(g)+2H2O(g) △H= +247kJ·ml-1
过程Ⅱ总反应为:CO2(g)+H2(g)=CO(g)+H2O(g) △H= +41kJ·ml-1
(1)过程I反应:CH4(g)+CO2(g) = 2CO(g)+2H2(g) △H= 。
(2)只有过程Ⅰ投料比 ,过程Ⅱ中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
II.以CO、H2为原料可以合成CH3OH,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
对该反应进行研究,向两个2L恒容密闭容器中均通入1mlCO2和2mlH2,容器①为绝热容器,
容器②为恒温容器,两个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3)容器①中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的原因是 。
(4)图中a点、b点和c点,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实验中测得容器②体系的总压强P的具体值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5)从0至100min,用压强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CO)=
(6)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7)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
测得的H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与曲线③相比,曲线④可能改变的一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区)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 二 年 化学 科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4题,共55分)
备注: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书写未配平、反应条件错、沉淀号错、气标错扣 1 分,但只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都正确得 1 分。化学式写错不得分,计算题错写单位扣1分。
16(共12分)
(1)2NO2+8H++8e-=N2+4H2O(2分) (2)90%(2分)
(3)蓝(1分)
Cu2+和Cl-浓度减小使该反应平衡向逆方向移动生成[Cu(H2O)4]2+(合理答案均给分)(1分)
(4)O2和Cl2(2分,各1分) (5)Cu2++e-+Cl-=CuCl (2分)
(6)Ag2SO4+2Cl-2AgCl +SO42-或Ag2SO4(s)+2Cl-(aq)2AgCl (s)+SO42-(aq)(2分)
写“”或“=”均给分
17(共15分)
(1)增大盐酸浓度、将废料粉碎、搅拌(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2)Fe(OH)3和Al(OH)3(2分,各1分) (3)5.2~7.6有错不得分(2分)
(4)抑制C2+的水解(2分) (5)乙醚(1分)
(6)①当最后一滴AgNO3溶液滴入,产生红色沉淀,且半分钟颜色不再变化(2分)
②0.005或5×10-3(2分) ③(2分)
18(共14分)
(1)2 (2分) (2)c(HCOO-)>c(Na+)>c(HCOOH) (2分) (3)1000或103(2分)
(4)HCOO-+H2OHCOOH+OH- (2分) (5)2/3(2分);0.4(2分) (6)D(2分)
19(共14分)
(1)+165kJ·ml-1 漏写错写单位扣1分(2分) (2)1/3(2分)
(3)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对压强的影响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对压强的影响(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4)c>a>b (2分) (5)0.05 (2分) (6)4(2分) (7)增大CO的浓度(2分)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常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l/L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AgNO3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I
常温下,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
溶液红色变浅,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水解
平衡向逆方向进行
C
常温下,将1LpH均为2的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与相同大小的Zn片反应
HA溶液产生气
体平均速率较快
酸性:
HA>HB
D
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ml/LNaHSO3溶液
试纸呈红色
H2SO3电离平衡常数
Ka1·Ka2>10-14
时刻
实验现象
通电前
CuCl2溶液呈绿色
t1
丙电极产生气体
丁电极上出现少量红色固体,电极周围溶液变棕黑色
t2
丙电极产生气体
丁电极产生白色固体
…
……
t3
丙电极产生气体
丁电极产生气体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7.6
3.4
完全沉淀
3.2
9.7
9.2
5.2
t/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P/kPa
30.0
26.7
24.2
22.0
20.8
20.0
20.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B
D
B
C
C
D
B
A
B
C
A
D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试卷共8页,请将试题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与沉淀溶解平衡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